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质量和效率-小学数学课堂的生命线》有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质量和效率:小学数学课堂的生命线》
有感
成师附小周琨
当课程标准推进过程中的关注点逐渐从热热闹闹的形式回归到实实在在的本质时,当更多的人以一种冷静的眼光审视课标时,我们一线教师对课堂教学评价的重心也逐渐从丰富多彩的环节转移到教学的实际效果上来. 课堂教学的实效主要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其中教学环节的设计必须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进行了有效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然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否有效首先是看探究或合作的问题能否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是否有价值.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是学生探究的出发点.学生只有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成长,明智,聪慧起来.引领学生在问题情境的天地中联想,创造,也许正是数学教学的要义.
教师要精心设计探究问题,借数学问题的魅力引发学生探究的需要,为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探究数学知识注入活力 .那么问题从何而来如何设计形成问题如何有效地呈现问题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首先必须精心思考和策划的.我们在具体数学教学中必须紧紧抓住课程设置的数学知识这条主线,以具体的数学知识特点以及在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认知特点为依据,对教材内容合理地进行二度开发,精心设计问题.问题要精,问在关键处,新
旧知识转折处,即把学生的思路接到其最近发展区内.要在难点,疑点处设问,使学生不断感到刺激信息的新鲜,不断产生探索的乐趣.
切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片段一:在教学《多边形面积计算》一课,屏幕上出示了一则公告:我校将于XX年3月搬迁至学道街12号.祝愿同学们在新校区愉快的学习和生活.师问: 看了这则公告,你最想了解什么学生回答:环境,位置,大小面积.接着问: 猜猜看,新校园的土地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回答: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不规则图形.
评价:一开课就将学生引向了他们最关注的问题:学校搬迁.一则公告便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老师将顺势把环节引向了对旧知识的复习.
教学片段二:在学习简单的分数应用题时,课前我布置了调查活动人体所含什么物质最多所占人体的比重是多少 .在课上学生宣布调查结果人体所含水分占体重的4/5 .师问: 根据这个条件你能联想到什么数学信息学生联想到许多信息:把人的体重看成单位1 其他成分占1/5;如果把体重看成5份,水份占了四份;体重是所含水份的5/4 接着老师要求根据这个条件,自己再补充条件,提出问题请大家合作解决.于是学生提出了一个小学生体重30公斤,问所含水分有多重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和所含水分24千克,问这个人有多重的除法应用题.
评价:从课前调查到课堂联想再到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和学习兴趣,孩子们总结时说: 没想到人体科学知识也与数学有着这么紧密的联系,生活真是数学学习的大课堂.
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