施工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1、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
违章行为: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错误佩戴安全带。

重要提醒:高处坠落为第一大杀手!高处作业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请正确系好安全带,切莫心存侥幸。

2、吊装作业过程中不安全站位
违章行为:吊装作业时站在吊物下方;或靠近起吊设备3米范围内及其运动趋势方向,或将身体任何部位探入其中。

处于机械设备运转区域。

装卸车及抬运作业人员时站在工作区域,或视野盲区。

重要提醒:不安全站位涉及违章范围较广,很多员工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违章,因此需要加强教育培训,强调不安全站位的危险性,划定作业区域。

3、未断电、未挂牌随意进入机械工作区域
违章行为:未关电、未按急停、未挂牌随意进入机械运转区域;当你回头想出来,门都没有,这等于自杀。

可能引起的绞、辗、碰、割戳、切等事故伤害。

重要提醒:机械伤害无处不在,小则造成人身伤害,大则造成伤亡,发生频率高,是最容易的发生的违章事故。

要加强安全教育,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4、进入有限空间不进行有毒气体检测/盲目施救
违章行为:进入有限空间不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不佩戴防护用品,发生事故盲目施救。

重要提醒:有限空间事故频发,盲目事故造成事故扩大。

1.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2.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3.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4.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5.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5、作业现场不戴安全帽
违章行为:天热不戴安全帽;戴安全帽不系帽带;侥幸心里把安全帽脱下;打击伤害无处不在,不要心存侥幸,有可能你没戴安全帽的那一瞬间,事故就发生了!
重要提醒:只要在作业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

6、违章动火
违章行为:未审批,未进行危险性分析,在存在可燃物的区域进行违章动火。

重要提醒:先辨识,再审批,最后进行动火。

7、违章进行电气作业
违章行为:无电工作业证盲目进行电气作业;艺高人胆大违章进行带电作业,带电检维修;毫无安全意识触碰带电设备,违章进入高压电区域。

在带电作业过程中设备突然停电时,有的工人便认为此时的设备已经无电,因而放弃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

这样做是十分危险的,如果突然恢复送电,或者设备因短路而部分停电,与设备接触就会发生触电事故。

重要提醒:触电事故频发,夏季更是高发期,需要特别注意。

8、无证/野蛮/违章驾驶叉车
违章行为:无证驾驶叉车;野蛮驾驶叉车;违章驾驶叉车;车速过快;堆物太高;开叉车不系安全带;超重;视野盲区致死!
重要提醒:持证开车,严禁违章
9、危险作业不挂牌警示
违章行为:进行危险作业时不挂牌警示,导致设备运行。

重要提醒:挂牌可以保命。

10、违章操作压力容器
违章行为:野蛮搬运/装卸/使用气瓶,违章操作压力容器。

重要提醒: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
安全到底为了谁?当事故没发生在你的身上,有的人会说,光讲安全怎么生产,光讲安全怎么出成绩;有的人会说,光讲安全什么活都没法干,有些活就得违章去做。

安全为了谁,当事故没发生在你的身上,有的人会说,安全是做给别人看的,只要自己不出事,什么安全不安全的和我没关系……诸多的安全怪论,在事故没发生在你的身上时,谁又会说:安全为了自己。

安全为了谁?厂领导天天在讲,车间领导天天唠叨,到底为了谁,对责任心强的人来说,安全是一种责任,是为了企业稳定发展,创造更多的效益,这是大局观念的体现,也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安全到底为了谁,对责任心强的人来说,安全是为了自己,安全是幸福的体现,自己平安了,父母才会少一份牵挂,才不会为了你的家庭操吃操喝;自己平安才能挣来工资,老婆就会高兴,有钱买化妆品买好看的衣服或首饰,孩子上学更高兴,因为爸爸妈妈给他或她撑起了幸福的天空,这是家庭和谐的体现,也是家庭幸福的最直观体现。

把安全当安全的人是完人,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健康和平安是幸福的基础,工作的辛苦换来的是对父母的尽孝,是对妻子和孩子的最深的爱,是对同事工友的尽责,更是对企业发展的贡献。

把安全当安全的人是智者,不把安全当安全或者只将安全挂在嘴上的人,敷衍安全的时候,事故就会降落在你的身上,事故发生了,头上的乌纱帽丢了,你就会明白安全为了谁;事故发生了受伤的你,就知
道安全的重要性了;当事故发生了,生命就此消失了,还有机会孝敬父母吗?还能夫妻白头偕老吗?还能想到孩子的幸福如何延续吗?有多少生命可以重来?谁是安全的最大受益者?
安全规程考试满分才算合格,安全管理不怕严厉,就怕广大员工稀里糊涂。

不知道安全是为了谁。

很多员工都不把自己当成安全的受益者,对安全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做事图轻松,图方便安全风险完全不考虑,安全规程完全抛脑后。

一起事故造成1人死亡,对于企业仅仅是一般事故,连“重大”都说不上,更不要说是“特大”了。

而对于死者本人、家庭,损失是“重大”的,而且绝对可以称是“特大”。

所以安全是效益,安全是福利,安全是幸福,安全是一切,安全的最大受益者是我们自己!
丢脸和丢命,谁的损失大?
企业出了事故,领导一般会丢脸:做检查、掏腰包、行政处分、刑事处罚。

而我们现场的员工可能丢的是什么?——性命、肌体减少——部分。

学会安全,活着就好
——生命体验
生命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所以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活着就好。

只要能活着,即使是喝凉开水,吃一顿简单的面条也是幸福的,因为你活着,活着就好,失去健康时,可以去医院,失
去金钱时,可以重新挣回来,但失去生命,你却永远也无法挽回的。

所以,平安是福,活着就好
企业安全好、我的收入高
——共同体
企业和员工既是效益共同体,又是安全共同体,更是命运共同体。

大河无水小河干,大河有水小河满。

企业安全了,效益就会好,员工的收入就会高。

企业的安全,决定了每个员工的收入。

安全生产,谁是主角?
对自己的安全,我们责无旁贷。

对企业的安全,我们义无反顾。

对他人的安全,我们有监督和帮助的责任;我有提醒和制止的义务。

四不伤害
不伤害自己:是我们工作中必须做到的最低标准。

不伤害他人:是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不被他人伤害:是难以做到而又必须做到的职业规范。

保护他人不受伤害:任何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团队中的一份子,要担负起关心爱护他人的责任和义务,不仅自己要注意安全,保护团队的其他人员不受伤害,是每个成员对集体中其他成员的承诺。

四不放过
事故原因查不清不放过
责任人与其他员工未到教育不放过
有关责任人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不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
一人违章,大家遭殃。

——团队安全
没有人能够脱离社会独自生存。

安全不是哪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团体的事。

一人把关一人安,众人把关稳如山。

相互提醒够朋友
提醒是义务,提醒是责任,提醒是关爱,提醒是幸福。

团队安全从听得进提醒开始,有一种安全检查方式叫询问,还有一种安全管理方式叫请教,询问和请教,实质就是提醒。

提醒安全,只要是善意的提醒,我们都应该接受。

关照和提醒,对安全伙伴之间特别适用。

因为你虽然有互联互保的责任,但并不具备批评和教育的权威,用询问和请教的口吻提醒,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假如你是事故为害者
安全有个特性,你忽略它的时候,它总是不甘寂寞;总会有办法让你注意到。

这个糟糕的办法就是事故。

一个失误,一切变得不可接受而又不得接受,事故受害者的心理创伤不是外人能够轻易了解的。

身体形象的改变,常常让他们远离人群。

回避与人接触,造成生活圈的封闭以及思想的狭隘,久而久之,就越来越不能适应现实世界。

一日造成残疾,生活上的诸多不便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来调整,许多原本易如反掌的动作变得比登天还难,要在他人的协助下才能完成,这对自尊来讲,又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思考一下:请设想一下,如果你失去了一只手、一只脚或者再也听不见,看不见,你和你的家人今后的生活会发生多么大的变化?
风险危害时时想,胜过领导天天讲。

——危害辨别
我们每个人身处风险包围的世界。

风险总是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相伴而行。

平平安安上班、高高兴兴回家。

能够下班正常回到家就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风险和危险是两个不同的词。

风险是个更大范围的概念,这是危险事件出现的概率,表示出现危险的可能性大致会有多大:风险的另外一个含义是,危险出现的后果严重程度和损失的大小比例。

危险是一个事实,是定性的东西。

风险是可以量化的,能够用数字来表示。

风险=暴露频率×严重性×概率
意识不到危险,才是最大危险
——泰坦尼克号启示录
有些设备,人们自以为是地认为是万无一失的,过若干年再看,会发现是那么的不堪不击,我们永远不能对设备抱有幻想,希望越高,失望越多。

集体忽视危险的存在,事故就不可避免。

很多事故并非没有征兆,只是被忽略、被轻视、被拒绝接受了。

紧绷安全这根弦指的就是风险意识。

麻痹大意,事故亲戚
有一种心理叫粗心,有一种状态叫大意,有一种病症叫麻痹。

俗语说“淹死会水的,打死会拳的”。

如果注意到99%的细节,而放过了1%,事故就有可能产生。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如何来医冶粗心大意这个毛病呢?
第一、树立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第二、给自己添加压力,时刻保持清醒的状态。

第三、无论顺逆境,平地还是险境,都不要放松警惕。

(小心驶得万年船。

居安思危,时时留心,才能处处顺心。

)
岗位危害我识别,我的安全我负责。

——发现隐患是成绩更是能力。

风险伴随着每个工作环节,每个操作步骤。

危险自然也存在于每人岗位。

危险识别必须问的三个问题是什么?
1、存在什么危险源?
2、伤害怎么发生?
3、谁会受到伤害?
危险辨别到底该由谁做?
答:企业里的每个岗位、每个员工都应该承担起危害识别的责任。

可以向上报告,但不能坐等上级解决。

——放过隐患,必有后患。

事前百分之一的预防,胜过事后百分之九十九的整改。

灰色企业是什么?
是指出事故的企业属黑色,绝对不会出事故的企业是白色,但白色企业不存在,除了已经出了事故的企业外,都属于灰色。

只要有可能,就让它变成不可能
——扔掉不一定,消除不确定。

有隐患不一定出事故,出事故背后一定有隐患。

只要有隐患存在,触发条件一出现,必然会造成事故。

不忽视小概率事件,不放过可能性小的隐患,因为,再小的概率,一旦发生也是百分之百的损失。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细节不容放过。

人在隐患没有变成祸患的时候。

往往意识不到隐患的存在。

防微杜渐,是安全的根本。

“防微杜渐”胜于“亡羊补牢”。

从安全角度讲,隐患刚出现时,制止很容易,等到到了一定的程度形成一定的气候,再去治理就难了。

可是现实就是人总是忽视细节的隐患,而是使小隐患变成大隐患。

所以治理隐患我们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注入到细节上去。

安全基础不牢、企业地动山摇。

——作风散漫,就是隐患。

抓安全管理,如果不抓队伍建设,就是空谈。

低标准?就是老毛病、坏习惯,是作风散漫的集中表现。

什么叫“三老四严”?
“三老”就是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四严”就是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

什么叫四个一样?
黑夜和白天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有没有人检查一个样。

真正做到“我要安全”而非“要我安全”。

8小时内外,不留隐患
——安全需要全天候
企业在8小时以外能做的事有限,要消除员工8小时以外的隐患,做到高高兴兴上班,主要靠员工自己。

走上工作岗位就不能带着情绪,如果一个人上岗带着情绪,那就是一个严重的安全隐患,而这个隐患就是从8小时工作以外带过来的,因此8小时以外的时间也会影响到安全。

所以安全不仅与工作相连,也与生活相融。

下了班以后,你只要不犯法,吵不吵架,喝不喝洒,睡不睡觉,都是你的私生活,但是,你要知道,情绪会延续,洒精会延续,疲倦也会延续,最主要的是思想意识会延续。

如果你头天晚上吵架、打架、酗酒、赌博、通宵上网不睡觉,第二天早晨上班哪来的精神,怎么有干劲,怎么有精力,怎么会不出事故?黄泉路上无老少,违反规章先报到
——对付“三违”须“三严”。

安全管理上最大的问题就是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

违章一旦形成了习惯,根治起来就很困难。

违章就是违法,违法就得受惩罚。

“三违”是指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对付“三违”就必须“三严”。

“三严”是指严格管理、严明纪律、严肃问题。

做到“三严”靠“三铁”来执行。

“三铁”是指铁面孔、铁手腕、铁心肠。

要实打实,硬碰硬,不心软,不为人情所困。

规章制度血写成、不要用血来验证。

——感谢制度和规程
制度的本意是什么?
制度就是规矩,就是人们做事必须遵守的尺度。

制度的灵魂在于执行。

企业最缺的不是制度,而是制度的执行,对于安全制度和规程,我们要有两种正确的态度,一是要知道敬畏,二是要懂得感恩。

习惯性违章,不能习惯性不管
——宁听骂声,不听哭声。

什么叫习惯性违章?就是不良的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而这些习惯违反了安全规程,习惯加违章,习以为常,习惯成自然。

习惯性违章就是员工有错不改,一错再错。

习惯性违章的三个特点:
顽固、传染、传承。

习惯决定安全,好习惯让人一生平安,坏习惯让人祸事连连。

对习惯性违章,为什么会出现习惯性不管?
不会管。

业务不熟、制度不清。

不能管。

自己也在违章。

不敢管。

管理者怕得罪人。

懒得管。

责任心不强。

只要是隐患再次出现,就是人们的习惯性违章。

如何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必须遵守安全实践中的三大法则:法则一:安全知识胜于安全设施。

什么叫安全知识:就是人们面对风险时,知道该怎么做,包括安全规程、安全制度、安全常识等。

法则二:安全意识强于安全知识。

我们工作中的“三违”,绝大多数人不是不知道违章,而是有意无意地违章,这就属于安全意识淡薄的表现。

法则三:安全意愿优于安全意识。

所谓安全意愿:是指员工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实现安全绩效的意志和原望,也就是说员工在工作中要主动地去追求安全,而不是要别人来要求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