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篇•经验交流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魏千梅
(兰州市七里河区龚家湾第二小学,甘肃兰州)
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方法与过程的
灵活程度,数学推理过程中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灵活运转。
在
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数学思维灵活性都是有差别的,但主要还
是靠在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的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发
展的。
因此,在实际数学教学中,就应有意识地贯穿思维训练的各
种方法。
一、克服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是指一个人习惯于用同一种思维方法解决若干同
题以后,往往会陷入用同一种思维方式解决以后的问题。
它在学
习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时表现为记类型、记方法、死套公式,
使思维受到限制,它是思维灵活性的极大障碍。
数学教学中要随
时注意启发学生敢于设想,突破习惯思维的约束,注意从不同角
度寻找思维方向,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例1:比较5
9和4
13
的大小。
问题提出后,学生思维集中在先通分再比较。
教师这时引导学生突破习惯思维的框框,大胆设想:先找出一个分数(第三者),用它做标准来进行比较,学生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1)用“12”作标准:∵59﹥12413﹤12∴59﹥413(2)用“513”作标准:∵59﹥513413﹤513∴59﹥413(3)用“49”作标准:∵59﹥49413﹤49∴59﹥413
例2:比较5
6和6
7
的大小。
问题提出后,少数学生的思维仍集中在先通分再比较,大部分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联想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相同比分母,找出第三者——
—5
7。
∵56﹥5767﹥57但仍无法判断56和67的大小。
此时,再
引导学生另辟蹊径。
于是,得出:1-5
6=161-67=17∴16﹥17∴56﹤67
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改变思考的角度,以解决新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也培养了他们思维的灵活性。
二、重视培养思维的可逆性
在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要重视可逆思维训练,以加深学生对各类可逆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时,还可有意识地把有互逆关系的内容同时呈现。
例如:正反比例意义的教学可同时出示:
(1)一列火车以一定速度行驶,行驶的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路程(千米)306090120…
时间(小时)1234…
(2)一列火车在一定距离上行驶,行驶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速度(千米/小时)406080100…
时间(小时)32 1.5 1.2…
(3)一列火车在一定时间里行驶,行驶速度和路程的关系:
路程(千米)6090120150…
速度(千米/小时)406080100…
学生通过以上三个表的观察、比较、分析,深入思考火车行驶的路程、时间、速度这一组量的变化情况。
这样可让学生在一个思维方向上形成联系的同时,又在相反的方向上建立联系,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可逆性,式题教学时,要重视逆推理训练。
如,有余数的除式与乘加算式进行互逆推理,进而根据乘加算式在算式的方格内填数。
45÷2=22…12×22+1=45
45-□×□=□(□-1)÷□=22
三、注意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传统的“一题多解”是训练发散思维的好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纵横联系,达到相互沟通深化知识、灵活和变通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钻研、探索的精神,找到解决某一类问题的简捷思路和最佳方法,培养开拓和创新的意识。
有些教师认为一题多解只是对应用题而言的,其实应用题固然可以一题多解,计算题也往往可以一题多解。
例如:
计算:99×5解1:99×5=
解2:99×5=99×5+×5解3:99×5=(100-)×5
要使学生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首先要在教学基础知识时,使学生理解知识的纵横联系,掌握各种解题思路的特点。
一般的思考方法是:(1)用一般整数解题思路解题,即从已知的具体数量之间的关系推出未知量;(2)用特定的典型思路解题,即从“1”和它的分率方面考虑列方程解。
这样学生解题时就能确定解题的方法,找出不同的解题途径,并在这一过程中运用了较多的知识,从多方面观察思考问题,锻炼了思维的发散和变通能力。
另外,数学活动必须要有民主气氛,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能顺利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才能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林月蕾.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灵活性培养的实践与体会[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1):21.
•编辑李烨艳
摘要:每个学生的数学思维灵活性都是有差别的,数学教学中要随时注意启发学生敢于设想,突破习惯思维的约束,随时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寻找思维方向,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要重视可逆思维训练,以加深学生对各类可逆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灵活性;培养
202--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