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 第3单元 学业分层测评10 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业分层测评(十)
[基础巩固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比.
权量力 比:权衡 B .委命.
下吏 命:命令 C .才能不及中人..
中人:平常的人 D .一夫作难..
而七庙隳 作难:起事、首事
【解析】 B 项,命:生命。
【答案】 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宽厚而爱.
人 B.⎩⎨⎧蒙故业,因.遗策因.
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C.⎩⎨⎧追亡.逐北,伏尸百万秦无亡.
矢遗镞之费 D.⎩⎨⎧约从.离衡于是从.
散约败 【解析】 A 项,爱惜、吝惜/爱护;B 项,沿袭/趁着;C 项,逃跑的士兵/丢失;D 项,均为通假字,通“纵”,合纵。
【答案】 D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导学号:20880084】
A.⎩⎨⎧振长策而.御宇内青,取之于蓝,而.
青于蓝 B.⎩⎨⎧ 以.为桂林、象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C.⎩⎨⎧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邻国之.
民不加少 D.⎩⎨⎧天下已.定学不可以已.
【解析】 A 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B 项,介词,把/连词,表目
的;C 项,都是结构助词,的;D 项,副词,已经/动词,停止。
【答案】 C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导学号:20880085】
A .文章的语言独具特色,如辞赋一般,词采华丽,千变万化,多用对偶句与
排比句,又多用对偶与排比混成糅合的长句,句子短长相间,读来朗朗上口。
B .文章最后一段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能力、军队的素质和装备四方面将
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进行对比,指出后者远不如秦的力量强大,结局却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C .文章先叙述史实,说明秦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再列举大量的事实进行论
证,最后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收到了水到渠成之功,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D .全文在叙述的基础上,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原因,申述了作者关于治国应施
仁义的主张。
作者的目的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鉴,施行仁义,以免重蹈秦朝的覆辙。
【解析】 B 项,应是“指出后者远不如九国的力量强大”。
【答案】 B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大政(节选)
贾 谊
行之善也,粹.
以为福己矣;行之恶也,粹以为灾己矣。
故受天之福者,天不功焉;被天之灾,则亦毋怨天矣,行自为取之也。
知善而弗行,谓之不明;知恶而弗改,必受天殃。
天有常福,必与有德;天有常灾,必与夺民时。
故夫民者,
至贱而不可简.也,至愚而不可欺也。
故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
知善而弗行谓之狂,知恶而不改谓之惑。
故夫狂与惑者,圣王之戒也,而君子之愧也。
呜呼!戒之戒之!岂其以狂与惑自为之?明君而君子乎,闻善而行之如争,闻恶而改之如雠,然后祸灾可离,然后保福也。
戒之戒之!
诛赏之慎焉故与其杀无辜也宁失于有罪也故夫罪也者疑则附之去已夫功也者疑则附之与已。
则此毋有无罪而见诛,毋有有功而无赏者矣。
戒之哉!戒之哉!诛赏之慎焉,故古之立刑也,以禁不肖,以起怠惰之民也。
是以一罪疑则弗遂诛也,故不肖得改也;故一功疑则必弗倍也,故愚民可劝也。
是以上有仁誉而下有治名。
疑罪从去,仁也;疑功从予,信也。
戒之哉!戒之哉!慎其下,故诛而不忌.,赏而不曲,不反民之罪而重之,不灭民之功而弃之。
故上为非,则谏而止之,以道弼之;下为非,则矜而恕之,道而赦之,柔而假之。
故虽有不肖民,化而则之。
故虽昔者之帝王,其所贵其臣者,如此而已矣。
人臣之道.,思善则献之于上,闻善则献之于上,知善则献之于上。
夫民者,唯君者有之,为人臣者助君理之。
故夫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故君以知贤为明,吏以爱民为忠。
故臣忠则君明,此之谓圣王。
故官有假[注]而德无假,位有卑而义无卑。
故位下而义高者,虽卑,贵也;位高而义下者,虽贵,必穷。
呜呼!戒之哉!戒之哉!行道不能,穷困及之。
【注】假:给予、赐予。
5.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20880086】A.行之善也,粹.以为福己矣粹:聚集
B.故夫民者,至贱而不可简.也简:简约
C.故诛而不忌.,赏而不曲忌:畏惧
D.人臣之道.,思善则献之于上道:引导
【解析】B项,简:轻视。
C项,忌:招致怨恨。
D项,道:原则。
【答案】 A
6.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20880087】A.诛赏之慎焉/故与其杀无辜也/宁失于有罪也/故夫罪也者疑/则附之去已/夫
功也者疑/则附之与已
B.诛赏之慎焉/故与其杀无辜/也宁失于有罪也/故夫罪也者/疑则附之去已/夫功也者/疑则附之与已
C.诛赏之慎焉/故与其杀无辜也/宁失于有罪也/故夫罪也者/疑则附之去已/夫功也者/疑则附之与已
D.诛赏之慎焉/故与其杀无辜/也宁失于有罪也/故夫罪也者疑/则附之去已/夫功也者疑/则附之与已
【解析】抓住句中虚词“焉”“也”“者”等进行断句。
A项,第4处和第6处错;B项,第2处错;D项,第2处,第4处和第6处错。
【答案】 C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谊认为自身的行为不正,就会得到报应,就会“被天之灾”。
B.作者指出惩处和奖赏一定要慎重再慎重,并举古代设置刑罚,用来禁止不良行为和教化懒惰的人为例,告诫当今统治者要执法为公。
C.贾谊把天灾与人祸联系起来,告诫统治者不要把政治上的过失归咎于“天命”,要更多地进行自省。
D.贾谊认为官职有假的,但品德没有假的;地位有低下的,道义也有低下的。
地位低的不一定会尊崇道义;像国君那样地位高的因为尊崇道义必然不会遭受困窘。
【解析】D项,原文意思为:官职可以赐予,而品德不能赐予;地位有低下者,道义却没有低下者。
地位低的尊崇道义,地位虽然低下,实则高贵;地位高而不尊崇道义,即使地位高,也一定遭受困窘。
【答案】 D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导学号:20880088】
(1)闻善而行之如争,闻恶而改之如雠,然后祸灾可离,然后保福也。
译文:
(2)疑罪从去,仁也;疑功从予,信也。
译文:
(3)故夫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译文: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第(1)句中的关键词语有“争”“雠”,第(2)句中的关键词语有“从”“予”,第(3)句中的关键词语有“富乐”“贫苦”。
【答案】(1)听说善事就如同争抢一般去做,听到邪恶习气就如同对待仇敌一样去改正,这样以后灾祸就会远离,这样以后才能得到上天保佑和降福。
(2)对罪行有疑问时免于惩处,这便是仁德;对赏功之事有疑问时予以奖赏,这便是诚信。
(3)所以做臣下的以使人民富裕快乐为自己的功绩,以使人民贫穷困苦为自己的罪过。
【参考译文】
行为善良就会集聚为福;行为邪恶就会集聚为灾祸。
所以受到上天福佑的人,并不是上天的帮助;而被上天降灾的人,也没什么好埋怨上天的,这都是自身的行为不正得到的报应。
知道什么是有益却不做,叫作不明智;知道什么是有害却不改正的,一定会遭到天谴。
上天有固定的福佑,一定会赐给有德之人;上天有固定的灾难,一定会降给那些让百姓耽误农事的人。
所以对于百姓,即使是地位极低的人,也不可以轻视,即使是最愚笨的人,也不可以欺骗。
所以从古到今,凡与人民为敌的,有快有慢,但最终人民一定会胜利。
知道好却不实行称为狂悖,知道有害却不改正称为昏庸。
所以狂悖和昏庸的事,都是圣明的君王所要戒除的,也是君子以为愧疚的。
啊!要谨慎再谨慎啊!难道要依照狂悖与昏庸的标准行事吗?圣明的君主和君子啊,听说善事就如同争抢一般去做,听到邪恶习气就如同对待仇敌一样去改正,这样以后灾祸就会远离,这样以后才能得到上天保佑和降福。
要谨慎啊!再谨慎啊!
惩罚和奖赏不能不慎重,所以与其杀掉无罪之人,不如漏掉有罪之人。
所以对于给人定罪的事情,若有疑问就要以无罪免除处罚;对于有功者的奖赏,若有疑问就要予以奖赏。
这样就不会发生没有罪而被惩处,没有有功劳而得不到奖赏的情况。
一定要谨慎啊!再谨慎啊!惩处和奖赏一定要慎重,因而古代设置刑罚,
用来禁止不良行为和教化懒惰的人。
因此对一个人定罪时若有疑问,就不要马上予以惩处,所以不贤之人会改正;对一个人的功劳奖赏时若有疑问,不要背弃奖赏的许诺,所以愚昧的百姓也会得到鼓励。
因此国君便有了仁德的声誉,各级官吏也有了善于治政的名声。
对罪行有疑问时免于惩处,这便是仁德;对赏功之事有疑问时予以奖赏,这便是诚信。
对此要慎重啊!要慎重啊!谨慎地对待臣下,所以惩罚时就不会招致怨恨了,赏赐时不徇私情,不会反复地处罚百姓加重对百姓的惩处,不会埋没民众的功绩而遗弃他们。
所以君主做了错事,臣下就要进谏并能予以制止,用正确的原则纠正他;臣下做错了事,君王就要同情并宽恕他,以正确的原则赦免他,并感化和宽容他。
所以即使有不贤之民,也能教化并使之回到正道上来。
因而即使是古代的圣王,他们所看重大臣的做法,也不过如此而已。
做臣下的原则是想到了好的治国之策要进献给国君,听到好的治国之策要进献给国君,了解到了好的治国之策要进献给国君。
人民只有国君才能领导他们,做臣下的要帮助国君管理他们。
所以做臣下的以使人民富裕快乐为自己的功绩,以使人民贫穷困苦为自己的罪过。
所以做君王的以了解发现贤能者为圣明,做官员的以爱民为尽职尽责。
所以说大臣能尽职尽责,君王便会圣明,这便叫作圣明的君主。
所以,官职可以赐予,而品德不能赐予,地位有低下者,道义却没有低下者。
所以说,地位低的人尊崇道义,即使地位低下,实则高贵;地位高而不尊崇道义,即使地位高,也一定遭受困窘。
唉!要慎重啊!要慎重啊!如果行为有违于善道,一定会落入困窘的境地。
[语言运用层]
9.下面是一篇文章的摘要,请你根据其信息内容提取三个关键词。
《过秦论》叙写了秦朝很多罪过,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应是“焚书坑儒”,它残暴地毁灭了和谐文化。
汉代则吸取秦朝速亡的历史教训,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士,行教化美习俗”及选用贤才,大兴和谐文化的建议,实现了近五百年的统治。
唐朝的繁荣昌盛,与隋朝实行科举制度密切相关,和谐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使封建统治延续了长达一千多年。
【解析】提取关键词实质上就是压缩语段。
很显然,这个语段的话题是和
谐文化问题,所以,“和谐文化”这个词就是我们在答题时首先要考虑的。
文段通过正反事例论证构建和谐文化的必要性,据此即可找出另外两个关键词。
【答案】和谐文化历史教训繁荣昌盛
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导学号:20880089】电子商务存在的价值之一,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节省消费者与商家的时间和空间,__①__。
对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而言,__②__,还易于达到货比三家、快乐购物的目的。
在信息多元化的21世纪,__③__,完成购物,已经成为许多消费者的习惯。
【解析】本题以补写填空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做此题要在读懂语段的中心意义、背景语句内容的基础上,填写相应的语句,使上下文中心一致,意义连贯、贴切。
【答案】从而大大提高交易效率除了大量节省宝贵时间上网浏览商品信息
11.请将“贾谊”“忠君”“屈原”三个词扩展成一段话(词语顺序可以颠倒),谈谈你对贾谊与屈原异同的认识。
(80字左右)
【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
无论是屈原还是贾谊,“忠君”都是他们的精神品格,他们的人生际遇也大致相同。
答题时,要展开联想和想象,语言要简洁。
【答案】(示例)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贾谊是西汉初人,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但忠君思想却相似。
且他们都是忠君被谤、怀才不遇的典型,也都是富有理想的知识分子和具有前瞻眼光的政治家,甚至可以说贾谊继承了屈原的忠君思想。
情感语录
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
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
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
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
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
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
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
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
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
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
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
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
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
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
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
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16.有一种缘分叫钟情,有一种感觉叫曾经拥有,有一种结局叫命中注定,有一种心痛叫绵绵无期
17.冷战也好,委屈也罢,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一句软话,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拥抱,我都能笑着原谅
18.不要等到秋天,才说春风曾经吹过;不要等到分别,才说彼此曾经爱过
19.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爱的这么卑微,卑微的只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欣喜不已
20.当我为你掉眼泪时,你有没有心疼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