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路由协议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ip路由协议工作原理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一种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协议,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路由选择。
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1. 每个路由器(RIP路由器)维护一个路由表,记录着它到达其他路由器的距离(或称为跳数)信息。
一开始,路由表中只有直接连接的网络的信息。
2. RIP路由器周期性地广播自己的路由表给相邻的路由器,并将路径的跳数加1。
3. 当一个路由器接收到其他路由器广播的路由表时,它将该路由表与自己的路由表进行比较。
如果广播过来的路由表中的某个网络的距离更小(即更接近),则将该网络的路由信息更新到自己的路由表中。
4. 如果发生了路由表的更新,RIP路由器会再次广播更新后的路由表给相邻的路由器。
5. RIP路由器还会监测直接连接的链路状态,当检测到链路故障时,会将相应网络的距离设为无穷大(比如15跳),并将该更新信息广播给其他路由器。
6. 当一个RIP路由器发现它无法到达某个目标网络时,会将该网络的距离设置为无穷大,并将该更新信息广播给其他路由器。
7. RIP路由器会周期性地重复上述步骤,以保持对网络拓扑变
化的适应性。
总结起来,RIP路由协议通过周期性的广播路由表、比较距离、更新路由信息和检测链路状态等方式,实现路由的选择与更新,以便路由器可以正确地转发数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