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HF﹑UHF频段电波传播特性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常U (t)满足瑞利分布,相位(t) 满足均匀分布。
6 莱斯(Rician)衰落分布
在移动通信中,如果存在一个起支配作用 的直达波(未受衰落影响),此时,接收 端接收信号的包络为莱斯( Rician )分布。
(km) (3.3)
3 绕射损耗
• 绕射损耗 :各种障碍物对电波传输所引起的损耗 。 • 菲涅尔余隙:x
(a)负余隙
(b)正余隙
图3-3 菲涅尔余隙
x1称菲涅尔半径(第一菲涅尔半径)。
x1
d1d2
d1 d2
图3-4 绕射损耗与菲涅尔余隙之间的关系
结论:x/x1>0.5时,基本上没有影响;当x=0时, 绕射损耗约6dB;当x<0时,损耗急剧增加。
i 1
i 1
n
n
R(t) Ri (t) cosi (t) cosct Ri (t) sin i (t) sin ct
i 1
i 1
n
xc (t) Ri (t) cosi (t)
i 1
n
xs (t) Ri (t) sin i (t) i 1
R(t) xc (t) cosct xs (t) sin ct U (t) cos[ct (t)]
图3-1 典型的移动信道电波传播路径
1 直射波
直射波传播 :在自由空间中,电波沿直线传播而 不被吸收,也不发生反射、折射和散射等现象而 直接到达接收点的传播方式。
直射波传播损耗可看成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损耗:
Lbs 32.45 20lg d(km) 20lg f (MHz)dB
其中,d为距离(km),f为工作频率(MHz)。
2 视距传播的极限距离
A
d1
C
ht
d2
B
hr
Re
o
视线传播极限距离
视线所能到达的最远距离称为视线距离d0。 设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高度分别为hT和hR(单位m),
理论上可得视距传播的极限距离为:
d0 3.57( hR (m) hT (m))
(km)
(3.2)
修正后:
d0 4.12( hR (m) hT (m) )
4 反射波
电波在传输过程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光滑界面时, 就会发生反射现象。
图3-5 反射波和直射波
反射波与直射波的行距差为: d a b c 2hT hR d
5 多径效应与瑞利型衰落特性
设发射机发出的信号为: Acosct
则接收机接收端收到的合成信号为:
n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n
R(t) Ri (t) cos{c[t i (t)]} Ri (t) cos{[ct i (t)]}
VHF﹑UHF频段电波传播特性
当前陆地移动通信主要使用的频段VHF和UHF, 即 150MHZ 、 450MHZ 、 900MHZ 、 1800MHZ 、 2000MHZ。
移动通信中传播的方式主要有直射波、反射波和地 表面波等传播方式。
发射天线 ③
① ②
接收天线
在分析移动通信信道时,主要考虑直射波和反射波 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