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护业务架构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耕地保护业务架构
耕地保护业务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耕地资源基础数据库:全面整合影像地图、空间框架、行政区划、耕地、永久基本农田、相关规划、建设用地审批等全区域耕地保护相关基础数据,叠合田长制管理业务数据,形成耕地资源基础数据库。
2. 耕地动态监测一张图:构建耕地保护一张图,直观展示区域内耕地分布和利用情况,借助无人机航飞、卫星遥感监测、高点视频监控、信息传感器获取等实时监测手段,结合视频智能识别、AI检测提取等高新技术,及时发现耕地变化,预警违法用地、标志牌损毁、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行为,赋能开发复垦、耕地占补、增减挂钩、违法占用、整改落实等业务场景,形成实时监测、科学研判、精准落地的耕地保护新模式。
3. 天地网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打造涵盖数据汇聚、任务管理、案件管理、巡田管理、绩效考核、统计分析等功能的综合管理平台,为耕地分布、耕地占用、巡田进度、违法案件、案件处置、田长统计、巡田里程管理提供支撑。
4. “2111”智慧耕保监管应用体系:压实耕地保护责任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就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两平衡”,落实耕地用途管制耕地“两平衡”从管控建设占用和管控农地互转的角度共同构建了耕地用途管制的整体架构。
为进一步贯彻“严保严管”工作要求,通过信息化手段强化“两平衡”制度的落实,基于“2111”
智慧耕保监测监管体系,从控流出和增流入两端同时发力,通过信息化技术管控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构建台账清单,形成耕地保护动态平衡的一本账,有效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总的来说,耕地保护业务架构是实现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的关键,它通过数据整合、动态监测和信息化手段等手段,为耕地保护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