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五学案三概括分析题(共25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152021/9/152021/9/152021/9/159/15/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5日星期三2021/9/152021/9/152021/9/15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152021/9/152021/9/159/15/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152021/9/15September 15,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152021/9/152021/9/152021/9/15
角度二 比对时间、地点
命题 设误
时序 颠倒
空间 错位
概括人物的典型事件时,命题者故意 将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颠倒。
把不同空间地点的事件糅合起来表述, 故意在地点方面颠倒位置关系。
比对 分析时要特别注意选项中人物行为、事件发 方法 生的时间、地点的词语,并与原文比对,厘
清人物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
[即学即练] 2.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概括 分析是否有误,并说明原因。 [原文] (2018·全国卷Ⅰ)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 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 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 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 芝。
曲解 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义,从
命题 设误
文意
而制造干扰项干扰考生,这种方式是命 题的主要陷阱。
归纳 概括主要信息不完整,故意遗漏关于人 不全 物、事件、观点等方面的内容。
比对 要细心辨析选项中对人物的分析、文本道理的 方法 阐述等有无夸大、歪曲或偷换概念的现象,要
注意比对选项转述时是否漏掉了某个起关键作 用的词语。
比对 辨析时厘清人物与事件的关系,事件产生的原因 方法 结果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将选项与原文仔细比
对,检查关系是否恰当。
[即学即练] 5.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概括 分析是否有误,并说明原因。 [原文] (2013·全国卷Ⅱ)揆在相位,决事献替,虽甚 博辨,性锐于名利,深为物议所非。又其兄自有时名,滞 于冗官,竟不引进。同列吕 ,地望虽悬,政事在揆之右, 罢相,自宾客为荆南节度,声问甚美。惧其重入,遂密令 直省至 管内构求 过失。
参考译文: 曹真去世后,宣帝接替曹真的职位,便任命鲁芝为 参骠骑军事,调任天水太守。天水郡和蜀地相邻,多次 被蜀军侵犯掠夺,人口减少,盗贼四起,鲁芝竭力镇守 防卫,改造城市,数年时间恢复了旧时边境。升任广平 太守。天水各族百姓都非常仰慕他的美德,老幼到皇宫 上书,请求留下鲁芝。
角度三 比对关பைடு நூலகம்词语
答:
答案:从曲解文义角度设误,原文中说“不得旋踵”, 此处的“旋踵”是“畏避退缩”的意思,选项说“仍然忙 得无法分身”,把关键词“不得旋踵”的意思理解错了, 说成“忙得无法分身”。故 D 项与原文内容不符。
参考译文: 自从王涣去世以后,朝廷连续下诏书给三公,要他 们专门选拔洛阳县令,(但挑选出来的)都不称职。永和年 间,以剧县县令渤海人任峻补任洛阳县令。任峻提拔任 用文官武吏,都能竭尽他们的才能,纠察剔除奸盗之人, 没有畏避退缩,一年间的断案,不过几十件,声威超过 王涣,而在条理方面比不上他。
项在这几方面的表述与原文是否一致。
[即学即练] 1.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概括 分析是否有误,并说明原因。 [原文] (2016·全国卷Ⅰ)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 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 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 指意,边害讫息。 [选项 C] 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 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 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选项 C] 李揆汲汲于名利,深受人们非议。他在相 位时,论及大事头头是道,却热衷追名逐利。他嫉妒吕 地位超过自己,密令捏造吕 的过失,最后反而自食其果。
答:
答案:从事件杂糅角度设误。从文中可以看出“密令 捏造吕 的过失”的时间是在吕 “罢相,自宾客为荆南 节度”,即被调出京城之后,而且“密令捏造吕 的过失” 的原因是“惧其重入”。选项犯了事件杂糅的错误。
正赶上户部尚书孙交也因为恪守正道被欺凌,权贵就 假托帝王诏命令二人退休。长安和洛阳谏官交互向皇帝上 书请求二人留任,皇帝不听。
角度五 比对关系
命题 设误
改变 因果
事件 杂糅
命题人将原因说成结果,或将结果说成原 因,或给句子强加因果关系,或将因果关 系改变成了其他关系。
将文段叙述的几件事情或事情的细节进行 杂糅混编,或把多个人做的事说成一个人 做的,故意制造事实的混乱状态,使考生 难以厘清头绪。
[选项 C] 傅珪守正不阿,反遭诬蔑报复。每遇大事, 他都能坚持己见,不肯随意改易,因而触怒许多人;后因 得罪权贵被迫退休,虽有言官请留,他仍坚持离职。
答:
答案:从无中生有角度设误。文中说权贵“矫旨令二 人致仕”“两京言官交章请留,不听”,说明造成傅珪离职 的原因,一是权贵的逼迫,二是皇上不答应言官的请求, 而非傅珪“坚持”。
参考译文: 李揆在宰相职位上,决断大事,对君主劝善规过时, 虽然非常博学善辩,但他生性热衷于追名逐利,深受人们 非议。还有他的哥哥在当时本来就有名望,却停留在闲散 官吏的位置上,他竟然不加推荐。跟李揆一起做官的吕 , 虽然地位名望与李揆悬殊,但处理政事的能力却在李揆之 上。吕 被罢相后,以宾客的身份做荆南节度,声望非常 好。李揆惧怕他再入朝当宰相,于是密令直省机构到吕 所属的地方捏造吕 的过失。
[选项 B] 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 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 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
答:
答案:从空间错位角度设误,“蜀地饱受侵扰”错, 原文是“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意思是“天水郡和蜀地 相邻,多次被蜀军侵犯掠夺”,被侵扰的是天水郡,而不 是蜀地。
专题五 文言文阅 读
学案三 概括分析题
分析综合题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高考往往 采用客观选择题(四选一)的形式考查,全国卷的题干术语 往往是“概括与分析”,且往往从人物、地点、时间、词 义、关系、依据与结论 6 个角度进行设误,以考查对文意 的综合理解等能力,这是近年来全国卷持续考查的成熟 题型。
参考译文: 傅珪闲居时类似木讷不会说话的人。到面对大事时, 毅然果断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他人不能改变,最终因为这 触怒权贵佞臣而离职。教坊司乐官臧贤请求换牙牌,式样 要做得像朝廷官员的一样,又请求重新铸造他自己的方 印,傅珪阻止没有做成。臧贤经常在宦官面前肆意诽谤傅 珪,盼望着除去傅珪。……极力奏陈当时社会弊病十件事, 话语多指斥受宠的权贵,权贵愈加痛恨他。
或者筛查选项中有无漏掉原文关键词(尤其是表 范围或程度的副词)的情况。
[即学即练] 4.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概括 分析是否有误,并说明原因。 [原文] (2016·全国卷Ⅲ)珪居闲类木讷者。及当大 事,毅然执持,人不能夺,卒以此忤权幸去。教坊司臧贤 请易牙牌,制如朝士,又请改铸方印,珪格不行。贤日夜 腾谤于诸阉间,冀去珪。……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 权幸益深嫉之。会户部尚书孙交亦以守正见忤,遂矫旨令 二人致仕。两京言官交章请留,不听。
5 角度比对,判断概括分析题 角度一 比对人物
命题 设误
误解 形象
张冠 李戴
把人物的言行所揭示出来的性格特点故意 说错,造成对人物形象的错误理解。
即把甲人物所为说成是乙人物所为,或者 把甲事件结果说成是乙事件结果。
比对 要围绕“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 方法 什么事,有什么样的品质”比对,要着重比对选
[即学即练] 3.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 概括是否有误,并说明原因。 [原文] (2018·全国卷Ⅱ)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 阳令,皆不称职。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峻擢 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 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选项 D] 王涣政绩卓著,后任难以比肩。他死于洛 阳令任上,皇上下令特选其继任者,均不称职;后来选用 任峻,任充分发挥文武属吏才干,仍然忙得无法分身。
答:
答案:从张冠李戴的角度设误,文意是契丹人在界 河捕鱼运盐,官吏们怕生事,曾公亮认为赵滋有勇有谋, 并举荐给朝廷。派遣使者下达旨意,应该是皇上派遣赵 滋去契丹传达旨意,并非曾公亮“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 前往”。故 C 项与原文内容不符。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52021/9/15Wednesday, September 1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52021/9/152021/9/159/15/2021 8:43:51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52021/9/152021/9/15Sep-2115-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52021/9/152021/9/15Wednesday, September 15, 2021
角度四 比对添加或删减内容
命题 设误
无中 生有
故意添加原材料中未涉及的人物、事件或 观点等内容,致使选项的分析概括于文无 据。
以偏 概全
将原文对某一方面的判断通过增加或删减 表范围或程度及其他类的词语,故意扩大 或缩小判断对象的范围。
比对 辨析时应将选项的内容与原文仔细比对,检查是 方法 否有故意添加的而原材料中未涉及的内容或词语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参考译文: 契丹指使人在界河捕鱼,又多次开通盐船,官吏不 敢禁止,都说:和他们较量,将要生事。曾公亮说:“刚 开始时不禁止,以后将怎么办呢?雄州赵滋勇敢有计谋, 能够胜任。”派赵滋前去告谕旨意,边境祸害终于平息了。
角度二 比对时间、地点
命题 设误
时序 颠倒
空间 错位
概括人物的典型事件时,命题者故意 将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颠倒。
把不同空间地点的事件糅合起来表述, 故意在地点方面颠倒位置关系。
比对 分析时要特别注意选项中人物行为、事件发 方法 生的时间、地点的词语,并与原文比对,厘
清人物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
[即学即练] 2.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概括 分析是否有误,并说明原因。 [原文] (2018·全国卷Ⅰ)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 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 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 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 芝。
曲解 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义,从
命题 设误
文意
而制造干扰项干扰考生,这种方式是命 题的主要陷阱。
归纳 概括主要信息不完整,故意遗漏关于人 不全 物、事件、观点等方面的内容。
比对 要细心辨析选项中对人物的分析、文本道理的 方法 阐述等有无夸大、歪曲或偷换概念的现象,要
注意比对选项转述时是否漏掉了某个起关键作 用的词语。
比对 辨析时厘清人物与事件的关系,事件产生的原因 方法 结果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将选项与原文仔细比
对,检查关系是否恰当。
[即学即练] 5.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概括 分析是否有误,并说明原因。 [原文] (2013·全国卷Ⅱ)揆在相位,决事献替,虽甚 博辨,性锐于名利,深为物议所非。又其兄自有时名,滞 于冗官,竟不引进。同列吕 ,地望虽悬,政事在揆之右, 罢相,自宾客为荆南节度,声问甚美。惧其重入,遂密令 直省至 管内构求 过失。
参考译文: 曹真去世后,宣帝接替曹真的职位,便任命鲁芝为 参骠骑军事,调任天水太守。天水郡和蜀地相邻,多次 被蜀军侵犯掠夺,人口减少,盗贼四起,鲁芝竭力镇守 防卫,改造城市,数年时间恢复了旧时边境。升任广平 太守。天水各族百姓都非常仰慕他的美德,老幼到皇宫 上书,请求留下鲁芝。
角度三 比对关பைடு நூலகம்词语
答:
答案:从曲解文义角度设误,原文中说“不得旋踵”, 此处的“旋踵”是“畏避退缩”的意思,选项说“仍然忙 得无法分身”,把关键词“不得旋踵”的意思理解错了, 说成“忙得无法分身”。故 D 项与原文内容不符。
参考译文: 自从王涣去世以后,朝廷连续下诏书给三公,要他 们专门选拔洛阳县令,(但挑选出来的)都不称职。永和年 间,以剧县县令渤海人任峻补任洛阳县令。任峻提拔任 用文官武吏,都能竭尽他们的才能,纠察剔除奸盗之人, 没有畏避退缩,一年间的断案,不过几十件,声威超过 王涣,而在条理方面比不上他。
项在这几方面的表述与原文是否一致。
[即学即练] 1.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概括 分析是否有误,并说明原因。 [原文] (2016·全国卷Ⅰ)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 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 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 指意,边害讫息。 [选项 C] 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 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 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选项 C] 李揆汲汲于名利,深受人们非议。他在相 位时,论及大事头头是道,却热衷追名逐利。他嫉妒吕 地位超过自己,密令捏造吕 的过失,最后反而自食其果。
答:
答案:从事件杂糅角度设误。从文中可以看出“密令 捏造吕 的过失”的时间是在吕 “罢相,自宾客为荆南 节度”,即被调出京城之后,而且“密令捏造吕 的过失” 的原因是“惧其重入”。选项犯了事件杂糅的错误。
正赶上户部尚书孙交也因为恪守正道被欺凌,权贵就 假托帝王诏命令二人退休。长安和洛阳谏官交互向皇帝上 书请求二人留任,皇帝不听。
角度五 比对关系
命题 设误
改变 因果
事件 杂糅
命题人将原因说成结果,或将结果说成原 因,或给句子强加因果关系,或将因果关 系改变成了其他关系。
将文段叙述的几件事情或事情的细节进行 杂糅混编,或把多个人做的事说成一个人 做的,故意制造事实的混乱状态,使考生 难以厘清头绪。
[选项 C] 傅珪守正不阿,反遭诬蔑报复。每遇大事, 他都能坚持己见,不肯随意改易,因而触怒许多人;后因 得罪权贵被迫退休,虽有言官请留,他仍坚持离职。
答:
答案:从无中生有角度设误。文中说权贵“矫旨令二 人致仕”“两京言官交章请留,不听”,说明造成傅珪离职 的原因,一是权贵的逼迫,二是皇上不答应言官的请求, 而非傅珪“坚持”。
参考译文: 李揆在宰相职位上,决断大事,对君主劝善规过时, 虽然非常博学善辩,但他生性热衷于追名逐利,深受人们 非议。还有他的哥哥在当时本来就有名望,却停留在闲散 官吏的位置上,他竟然不加推荐。跟李揆一起做官的吕 , 虽然地位名望与李揆悬殊,但处理政事的能力却在李揆之 上。吕 被罢相后,以宾客的身份做荆南节度,声望非常 好。李揆惧怕他再入朝当宰相,于是密令直省机构到吕 所属的地方捏造吕 的过失。
[选项 B] 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 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 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
答:
答案:从空间错位角度设误,“蜀地饱受侵扰”错, 原文是“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意思是“天水郡和蜀地 相邻,多次被蜀军侵犯掠夺”,被侵扰的是天水郡,而不 是蜀地。
专题五 文言文阅 读
学案三 概括分析题
分析综合题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高考往往 采用客观选择题(四选一)的形式考查,全国卷的题干术语 往往是“概括与分析”,且往往从人物、地点、时间、词 义、关系、依据与结论 6 个角度进行设误,以考查对文意 的综合理解等能力,这是近年来全国卷持续考查的成熟 题型。
参考译文: 傅珪闲居时类似木讷不会说话的人。到面对大事时, 毅然果断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他人不能改变,最终因为这 触怒权贵佞臣而离职。教坊司乐官臧贤请求换牙牌,式样 要做得像朝廷官员的一样,又请求重新铸造他自己的方 印,傅珪阻止没有做成。臧贤经常在宦官面前肆意诽谤傅 珪,盼望着除去傅珪。……极力奏陈当时社会弊病十件事, 话语多指斥受宠的权贵,权贵愈加痛恨他。
或者筛查选项中有无漏掉原文关键词(尤其是表 范围或程度的副词)的情况。
[即学即练] 4.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概括 分析是否有误,并说明原因。 [原文] (2016·全国卷Ⅲ)珪居闲类木讷者。及当大 事,毅然执持,人不能夺,卒以此忤权幸去。教坊司臧贤 请易牙牌,制如朝士,又请改铸方印,珪格不行。贤日夜 腾谤于诸阉间,冀去珪。……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 权幸益深嫉之。会户部尚书孙交亦以守正见忤,遂矫旨令 二人致仕。两京言官交章请留,不听。
5 角度比对,判断概括分析题 角度一 比对人物
命题 设误
误解 形象
张冠 李戴
把人物的言行所揭示出来的性格特点故意 说错,造成对人物形象的错误理解。
即把甲人物所为说成是乙人物所为,或者 把甲事件结果说成是乙事件结果。
比对 要围绕“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 方法 什么事,有什么样的品质”比对,要着重比对选
[即学即练] 3.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 概括是否有误,并说明原因。 [原文] (2018·全国卷Ⅱ)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 阳令,皆不称职。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峻擢 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 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选项 D] 王涣政绩卓著,后任难以比肩。他死于洛 阳令任上,皇上下令特选其继任者,均不称职;后来选用 任峻,任充分发挥文武属吏才干,仍然忙得无法分身。
答:
答案:从张冠李戴的角度设误,文意是契丹人在界 河捕鱼运盐,官吏们怕生事,曾公亮认为赵滋有勇有谋, 并举荐给朝廷。派遣使者下达旨意,应该是皇上派遣赵 滋去契丹传达旨意,并非曾公亮“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 前往”。故 C 项与原文内容不符。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52021/9/15Wednesday, September 1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52021/9/152021/9/159/15/2021 8:43:51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52021/9/152021/9/15Sep-2115-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52021/9/152021/9/15Wednesday, September 15, 2021
角度四 比对添加或删减内容
命题 设误
无中 生有
故意添加原材料中未涉及的人物、事件或 观点等内容,致使选项的分析概括于文无 据。
以偏 概全
将原文对某一方面的判断通过增加或删减 表范围或程度及其他类的词语,故意扩大 或缩小判断对象的范围。
比对 辨析时应将选项的内容与原文仔细比对,检查是 方法 否有故意添加的而原材料中未涉及的内容或词语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参考译文: 契丹指使人在界河捕鱼,又多次开通盐船,官吏不 敢禁止,都说:和他们较量,将要生事。曾公亮说:“刚 开始时不禁止,以后将怎么办呢?雄州赵滋勇敢有计谋, 能够胜任。”派赵滋前去告谕旨意,边境祸害终于平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