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通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老年性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效果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栓通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老年性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血栓通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老年性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120例老年性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抛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
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治疗,观察组给予吡拉西坦+血栓通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75,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老年性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中,采用血栓通联合吡拉西坦联合治疗方案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脑梗死后遗症;血栓通;吡拉西坦
脑梗死又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病情发作时较为凶险,多发生于老年人群,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即使患者经治疗后成功存活,也很可能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在该阶段内如何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是当前脑梗死治疗方面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1]。
吡拉西坦、血栓通是两种常用的脑梗死治疗药物,为了探讨血栓通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老年性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1月~
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分别给予吡拉西坦、吡拉西坦+血栓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性脑梗死后遗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被确诊为脑梗死,且在治疗后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
此次研究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采取抛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
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最小51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65.17±10.62)岁;其中41例偏瘫,16例出现感觉功能障碍,3例出现失语。
观察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最小50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65.29±10.86)岁;其中42例偏瘫,16例出现感觉功能障碍,2例出现失语。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 2 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低盐低脂饮食、常规抗凝治疗、营养脑细胞治疗、调脂降压治疗、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山东威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420,规格:100 ml:吡拉西坦20 g与氯化钠0.9 g)静脉滴注,
1次/d,100 ml/次;观察组给予吡拉西坦+血栓通[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5652,规格:100 mg/支]静脉滴注,1次/d,500 mg/次。
1. 3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NIHSS评分、Barthel指数。
1. 4 评定标准①采用NIHSS评分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估,总分为0~45分,得分越高,说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2]。
②Barthel指数总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佳[3]。
③疗效判定标准[4]: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NIHSS评分减少幅度>90%;显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体征显著改善,NIHSS评分减少幅度45%~90%;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体征有所改善,NIHSS评分减少幅度18%~45%;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未好转,甚至加重,NIHSS评分减少幅度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NIHSS 评分、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脑梗死又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以脑部发生急性缺血为主要特征的脑卒中,其发病急骤,病情进展快[5-9],在脑梗死的后遗症阶段,其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如何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这也是当前脑血管疾病研究方面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
目前,临床上针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主要是通过饮食治疗、营养脑细胞治疗等方式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改善,但这种常规治疗的效果并非十分理想[10-12]。
吡拉西坦是一种常用治疗脑梗死的药物,是一种γ-氨基丁酸衍生物,能够与谷氨酸受体进行有效结合,生成二磷酸腺苷,有效促进脑内能量代谢,加快乙酰胆碱的合成,对受损的神经细胞具有保护和修复的作用,作为一种神经营养保护剂被广泛应用于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治疗中[13-15],同时,吡拉西坦还能有效改善因缺血缺氧状况导致的逆行性记忆力减退,对记忆力起到强化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中痊愈12例,显效15例,有效2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1.67%;观察组中,痊愈16例,显效23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75,P<0.05)。
治疗前,对照组的NIHSS评分、Barthel 指数分别为(29.58±3.82)分、(57.35±4.87)分,观察组的NIHSS评分、Barthel 指数分别为(29.63±3.85)分、(57.46±4.81)分;治疗后,对照组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分别为(22.17±3.06)分、(73.21±5.12)分,观察组的NIHSS 评分、Barthel指数分别为(17.59±2.98)分、(82.45±6.03)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吡拉西坦与血栓通的协同作用显著。
总之,在老年性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中,采用吡拉西坦和血栓通联合治疗方
案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长梅.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医学信息,2013,26(9):346.
[2] 杨世平. 注射用血栓通联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1):62.
[3] 闫卫静.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疗效分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22):44-45.
[4] 殷礼德. 吡拉西坦联合血栓通治疗脑梗死疗效评价. 北方药学,2013,10(9):37.
[5] 邹永玲. 血栓通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老年性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1):27-28.
[6] 张东方,张锦,李冉.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 中国老年学,2015,35(17):
4867-4868.
[7] 芦玉莲. 血栓通联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4):83-84.
[8] 朱英. 血栓通聯合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体会.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25):108-109.
[9] 蔡春霞.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吉林医学,2016,37(4):904-905.
[10] 王升. 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疗效观察. 中国实用医刊,2015(13):75-77.
[11] 梁建华,曲怀谦,韩爱春. 吡拉西坦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2,5(1):67.
[12] 李武丰,罗列波.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60例. 医药前沿,2012(22):200-201.
[13] 候倩倩,张桂茹,陈金波. 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对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30):137-139.
[14] 赵庆杰,郜旭,谭纪萍,等. γ- 羟基丁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对比研究. 中风与神经疾病,2002,19(1):38-40.
[15] 王秀海. 血栓通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脑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分析. 医学信息,2015,24(z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