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赵兴勇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按照党的十八大部署,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现已在全党深入展开。
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学习,我对以上观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以下是自己的拙见,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党加强作风建设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历史经验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
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
早在建国前夕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向全党敲响了警钟:要警惕执政以后同群众疏远以至严重脱离群众的危险。
建国以来党群关系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我们党对党群关系的认识也不断深化。
党的作风建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时代内涵和不同的重点任务,但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条不变的原则。
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将长期执政条件下党群关系的认识提到了新的高度,给予了党群关系明确而深刻的表述:血肉联系。
《决议》明确指出,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这既是对我国建国60年来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的深刻反思。
二、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面临的新考验
当前,我们站在关键的历史节点、全新的发展起点。
“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前景可期,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曙光在前。
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让党群干群关系面临新的严峻考验。
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还大量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不仅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更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
面对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
三、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建国60年的经验启示我们,党的作风建设必须与党的中心任务紧密相连,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如何按照十七大的要求,采用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清醒地正视和应对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面临的新考验、新问题,是党的作风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首先,要在党员和党员干部中强化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
密切联系群众必须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群众来源于科学认识群众,即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群众观。
要教育党员和党员干部坚持唯物史观,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观点。
其次,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只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向人民群众学习,为人民群众服务,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第三,要实践“三个代表”。
“三个代表”集中到一点就是代表并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
“代表”是“联系”的升华,“联系”是“代表”的基础,没有“联系”就没有“代表”,没有“代表”就不能保持“联系”。
“代表”不是一般的“联系”,而是使“联系”达到升华,只有“血肉联系”才能升华。
所以,保持“血肉联系”才能做到“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才能保持“血肉联系”。
第四,反对并治理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这是当前群众意见最大的两个问题,主要表现在干部的工作作风上。
官僚主义的要害是脱离群众,当官做老爷。
形式主义的要害是只图虚名,不务实效,对上应付领导,对下应付群众。
我们要通过从严治党,发扬民主,健全制度来揭露和批判这两股风气,惩治不合格党员干部。
第五,全党上下都要把党员和党组织同人民群众关系的状况作为
衡量党的作风建设的根本标准。
只有全党上下都把这一标准从内心到行为建立起来,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才能解决,党的作风乃至党的建设其他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当前,改革发展任务繁重,无论是抓住发展关键期的机遇,还是应对矛盾凸显期的挑战,都迫切要求党员、干部保持作风纯洁、密切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这样,党的宗旨才能得到最切实的体现,国家才能获得最持久的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