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二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高二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9高二下·思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宋王安石笔下特长少年方仲永的遭际,代有其事。

受虚荣心、名利心等不良影响,一些“望子成名、望女成星”的家长,热衷于________奔走在童星制造的路上,对有特长的孩子,倾尽一切资源,带孩子参加花样繁多、“套路”很深的娱乐活动、选秀比赛,孩子日常生活也处在夸张的模仿和表演状态。

前不久,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只有________的孩子长大后想成为志愿者、公益人士。

有观点指出,在少年儿童培养教育上,一些家长正走在________的路上!
也有家长认为:“不都说出名要趁早吗?让我的孩子尽早出名,积累财富,也没啥错!”俗话说,早熟的果子撑不到丰收的金秋。

银河星布,________的星也就那么几颗。

过早地让孩子游走于名利场,消费孩子的童年,这对孩子健康人格以及“三观”的塑造,有百害而无一利。

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

身为家长,如果(),方仲永的悲剧就可能被反复复制。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快马加鞭凤毛麟角背道而驰璀璨夺目
B . 揠苗助长屈指可数南辕北辙璀璨夺目
C . 揠苗助长凤毛麟角南辕北辙光彩照人
D . 快马加鞭屈指可数背道而驰光彩照人
(2)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B . 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超过七成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C . 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D . 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占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
B . 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C . 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D . 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17分)
2. (6分) (2020高二下·大庆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每年10月的诺贝尔奖,都是万众瞩目的存在。

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19年10月10日下午,瑞典学院常任秘书马茨·马尔姆代表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授奖词为:“对于叙事的想象充满百科全书式的热情,象征着一种跨界的生活形式。

” 彼得·汉德克的授奖词为:“凭借着具有语言学才能的有影响力的作品,探索了人类体验的外延和特性。


发布会上,安德斯·奥尔森向记者介绍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及其作品,并阐述了委员会的工作。

他讲到,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发生了自1901年以来最大的变化,负责候选人预选的评选委员会增加了5名外部专家,并在评选过程中拥有发言权和投票权。

据悉,自诺贝尔文学奖颁布以来,瑞典学院有8次宣布“保留奖项”,分别在1915年、1919年、1925年、1926年、1927年、1936年、1949年和2018年。

这其中有6次是推迟至第二年颁奖,推迟的原因都是因为战争或没有合适的候选人。

(摘编自李玫忆等《2018、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
材料二:据最新消息报道,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化学奖等自然科学类奖项陆续揭晓,引发了公众对诺贝尔奖一年一度的关注。

诺贝尔奖自然科学类奖项的设立旨在表彰某一领域最重要的成就,100多年来,诺贝尔奖见证了人类改变世界、改变自身生存和生活状况的努力探索,是对致力科学事业之人的最高奖赏之一。

从获奖成果中,国人可以看到中国在不少领域仍然存在差距。

看到差距与不足,有利于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的科研环境,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取得更大进步。

不过,也应看到,70年来我国科学技术从一个很低的起点,由弱到强、持续进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诺贝尔奖数量的多寡其实很难反映当前我国科学发展现状和总体科技实力。

一方面,诺贝尔奖的评选具有较强时滞效应,不少奖励成果是几十年前取得的,难以反映当下的研究突破。

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皮布尔斯是大爆炸宇宙学的奠基人之一,自1970年以来,就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领先的理论宇宙学家之一,但迟至今年才获奖。

另一方面,当代中国科学家们获得和平稳定的科研环境不过几十年,近几十年来取得了不少诺贝尔奖级成果,何时获奖或许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国庆前夕,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奖章颁发,共有11位科学家入选受表彰,这些科学家所取得的科学成就,其实就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个侧面。

这些都是我们不必妄自菲薄的理由,我们有足够的底气,以“水到渠定成”的淡然心态看待诺贝尔奖得失。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2019年诺贝尔奖引关注》)
材料三:应该看到,诺贝尔奖带来的热议,绝不是凑热闹、蹭热点。

我们之所以要关注诺贝尔奖,不仅是对获奖者及其科研成果进行科普,更要弘扬诺贝尔奖背后的科学家精神。

无数获奖者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不断探索,将享受科学当作追求,他们身上所展现的探求、勇气、耐心等科学家精神,尤其珍贵。

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既胸怀世界,又心系祖国,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内涵。

这几天,中国作家残雪也因为在预测赔率榜上名列前茅而广受关注。

毫无疑问,一位中国作家若能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肯定,总是令人感到欣喜。

不过,残雪本人的回应也说得很明白:“很多国内的朋友太重视这个奖了,这只是一个奖。


没错,这只是一个奖。

虽然,诺贝尔奖的权威性应该得到承认,但它并不是反映当前各国科学和文化最高水平的唯一指标。

何况,诺贝尔科学奖的评奖结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委员会的主观倾向和评委们的内部斗争……诺贝尔奖的荣誉能给一个国家带来声望,推动经济发展,鼓励更多青少年投身学术研究和文化创新,但中国人,也能用一种淡定、从容的态度看待和关注诺贝尔奖。

因为,今天的中国人,完全有这份底气。

(摘编自澎湃新闻《今天,我们如何关注诺贝尔奖?》)
材料四:2019年的诺贝尔奖早已尘埃落定,但它的影响却依然存在。

客观说,不少中国人对诺贝尔奖总体上仍有崇拜心结,有人号召漠视这个奖项,实际上很难做到。

西方仍处在全球软实力的上游,我们受西方影响经常是情不自禁的。

但我们对诺贝尔非自然科学奖的理性认识也的确在增加,质疑它们已经成为很多人对其态度的一个持久
性元素。

允许自己对诺贝尔奖的各种临时性感受自然发生,不纠结于对它形成前后一致的统一态度,不被它牵着鼻子走,这或许才是中国社会对诺贝尔奖真正的一份“平常心”。

(摘编自环球时报《看淡诺贝尔奖,说来容易其实挺难》)
(1)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两位得主,分别是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和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

B . 自诺贝尔文学奖颁布以来,瑞典学院有8次宣布“保留奖项”,推迟的原因都是因为战争或没有合适的候选人。

C . 近几十年来,当代中国科学家们取得了不少诺贝尔奖级成果,因此我们有足够的底气说,中国也必将获奖。

D . 从诺贝尔奖获奖成果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很多领域仍与国际存在差距。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诺贝尔奖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见证了百年来人类历史的变迁,恐怕哪个国家都不会完全忽视它的价值和意义。

B . 中国作家残雪因在诺贝尔文学奖赔率预测榜上名列前茅而令国人感到欣喜。

C . 诺贝尔奖背后的科学家精神比获奖者及其科研成果更有价值。

D . 诺贝尔奖的荣誉可以给一个国家带来声望,并有助于推动这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3)随着2019年诺贝尔各种奖项的尘埃落定,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我们今日应如何关注诺贝尔奖?
3. (9分) (2020高二下·晋中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智慧停车,这一概念试图通过技术支持,实现在线查询和泊位预订,并支持诱导停车、反向寻车、智能支付。

发展智慧停车,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停车信息不对称问题。

2015年《中国城市智慧停车指数报告》有过这样一组数据:北上广深停车位平均缺口率达76.3%,而停车场泊位平均空置率却高达44.6%。

车位绝对缺口与相对利用不足并存的状况足够说明:加强停车位的供给固然关键,但盘活车位资源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

近两年来,智慧停车已经迎来了一轮大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超过200家企业研发了各种智慧停车APP。

然而诸多实践也表明,技术固然是化解难题的手段,真正的推广却离不开“兼容”。

因为企业分头行动,城市内部
“山头林立”、数据彼此独立,用户不方便,城市管理也难以升级,停车也就难以真正“智慧”。

能不能建立一个城市级智慧停车系统?面对千万级人口、超160万辆乘用车,不亚于京沪的拥堵程度,哈尔滨城投集团通过联合优先科技股份公司,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地磁传感、近场支付等技术,搭建了一个实时化、可视化的城市级智慧停车平台,为国内解决停车难问题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创新样本。

停车问题一头直通动态交通,一头扎进社区,甚至路内路外的管理方式都不尽相同。

智能停车面临各种权利关系的界定与处理,涉及一个城市的综合治理问题。

具体而言,泊位的普查与认证最为关键,没有完备的基础数据,后续管理无从谈起;管理短板也必须补上,只有避免“路面归交警、小区不要紧”的治理空白,才不会涌现“见缝插针”式的乱停放。

再比如,有学者提出可以利用社区白天闲置车位实现车位共享,但增收的停车费如何共享,却有赖于更完善的业主委员会治理。

这一系列问题都表明:解决停车难,仅有一个城市级的智慧交通基础架构还不够,关键要有一个政府、企业、社会、个人相调适的智慧治理架构。

智慧停车系统的目标,绝不止于方便停车,更在于有效调节车流,这便需要人们直面一个烧脑的思考题:停车管理到底是公益还是生意?从2015年底国家发改委推行“不同区域、不同位置、不同车型、不同时段停车服务差别收费”来看,停车费尤其是民营资本独资的停车场收费已经放开;然而因为担心乱收费,各地对停车费的事实价格管制依然存在。

智慧停车,能否实现明码标价之下的价格浮动,助推各地突破价格管理的矛盾心态,这可能是影响停车智慧程度的一个重要环节。

应该说,加快发展智慧停车已经成为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子课题,考验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更检验着城市运用“互联网+交通管理”的现代化治理能力。

如果每一个城市都能落实城市级的智慧停车方案,不仅有助于化解停车不便带来的心塞,也有望疏解城市交通拥堵,让城市多点从容。

(摘编自何鼎鼎《智慧停车,让城市更从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发展智慧停车,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停车信息不对称问题,盘活车位资源远比加强停车位的供给更重要。

B . 智慧停车,离不开技术支持,但真正的推广却离不开“兼容”,建立一个城市级智慧停车系统有利于解决停车难问题。

C . 解决停车难,仅有一个城市级的智慧交通基础架构还不够,关键还要有一个政府交通部门的智慧治理架构。

D . 实现明码标价之下的价格浮动,助推各地突破价格管理的矛盾心态,是影响停车智慧程度的重要环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先阐释智慧停车的内涵,然后从建立城市级智慧停车系统和智慧治理架构以及停车收费管理等方面,多层次论述了智慧停车这一创新管理手段。

B . 第二段通过哈尔滨搭建城市级智慧停车平台这一例证,论述实现智慧停车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证明建立城市级智慧停车系统的可行性。

C . 第三段通过列举泊位普查认证、管理短板、停车收费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归纳推理出智慧停车所要面临的关键所在。

D . 第四段对智慧停车系统目标的定位,旨在论证智慧停车目的在于有效调节车流,而非方便停车,从而使论述走向了深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智慧停车,其智慧不只体现在对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运用上,还体现在智慧化综合管理上。

B . 如果依托更加完善的业主委员会治理,解决好停车费共享问题,社区白天闲置的车位实现共享的设想就可能变为现实。

C . 发展智慧停车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方面,它检验着城市运用“互联网+交通管理”的现代化治理能力。

D . 城市级的智慧停车方案如果得到落实,既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也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的大问题,能让城市多一份从容。

4. (2分) (2017高二下·承德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塾师老汪
老汪在开封上过七年学,也算有学问了。

老汪瘦,留个分头,穿上长衫,像个读书人;但老汪嘴笨,又有些结巴,并不适合教书。

也许他肚子里有东西,但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

头几年教私塾,每到一家,教不到三个月,就被人辞退了。

人问:“老汪,你有学问吗?”
老汪红着脸:“拿纸笔来,我给你做一篇述论。


人:“有,咋说不出来呢?”
老汪叹息:“我跟你说不清楚,噪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


但不管辞之多寡,学堂上,《论语》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一句,哪有翻来覆去讲十天还讲不清楚的道理?自己讲不清楚,动不动还跟学生急:“啥叫朽木不可雕呢?圣人指的就是你们。


四处流落七八年,老汪终于在镇上落下了脚。

老汪的私塾,设在东家老范的牛屋。

老汪亲题了一块匾,“种桃书屋”,挂在牛屋的门楣上。

老范自家设私塾,允许别家孩子来随听,不用交束脩,自带干粮就行了。

十里八乡,便有许多孩子来随听。

由于老汪讲文讲不清楚,徒儿们十有八个与他作对,何况十有八个本也没想听学,只是借此躲开家中活计,图个安逸罢了。

但老汪是个认真的人,便平添了许多烦恼,往往讲着讲着就不讲了,说:“我讲你们也不懂。


如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徒儿们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兴,而老汪说高兴个啥呀。

恰恰是圣人伤了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人,不是添堵吗?恰恰是身边没朋友,才把这个远道来的人当朋友呢;这个远道来的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只不过借着这话儿,拐着弯骂人罢了。

徒儿们都说孔子不是东西。

老汪一个人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老汪教学之余,有个癖好,每月两次,阴历十五和三十,中午时分,爱一个人四处乱走。

拽开大步,一路走去,见人也不打招呼。

有时顺着大路,有时在野地里。

夏天走出一头汗,冬天也走出一头汗。

大家一开始觉得他是乱走,但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也就不是乱走了。

十五或三十,偶尔刮大风下大雨不能走了,老汪会被憋得满头青筋。

一天中午,东家老范从各村起租子回来,老汪身披褂子正要出门。

两人在门口碰上了。

老范想起今天是阴历十五,便拦住老汪问:“老汪,这一年一年的,到底走个啥呢?”
老汪:“东家,没法给你说,说也说不清。


这年端午节,老范招待老汪吃饭,吃着吃着,又说到走上。

老汪喝多了,趴到桌角上哭着说:“总想一个人。

半个月积得憋得慌,走走散散,也就好了。


这下老范明白了:“怕不是你爹吧,当年供你上学不容易。


老汪哭着摇头:“不会是他。


老范:“如果是活着的人,想谁,找谁一趟不就完了?”
老汪摇头:“找不得,找不得,当年就是因为个找,我差点丢了命。


老范心里一惊,不再问了,只是说:“大中午的,野地里不干净,别碰着无常。


老汪摇头:“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又说:“碰到无常也不怕,他要让我走,我就跟他走了。


老汪的老婆叫银瓶,银瓶不识字,但跟老汪一起张罗私塾,老汪嘴笨,银瓶嘴却能说,但她说的不是学堂的事,尽是些东邻西舍的闲话,嘴像刮风似的,想起什么说什么。

人劝老汪:“老汪,你是有学问的人,你老婆那个嘴,你也劝劝。


老汪一声叹息:“一个人说正经话,说得不对可以劝他;一个人胡言乱语,何劝之有?”
银瓶除了嘴能说,还爱占人便宜,不占便宜就觉得吃亏。

逛一趟集市,买人几棵葱,非拿人两头蒜;买人二尺布,非搭两绺线。

夏秋两季,爱到地里拾庄稼,碰到谁家还没收的庄稼,也顺手牵羊捋上两把。

从学堂出南门离东家老范的地亩最近,所以捋拿老范的庄稼最多。

一次老范到后院牲口棚看牲口,管家老季跟了过来:“东家,把老汪辞了吧。


老范:“为啥?”
老季:“老汪教书,娃儿们都听不懂。


老范:“不懂才教,懂还教个啥?”
老季:“不为老汪。


老范:“为啥?”
老季:“为他老婆,爱偷庄稼,是个贼。


老范挥挥手:“娘们儿家。


又说:“贼就贼吧,我五十顷地,还养不起一个贼?”
这话被喂牲口的老宋听到了。

老宋也有一个娃跟着老汪学《论语》,老宋便把这话又学给了老汪。

没想到老汪潸然泪下:“啥叫有朋自远方来?这就叫有朋自远方来。


(选自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本文擅长以经典文句的使用来表现人物性格,如老汪翻来覆去讲不清楚“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就说明了作为乡村塾师的他迂腐无能。

B . 文中老汪毎月两次的“乱走”令人备感困惑,直到端午节老汪酒后吐真言,暴露内心秘密,说出“总想一个人”时,才真相大白。

C . 本文以白话口语为主,又掺入了方言和文言,读来别有风味,同时,这样的语言既契合老汪的身份和生活环境,也暗合他的尴尬处境。

D . 本文虽只是选段,但故事情节相对完整,作者以简约沉稳的白描手法,生动地塑造了人物群像,展开了一幅北方村镇的风俗画卷。

(2)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老汪对《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一句的独特理解,其实源于自身人际关系的体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 (11分)(2020·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唐太宗论
宋孔文仲
缙绅之论,皆以为唐太宗之德业,可以追迹三代之盛王;予以为太宗特秦皇、汉武之不败不危者耳。

太宗当隋氏之乱,辅翼高祖起义晋阳,以一旅之师转战天下,所向必败其军,取其将,包其地。

及已即帝位,政事简肃,尊儒重贤,法度文章,稍稍修立,而憔悴之民,复见升平之世。

由是言之,太宗可谓明天子矣。

及其务名尚功而用心于外,生事四夷而勤兵于远,则何以异于秦皇、汉武之为哉?虽然,秦皇坐招天下之乱,汉武大穷中国之民,而太宗之失,未至于此,予故曰秦皇、汉武之不败不危者也。

请略言太宗之失四事,以为君国者戒。

《春秋》书公会戎于潜,说者以为御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盖夷狄者,天地幽阴之气,聚于障塞之表,散于沙漠之上,故其君臣无阙庭之礼,其士民无冠带之制,先王视之,若猿狖之在山,鱼鳖之在泽也。

其来不以为荣,其去不以为辱,其毁我不足忧,其誉我不足喜。

而太宗溺于四夷之甘言,称“天可汗”而以临之,屈天子之贵,下从酋长之号,以徼名于流俗之间,其失一也。

蕃夷种类,非有礼义忠信之心,慈良岂弟之意也,特屈于不得已而稽首于我,譬如鹰隼,饱则飏去。

先王知其然也,投之不毛之区,置之荒忽之地,使其耳不闻中国之金石,目不覩宗庙之礼,其心冥然如圈豚笠彘,不识堂陛之上,然后奸谲之心,悖乱之计,伏而不生。

此先王御夷狄之长计也太宗不察此而听四夷遣子弟入太学使之习治乱晓权数以为子孙无穷之忧其失二也。

《黄石公记》曰:“舍近而图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而图近者,逸而有终。

”先王非不知廓地万里以为广,聚四夷之财以为富,然夏、商、周之盛,地不过五千里,而夷狄之国不与焉,知其力不足以守也。

太宗略取四夷之地
而并置州县,使其将士更往递戍于风霜砂砾之野,河源险阻之上,万里奔命,九死一还,舍本而争末,空内以实外,其失三也。

夫夷狄之性,非可以法度、风化调习之也,先王待之甚轻,责之甚简,虽有傲慢不逊,往往置之度外。

周宣之时,玁狁内侵,至于太原,其事变亦已亟矣。

宣王未尝投袂抚剑角逐之也,命将驱之出境而止。

太宗愤高丽出不逊语以拒使者,于是戎衣亲征,涉大海,冒寒暑,至亲持戈于马上以身先士卒,吮骁将血以感厉三军。

以人主之尊,而与徼外之小国争一旦之儁,败则辱国,胜则不武,其失四也。

诚使太宗蚤去四失,而裁之以先王虑深计远之道,则庶几乎近世仁义之主;而太宗兼有之,臣故曰秦皇、汉武之不败不危者也。

(选自《舍人集》)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虽然,秦皇坐招天下之乱虽然:即使如此
B . 以为君国者戒君:君主
C . 而夷狄之国不与焉与:亲附
D . 责之甚简简:简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而憔悴之民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B . 而太宗溺于四夷之甘言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C . 空内以实外约以连兵大举
D . 胜则不武则刘病日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一开头就亮明观点“太宗特秦皇、汉武之不败不危者”,然后从正反两个方面概述唐太宗的历史功过,并且通过比较阐述了观点。

B . 文章分别从追求名声、遗祸子孙、驱遣将士、争胜境外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唐太宗在处理与“夷狄”的关系上存在着的严重错误。

C . 本文和《六国论》一样,条理层次特别清晰,又都属于史论,以古讽今,富有现实针对性,虽立论标新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