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中等生选习题15_有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等生选习题(15)
一、选择题
1.(2018·长春市质检)下列细胞中,与小球藻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
A.酵母菌细胞B.蓝藻细胞
C.水绵细胞D.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C[小球藻和水绵都是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

]
【高考链接】在体细胞的增殖过程中,肯定发生的是( )。

A.DNA含量的变化 B.纺锤体的形成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自由组合
解析细胞增殖的前提是DNA分子的复制;有些体细胞的增殖属于无丝分裂,如蛙的红细胞;DNA分子复制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一般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答案 A
2.细胞增殖是个体生长的重要因素,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有真核细胞增殖才会有DNA的复制
B.细胞增殖过程中都可以形成纺锤体
C.细胞增殖过程中能发生的遗传信息流动过程是: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
D.细胞增殖过程不可能发生变异
解析细胞增殖是细胞生命历程中的重要活动之一,通过细胞增殖可以增加细胞的数量;无丝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体形成;在细胞增殖过程中可能发生变异。

答案 C
3.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中的阶段性表达的蛋白质,其浓度在细胞周期中呈周期性变化(如图),检测其在细胞中的表达,可作为评价细胞增殖状态的一个指标。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PCNA经核糖体合成,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
B.曲线表明PCNA可能辅助DNA复制
C.PCNA可能与染色体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有关
D.肺癌病人体内的PCNA含量较正常人高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与获取信息的能力。

PCNA的本质是蛋白质,由核糖体合成。

由图可知,在DNA复制时,PCNA浓度急剧升高,说明PCNA可能辅助DNA复制,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

细胞癌变后,细胞增殖加快,PCNA含量将升高。

答案 C
4.现有两瓶世代连续的果蝇,甲瓶中的个体全为灰身,乙瓶中的个体既有灰身也有黑身。

让乙瓶中的全部灰身果蝇与异性黑身果蝇交配,若后代都不出现性状分离则可以认为()
A.甲瓶中果蝇为乙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杂合子
B.甲瓶中果蝇为乙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纯合子
C.乙瓶中果蝇为甲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杂合子
D.乙瓶中果蝇为甲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纯合子
【答案】D
【高考链接】下列各项不属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是( )。

A.银杏树可以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B.紫杉醇可以用于治疗癌症
C.利用石油提炼各种柴油、汽油等燃料
D.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
解析生物多样性价值是生物圈中的生物或整个生态系统的价值,而利用石油提炼各种燃料不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答案 C
5.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
B.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
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生产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D.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减少盐量
解析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含有线粒体;醋酸菌是原核生物,无线粒体;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为18~25 ℃左右,而醋酸发酵温度为30~35 ℃,且醋酸菌是需氧型,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还需充足的氧气;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生产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因为豆腐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为防止杂菌污染,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应增加盐量。

答案 C
6.果酒变酸、酸奶的制作、腐乳外部致密的一层“皮”,与其相关的微生物分别是( )。

A.醋酸菌、乳酸菌、毛霉B.乳酸菌、毛霉、醋酸菌
C.醋酸菌、酵母菌、毛霉D.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解析果酒变酸是由于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的原因。

酸奶的制作是通过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来完成的。


乳外部致密的一层“皮”是毛霉生长所形成的菌丝,经腌制之后形成的。

答案 A
7.下图表示某水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大型植物
B.该食物网由5条食物链构成
C.信息在鲤鱼和梭子鱼之间双向传递
D.鲤鱼在该食物网中占有3个营养级
解析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为自养型鞭毛虫和大型植物;该食物网由6条食物链构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具有双向性;鲤鱼在该食物网中占有第二、第三、第四、第五4个营养级。

答案 C
8.如图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食物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共含有3条食物链
B.在该食物网中,鹰处于4个不同的营养级
C.蛇和鹰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D.若兔大量减少,鹰也会大量减少
解析图中应有4条食物链。

鹰在这4条食物链中可处于第三、第四、第五营养级,即鹰共处于3个不同的营养级。

蛇和鹰因都捕食相思鸟而存在竞争关系,又因鹰捕食蛇而存在捕食关系。

若兔大量减少,鹰可以更多地以相思鸟和蛇为食物,所以鹰不会大量减少。

答案 C
9.如图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
B.丙属于次级消费者
C.丙可以为甲提供无机盐
D.丙不属于食物链组成
解析从图中三种成分的关系可以判断出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分解者可以将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盐被生产者利用。

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请回答下列与生长素有关的一些问题。

(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对茎促进最合适的生长素浓度,对根表现为________,说明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___。

(2)从图乙中可以读到的信息在(过原点)生产实践中有什么应用?请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丙中可以读到以下信息:曲线中H点表示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为g,在OH段随生长素浓度增高,________,HC段随着生长素浓度增高,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作用,明确曲线横、纵坐标的含义,理解促进、抑制的含义与生长速度快慢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由图甲可知,促进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10-4mol/L,而此浓度对根表现为抑制作用。

(2)图乙反映的是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一样,是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除草原理。

(3)注意OC段对应的生长素浓度都为促进作用,生长素浓度大于i、(C点以后)才表现为抑制作用。

答案(1)抑制作用具有两重性(2)可以在水稻田里面使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水稻的生长,抑制双子叶杂草生长(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促进作用增强促进作用减弱
2、(2015年福建卷,26)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可可碱对鬼针草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
(1)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根尖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是_____。

右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像,箭头所指的细胞处于分裂期的____期。

(2)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到达1.0mmol.L-1时,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_____。

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3)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____。

为探究可可碱影响种子发芽率的可能原因,某同学提出假设:可可碱会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水平。

现欲通过实验检验上述假设,请写出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____________。

【答案】(1)盐酸(或盐酸和酒精)中
(2)减少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3)降低以不同浓度的可可碱处理鬼针草种子,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分析可可碱浓度与赤霉素含量的关系
【解析】(1)解离液的作用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其成分为盐酸的酒精的混合液。

右图中箭头所指细胞染色体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细胞分裂中期。

(2)由表可知,当可可碱浓度达到1.0mmol.L-1时,处于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其他浓度,说明处于该期的细胞数目相对较少。

而前中期变化较小,所以可能是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3)随着可可碱的浓度的升高,种子的发芽率明显降低。

实验目的为:探究可可碱会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水平。

自变量为可可碱的浓度,因变量为赤霉素的含量。

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不同浓度的可可碱处理鬼针草种子,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分析可可碱浓度与赤霉素含量的关系。

3.(2016年新课标Ⅰ卷,32)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

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

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

(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


【答案】(1)不能
(2)实验1:
杂交组合:♀黄体×♂灰体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
实验2:
杂交组合:♀灰体×♂灰体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中一半表现为灰体,另一半表现为黄体
【解析】(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不能说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2)实验一: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中的黄体雌蝇和灰体雄蝇杂交,后代中雌蝇全表现灰体,雄蝇全表现黄体;实验二: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中灰体雌蝇和灰体雄蝇杂交,后代中雌蝇全表现灰体,雄蝇中一半表现黄体,一半表现灰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