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议论文写作指导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叙议结合
一、讲究条理
二、讲究照应
三、讲究交融
看看我们自己。许多人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或蝇头小利, 和他人争吵,争个面红耳赤,甚至闹个鸡闯不宁、你死我活,结果 呢,也许赢得了对方,却失去了整个世界。文天祥在敌人面前临危 不惧,舍弃荣华富贵,赢得了后人的敬仰;而陶渊明而不为五斗米 折腰,放弃了高官后禄,赢得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 份潇洒与从容。毛泽东放弃去法国勤工俭学的机会,深入农村,摸 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迎来了中国人民的新生活……
论点:
语言也在变
(一)假设性论据。假设性论据对其所假设的故 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乃至事情的经过等内容都 作了最简单的敷衍,因此较之一般强调确凿无误 的事实论据来,它显得特别简明、特别概括。大 量古今中外的寓言故事也可以归于这类论据中。
“如果……就……”、“不…… 就……”(有时“就”被省略) 的句式,都是假设性论据。
2、评析法:
3、反向假设法:
小结:
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都要紧扣论点(分论点), 且不能脱离材料。
一、探因分析法 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 探究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如 : 论点:人要立志 事例:据说,牛顿小时候并不聪明,有一次,父亲叫他 在门上打个洞,让大猫和小猫出入方便一些,他却打了 两个洞,说是因为有两只小动物。尽管如此,牛顿在立 志探索科学的奥妙过程中,因刻苦钻研,取得累累硕果。
中国历史上不乏懂得放弃的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放弃了 高官后禄,赢得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份潇洒与从容; 文天祥在敌人面前临危不惧,舍弃荣华富贵,赢得了后人的敬仰; 毛泽东放弃去法国勤工俭学的机会,深入农村,摸索出一条农村包 围城市的道路,迎来了中国人民的新生活……再看看我们自己,许 多人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或蝇头小利,和他人争吵,争个面红 耳赤,甚至闹个鸡闯不宁、你死我活,结果呢,也许赢得了这件小 事或这点小利,却在斤斤计较中失去了整个世界。看看前人的做法, 再看看自己的行为,我们怎不会感到汗颜呢? 小结: 一个论证段落,是由叙带出议,还是由议带出叙;怎么巧 妙地引用,有序地阐述,动笔之前应该考虑清楚。
三、反向假设法:举例后再向其相反的方向作假设 的方法
如
论点:人要有自知之明
事例:三国时蜀汉的马谡,自以为熟读兵书战策, 天下无敌。不听别人劝告,死搬书本知识,将军队 驻扎在山上。结果被敌军切断水源,蜀军大败,街 亭失守,马谡本人也因此而获罪被杀。
论证:假如他能有一点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 有什么实战经验,听听别人的正确意见,何至 于如此下场呢?所以,自以为是,没有自知之 明,误国害己!
论点一: 逆境出人才;论点二:有志者,事竟成。
论点:有志者,事竟成
原:司马迁从小就随任太 史令的父亲读《春秋》、 《尚书》,20岁开始漫长 而艰苦的游览、考察,足 迹几乎遍及全国各地的名 人旧址。接着继承父业, 立下志向,要写一部“成 一家之言”的史书,大量 阅读国家藏书、历史资料。 受宫刑后,他想到了死, 但他又想到著述没有完成, 不应轻于一死,决心“隐 忍苟活”以完成自己的宿 愿。最终他写成了被誉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骚”的《史记》。
如何 丰富充实文章的论据
除能运用常见的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 外,还可以广为开采挖掘议论文论据中的其 他三大论据矿藏: (一)假设性论据
(二)公理性论据
(三)集团式论据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和发展,语言 也是这样。语言的变化,短时间内不容易觉察,日子长 了就显示出来了。比如宋朝的朱熹,他曾经给《论语》 作过注释,可是假如当孔子跟颜回和子路他们谈话的时 候,朱熹闯了过去,管保他们讲什么,他一句也听不懂 的。
风度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造成的影响有好也有坏。翻 开历史的画卷,有许多人向我们诠释了风度的内涵。诸葛 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风度,成就了他不朽的一生; 唐太宗“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的风度,赢得了“贞观 之治”;鲁迅先生的“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风度,为世人 所景仰;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风度,更是 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虽然他们展示的风度各不相同, 但都是值得赞扬与推崇的。
论证:一个人立了志,就像机器上安装了发动机,就有了 使不完的劲。牛顿就是因为在这“使不完的劲”的推动下, 取得巨大的成功,成为著名的科学家。
二、评析法:对论据内容进行评价
如
论点:崇高的理想 事例:我国历史上创下过辉煌业绩的一大批爱国者 的事迹
论证:所有这些人,都是有伟大理想并坚决为他们的 伟大理想而斗争的人。他们的理想不是为了哪个人, 而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符合广大人们的利益。他 们为了自己的伟大理想,有些人家可以不要,有些人 生命可以抛弃,有些人真正是做到了“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地步。这样的一些人, 永远不会从人民的心中消逝。
议论文写作指导
丰富充实文章的论据
议论文中的论据常常分为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 论点:拼搏
理论论据*名言:
1、 伟大的热情能战胜一切,只有强烈的坚持 不懈的追求,才能达到目 的。 ——(法)司汤达 2、在生活中是没有旁观者的,我爱生活,并且 为他而奋斗。 ——(捷克)伏契克
事实论据* 事例: 司马迁写《史记》汉朝的司马迁 继承父业,立志著述史书,不料正在 他着手编写《史记》时祸从天降,遭 “李陵之祸”的株连,深受腐刑,但 他矢志不渝,幽而发愤,经过艰苦 奋 斗,终于写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 之变,成一家之言”的鸿篇巨著—— 《史记》。
不必说,砸破水缸,“放水”救人,历来被赞为聪明之举; 更不必说,往树洞里“灌水”,让滚入树洞的皮球浮起来, 堪称机智之法;就说,解繁难的几何题,往往也要“加上” 辅助线,才豁然开朗。
论据的运用上需要走出几个误区:
A、论据不是越多越好。
B、论据不能只有事实论据的举证,而没 有理论分析。 C、论据不要重复使用同一类型的事例。
; https:// 源码交易 ; 2019.1 ;
李小克非常有自信,他猜测自己的袭击车队行动已经暴露给德国人,或许此时此刻德军已经派人从"老巢"出来,去战场检查一番. 另一方面,后续的车队很快抵达了战场,他们面对可怕的场面惊恐不已.消息第一时间通知了驻扎在卢万卡镇的治安师师部.师长施耐德气急败坏,他对着电 话咆哮:"究竟是什么人袭击了我们?是苏军吗?他们袭击一个车队,一定兵力庞大." "不长官,他们确实人数很多,但是他们是游击队.敌人还把我们的两个人捆了起来,他们解释了一切." 施耐德感到很奇怪,难道真的是游击队?游击队不应该是一群散兵游勇吗? 后续车队的人进行了一 番检查,他们发现敌人将能带走的都带走了,敌人更像是一群饥肠辘辘的强盗.比如德军尸体上的鞋子,相当多的被拿走.枪械和弹药基本被拿走了,甚至连武装带也不放过,一些人的头盔也消失了. 那些表现仿佛就是在证明那是一伙游击队,而且是极度缺乏物资. 施耐德觉得那事还是 有些蹊跷,他在地图上看到,如果苏力的大股游击队在活动,它么他们一定是在沼泽地方向.他在地图上的普里佩特沼泽狠狠点了点,"肯定是那里,那里毫无战略价值,部队展开非常困难,反而成了苏力人的避风港." 但是他也知道元首对那个沼泽地丝毫不感兴趣,他的责任也仅仅是负责 一条交通线的稳定罢了. "命令部队,分出两个营随我去战场看一看." 他的参谋一听那个,立刻质疑那个命令."师长,我们的部队已经非常分散,部队做了押运士兵,现在那卢万卡镇只有三千多人.我们有分出一千多人去检查战场,是不是有些军事冒险." 施耐德鄙夷般的看了看自己的 参谋."你们还是太谨慎了,我们主动出击,或许那支苏力游击队也会袭击我们.但是他们可能继续袭击运输车队,那样一旦我们的人报告情况,我们就能以最快速度抵达战场,全歼那支敌人." 那样,下午时分施耐德一介师长也做起了营长的事.他主动出击更像是一种象征,一支押运部队 全军覆没,为了稳住士气他身先士卒,要用行动证明交通线还是安全的.当然,如果遇到了那股苏军游击队,全部消灭他们,那一点施耐德很有信心. 一千多人浩浩荡荡的出发,他们装备非常精良,但基本是步行的(车辆都在运输货物). 李小克本来还想搞一个调虎离山的计策,结果德国 人就帮他实现了. 就在苏军在森林中穿梭,先遣的侦查部队密切注意着公路的状况,他们遇到了现行逃跑的劳伦斯一伙. 那一百多德军士兵累坏了,他们自认为逃离了战区,就坐在地上休息. 劳伦斯命令士兵就地防御,老老实实的等着.因为他知道,后续的车队一定会赶上了,同时师部 它边也会得到消息,只要原地等着就行,友军很快就会到来. 侦察兵远方不动的观察着. "老鹰老鹰,我是云雀,发现德军士兵约一百人,发现德军士兵约一百人." 听到无线电里是那个情况,李小克警惕起来. "密切注意观察!完毕,全队就此休息,完毕." 李小克给了电台员继续监听的 命令,其他人临时休息.大部队已经奔袭了十公里多,是时候休息一阵子喝点水了. 同时,侦察兵就藏在树林里,举着望远镜监视着德军的一举一动.忽然间,他们发现了新的情况. "副师长!是德国人!他们说有大量的德国人!"电报员大喊大叫,甚至忘记了电报员的自我修养. 李小克 刚刚还在检查妻子的脚丫子,正揉捏呢,结果就听到了那个.他一路小跑而来,听着耳麦里侦察兵的报告. "居然是营一级别的,看起来有超过一千人?!" 李小克意识到事情很严重,他立刻命令部队备战,接着把军官们都喊了过来. 耶莲京娜很困惑,"那伙德国人它么多,是不是就是从卢 万卡镇赶过来的?" "很有可能!我估计此刻卢万卡镇的兵力并不多,对于我们那可是千载难逢的战机!" "所以你决定怎么办?"耶莲京娜问. "当然要打!但目的是拖延住他们."说罢,李小克看看一连长,"拉夫连季,给你一个任务,带领你的人骚扰那伙德军." "可是他们的人很多,我能 率领的兵力也就二百人." "足够了!拉夫连季,那是一个非常光荣的任务,你的部队不准死战,要尽量骚扰他们,使他们认为袭击他们的是一支大部队."李小克想了想,那支德军部队就是来看战场的,恐怕也是精锐部队. 他下定了决心,部队进行拆分,一连和民兵留下了."你们负责骚扰 敌人,要珍惜生命,最好把他们引到森林里慢慢的消灭,要狠狠的拖住他们,把战斗延续到夜里,千万不能让他们去支援卢万卡镇." 一连长敬礼表示明白,那样,李小克将率领二连和三连继续前进.兵力减少到只有五百人,李小克觉得已经足够了. 兵力虽然少但是装备还是非常齐全的,新 的战斗依旧是夜里的偷袭,李小克很有信心. 一连留了下来,他们很快将投入麻雀战当中.拉夫连季看着大部队继续向东奔袭,属于一连的战斗即将开始. ------------ 第七十七章 卢万卡之战 关于卢万卡镇德军的布防,之前俘虏的它两个德国敌人说的很含糊.他们提到了兵营和仓库, 问到仓库里有什么,无外乎是弹药、油料和粮食.那些都是军队作战的必需品,李小克可以猜到. 零点已经到来,守夜的士兵把李小克唤醒. 他揉揉惺忪的眼睛,拧开水壶喝了点水,再看看表,已经零点五分."是时候把大家叫起来了!"他命令所有的哨兵把战士们叫醒,并把所有的连长长 叫到他的面前. 过了零点就是新的一天,乌克兰的战局怎么样李小克没空担心,他面前就是卢万卡镇,今夜的偷袭必须给予致命打击. 李小克的特征反坦克营编制是按照未来PLA的队组编制搞得,一个队十个人,三个战斗小组.三个队又组成一个排,参与袭击卢万卡的五百人中,排长只有 十几多人. 李小克把命令发给他们,一会儿怎么进攻一目了然. "炮兵,我命令你们就在树林里藏着,调好标尺伺机做火力掩护." "遵命,炮兵排明白." "二连长,你的任务是
1、鞋带虽不值几文,但在关键时刻也能派上大用场,实 现自身的价值。社会生活中众多的平民百姓,贫贱而卑微, 虽无显赫的地位,但他们在劳动中,能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创造新的价值,他们也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才”。
2、鞋带虽旧却有用,物不在贵贱,在实用,以外表取人, 依贵贱论人,往往会做出错误的选择。
作文指导
二00七年三
议论文写作指导 一、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模式
引论(提出论点)
论证分论点①: 论据①+分析论证
A、并列式 本论 论证分论点②:论据②+分析论证 论证分论点③:论据③ +分析论证 结论(回应全文) 并列
议论文写作指导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模式
引论(提出论点)
论点
正面 论据 (理论、事实)
小结
B、对照式
(二)、“公理性论据”。或源于生 活 ,或临时提炼概括,或引用民谚俗 语,都是些人人皆知的客观事实,颠 扑不破无须繁言一点即明的客观真理, 仿数学上的“公理定理”称之为“公 理性论据”。作为公理性论据,它既 可以是对自然现象的概括,又可以是 人类自身生活的总结,更可以是既成 名言俗语的引用。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 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 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娇艳的玫瑰一定带刺,美丽的蝴蝶却是庄稼 的大敌,鲜嫩的彩菇大多毒性很大。
(三)、集团式论据。一如今天的社会企业都 要努力抱成集团以便形成规模优势参与经济竞 争一样,能造成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并产生不 容置辩的论证效果的论据,叫集团式论据。
初学时,我们可以用“不必说……更不必 说……就说……”的语言形式组织集团式论据。
如:论述“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常常会出现一 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时我们必须凭借一些手段和条件, 使问题出现转机,并得到解决”
作者在段首指出,“风度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造成的 影响有好有坏”。下面却只从正面举例,段末的小节也 只涉及了一面,与段首的阐述没能形成呼应之势。最简 单的改法就是将段首的第一句话删去。当然也可以增加 反面事例,并从正反面作结,达到叙议照应、论述全面、 逻辑严密的效果。
我无法忘记这些场景。
朱自清《背影》中父亲蹒跚地爬上月台,只为给儿子 买橘子的朴实的情景;老百姓目送人民的好书记——焦裕 禄去看病时默默地祝福地画面;乡下老人送读大学的孙女 赴远方时两人为互让10元钱争来扯去的镜头;偶遇的朋友 之间含泪挥手的那一刻……
D、论据不可满足于正面举例 。
作文指导 论据运用
同一材料可以改变叙述材料要点来证明不同观点
司马迁从小就随任太史令的父亲读《春秋》、 《尚书》,20岁开始漫长而艰苦的游览、考察, 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各地的名人旧址。接着继承父 业,立下志向,要写一部“成一家之言”的史书, 大量阅读国家藏书、历史资料。受宫刑后,他想 到了死,但他又想到著述没有完成,不应轻于一 死,决心“隐忍苟活”以完成自己的宿愿。最终 他写成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 《史记》。
本论(证明论点)
论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对照
反面 论据 (理论、事实)
小结
结论(评析照应)
议论文写作指导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模式
引论(提出论点或论题) 论证分论点①: 回答是什么 C、层进式 本论(证明论点) 论证分论点②:回答为什么 论证分论点③:回答怎么办 结论(照应) 层进
议论文写作指导
1、探因分析法
论据分析的几种方法
毕尽,时代的站台已缩短了远方与远方的距离、心与 心的距离。面对离别,许多人已走出了柳永“杨柳岸晓风 残月”的冷艳,已走出了荆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 去兮不复还”的悲怆,已走出了郑谷“君向潇湘我向秦” 的惆怅,于是我们便有了观望世界的心,便有了走向世界 的脚步。 这一幅幅告别的画面,一个个离别的场景,无不展示出 人们心灵深处的那份真诚、那份美好。我相信,这份真诚 与美好,将化作浓绿的春草,绵延在每个人的心头……
3、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酒能健身亦能误人; 火能带来温暖和光明,也能酿成火灾造恶人类; 武器能捍卫正义与和平又常常成为歹徒的凶器; 一口气能吹旺一堆火,也可以吹灭一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