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10月《医学心理学》全国自考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秋10月《医学心理学》全国自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情感特点的是______。
A.深刻性
B.稳定性
C.强烈性
D.持久性
2、下列心理应激中可能会给个体健康带来消极影响的是______。
A.生活日复一日,毫无变化
B.主动看紧张刺激的侦探片或恐怖片
C.主动参加一些冒险活动
D.在不同的部门间展开竞赛活动
3、下列属于C型行为模式的是______。
A.做事不慌不忙
B.很易引起不耐烦
C.争强好胜
D.不拒绝
4、在进行心理评估前,主试会先和被评估者适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评估过程中,也会注意和对方的交流。
这体现了心理评估要求评估者应具有______。
A.专业知识
B.自我认识能力
C.人际沟通能力
D.观察能力
5、下列能体现大脑左半球功能特征的是______。
A.整体的
B.具体的
C.直观的
D.分析的
6、在心理护理过程中,需要尊重患者,将患者视为合作者,鼓励他们参与到自己的护理工作中。
这种护理方式针对的患者年龄段是______。
A.儿童
B.青年
C.中年
D.老年
7、15世纪文艺复兴之后,哈维等提出血液循环学说,将医学推向了以生物躯体为中心的新时期,即______。
A.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B.机械论医学模式
C.生物医学模式
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8、遇到应激事件时,我们会尝试寻求社会支持,寻求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这在应激状态调节中属于______。
A.调整对刺激事件的认知态度
B.采取适当的防御机制
C.改善心理环境
D.学会放松技术
9、下列关于负性情绪对心身健康的影响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A.负性情绪损害人的生理功能
B.负性情绪会导致心理疾病
C.负性情绪会导致身体疾病
D.负性情绪不具有生理反应成分
10、人们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情感是______。
A.美感
B.道德感
C.理智感
D.求知感
11、一名学生考试失利,因害怕回家被父母责罚,从而离家出走。
这属于应激反应中的______。
A.消除应激源
B.回避
C.改善情绪
D.改变应激源
12、在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成效最大的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是______。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验法
D.调查法
13、视物变形症的患者,感觉周围的人或物体的大小形状和体积等方面变大或变小。
这属于______。
A.幻觉
B.感觉过敏
C.感知综合障碍
D.错觉
14、遇事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构思不同凡俗的人,是具备了创造力的______。
A.独特性
B.流畅性
C.复杂性
D.变通性
15、人们阅读《西游记》时,会根据书中的描述想象出孙悟空的形象,这个过程主要运用是______。
A.不随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创造想象
16、学生在知觉几何图形的过程中,可以将一些画得不完整的图形看作完整图形,这体现的是知觉的______。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7、在做测试之前,被试前一晚熬夜赶工作,来到测试地点后频频打哈欠,这种情况是不太适合继续施测的,可能会导致测验出现误差。
这一被试误差来源是______。
A.被试动机
B.测验焦虑
C.练习效应
D.生理状态
18、下列关于康复心理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A.医学心理学和康复医学的交叉学科
B.只关注已经丧失的生理功能的恢复和改善
C.探索残疾人与社会、心理与躯体在残疾时的相互影响
D.最终目的是使患者重新回归社会
19、小王生病了,医生提出两种方案,一种是吃药,一种是开刀,小王虽然都不想要,但最后还是决定保守治疗吃药,请问小王的动机冲突属于______。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以上皆非
20、下列关于人际沟通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当信息源发出的信息足够明确清晰时,可以避免产生沟通障碍
B.在面对面的沟通过程中,信息源和信息接收者的角色不断相互转换
C.在电话沟通中,只是一方说,另一方认真听,也可能会阻碍沟通的顺利进行
D.面对面沟通的影响力要大于间接的沟通方式
二、填空题
21、急性患者最突出的心理问题是______、此时的心理护理主要集中在增加患者的______上。
22、心身疾病的心理诊断,常用方法是______和______。
23、心理咨询师通过与来访者面对面交流,初步判定被试有抑郁倾向,又通过MMPI人格测试确定了他的判断,请问在此过程中,咨询师采用了______和______两种心理评估方法。
24、一个优秀的心理治疗师应该具备:要有一颗帮助别人的心、要有一个敏锐的观察力、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______和______。
25、在治疗关系中,治疗师和患者都正面临着婚姻危机,于是两个人每次治疗都互相吐槽而没有进一步的措施,这段治疗关系不符合治疗关系应具有______的和______的特点。
26、患者遵从医护人员的医嘱进行检查、治疗和预防疾病的行为,称为______,又称为患者的______。
27、心理应激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输入、中介、______和______。
28、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包括心身统一观点、认知评价的观点、主动适应与调节的观点、个性特征作用的观点、______和______。
三、名词解释题
29、言语表情
30、常模
31、心理现象
32、思维
33、性格
四、简答题
34、简述感觉的对比性及其分类。
35、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36、简述生活事件和疾病的关系。
六、论述题
37、小泉有洁癖,平时什么东西都要擦洗很多遍,洗手也要洗很多遍,他明明知道没有必要,但是仍然忍不住要这么做,心理治疗师知道后,决定对小泉采取行为主义的冲击疗法,请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对小泉采用冲击疗法?
38、俗话说的好,听话听音,观人观色,人们不仅根据别人说什么来进行沟通,还会通过各种非言语沟通的方式进行交流,请结合实际工作情况,举例论述如何在工作中使用非言语的沟通方式使得病人可以对你产生信任。
39、二战期间,英国伦敦不断受到德国空袭,消化性溃疡并穿孔的患者明显增多。
这表明情绪对健康有怎样的影响?试阐述情绪、情感对心身健康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D
4、C
5、D
6、C
7、C
8、C
9、D
10、C
11、B
12、B
13、C
14、D
15、B
16、B
17、D
18、B
19、B
20、A
二、填空题
21、恐惧、安全感
22、会谈法、心理测查
23、会谈法、心理测验法
24、要具备乐观的生活态度、要遵守职业道德
25、单向性、系统性
26、遵医行为、依从性
27、反应、结果
28、社会对个体影响观点、情绪因素作用的观点
三、名词解释题
29、言语表情是情绪性的言语语调、节奏、速度等的表现。
言语表情是人类所特有的表达情绪的手段。
30、是指常模团体的分数分布,是解释个体测验分数的基础。
31、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
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两个部分。
32、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33、性格是个体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对人、对己、对客观现实所持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这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性格是人格的核心部分,受人的意识倾向性的制约,反映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体现了人格的社会性内涵,故受社会规范的制约。
四、简答题
34、感觉的对比性是指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可分为:
(1)同时对比:两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同时产生的感觉之间的对比。
(2)继时对比:两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时产生的感觉之间的对比。
35、(1)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表现为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
(2)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需要的满足是人的全部发展的一个最基本原则。
(3)他将需要划分为5个不同的层次,分别从低到高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4)马斯洛认为生理需要是其他各种需要的基础,只有当人的一些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有动力促使高一级需要的产生和发展,“自我实现”是人类需要发展的顶峰。
36、生活事件是造成心理应激进而损害健康的主要应激源。
(1)生活事件同疾病发生和加重有相关关系。
(2)生活事件作为一种非特异性因素同大多数疾病有联系。
(3)生活事件的性质与特点,影响它们同疾病间的相关程度。
(4)生活事件同疾病间只有较低的相关。
六、论述题
37、冲击疗法又名满贯法,是在治疗开始的时候就将患者处于他最害怕的情境中,如果没有真正可怕的事情发生,那么紧张、焦虑不安就会明显减轻,一般患者只要在其害怕的情境中呆上两个小时,症状就会明显减轻,因此要劝说甚至命令患者坚持,为防止过度强烈的心身反应对原本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害,应用前要严格的做必要的检查,且征得患者的同意,现场也应该严密观察与适时终止。
答案中提到将患者置于脏的环境坚持一段时间。
38、非言语沟通主要通过身体语言沟通和副语言沟通来实现,主要包括:
(1)目光;
(2)表情;
(3)身体姿势与身体动作;
(4)衣着打扮;
(5)副语言;
(6)人际空间与人际距离。
39、表明一些容易引起强烈紧张状态的重大生活事件,会使人产生心身疾病。
情绪、情感对心身健康的影响:
情绪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成分,直接关系到心身健康,而所有心理活动又都在一定情绪基础上进行,因而情绪是心身联系的纽带。
正性情绪能使人从心理与生理两方面保持健康;负性情绪会损害人的正常生理和心理功能。
负性情绪产生过于频繁或强度过高或持续时间过长,会导致身体疾病或心理疾病。
现代人医学研究证明,临床上常见的心身疾病,都是与不良情绪有关。
严重不良情绪也可导致心理障碍及精神疾病。
为拥有一个健康的身心状态,应该设法避免不良情绪,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