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科学发展观问题分析检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科学发展观问题分析检查报告
学校科学发展观问题分析检查报告
自查报告学校科学发展观问题分析检查报告,报告汇报报告检查汇报分析问题科学学校发展观
李盛清根据局党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学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工作方案》,我们八年级党员干部认真查摆自身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深层次原因。
通过归纳整理,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党小组进一步分析了一年来八年级的教学状况,认真查找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理清了年级科学发展的思路,并制定了促进年级和谐科学发展的思路和工作措施。
并形成分析检查报告如下:
一、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形成的共识八年级党小组14名党员通过认真学习、调研和讨论,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明确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校提出的具体要求,形成了年级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共识。
发展是年级的首要任务。
八年级现有教师55人,学生920人,学生整体素质偏低,学习效率低下,为了解决学生学习有效性这一实质性问题,我们八年级率先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实施了建立有效课堂机制,让有效课堂成为常态的研究,不过时间很短,仅仅才有半年多的时间。
第
一、课改发展正处于关键期,如何准确把握课改,进一步做实做细、做大做强,促进学校发展成为当务之急;第
二、办学特色处于创建期,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做到以特色树品牌,以品牌促发展;第
三,办学水平正处在提升期,全面提升教学及学生管理质量势在必行。
因此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才能奋力开拓出更加广阔的学校发展空间,才能为教育作出更大贡献。
二、八年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推动年级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年级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同时,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总结、不断提高的过程。
作为年级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在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遵照学校的总体规划,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小组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了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使我校的办学效益不断提高。
目前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初见成效,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年级的各项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精细化,班风正、学风浓,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
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通过座谈、交流、征求意见等形式,向年级师生广泛进行调研,认真查找问题,使我们清醒地看到,年级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年级领导班子在领导和推进年级科学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
1.学习的方法和效果上有所欠缺。
没有创新学习方法和学习形式,没有充分进行学习后检查和回头看。
通过学习来指导实践不够,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把握不住发展的必须规律。
通过学习来研
究解决问题不够,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有时把握不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不住问题的实质和根本。
2.工作创新意识不够。
3.对有效课堂的督查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4.课改中学习小组建设需要深化、完善。
5.关心教师不够、各种活动开展较少。
听取意见建议还停留在表面上,对教师的思想了解不够。
在工作之余,教师需求的教研活动开展不多。
很多时候,都以工作忙为自己找托辞,实际上是关心教师群众的呼声不多不具体。
在引导教师学习做研究性骨干教师方面,工作力度较小,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系统性,对青年教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工作力度还不够。
(完)
附送:
学校科室工作计划
学校科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课程改革为挈机,以课题研究为平台,以有效课堂教学建设为方向,使教育科研与学校发展相结合,教学实践与教师需要相结合,丰富“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科研兴生”的内涵,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为先导,以教研工作“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加强校本教研指导,积极稳妥地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行为的统一,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培养研究型的教师,
为凤羽小学创品牌学校打下坚实的基础。
进一步提升本校的全面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的目标营造浓郁的科研氛围,组建精干的科研团体,开发特色的课题资源,结出丰硕的科研果实;建构有效课堂教学流程;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完成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教学论文质量争取区领先位置。
三、工作的思路做规范,重真实,求创新。
围绕“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总目标,坚持教研为教育决策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方向,开展有效的教研工作。
以课程改革的经验总结和问题研究为重点,着力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在内容、形式和效益上进行专项指导,推动学校有效发展;逐步形成为改进课堂效率的教学模式,成为我校的品牌。
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心灵的放飞、都喜爱自己的学校。
四、主要工作与措施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每月撰写好教学叙事,教师认真研究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孩子真正拥有健康、快乐、完善、本真的童年;根据教学研究撰写好教育教学论文;与城区开设互动课,进行教学沙龙,形成互动式发展;开展同上一堂课教学研讨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论坛。
(一)加强骨干培养,促成教师专业成长教师是新课程的施行者,也是新课程的建构者。
新课程下教与学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不断地形成新的基本技能,与学生共同成长。
在新学年里,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搞好素质提升工作,促进教师加速完成专业发展。
1、开展专业学习。
鼓励教师每学期“读一本书、研究一个问题、总结一份心得”,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开展有效的学习。
在理
论的引领下,进行积极的实践探索,努力向“研究型”、“学者型”教师的目标迈进。
2、搭建平台,扩大骨干教师队伍。
既要发挥教研大组成员的积极作用,更要多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健全各学科青年教师的学习制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全市性或区域性教研活动“亮相”机会、外出学习、培训和参加教学技能竞赛的机会,鼓励他们脱颖而出,形成凤羽越来越大的骨干教师群体。
3、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领头羊”作用。
学校拥有市级骨干教师,教研大组成员和教坛新秀,要充分利用这些优秀的教育资源,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
让他们“说一说”,“带一带”。
说:介绍他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如何做到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如何从教学中提升课题;带:
一个学科带头人带两个青年教师,一起确定研究的课题,一起制定开展研究的方案,一起探讨研究的进程,促使青年教师尽快在研究中成长。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