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结构设计》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滚球丝杠副
(d)液压传动(直接平移)
30
(e)气压传动(直接平移)
31
(2) 旋转驱动机构 (a)齿轮链 齿轮链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齿轮组成的传动机构。它
不但可以传递运动角位移和角速度, 而且可以传递力和力矩。 现以具有两个齿轮的齿轮链为例, 说明其传动转换关系。其中 一个齿轮装在输入轴上, 另一个齿轮装在输出轴上, 如图所示。
机器人制造厂家也希望改变设计和制造模式,采用批量 制造技术来生产标准化系列化的工业机器人模块,自由拼 装工业机器人,满足用户经济性好和基本功能全的要求。
(2)灵活性。其主要体现在:
①可根据工业机器人所要实现的功能来决定模块的数量,机 器人的自由度可以方便地增减。比如,用户要求机器人能为多 台设备进行作业时,可增选一个底座移动轴模块或其它行走轴 模块,工业机器人成为移动式机器人。
减速比远>1的传 经济、对载荷变化不 传动精度低、结构不
动装置与关 节相 敏感、便于制动设计、紧凑、引入误差,降

方便一些运动转换 低可靠性
不经中间关 节或 传动精度高,振动小,控制系统设计困难,
经速比=1的传动 传动损耗小,可靠性 对传感元件要求高,
装置与关节相连 高,响应快
成本高

模块化结构设计
(2)借助平衡系统能降低因机器人构形变化而导致重力 引起关节驱动力矩变化的峰值。 (3)借助平衡系统能降低因机器人运动而导致惯性力矩 引起关节驱动力矩变化的峰值。 (4)借助平衡系统能减少动力学方程中内部耦合项和非 线性项,改进机器人动力特性。 (5)借助平衡系统能减小机械臂结构柔性所引起的不良 影响。 (6)借助平衡系统能使机器人运行稳定,降低地面安装 要求。
平衡系统设计的主要途径 尽管为了防止因动力源中断机器人有向地面“倒塌
”的趋势,可采用不可逆转机构或制动阀。但是,在 工业机器人日趋高速化之时,工业机器人平衡系统的 良好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其设计途径有三条:
(1)质量平衡技术; (2)弹簧力平衡技术; (3)可控力平衡技术。
任务2:工业机器人的驱动与传动
普通丝杠驱动是由一个旋转的精密丝杠驱动一个螺母沿丝杠轴 向移动。
摩擦力较大, 效率低, 惯性大, 精度低, 回差大,容易产生爬行现 象, 而且因此在机器人上很少采用。
丝杠螺母传动的手臂升降机构
1—电动机;2—蜗杆;3—臂架; 4—丝杠;5—蜗轮;6—箱体; 7—花键套
(c)滚珠丝杠
滚珠丝杠在丝杠螺母的螺旋槽里放置了许多滚珠,传动过程 中所受的摩擦力是滚动摩擦, 可极大地减小摩擦力,因此传动效 率高,消除了低速运动时的爬行现象。
4
(2) 机器人运动形式的选择。 常见机器人的运动形式有 五种:直角坐标型、圆柱坐标型、极坐标型、关节型和 SCARA型。 (3) 拟定检测传感系统框图。选择合适的传感器,以便结 构设计时考虑安装位置。 (4) 确定控制系统总体方案,绘制框图。 (5) 机械结构设计。确定驱动方式,选择运动部件和设计 具体结构,绘制机器人总装图及主要部件零件图。
(5)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这类材料具有极好的E/ρ比,但存在 老化、蠕变、高温热膨胀、与金属件连接困难等问题。这种材 料不但重量轻、刚度大,而且还具有十分突出的阻尼大的优点 ,传统金属材料不可能具有这么大的阻尼。所以,在高速机器人 上应用复合材料的实例越来越多。叠层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还 允许用户进行优化,改进叠层厚度、纤维倾斜角、最佳横断面 尺寸等使其具有最大阻尼值。
3.模块化工业机器人所存在的问题
(1)模块化工业机器人整个机械系统的刚度比较差。因为 模块之间的结合是可方便拆卸的,尽管在设计上已经注意到 了标准机械接口的高精度要求,但实际制造仍会存在误差, 所以与整体结构相比刚度相对地差些。
(2)因为有许多机械接口及其它连接附件,所以模块化工 业机器人的整体重量有可能增加。
5
3、仿真分析
(1)运动学计算。分析是否达到要求的速度、加速度、位置。 (2)动力学计算。计算关节驱动力的大小,分析驱动装置是否满 足要求。 (3)运动的动态仿真。将每一位姿用三维图形连续显示出来,实 现机器人的运动仿真。 (4)性能分析。建立机器人数学模型,对机器人动态性能进行仿 真计算。 (5)方案和参数修改。运用仿真分析的结果对所设计的方案、结 构、尺寸和参数进行修改,加以完善。
(6)粘弹性大阻尼材料:增大机器人连杆件的阻尼是改善机 器人动态特性的有效方法。目前有许多方法来增加结构件材 料的阻尼,其中最适合机器人结构采用的一种方法是用粘弹 性大阻尼材料对原构件进行约束层阻尼处理,如下图所示。 吉林工大和西安交大进行了粘弹性大阻尼材料在柔性机械臂 振动控制中应用的实验,结果表明:机械臂的重复定位精度 在阻尼处理前为土0.30mm,处理后为士0.16mm,残余振动 时间在阻尼处理前、后分别为0.9s和0.5s。
齿轮链机构
使用齿轮链机构应注意的问题
齿轮链的引入会改变系统的等效转动惯量, 从而使驱动电机的 响应时间减小, 这样伺服系统就更加容易控制。
(1)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强度好,特别是合金结构钢强度 增大了4至5倍,弹性模量E大,抗变形能力强,是应用最广泛的材 料。
(2)铝、铝合金及其它轻合金材料:这类材料的共同特点是重量 轻,弹量模量E并不大,但是材料密度小,故E /ρ比仍可与钢材相 比。有些稀贵铝合金的品质得到了更明显的改善,例如添加了 3.2%重量的锂的铝合金弹性模量增加了14%,E/ρ比增加16%。
②为了扩大工业机器人的工作范围,可更换具有更长长度的 手臂模块或加接手臂模块。下图所示是一种多关节多臂检测机 器人,不仅多臂模块组合成的手臂很长,而且手臂可作波浪运 动。
③能不断对现役模块化工业机器人更新改造。比如,用户可 以选用伸缩套筒式手臂模块来更替原有固定长度的模块;随着 控制技术和传感技术的发展,可更换更高性能的控制模块和更 高精度的传感器模块;更换新模块来进行工业机器人的维修保 养。
具。首先确定使用机器人是否需要与合适,决定采用后需要做如 下分析工作:
(1)明确采用机器人的目的和任务。 (2)分析机器人所在系统的工作环境,包括设备兼容性等。 (3)认真分析系统的工作要求,确定机器人的基本功能和方 案。 如机器人的自由度数、信息的存储容量、定位精度、抓取重 量…… (4)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搜集国内外的有关技术资料。
(2)弹性模量大。从材料力学公式可知,构件刚度(或变形量)与 材料的弹性模量E、G有关,弹性模量越大,变形量越小,刚度 越大。不同材料的弹性模量的差异比较大,而同一种材料的改性 对弹性模量却没有多大差别。比如,普通结构钢的强度极限为 420MPa,高合金结构钢的强度极限为2000~2300MPa,但是 二者的弹性模量 E 却没有多大变化,均为210000MPa。因此, 还应寻找其它提高构件刚度的途径。
传动方式选择
(1)选择驱动源和传动装置与关节部件的连接、驱动方式 (2)工业机器人的传动形式
传动形式 直接连结传动
特征
优点
直接装在关节上 结构紧凑
缺点
需考虑电机自重,转 动惯量大,能耗大
远距离连结传动
经远距离传动装 不需考虑电机自重, 额外的间隙和柔性,
置与关节相连 平衡性良好
结构庞大,能耗大
间接传动 直接驱动
金属切削机床上下料:±(0.05-1.00) mm 冲床上下料:±1 mm
模锻:
±(0.1-2.0) mm 点焊: ±1 mm
装配、测量: ±(0.01-0.50) mm 喷涂: ±3 mm
当机器人或机械手本身所能达到的定位精度有困难时,可采用辅助工夹 具协助定位的办法,即机器人实现粗定位、工夹具实现精定位。
平衡系统设计
工业机器人是一个多刚体耦合系统,系统的平衡性是极其重 要的,在工业机器人设计中采用平衡系统的理由是:
(1)安全。根据机器人动力学方程知道,关节驱动力矩包括重 力矩项,即各连杆质量对关节产生重力矩。因为重力是永恒的 ,即使机器人停止了运动,重力矩项仍然存在。这样,当机器 人完成作业切断电源后,机器人机构会因重力而失去稳定。平 衡系统是为了防止机器人因动力源中断而失稳,引起向地面“ 倒”的趋势。
(3)虽然功能模块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但是尚未真正做到 根据作业对象就可以合理进行模块化分析和设计。
机器人本体材料的选择
强度高
弹性模量大
重量轻
经济性好 阻尼大
材料选择 基本要求
(1)强度高。机器人的臂是直接受力的构件,高强度材料不仅 能满足机器人臂的强度条件,而且可望减少臂杆的截面尺寸,减 轻重量。
3
2、技术设计
(1)机器人基本参数的确定。臂力、工作节拍、工作范围、 运动速度及定位精度等。
举例:定位精度的确定
机器人或机械手的定位精度是根据使用要求确定的,而机器人或机械手 本身所能达到的定位精度取决于定位方式、运动速度、控制方式、臂部刚 性、驱动方式、缓冲方式等。
工艺过程的不同,对机器人或机械手重复定位精度的要求也不同,不同 工艺过程所要求的定位精度如下:
(3)重量轻。在机器人手臂构件中产生的变形很大程度上是由 于惯性力引起的,与构件的质量有关。也就是说,为了提高构件 刚度选用弹性模量 E 大而密度ρ也大的材料是不合理的。因此, 提出了选用高弹性模量低密度材料的要求,可用E /ρ指标来衡量 。下表列出了几种材料的应E、ρ和E / ρ值,供参考。
(4)阻尼大。工业机器人在选材时不仅要求刚度大,重量 轻,而且希望材料的阻尼尽可能大。机器人的臂经过运动 后,要求能平稳地停下来。可是由于在构件终止运动的瞬 时,构件会产生惯性力和惯性力矩,构件自身又具有弹性 ,因而会产生“残余振动”。从提高定位精度和传动平稳 性来考虑,希望能采用大阻尼材料或采取增加构件阻尼的 措施来吸收能量。 (5)材料价格低。材料价格是工业机器人成本价格的重要组 成部分。有些新材料如棚纤维增强铝合金、石墨纤维增强 镁合金,用来作机器人臂的材料是很理想的,但价格昂贵 。
机器人驱动机构 传动部件的设计 驱动装置的类型和特点 新型驱动方式
25
机器人驱动机构
26
1、驱动机构的形式
(1)直线驱动机构 (a)齿轮齿条装置
齿轮齿条装置
齿条固定不动,当齿轮 传动时, 齿轮轴连同拖板沿 齿条方向做直线运动
拖板是由导杆或导轨支承 的。
该装置的回差较大。
(b) 普通丝杠
机械学中的爬行现象,在滑动摩擦副中从动件 在匀速驱动和一定摩擦条件下产生的周期性时 停时走或时慢时快的运动现象。
工业机器人的本体结构设计
任务1:工业机器人的总体设计 任务2:工业机器人的驱动与传动 任务3:机身和臂部设计 任务4:腕部设计 任务5:手部设计
任务1 工业机器人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的步骤 主体结构设计 传动方式选择 模块化结构设计 材料选择 平衡系统设计
2
总体设计的步骤
1、系统分析
机器人是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力工
(3)纤维增强合金:如棚纤维增强铝合金、石墨纤维增强镁合金 ,其E/ρ比分别达到11.4×107m2/s2和8.9X107m2/s2。这种纤维 增强金属材料具有非常高的E/ ρ比,而且没有无机复合材料的缺 陷,但价格昂贵。
(4)陶瓷: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品质,但是脆性大,不易加工 成具有长孔的连杆,与金属零件连接的接合部需特殊设计。然 而,日本已经试制了在小型高精度机器人上使用的陶瓷机器人 臂的样品。
机器人机械系统设计是机器人设计的重要部分。其他系统的 设计尽管有各自的独立性,但都必须与机械系统相匹配,相辅 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机器人系统。
6
主体结构设计
主体结构设计的关键是选择由连杆件和运动副组成的坐标形式 (1)直角坐标机器人。主体结构有三个自由度,全为伸缩 (2)圆柱坐标机器人。主体结构有三个自由度,腰转、升降 、伸缩 (3)球面坐标机器人。主体结构有三个自由度,转动、转动 和伸缩 (4)关节坐标机器人。主体结构有三个自由度,全为转动
模块化工业机器人。由一些标准化、系列化的模块件通过具有 特殊功能的结合部用积木拼搭方式组成的工业机器人系统。
模块化工业机器人的特点
(1)经济性。 设计和制造通用性很强的工业机器人是很不经济的,价
格昂贵。用户希望厂商能为诸多的作业岗位提供可选择的, 自由度尽可能少,控制和编程简单,实用性强的专用机器 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