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1000t大颗粒尿素造粒装置介绍
尿素造粒塔结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尿素造粒塔结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尿素生产过程中,尿素造粒塔是一个关键的设备,其设计和构造对生产效率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尿素造粒塔结构设计的要点、材料选择和优化方案,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设备并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对尿素造粒塔结构的深入分析,希望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发。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会从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介绍尿素造粒塔结构的相关内容,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了解。
在正文部分,将重点讨论尿素造粒塔结构设计要点、材料选择和优化方案,通过具体的分析和讨论,深入探讨尿素造粒塔结构的关键问题。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整个文章进行总结,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并给出一些结束语,为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篇文章将以逻辑清晰,内容丰富的方式展现尿素造粒塔结构的实质和重要性。
1.3 目的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肥,其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尿素造粒塔进行成品颗粒的制备。
本文旨在探讨尿素造粒塔结构的设计要点、材料选择以及优化方案,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成本,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尿素造粒塔结构相关问题,为实践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促进尿素生产工艺的进步和创新,为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2.正文2.1 尿素造粒塔结构设计要点尿素造粒塔是化肥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设备,其结构设计要点对于设备的性能和运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尿素造粒塔结构设计要点的几个关键方面:1. 结构强度:尿素造粒塔在生产过程中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和震动,因此其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设计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参数,结构的受力情况以及工作环境对结构的影响。
2. 散热性能:尿素造粒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考虑其散热性能。
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散热器的布置和材质选择,确保设备能够有效地散热。
尿素造粒塔粉尘回收装置
尿素造粒塔粉尘回收装置1、概述目前,尿素主要作为农业肥料,而且基本上是以颗粒的形式出现在市场上。
尿素造粒主要是用两种方法。
一是塔式造粒,即利用安装在造粒塔顶部的旋转造粒喷头将熔融尿液喷洒在造粒塔内,塔底部进入的冷空气将下降的尿素颗粒冷却,然后在塔底收集后包装出售。
二是机械式造粒(例如:滚筒造粒、流化床造粒等),即将尿液雾化后喷洒在晶种上,使晶种不断长大,颗粒达到需要的尺寸后,排出装置包装出售。
塔式造粒一般情况下采取自然通风形式,其优点是,能耗低,设备维护使用费用低。
缺点是:由于受到尿液的粘性和表面张力及冷却速度的影响,颗粒尺寸大小受到限制(一般称之为小颗粒,粒径为1~3 mm)。
并且采用自然一次性冷却方式,尿素颗粒的抗压强度相对较低,同时,造粒塔顶部的排放气体中不可避免地要带走一定量的尿素粉尘和细小颗粒,对大气造成污染和一定的尿素成品损失。
机械式造粒一般情况下采取强制通风形式,其优点是,颗粒的尺寸大小可以控制(一般称之为大颗粒,粒径为3~5 mm),尺寸未达到要求的颗粒可以返回造粒机再次(或多次)长大,直到达到要求,而过大的尿素颗粒可以通过粉碎机破碎后作为晶种使用。
由于采用强制冷却方式,而且,颗粒的冷却是逐层进行的,有时,在造粒过程中还要添加一定量的甲醛,因此抗压强度相对较高。
另外,在造粒机的排风处设置有除尘装置,可以对排放气体中的尿素粉尘进行捕集,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同时减少了尿素成品的损失。
当然,为了追求较大颗粒,尿素颗粒的返回量就会多一点,这必然会影响造粒机的生产能力和造粒的成本。
其缺点是:造粒机的投资比起造粒塔要大一点,运行能耗要高一点,设备的维护使用费用要多一点。
机械式造粒的尿素产品,即大颗粒尿素,主要用途是草原和森林的飞机播洒,部分也用于农作物的深施底肥。
由于造粒成本较高,相对来说售价也较高(一般每吨要高出50~100元),市场用量仍然是有限的,在总产量中的比例也不大。
因此,绝大部分尿素仍然使用塔式造粒。
喷射流化床尿素造粒装置及其发展
喷射流化床尿素造粒装置及其发展喷射流化床尿素造粒装置是一种在化学工业中广泛使用的装置,用于生产尿素颗粒。
它采用喷射流化床技术,通过氨和二氧化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尿素颗粒。
这一技术具有高效、低能耗、环保等优点,在尿素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喷射流化床尿素造粒装置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氨水预热、蒸发分解、升温压力减压、溶液喷雾、颗粒结晶和干燥等步骤。
其中,最关键的步骤是溶液喷雾和颗粒结晶。
在溶液喷雾过程中,将化学反应所需的氨和二氧化碳根据一定的比例喷入反应器中,与预先加入的饱和尿素溶液混合。
随着氨和二氧化碳的进一步反应,形成颗粒状的尿素溶液。
在结晶过程中,通过控制反应器中的温度和压力,使尿素溶液中的尿素颗粒逐渐结晶并变得均匀。
近年来,喷射流化床尿素造粒装置在设计和工艺上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提升。
一方面,装置的设计结构得到了优化,使得流体在反应器中的流动更加均匀稳定,提高了尿素颗粒的质量和产量。
另一方面,工艺参数的调节和控制得到了更好的实现,使得反应条件更加稳定可控,减小了因工艺波动引起的颗粒结构不均匀的问题。
同时,一些新技术的应用也为喷射流化床尿素造粒装置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目前,喷射流化床尿素造粒装置已经成为尿素工业中最常用的尿素颗粒生产装置之一、它具有生产过程简单、设备投资少、操作方便、灵活性高等优点,能够适应不同规模和产能的要求。
同时,该装置对环境的影响较小,达到了节能减排的要求。
然而,喷射流化床尿素造粒装置仍面临一些挑战和改进的空间。
例如,颗粒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尿素颗粒的需求。
此外,装置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也需要提高,以降低设备维修和停机的成本。
还有,如何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因此,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在加强装置创新的同时,结合绿色化生产和智能化控制,不断改进和完善喷射流化床尿素造粒装置的工艺和技术,使其更加高效、环保和可持续。
尿素车间本装置各设备及基本参数介绍
F63701
气液分离器ф1300×10,H=4160,V=3.96m3
304
P设:1.5 T设:70 P操:1.3 T操:40
加150mm丝网除沫器
8
F63703
CO2液滴分离器ф1300×10 H=3620 V=3.96 m3
16MnR 20
P设:0.25/FV T设:70 P操:0.002 T操:40
316L 20II
换热管ф38×2,202根,L=1550
P设:1.11 / FV/0.2T设:188/188
P操:0.49/-0.067T操:42/118
3
C63509
一段蒸发冷凝器ф1600×12 H=7773换热面积:725 m2
304L
16MnR
换热管ф25×2,1734根,L=5500
304L
换热面积:299m2
304 20II
换热管ф19×2,843根,L=6000
316L
P设:0.6/0.51 T设:165/165
P操:0.6/0.32 T操145/135:
2
C63504
低压甲铵冷凝器ф1200×12 H=7422
316L
换热面积:360m2
16MnR
换热管ф25×1.6,518根,L=4500
14
J63505
二段蒸发第二喷射器H=980
304 SS
蒸汽操作压力:400 Kpa(A)蒸汽流量:242 Kg/h(A)
吸入物流量:59 Kg/h(A)
吸入压力:30 Kpa(A)排出压力:102 Kpa(A)
15
L63503
升压器H=8820
304 SS
蒸汽操作压力:400 Kpa(A)蒸汽流量:5590 Kg/h(A)
大颗粒尿素装置运行问题分析及对策
川 化
21 第 1 0 2年 期
大颗 粒尿 素 装 置 运行 问题 分析及 对 策
化 厂 代茂平 , 肥 马 英 , 熊飞兵
摘 要 分析了大颗粒尿素装置存在的问题 , 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及建议 。 提 大颗粒尿素 ; 装置 ; 问题 ; 分析 ; 策 对
关键词
1 装置 概况
h 。基 本情况 如下 :
计院 自己设计 , 上 了 1 170t 新 套 4 d大颗粒装 /
置 。该装 置 的 主 要 设 备 如 造 粒 机 、 提 机 、 碎 斗 破 机、 成品筛 由国外进 口, 其余配套设备为国内生产
( )第 一次投 料运行 4h后 , 1 由于 晶种 管堵 、 晶种减 少 、 粒机 出料颗粒 变大 , 造 曾断料 短停处 理 约1 , 再次投 料开 车 , h 造粒 机 出料 恢复 正常 , 之后 未 因造粒机原 因造成 装 置 停 车 , 置 总 体运 行 基 装 本 正 常 , 问共生产 大颗粒 尿素 1 8 ; 期 190t ( )因天然 气供 气 不 足 , 2 受合 成 氨装 置 负 荷 和与 三胺联 产外 供 三胺 尿 液 的影 响 , 颗粒 装 置 大 最高 日产为 1 9 ; 3t 5 ( )同等 负荷 的 大 颗 粒 生 产 和 塔式 造 粒 相 3
进行 了局部整 改 , 针对 尿 素 与三 胺 联 产期 间大 并
颗粒 尿素生产 中甲醛 反应 物对 三胺 生产 和质量 的
影响制定了特殊的操作控制方案 , 之后于 20 09年
2月再 次 进行 了试 生产 。
2 试 生产 的基本情 况 20 09年 2月 2 日 1 :0对大 颗 粒 尿素 装 置 6 2O 造粒 机 投 尿 液 ,2 1 l :5产 出大 颗 粒 尿 素 , 20 到 09 年 3月 6 日 83 :2仪表 人 员对 雾 化风 机 热 电偶 进
大颗粒尿素造粒工艺
大颗粒尿素造粒
一、产品规格
小颗粒尿素粒径在0.85mm—2.80mm,平均粒径在1.80mm左右;
大颗粒尿素粒径在大于2.80mm。
二、大颗粒尿素造粒工艺
目前大颗粒尿素制备工艺有三种,分别是挪威海德鲁流化床工艺、日本东洋TEC流化床工艺、北京达立科双转鼓流化床工艺,均是利用返料晶种制成。
三、厂家使用大颗粒造粒工艺的情况
1、挪威海德鲁流化床工艺:海南富岛化工,日产1765吨,颗粒直径为2.8—4.0mm及直径为5—8mm,两种规格;还有晋城二化也是采用这种工艺;
2、日本东洋TEC流化床工艺:宁夏石化,日产1740吨;
3、北京达立科转鼓造粒工艺:在国内有16个厂家使用业绩,山西丰喜有三套共25万吨大粒颗尿素装置,华鲁恒升有两套共30万吨大颗粒尿素装置(粒径是2.6-4.75mm),鲁南化肥厂有一套10万吨大颗粒尿素装置(粒径是3.5—
5.0mm);粒径能做到2—8mm。
四、三种工艺的比较
1、海德鲁流化床工艺和日本东洋工艺
优点:单台套产能大,技术成熟,开车时间短,负荷变化(30-105)%,易于操作;
缺点:流化床使用风量大,占地面积大,投资大,是转鼓造粒工艺投资的2倍,能耗高,耗电量是转鼓造粒工艺耗电量的2倍。
2、转鼓造粒工艺
优点:占地相对少,能耗小,投资相对小,单台套年产能20万吨总投资约1300万元,单台套年产能15万吨总投资约1100万元(北京达立科提供的数据);
缺点,产能相对小,现单台套年产能最大达20万吨。
3、成本:由小颗粒尿素制造大颗粒尿素,则制造成本每吨尿素会增加30元。
精选厂尿素装置生产原理及工艺流程技术
1.1.2 工艺原理 1、尿素生产的反应原理 尿素生产的化学反应主要分两步,第一步是液态NH3和CO2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即甲铵),分子式为NH4COONH2,反应式为: 2NH3(液)+ CO2 (气) ≒ NH4COONH2(液)+119.2千焦/摩尔 (1-1) 第二步是甲铵在液相条件下发生脱水反应生成碳酰二胺(即尿素),分子式为CO(NH2)2,反应式为: NH4COONH2(液) ≒CO(NH2)2+H2O(液) -15.5千焦/摩尔 (1-2)
大庆石化公司化肥厂尿素装置技术讲座
尿素装置总投资2.6亿多元人民币,总占地面积24000m2。 尿素装置主要由原料NH3和CO2的压缩、高压合成、低压分解和循环吸收、解吸与水解、蒸发与造粒等部分组成。以合成氨车间输送来的NH3和CO2为原料,反应生成成品尿素,设计日产尿素1620吨,年生产能力为48万吨。
大庆石化公司化肥厂尿素装置技术讲座
(2)尿素的生成反应 尿素的生成反应是一个必须在液相中进行的、吸热的可逆反应。根据化学反应的平衡原理,在反应进行的过程中必须持续地供给热量,而且该反应进行地非常缓慢,不容易达到平衡。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尿素生成反应的反应热是由未反应的NH3和CO2在合成塔内继续冷凝所放出的热量供给的,且反应温度越高越好。
大庆石化公司化肥厂尿素装置技术讲座
式(1-1)也称为甲铵的生成反应,是强放热、体积缩小的可逆反应。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如能及时地移走反应热,甲铵的生成反应可以在瞬间达到平衡。 式(1-2)也称为尿素的生成反应,必须在液相下才能进行,是一个吸热的可逆反应。该反应进行得很缓慢,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平衡。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并不是所有的甲铵都能转化为尿素,而是只有一部分,转化率大约为55-59%。
尿素装置工艺流程介绍
尿素装置工艺流程介绍合成氨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蒸汽重整、氨合成、氨洗液回收和氨液气化等环节。
首先,经过蒸汽重整反应器,将天然气和蒸汽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
接下来,将氢气和氮气在铁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氨合成反应,生成液体氨。
随后,采用氨洗液回收技术将氨气与副产的洗涤液进行吸收和分离,以提高氨的产率。
最后,通过氨液气化工艺将液体氨气化为气态氨,便于后续工艺的进行。
合成氨在尿素生产中是一个重要的中间体,尿素的合成主要分为尿素合成反应和尿素颗粒化两个主要部分。
尿素合成是在高压高温下,将氨与二氧化碳通过催化剂进行反应,生成尿素溶液。
这个反应过程比较复杂,需要通过严格的工艺控制来保证产物的纯度和产率。
接下来,通过结晶脱水、热解和真空冷却等工艺,将尿素溶液转化为固体尿素颗粒。
最后,尿素颗粒经过干燥、筛分和包装等处理,形成最终的产品。
尿素装置工艺流程涉及到多个反应环节和工艺操作,对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要求较高。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结合工艺条件和设备性能,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对工艺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是工艺技术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肥原料,其生产过程需要经过合成氨、尿素合成、尿素颗粒化等多个环节。
在这些工艺流程中,尿素装置需要严格控制各种参数,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尿素装置的工艺流程。
首先是合成氨工艺流程。
合成氨是从天然气或其他氢气源和氮气源中合成得到的,是尿素生产的重要中间体。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蒸汽重整、氨合成、氨洗液回收和氨液气化等环节。
在蒸汽重整反应器中,通过高温高压下的催化作用使天然气和蒸汽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然后将氢气和氮气在铁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氨合成反应,产生液体氨。
接下来的氨洗液回收和氨液气化环节则是对氨气的回收和氨液的气化处理,以便于后续的尿素合成及其他工艺流程。
接下来是尿素的合成工艺流程。
大颗粒尿素装置操作规程教学
机密双转鼓流化床大颗粒尿素装置原则操作规程北京达立科科技有限公司2008年1月10日目录1、概述 (3)2.生产工艺说明 (3)2.1生产规模 (3)2.2运转周期 (3)2.3大颗粒尿素产品规格 (3)2.4主要工艺指标 (4)2.5物料平衡 (5)2.6工艺原理 (7)2.7工艺流程叙述 (7)3.开车 (8)3.1建立系统冷态循环,造粒转鼓预热。
(8)3.2投料前预调整、DCS系统的确认以及作好投料准备 (10)3.3系统投料和调整 (11)4.停车 (12)4.1 短期停车 (12)4.2长期停车 (13)5.正常操作 (13)5.1防止颗粒尿素缩二脲含量超高的控制要点 (13)5.2 返料量的控制 (14)5.3 防止造粒转鼓内尿素粘壁控制要点 (14)5.4引风管道的清理 (15)6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15)6.1 生产操作环境 (15)6.2安全卫生技术措施 (16)附件:工艺流程图物料流程图设备一览表仪表条件一览表专利设备总图1专利设备总图21、概述近年来,大颗粒尿素以其优良的性能价格比,在日异激烈的尿素市场竞争中越来越赢得更多的市场。
其中大颗粒尿素的颗粒强度高、粉尘少、便于储运、缓释性好、适合于进一步生产复混肥(BB 肥)等优点是传统造粒塔喷淋造粒生产的小颗粒尿素所无法比拟的。
目前生产大颗粒尿素有多种生产工艺方法可供选择。
双转鼓流化床造粒生产大颗粒尿素工艺技术是北京达立科公司以国内专利为基础开发的并独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工艺,在国内已先后有多套工业化的成功实践。
与国外传统的生产大颗粒尿素技术相比较,该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短,装置布局紧凑,工艺操作简单,便于维护,运行成本(电耗)低等优点。
2.生产工艺说明2.1生产规模日产大颗粒尿素333吨,年产大颗粒尿素10万吨2.2运转周期连续运转周期30天,年生产天数300天2.3大颗粒尿素产品规格符合国标GB2441-91颗粒粒度2.00~4.75mm ≥93%(wt)水含量≤0.4%(wt)缩二脲含量≤0.9%(wt)(与装置界区外缩二脲含量有关)N含量≥46.2%(wt)亚甲基二脲以甲醛计≤0.6%(wt)(一般小于0.4%)2.4主要工艺指标温度:进造粒转鼓的尿素熔融物液温度 133.5~134.5℃,造粒鼓内温度: 85~105℃冷却转鼓出口大颗粒尿素温度:≤58℃压力:造粒转鼓内微负压(-20~ -40mmH2O)引风机出口: 3800Pa。
尿素造粒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尿素造粒装置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陈成,闭革林,陈海军申请号:CN201220525092.1申请日:20120930
公开号:CN202898241U
公开日:
2013042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尿素造粒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它解决了现有的尿素造粒装置横向尺寸过大的问题。
该尿素造粒装置包括壳体、电机、套接在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空心转轴、进液管、连接在壳体下部的轴承箱以及与空心转轴下端连接的喷头,所述轴承箱包括箱体、位于箱体上方的上轴承座及位于箱体下方的下轴承座,所述上轴承座中设置有上轴承,所述下轴承座中设置有下轴承,所述空心转轴的外周与上轴承及下轴承的内周过盈配合,所述上轴承及下轴承的外周分别固定在上轴承座及下轴承座上,所述从动齿轮与空心转轴过盈配合,所述喷头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喷孔。
本实用新型的尿素造粒装置结构紧凑,横向尺寸明显减小。
申请人:广西新方向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地址: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创业路17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大颗粒尿素装置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网冷凝成露珠 过滤网,同样影响雾化风机入
口吸入压力。
2.3喷嘴化风道堵塞 在粒机运行一段时间后喷嘴压力升高,造
粒机出口结块尿素不断增多、变大,严重时块尿
素直
粒出管线,同时粗筛尿素溶
解槽回收处理达到极限,
大颗粒尿素 被
停车。粒 停后,进入粒 部
现,部喷嘴 尿素 ,进一步
喷嘴
化风道尿素晶
,同时
喷嘴聚四氟
Abstract: Some problems and their phenomena happened during daily operation of large granular urea
plant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were presented in order to keep the prilling system operating well, efficiently and in long life.
2021 年 4 44卷 2期
Large Scale Nitrogenous Fertilizer Industry
Apr.2021 Vol.44 No.2
大颗粒尿素装置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施杰,陈铁峰,朱8忠
%重庆建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重庆408017)
摘要:对大颗粒尿素装置日常运行发生的部分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并实施相应的改造措施,效果显
低
为入口过滤网大量昆虫与露珠
,-
了过滤网,而过滤网
为:①孟加拉地处
南亚,属于热季风型气候,气非常湿润,以农
业为,
昆虫种类+数量多,在化风
时昆虫被吸入并附着在过滤网,特别是晚上,因
浅谈如何延长大颗粒运行周期,减少清床次数
浅谈如何延长大颗粒运行周期,减少清床次数引言晋丰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共有2套二氧化碳气提尿素生产装置,其中A系统采用二段蒸发、造粒塔造粒,B系统采用的大颗粒造粒机技术。
(大颗粒是荷兰荷丰技术有限公司设计的日产1000吨尿素大颗粒造粒装置。
项目号HFT06-071,设计时间是2007年1月20日)。
目前大颗粒造粒装置运行周期短(20天左右),出现频繁清床的现象,不仅影响产量,各项单耗指标增高,也增大了员工的劳动强度,且每次清床时大量的含有低浓度尿液的废水排入废水池,使得废水液位难以控制,解析水解负荷及环保压力变大。
一、概述晋丰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共有2套二氧化碳气提尿素生产装置,其中A系统采用二段蒸发、造粒塔造粒,B系统采用的大颗粒造粒机技术。
(大颗粒是荷兰荷丰技术有限公司设计的日产1000吨尿素大颗粒造粒装置。
项目号HFT06-071,设计时间是2007年1月20日)。
近年来,大颗粒系统出现运行周期短(20天左右),频繁清床的现象,不仅影响产量,各项单耗指标增高,也增大了员工的劳动强度,且每次清床时大量的含有低浓度尿液的废水排入废水池,使得废水液位难以控制,解析水解负荷及环保压力变大。
为延长大颗粒系统的运行周期,结合工艺原理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从蒸发真空度、一段温度、造粒机负压、雾化温度、破碎机效果、造粒喷头、安全筛的维护及造粒机清洗控制等方面采取优化控制措施。
自措施实施以来,大颗粒运行工况平稳,尿素质量各项参数达标,运行周期延长至40天左右。
二、影响大颗粒长周期运行的因素造粒机共有3个造粒室和3个冷却室,实践中证明造粒机出现尿素结块的问题主要是发生在第二室。
具体影响因素如下:1、蒸发系统波动大,一段温度控制不稳2、造粒机负压及雾化温度控制不合适3、造粒机喷头故障4、破碎机破碎效果差5、安全筛筛网堵6、造粒机清洗不彻底7、系统清洁管理不到位三、采取控制措施1、稳定好蒸发系统,控制好温度和真空度控制好蒸发系统的温度和真空度,一段温度控制在120~130℃,真空度控制不低于45 KPa ,甲醛含量根据负荷计算控制加入量,同时保证尿液泵和熔融泵的稳定运行,杜绝出现泵汽化、异响等现象,科学合理物料配比,保证蒸发系统的稳定运行。
尿素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
尿素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一、装置简介(一)装置发展及类型在合成氨工艺技术实现工业化后,1922年,世界上第一座以C02和NH3为原料,生产尿素的工业装置建成。
在尿素生产工艺发展初期,由于用C02和NH3合成尿素,转化率不高,而腐蚀又严重。
因此,尿素生产工艺技术的研究一直致力于如何提高转化率;如何回收未转化的C02、NH3;以及采用何种防腐蚀材料和防腐技术。
当尿素生产技术停留在不循环法(未转化的C02、NH3回收制造其他氮肥)、半循环法(未转化的C02、NH3部分回收进入尿素合成系统)时发展比较缓慢。
1953年,荷兰斯太米卡本公司发现了往尿素合成塔加氧,氧化钝化防腐蚀技术。
进入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生产技术实现了工业化。
从此,尿素生产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进人60年代,在全循环法工艺技术不断改进提高的同时,氨汽提法、二氧化碳汽提法尿素生产装置也相继投产,使得尿素生产工艺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我国于1958年,建成了采用高效半循环法生产尿素的第一个试验装置。
并于1965年,建成了两套工业生产装置。
1966年,我国采用溶液全循环法生产尿素的工艺技术研究成功,随后相继建成了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生产装置。
为了满足农业对化肥的需要。
70年代,我国引进了13套大型尿素生产装置。
其中,11套采用荷兰斯太米卡本公司的二氧化碳汽提法尿素生产技术(生产能力1620t/d的有8套装置,生产能力1740t/d的有3套装置);两套采用日本三井东压公司的全循环改良C法尿素生产技术,生产能力为1600t/d。
两种方法中,后者尿素合成操作温度、压力均较高,转化率高,对设备材料防腐蚀要求也高。
未转化的C0,、NH3,前者大部分在高压系统汽提回收,后者全部减压回收。
两种工艺技术部分指标,见表7—18。
进入80年代以后,尿素工艺技术朝着提高转化率、提高热回收率和降低能耗方向发展,出现了多种工艺技术。
如采用汽提法和溶液循环法相结合的ACES法;采用氨汽提与二氧化碳汽提相结合的等压双气提IDR法;采用等温合成塔及蒸汽一空气双汽提工艺的热循环UTI法;以及采用两个合成塔工艺技术的双塔高效综合法(HEC法)等。
大颗粒尿素生产装置的设计
大颗粒尿素生产装置的设计目录一、总论二、项目背景及必要性三、实验室研究情况四、初步建设方案五、投资概算与财务评价六、环境影响评价、安全注意事项七、可行性研究与建议八、项目分工列表一、总论(项目概况、综合评价)大颗粒尿素是指颗粒直径大于2mm的尿素,其中平均粒径2.0~3.5mm的称为化肥级尿素,平均粒径6.0~8.0mm的称为超大颗粒尿素,通普通造粒塔制得的尿素相比,大颗粒尿素具有以下特点:1、肥效高,用途广:水稻田施用大颗粒尿素可使肥效充分发挥和保持长久,氮的利用率可提高30%左右,另外森林和草原地带施用大颗粒尿素有利于飞机播撒且尿素不易漂浮和损失;2、具有良好的贮存性能:大颗粒尿素颗粒大,强度较普通喷淋造粒尿素高6~8倍,使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易破碎,不产生粉尘,不易吸潮,贮存时间长;3、产品质量高:生产大颗粒尿素采用的浓度为95%~96%的尿液,在压力作用下,专用喷嘴把尿液分散成极微小的液滴,在循环晶种流化状态下,边喷涂边造粒,水分快速蒸发,可减少缩二脲含量0.1%~0.2%,提高了产品质量;4、改善了环境:大颗粒尿素生产技术不仅使喷淋造粒工艺排放尾气粉尘含量为30mg/m3,尾气排放量20%以上,改善了周边环境,同时由于它自身的缓蚀性能又能改善区域氮流失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海德鲁公司流化床造粒工艺是用热空气作为流化剂和雾化剂,将浓度大于95%的尿液喷散在流化床中,当床层内的颗粒长大到要求的粒径后,经筛分获得合格产品,不合格小颗粒尿素经破碎后返回造粒器。
流化床造粒比盘式及转鼓造粒生产能力大。
海德鲁公司流化床造粒装置它不同于最早的喷浆造粒、转鼓造粒和喷淋塔式造粒,而是采用喷涂裹覆的方式使颗粒产品均匀长大。
颗粒尿素流化床造粒工艺,其设备主要由造粒机、粉尘洗涤器、斗式提升机、颗粒破碎机、尿素振动筛、皮带运输机、空气加热器、产品冷却器、超大颗粒冷却器、大型风机、机泵和槽罐等组成。
造粒机呈倒梯形箱体,以多孔板为上下界面,分为上箱体和下箱体。
大颗粒尿素造粒工艺简介
(李红生,王文丽)
大颗粒尿素造粒工艺简介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陈文华, 吴昕 陈文华(浙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浙江衢州,324004), 吴昕(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合成氨厂 ,浙江衢州,324004)
! Norsk Hydro 的 高 温 盘 式 造 粒 (HTPG)
盘式造粒器是一个浅的、敞口式的圆盘,盘面 与水平成 60 ~ 65 夹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转速为 18 r / min。随着斜盘的转动,大于 98% 浓度的熔融 尿液通过一排喷嘴喷洒在盘内滚动着的返料层上, 将细粒子层层包涂而增大。颗粒长大后,滚到转盘 下边进入磨光鼓,通过适度的机械研磨将颗粒磨圆 和磨光。
近几年来,大颗粒尿素由于其硬度高、肥效好、 用途广等优点,在国内市场上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由于世界上各种大颗粒尿素生产工艺都具有 基本相似的工艺流程,主要由造粒、筛分、冷却和洗 涤这几部分组成,每种工艺的特点取决于其造粒技 术。目前工业化的大颗粒尿素造粒技术主要有高温 盘式造粒(HTPG)、流化床造粒、喷射流化床造粒及 流化床转鼓造粒(FDG)等。
NSM 的流化床造粒器为矩形设备,由上室、下 室、多孔分布板和溶液喷嘴组成,上室用档板隔成
若干部分,档板的作用是防止尿素粒子返混;多孔分 布板起到均匀分配流化空气的作用;溶液喷嘴位于 多孔分布板上方,具有一定高度,并和器壁保持一定 距离,防止尿液雾滴粘附在器壁上。
95% ~ 96% 的添加有甲醛的尿液经喷嘴被低压 空气雾化后喷洒到流化床内形成一个倒锥形的细雾 区,为避免喷嘴堵塞,雾化用低压空气需先加热到略 高于尿液的结晶温度;返料的细粒尿素被流化空气 吹起在流化床内剧烈搅动形成一个沸腾区;2 个区 域互相交错,尿液细雾即喷涂在尿素粒子上,经冷却 与干燥作用,成为一个较大的粒子。在流化床搅动 的过程中,又产生另一个喷涂过程,使较大的粒子不 断增大成为大颗粒尿素,大颗粒尿素由于重力作用 沉降到底部多孔分布板上,借助于流化空气在多孔 板锥形孔产生的水平推力进到下一室。根据所需的 粒径要求,可在若干个室内依次喷涂、依次沉降后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年第 2 卷第 6 06 7 期
氮 肥 技 术
摘
要 简要介绍了大颗粒尿素造粒装置运行情况及操作要点。
关键词 大颗粒尿索 造粒装置 操作
天脊晋城化工 日产 1 0t 0 大颗粒造粒装置 , 0 是 20 0 3年底 投产 的“ 8 3 ” 改 工程 的配套 l ・0 技 装置 , 投产后 , 行稳 定 、 运 可靠 , 现生 产 能力达
氮 肥 技 术
20 年第 2 卷 06 7
流化空气压力
~ .7 0 0 0
口物料 的温度尽可能低 , 把尽量 多的热量从此移
3 成分( . 3 %) 进造粒机尿液浓度
甲醛浓度
≥9 5
3 7
走, 降低整个返料 的温度 , 而改善造粒机 内的 从 热平衡。
5 洗涤器 的操作 洗涤器 的作用是除去尾气 . 2
操作 , 总结经验 , 进一步抓好长周期稳定运行 。
( 收稿 日期 :06 0—0 2 0— 8 3 )
碎机的上下对辊 ,使得在所有 的辊上没有尿素 颗粒和粉尘 的粘结和堆积 ,这种清理可 以在生
产时进行 , 以在短暂 的停 车时进行 。 也可 如果进 入破碎机 的较大颗粒物料 的温度低时 ,会减少 粉尘在破碎机 内的累积 , 因此 , 提高流化床的冷 却效率也很重要 。
6 存在 问题 6 粉尘粘结问题 . 1 经过短时间运行后 , 造粒机 壁上特别是气体出 口管附近附着大量尿素粉尘 。
用空气冷却至 7 , 0I 经斗提机送到振动筛进行筛 o = 分。 振动筛有两层筛网,分两级进行颗粒筛分。 上层大颗粒尿素送入破碎机 , 经粉碎后返 回造粒
机。 下层小颗粒直接返 回造粒机 。 作为晶种。 中间
循环水
圈 1 尿素造粒 工艺流 程框 图
3 主要工艺指标
层的尿素颗粒 , 作为成品经最终产 品冷却器冷至 4 c 以下送人包装系统。 S【 = 2 雾 化 空气 流 程 空 气 经 雾 化 风机 加 压 至 . 2 0 4M a . 5 P ,然后经雾化空气加热器加热至 l0= 0 3c 【 送入造粒机喷嘴。 2 流化 空 气流 程 空 气 经 流 化 风 机加 压 至 - 3
13 0/ 。 0ຫໍສະໝຸດ t d的空气送入洗涤器进行除尘 。
1 原 理
2 尾气流程 出造粒机 、流化床冷却器的空气 . 5 经洗涤器用稀尿素溶液( 4%) 约 5 除尘降温后 , 经 洗涤风机排人大气 。 工艺流程见图 I 。
高浓度的尿素溶液喷射到呈流动状 的固体 小颗粒尿素上使尿素颗粒增 大 , 同时结 晶热和流 化空气使水分蒸发 , 尿素颗粒得到冷却。
由于上述原因 ,正常情况下 造粒机运行 2 O 天左右需停车清洗。 6 洗涤器 洗涤器现在为立式 ,一级洗涤除 . 2
尘。洗涤器改为卧式 , 分级洗涤 , 尿液逐步增浓 ,
更有利于尿素粉尘的回收和尿素蒸发的操作 。
7 总结
通过两年来 的生 产 , 该装 置工艺稳定 , 操作 平稳 , 日产 已达到 1 0t 0 尿素 , 3 下一步继续优化
31 温度( . ℃) 造粒机料层温度
进造粒机尿液温度
≤10 1 18 15 2 — 3
进造粒机雾化空气温度 出造粒机尿素颗粒温度
10 15 3 — 3 ≤9 5
出流化床冷却器尿素颗粒温度 ≤7 0
70 m 2(. ka, 0m H0 6 6P)然后经流化空气加热器加 8
热后送入造粒机 . 经造粒机多孔板吹出, 使尿素 颗粒呈流化状态 。 并使物料向后移动。
形成大块后掉人造 粒机箱体 内 ,易堵塞通道 , 造 成被迫停车清洗。 振动筛筛网经 常被粉尘堵塞 , 特别是夏季气 温高的时候更易出现 , 造成筛分效率差 , 返料多, 成 品粒度不均、 造粒机操作 困难等问题 , 振动筛
需进一步改造 , 改变结构 , 更换筛形式。 尿素粉尘或颗粒粘结在破碎机的上下辊上。 造成破碎机频繁清洗 。
2 工 艺流程
21尿素溶液流程 浓度为 9%、 . 6 温度 10【 3c的尿 = 素溶液, 配入一定 比例的甲醛溶液后, 在压力为 01 0 M a .— . P 的情况下 ,经七组带有雾化空气喷 2
嘴的管子喷人造粒机,出造粒机的尿素颗粒约 9c , 5【 经安全筛筛分 , = 超大颗粒进入地下槽 , 溶解 后返回蒸发工段。其余颗粒进入流化床冷却器,
5 操作要点
5 造粒机的操作 造 粒机是整个造粒装置的 . 1 核心 , 它的控制参数主要有料位 、 温度、 真空度 。
造粒机的料位靠调整料位控制器来调整 , 造粒机
床内温度是最主要 的一个控制指标 ,温度过高 , 会使床层 内尿素结块 , 堵塞喷头 , 时可造成 严重 死床 , 被迫停车清洗造粒机 。 造粒机床 内温度偏高 , 应采取加大流化空气 流量 , 降低流化空气 温度 , 减少尿液输送量等措 施。如不愿降低负荷 , 当降低尿液浓度 , 可适 提高 料位 , 增加造粒机内真空度 的方法 , 使得造粒机 内的温度降低 , 还可把流化床冷却器出 口的挡堰 加高 , 以增加产品在设备 中的停 留时间 , 出 使得
2 冷却空气流程 空气经冷却风机后送入流化 . 4 床冷却器冷却造粒机出来的尿素颗粒 , 出冷却器
出 产品冷却器尿素颗粒温度 ≤ 5 4 出洗涤器尾气温度 ≤4 5
3 压力( P ) . 2 M a 进造粒机尿液压力 0 0 .一 . 1 2
雾化空气压力
一 .5 0 4 0
维普资讯
洗涤尿液浓度
3 料位 . 5 l m
4 ~O 5 6
3 粒度 2 0 . r ≥9% . 4 . 4 5 m O 7a 3
4 主要设备( 见表 1 )
衰 1 尿素造粒装置主要设备裹
中含 的尿素粉尘 。洗涤器 的浓度控制太低 , 会使 蒸发工段的负荷加重 , 浓度太高洗涤效果差。洗 涤液 中的尿素浓度控制在 4%一 0 5 6%较好。 5 产 品颗粒分 布 的控 制 最终 产 品颗粒 的 - 3 大小取决于筛 网孔径 的大小 ,破碎机操作的改 进可 以控制较 好 的最终产 品的粒度分布 ,如果 破碎机不能提供较好的 晶种颗粒 ,整个造粒系 统就会变得很难控制 。破碎机 的转辊之间的间 隙要根据实 际情况进行调整 ,必须定期清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