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达标训练习题: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2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高考必考题打破讲座(二)
1.(2016 ·北衡水模拟河)一学生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丈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在桌面上搁置一块水
平长木板,木板一端带滑轮,另一端固定一打点计时器.木块一端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另一端连结跨
过定滑轮的绳索,在绳索上悬挂必定质量的钩码后可使木块在木板上匀加快滑动.实验中测得木块质量 M= 150 g,钩码质量 m= 50 g.
(1)实验开始时,应调整滑轮的高度,让绳索与木板平行.
(2) 实验中获得如图乙所示的纸带,纸带上 A、B、C、D、E 是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0.10
s,所测数据在图中已标出,依据图中数据可求得木块运动的加快度
2
).a=0.25 m/s (结果保存两位有效数字
(3) 依据实验原理可导出计算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μ=m
-
M+ m a 2 M Mg (用 M、 m、 g、 a 表示 );取 g= 10 m/s ,
代入有关数据可求得μ= 0.3(计算结果保存一位有效数字).
2.(2016 ·南郑州一模河)某研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研究“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他们在实验室组装
了一套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此外他们还找到打点计时器及所用的学生电源一台、天平、刻度尺、导线、纸带、
钩码若干.
小组同学的实验步骤以下:用天平称量滑块的质量M= 300 g,将滑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连结上纸带,用细
线经过滑轮挂上两个钩码 (每个钩码质量为 100 g),调整滑轮高度使拉滑块的细线与桌面平行,让钩码拉动滑块
由静止开始加快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状况.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乙所示,计数点之间有 4 个点未画
出,所用沟通电源的频次为50 Hz ,则滑块运动的加快度为0.64m/s2.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56(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快度g= 10 m/s2).
3.(2016 江·苏启东一模)现要丈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表面粗拙的木板一
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抬起必定高度组成斜面;木板上有一滑块,后来端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
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上,连结频次为50 Hz 的沟通电源.接通电源后,从静止开释滑块,滑块带动纸带打出
一系列的点迹.
(1)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 1、 2、3、 4、 5、 6 是实验中选用的计数点,每相邻
两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 (图中未标出 ),2、 3 和 5、 6 计数点间的距离以下图,由图中数据求出滑块的加快度 a =2.51m/s 2(结果保存三位有效数字 ).
(2) 已知木板的长度为L,为了求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还应丈量的物理量是 D.
A .滑块抵达斜面底端的速度v
B .滑块的质量 m
C.滑块的运动时间t D .斜面高度 h 和底边长度 x
(3) 设重力加快度为g,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μ=gh-aL
(用所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gx
14.23-6.70 × 10-2
分析:(1)设 0、1、2、3、4、5、6 的间距分别是x1、x2、x3、x4、x5、x6,由 x6- x3=3aT2可知,a= 2
3× 0.1
=2.51 m/s2.
a
mgsin θ-μ mgcos θ= ma,得μ= tan θ-,所以只须丈量斜面高度 h 和底边长 gcos θ度 x,就能够获得 tan θ与 cos θ的值,就能够计算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应选 D 选项.
a = h- a =gh-aL
.
gx
(3) 由(2) 可知μ= tan θ-gcosθx x
g L
4. (2016 湖·北武汉模拟 )甲、乙两同学均设计了测动摩擦因数的实验.已知重力加快度为g.
(1) 甲同学所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此中 A 为一质量为 M 的长直木板, B 为木板上搁置的质量为 m 的物块, C 为物块右端连结的一轻质传感器.实验时使劲将 A 从 B 的下方抽出,经过 C 的读数 F1即可测出动摩擦因数.则该设计能测出 A 与 B(填“ A 与 B”或“ A 与地面” )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其表达式为
F 1
mg
.
(2) 乙同学的设计如图乙所示.他在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上固定有A、 B 两个光电门,与光电门相连的计时器能够显示带有遮光片的物块在此间的运动时间,与越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相连的轻质传感器能显示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