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合集下载

胺碘酮治疗中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胺碘酮治疗中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胺碘酮治疗中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来源: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作者:史瑾,孙英贤单位:入站时间:2009-09-07 11:10:00胺碘酮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能阻断钾通道,延长复极,主要用于各种室上性和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房颤及室颤的发生。

其半衰期具有明显个体差异约2O~100天,平均58天,可以通过口服和静脉途径给药。

过去认为该药疗效满意,尤其对于顽固性、恶性心律失常,毒性低,安全可靠,被认为是比较理想的抗心律失常药。

但随着临床上的广泛使用,发现长期应用胺碘酮可以出现多种器官的毒性反应,报道胺碘酮不良反应发生率有较大差异,约30%~93%,这些差异可能是由于所治疗患者的临床特点、用药剂量、严重程度、随访时间、毒副反应的定义各作者彼此不同之故。

主要有心脏毒性、肺毒性、甲状腺毒性和肝功能障碍等.但是,只有10%左右的人因严重不良反应需要停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小剂量胺碘酮不仅能有效的控制心律失常,而且能降低心律失常死亡率,但是仍可以引起相当的副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药物的疗效,防止重要器官的损害,现简要介绍其严重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1 肺毒性肺毒性是本药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早期研究发生率约为2%~17%[1-2],新近meta-分析表明应用小剂量(< 300 mg/d)发病率约1%[3]。

已有报道过敏性肺炎、肺泡性/间质性肺炎或肺纤维化、胸膜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引起肺炎的病例,多见于> 4OO mg/d的长期治疗者。

据报道,长期应用此药,患者可发生肺纤维化,呈进行性发展,病程短,平均病程3~5年,预后不良,甚至死亡。

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药物剂量有关,也可能与对本品过敏有关所致,还有人认为本品对肺有直接损害。

1.1 诊断实际上,患者在使用该药治疗期间,尤其在用药数月或数年后,出现呼吸道症状,如进行性活动后呼吸困难(劳累时尤甚)、咳嗽(痰多或干咳)、胸痛等,应注意其致肺纤维化和诱发间质性肺炎的可能性。

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对室性早搏病人QTd的影响及QTd对室性早搏疗效的预测价值

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对室性早搏病人QTd的影响及QTd对室性早搏疗效的预测价值

Q 离 散 度 ( T ds es n QT ) 表 了 心 肌 区 域 性 复 极 T Q i ri , d 代 p o
mmHg 3 P ) 窦 性 心 率 < 6 / n 房 室 传 导 阻 滞 、 态 =0 1 3 k a 、 0 mi 、 病 窦房结综 合征 、 形性 室速 、 闸质纤 维化 、 多 肺 甲状 腺 机 能 亢 进 异
和电解质可明确病 因。 3 3 早 期 发 现 及 时 治 疗 对 慢 性 肺 心 病 急 性 加 重 期 病 人 应 常 . 规查 电解 质 , 以便 早 期 发 现 。治 疗 时 应 以 消 除 诱 发因 素 , 极 治 积 疗原发病 为主。纠正 中重度 低钠 血症需 用 3 氯化 钠注 射液 。 首先 用 补 钠 公 式 计 算 补 钠 量 的 1 3补 给 , 后 根 据 病 情 调 整 分 / 然
合 稳 心 颗 粒 效 果 更 佳 。QTd对 于 抗 心 律 失 常 药物 疗 效有 预 测 价 值 。 关键词 : 碘 酮; 心颗粒 ; 胺 稳 室性 早搏 ; QT 离散 度
中 图分 类 号 : 5 1 7 R 8 . R 4 . 2 9 5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 6 2—1 4 ( 0 8 0 —0 7 一 2 17 3 9 2 0 )8 9 1 O
批 输 人 。稀 释 性 低 钠血 症 必 须 用 高 渗 盐 水 治 疗 , 限 制 葡 萄 糖 并 及 低 渗 、 渗 液 体 的 人 量 , 等渗 氯化 钠 不 能 提 高 细 胞 外 液 的 晶 等 因 体 渗 透 压 , 能 使 细 胞 内 水 分 子外 移 , 而 可 稀 释 血 浆 蛋 白 , 不 反 加
王 仲 文 , 作 于 山 西 省 大 同 市 第 三 人 民医 院 。 工

口服胺碘酮患者QT离散度检测的临床意义

口服胺碘酮患者QT离散度检测的临床意义

6 0~1 0 0 m s 者 发生 心律 失常 5例 , ( 窦性心 动过缓 2
例, 窦性 心 动过缓 伴 Q T间期延长 、 长Q T间期 、 Ⅱ度
I 型房 室传 导 阻滞各 1例 ) , 心律 失常 发生 率 5 0 %。
3例 Q T c d ≥1 0 0 m s 者 均发 生心律失 常 ( 阵发性 尖端 扭 转 型室速 2例 , 显著 窦性 心动过 缓伴 长 Q T间期 1
3 5例 患 者 中 , 出现 心 律 失 常 9例 ( 心 律 失 常
组) , 未发生 心律 失常 2 4例 ( 无 心律 失常组 ) 。1 2例
Q T c d<6 0 m s者 均 未 发 生 心 律 失 常 。1 0例 Q T e d
并快速房颤 3例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转复后 2 例, 高血 压性 心脏 病伴 短 阵室性 心动过 速 2例 , 持 续
山东 医药 2 0 1 3年第 5 3卷第 3 4期
口服 胺 碘 酮 患 者 Q T离 散 度 检 测 的 临床 意 义
郭 慧梅 ( 泰 山 医学院 附属 医院 , 山 东泰安 2 7 1 0 0 0 )
摘要 : 目的
观察长期应 用胺 碘酮患者 Q T间期( Q T ) 、 Q T离散度 ( Q T e d ) 的变化 , 指导胺碘酮 的临床应用 , 提高 3 5例 口服胺碘酮患者进 行 2 4 h动 态心 电图监测 , 根据有无 心律失 常发生将 患者分 心 律失常组 Q T 、 Q T c d明显长于无 心律失常
心 电图 Q T离散度 ( Q T c d ) 变化 , 现 分 析 结果 并 探 讨 其 临床 意义 。 1 资料 与方法
与等电位线的交点; ③有 u波存在时取 T波与 u波 交界的最低 点。为消除心率 改变对 Q T间期 的影

胺碘酮对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QT离散度影响的临床观察

胺碘酮对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QT离散度影响的临床观察

tc l r y m a etdwt a oaoe 8w e . bfr ad a e et u t a e fQ d a dc rte eet eeo— r ua ar t ist a i mi rn ek i r hh r e h d eoe n f rt a t r met h vl so T n uav f e w r b e u i f sre . R s l A t ek o ra e tvn i l r yh i w srmakberd cd a d Q d hv er sd f m ( evd eut s f r8 w e ft t n etc a ar tm a a e ral e ue n T ae d ce e r e em ru r h a o 6 .6± 1 .4 m o(3 9± 1 .) s( < .1.C nis n A oao ecn b fc v o ooayh a i aei s 50 12 ) st 3 . 6 2 m P 0 O ) o c i mi r a e ee tef crn r er d es n a- n o d n i r t s
冠 心 病伴 室性 心 律 失 常 而 且使 患者 QT d明显 减 少 , 善 患者 的 预后 。 改
【 键 词 】 冠 心病 室性 心 律 失 常 胺 碘 酮 关
I f e c f mld r n n Q i e s n i ainsw t o o a y h a t i a ec mpiaig v n r ua r h tmis n l n eo o a o e T ds ri p t t j c r n r e r s s o l t e ti lra r yh a u a O p o n e h de e n e

胺碘酮对难治性心律失常QT离散度的影响

胺碘酮对难治性心律失常QT离散度的影响

rf co r yh a i a sf a d r i l saey w i a e ue T d a d dces cu e c fsvr e at ar tmi s ae n ea e t tg hc cn rd c Q c n erae ocr ne o eee r r y h lb r h
5 8例难治性心律 失常患者静 脉应用胺碘酮 治疗前后校 正 的 Q c T d的变化 。结果
难 治性 心律 失常组 Q c T d显 著

高 于 对 照 组 , 异有 统 计 学 意 义 8 .1 2 . S4 .  ̄ 04 , 29 3 P 00 ) 差 62  ̄ 81 V. 1 2 3 . t . , < .1 。难 治 性 心 律 失 常 组 应 用 胺 碘 酮 治 2 2 5 = 0 疗 后 Q c 治 疗 前 比较 明显 缩 小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25  ̄ 02 S 8 .1 2 . , . 7 P 00 ) 结 论 T d与 差 5 .8 2 . V. 62  ̄ 81 t 3 ,< .5 。 8 2 =2 2
泛应 用 。
碘 酮 治 疗 难 治 性 心 律 失 常 能 缩 小 Q c , 降 低 严 重 心 律 失 常 和 心 源 性 猝 死 的 发 生 , 安 全 可 靠 , 得 临 床 广 Td 可 且 值 关 键 词 : 律 失 常 ; 源 性 猝 死 ; 碘 酮 ; T离 散 度 心 心 胺 Q 中 图 分 类 号 : 5 17 R4. 文献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7 9 8 ( 0 2 0 - 16 0 10 — 6 8 2 1 )2 0 5 - 2
(H a ioH si l f apn , apn u nd n 7 0 C ia u qa opt o ig R o igG a g o g5 0 , hn ) aoR 1 5

胺碘酮的作用及副作用

胺碘酮的作用及副作用

胺碘酮的作用及副作用
胺碘酮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心律失常,特别是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房颤动。

胺碘酮的作用机制包括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持续时间、抑制电气传导、减少自律性和抑制窦房结和房室结功能。

这些作用可帮助恢复心脏正常的节律和减少心脏电反应性。

然而,胺碘酮也具有一系列副作用。

其中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甲状腺功能异常(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亢进)、顺行性色素沉着症(因胺碘酮在皮肤和眼睛中的沉积导致)、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

此外,胺碘酮还可能引起有害的心脏副作用,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血流减少。

另外,胺碘酮对肝功能和肺功能也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因此,在使用胺碘酮时,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心脏功能和肝肺功能,并密切关注可能的副作用。

患者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和肝功能测试,以及进行心电图和甲状腺功能检查。

总体而言,胺碘酮是一种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其副作用需要得到足够的关注和监测,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胺碘酮、普罗帕酮对QTc离散度的影响比较及其临床意义

胺碘酮、普罗帕酮对QTc离散度的影响比较及其临床意义
【关键词】 胺碘酮 普罗帕酮 QTc离散度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amiodarone and propafenone on QTc dispersion Liu Zhenfen,Yin Hong.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Lanzhou First Hospital,Lanzhou 730050
附表 两组用药前后QTcd的比较(±s,ms)
组别 最大QTc 最小QTc QTcd
用药前 用药后 用药前 用药后 用药前 用药后
胺碘酮 417.6±20.3*
451.1±29.7*
373.2±22.5*
420.7±26.3*
44.3±14.9**
:动态心电图上室早减少76%以上。
5.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样本率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
1.两组用药前后QTcd的比较:胺碘酮、普罗帕酮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2%和82.4%(P>0.05)。胺碘酮组QTc较用药前明显延长,而QTcd反而降低(附表);普罗帕酮组QTc及QTcd较用药前均无显著变化(附表)。
但近年来QTcd与室性心律失常的高危性或易患性已有不少报道[4~8],且对QTcd预报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也有有价值的报道[1,2,9]。
基于以上认识基础,我们回顾了过去7年中胺碘酮及普罗帕酮对良性室性心律失常(LownⅡ级、ⅣA级)的干预治疗及其与QTcd的关系,胺碘酮疗效是肯定的。我们同意Cui[2]的观点,胺碘酮能明显降低QTd可能是该药在临床上有高效抗心律失常、低致心律失常作用的原因。Cui同时认为,在现今抗心律失常药物中,胺碘酮是唯一能有效地降低室性心律失常所致病死率(尤其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存活者)的药物。

曲美他嗪联合胺碘酮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QT离散度的影响

曲美他嗪联合胺碘酮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QT离散度的影响
表 2 两 组 治疗 后 室 性 心 律 失 常 改 善 (% 】
治疗前室性早搏
76 5(6 2 / 8 1) 7 1 6( 5 8 / 8 1) 2 5 9( 21 / 8 1)
8 6 . 2(5 0, 5 8)
其作用机制为直接通过线粒体调节细胞对氧的利 用, , 从而产生更多的能量 ,提供代谢性心肌细胞 保护 ; 另一方面 ,曲美他嗪可抑制氧化磷酸化和 脂肪酸利用 ,促使心力衰竭 的心肌细胞从脂肪酸 氧化功能转化为葡萄糖 的氧化 ,从而保护慢性缺
浙江l 临床医学2 0 1 3 年6 月第 1 5 卷第6 期
两组方案均能下降室性早搏和阵发性室速 的发生 率 ,联合用药组较胺碘酮组在 3 个月和 6 个月时 均能显著改善室性早搏发生率 ( P < O . 0 5 ) ,而在 6 个月随访时 ,更能显著改善阵发性室速的发生率
( P < O . 0 5 o见表 2 。
治疗前,其室性早搏、阵发性室速的发生率基
本一致 ,从 中选择存在室性心律失常 L o w n 分级
高脂 血症
≥m级者 ,观察胺碘酮单药或合并 曲美他 嗪使用
3 、6 个月后室性早搏 、阵发性室速改善率。发现
作 者单位 :3 2 2 2 0 0浙江 省浦 江县 人 民医 院 内二科

83 0・
1 . 2 方法
先接受规范的抗心力衰竭和冠心病治
疗 3个 月 ,然 后在 原 有 治疗 不 变情 况 下 ,给予 胺
碘酮 ( 民生塞诺菲制药有 限公司 )口服 0 . 2 g ,3
次/ d , 连服 1 周, 然后 改 为 0 . 2 g , 2次 / d , 连服 1 周,
症 ,病情危重 ,病死率高 …。本文通过对采用 曲 美他嗪联合胺碘酮治疗 1 6 2例缺血性心力衰竭并

胺碘酮对心衰伴心律失常患者Q-Tc离散度的影响

胺碘酮对心衰伴心律失常患者Q-Tc离散度的影响

胺碘酮对心衰伴心律失常患者Q-Tc离散度的影响张芑元【期刊名称】《健康研究》【年(卷),期】1999(000)002【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对心衰伴心律失常患者Q-Tc离散度(Q-Tcd)的影响。

方法:观察15例采用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发定性早搏患者的Q-Tcd变化,并与12例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患者作治疗前后对照。

结果:①治疗前:心衰并发室性早搏Q-Tcd为(6867±24.24)ms,对照组Q-Ted为(33.01±3.30)ms,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②心衰并发室性早搏组治疗后Q-Ted为(52.90±12.84)ms,较治疗前明显减小,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③对照组治疗后Q-Ted为(30.45±10.11)ms,较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结论:胺碘酮可减小Q-Tc离散度,作用大小与心肌细胞复极差异程度相关。

【总页数】3页(P18-19,24)【作者】张芑元【作者单位】浙江省富阳市人民医院!31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相关文献】1.胺碘酮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Q-Tc离散度的影响 [J], 张晓东;倪卫;林德智;郑远明2.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对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r心功能及QT离散度的影响 [J], 王磊3.胺碘酮在心衰伴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J], 张新锋4.胺碘酮治疗心衰伴心律失常患者的价值研究 [J], 杨瑛; 周一兰; 刘杰; 李蕾蕾5.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对慢性心衰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指标的影响 [J], 陈昭喆[1]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胺碘酮对心律失常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胺碘酮对心律失常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胺碘酮对心律失常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倪念勇【期刊名称】《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1(022)002【摘要】@@胺碘酮属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由于其广谱、高效而为临床广泛使用,但随着副作用的不断发现,尤其是QT间期的明显延长而影响了胺碘酮的使用。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QT间期离散度(QT internal dispersion,QTd)比QT间期更能反映心室复极的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1]。

本文旨在通过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前后QTd的变化了解胺碘酮对心律失常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rn1 临床资料rn1.1 一般资料 1994年1月至1996年11月间门诊治疗的57例患者,年龄21~70(54±11)岁;其中男性35例,年龄21~70(56±9)岁,女性22例,年龄23~67(50±14)岁。

57例中室性心律失常43例,心率66~108次/min,心房纤维性颤动14例,心率78~108次/min,治疗前全部病例QT间期均≤0.44 s。

病因见表1。

【总页数】2页(P56-57)【作者】倪念勇【作者单位】上海第九棉纺织厂卫生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相关文献】1.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J], 胡鹏云;杨玉勤2.稳心颗粒胺碘酮对室性早搏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J], 王红雷;宋建平;何宇峰;王珏3.美托洛尔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不同时间段的QT间期离散度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影响研究 [J], 齐晓贵;徐海波;辛凤萍;董丽妍4.探究室性心律失常应用美托洛尔与胺碘酮结合治疗对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J], 王晓琴;何梅;胡盛丽5.美托洛尔应用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对其QT间期离散度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J], 胥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胺碘酮、普罗帕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及对QT离散度的影响

胺碘酮、普罗帕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及对QT离散度的影响

胺碘酮、普罗帕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及对QT离散度的影响张萌萌;刘建军;樊光红【期刊名称】《青岛医药卫生》【年(卷),期】2000(000)002【摘要】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分别属于Ⅲ类和Ⅰ。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二者均为临床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关于二者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对QT离散度(QT_d)的影响,国内鲜有报道。

本文观察了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QTd 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 1996年9月~1999年9月确诊为Lowh Ⅱ级、Ⅳ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所有病例动态心电图标准,室早在1000次/24小时以上)而排除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病等器质性疾患,所有病例电解质及心功能无异常。

胺碘酮治疗组26例,男11例,女15例,平均年龄43±11.6岁。

普罗帕酮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平均年龄45±10.8岁。

【总页数】1页(P129-129)【作者】张萌萌;刘建军;樊光红【作者单位】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 266041;266041;266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相关文献】1.曲美他嗪联合胺碘酮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QT离散度的影响 [J], 傅国栋;吴苏振2.胺碘酮与索他洛尔对QT离散度的影响及QT离散度改变对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预测价值 [J], 张光明;张辉;刘素云;崔炜;郝玉明;杨秀春;刘凡;都军;祖秀光;谢瑞芹;杨晓红3.胺碘酮美西律普罗帕酮对QT离散度影响的临床观察 [J], 陈二南;侯建民4.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较 [J], 张湘燕;郭谷生;刘迪丹5.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较 [J], 张湘燕;郭谷生;刘迪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及QT离散度影响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及QT离散度影响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及QT离散度影响王凤英【期刊名称】《医药论坛杂志》【年(卷),期】2005(26)20【摘要】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及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年2月~2005年2月收治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在常规利尿剂、洋地黄、转换酶抑制剂,血管扩张剂、硝酸盐类制剂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碘酮8周.结果治疗2周后心功能明显改善65%,室性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55%,Q-T离散度(QTd)由(65.5±11.2)ms减至(41.1±10.5)ms(P<0.01).治疗8周后心功能明显改善80%,室性心律失常控制率75%,QTd由(65.5±11.2)ms减至(31.2±6.5)ms(P<0.01).结论胺碘酮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降低QTd,抗室性心律失常,可安全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总页数】2页(P43-44)【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可达龙;QT离散度【作者】王凤英【作者单位】河南省嵩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1【相关文献】1.长期β-受体阻滞剂治疗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QT离散度和预后的影响 [J], 王晓华;姚恒臣;吴兴利;周敏;于珂;孔祥泉;蔡孔长2.胺碘酮与索他洛尔对QT离散度的影响及QT离散度改变对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预测价值 [J], 张光明;张辉;刘素云;崔炜;郝玉明;杨秀春;刘凡;都军;祖秀光;谢瑞芹;杨晓红3.胺碘酮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QT离散度的影响 [J], 刘晓宇;王春燕;王悦喜;阿荣;张迎军;任保军4.胺碘酮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QT离散度的影响 [J], 吴静;王运茹;徐亮;杜华5.口服胺碘酮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QT间期及QT离散度的影响 [J], 李文远;段明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胺碘酮对心脏QT离散度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胺碘酮对心脏QT离散度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胺碘酮对心脏QT离散度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侯庆生;夏振中
【期刊名称】《天津药学》
【年(卷),期】1999(011)002
【摘要】胺碘酮治疗室性期前收缩34例,春疗效,比较治疗前后QT校正值,及QTc的离散度。

结果;胺碘酮的治疗有效率85.4%,QTc治疗后较治疗前有延长,但QTcd减小10.6±0.8ms。

结论;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QTc虽延长但QTcd减小,提示胺疗效可能改善了心电的复极过程。

【总页数】1页(P44)
【作者】侯庆生;夏振中
【作者单位】天津市宾水医院;天津市第一工人疗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2
【相关文献】
1.胺碘酮与索他洛尔对QT离散度的影响及QT离散度改变对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预测价值 [J], 张光明;张辉;刘素云;崔炜;郝玉明;杨秀春;刘凡;都军;祖秀光;谢瑞芹;杨晓红
2.美西律、胺碘酮对QT离散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J], 张冀军;郭广庆;郭庆平;牛青英
3.食管心房调搏心脏负荷试验时QT离散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雷长城;郑剑光;赵定菁
4.口服胺碘酮患者QT离散度检测的临床意义 [J], 郭慧梅
5.心脏衰竭患者QT离散度与心功能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J], 刘亚荣;文毅;李汶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与QT间期的关系——附100例报告

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与QT间期的关系——附100例报告

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与QT间期的关系——附
100例报告
张辉
【期刊名称】《新医学》
【年(卷),期】2008(39)3
【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时QT间期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10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予胺碘酮(负荷量600 mg/d治疗7日,再给予400 mg/d治疗7日,其后用200 mg/d治疗2周,继以100~200 mg/d治疗4个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QT间期延长与抗心律失常有效率的关系及其不良反应.结果: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有效率高达95%,其维持量小(100~200 mg/d),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QT间期延长者较QT间期不延长者效果好.对负荷期末QT间期不延长者,延长其用药负荷期后部分患者可取得满意疗效.结论:胺碘酮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时,QT间期延长者较不延长者疗效好.
【总页数】2页(P184-185)
【作者】张辉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心内科,45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与QT间期的关系 [J], 王羚
2.小剂量胺碘酮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QT间期与疗效关系研究 [J], 郭永红;蹇在金;陈琳
3.应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与患者心电图QT间期相关性的临床分析 [J], 陈红梅
4.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与QT间期的关系 [J], 王羚
5.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与QT间期的关系 [J], 昝春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与QT间期的关系

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与QT间期的关系

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与QT间期的关系
昝春辉
【期刊名称】《《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年(卷),期】2012(021)001
【摘要】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与QT间期的关系。

方法选取室性心律失常患者50例,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胺碘酮,全程、负荷、维持治疗,观察相关指标。

结果通过治疗后,患者的QT间期显著延长、室性早搏、短阵室速均有显著改善,总有效率为96%,为发生心功能降低,肝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及皮肤、神经、眼角膜损伤、恶性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治疗后QT间期延长情况与个体有关,对部分QT间期不延长患者可适当增大剂量,可达到治疗效果,因此,口服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用药途径方便、安全、QT延长情况有个体化差异。

【总页数】2页(P43-44)
【作者】昝春辉
【作者单位】旺苍县凤凰梁社区医院心血管内科四川旺苍628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7
【相关文献】
1.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与QT间期的关系 [J], 王羚
2.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与QT间期的关系——附100例报告 [J], 张辉
3.小剂量胺碘酮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QT间期与疗效关系研究 [J], 郭永红;蹇在金;陈琳
4.应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与患者心电图QT间期相关性的临床分析 [J], 陈红梅
5.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与QT间期的关系 [J], 王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对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影响评价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对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影响评价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对患者超敏 C- 反应蛋白水平 , 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影响评价【摘要】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对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心律失常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普罗帕酮治疗,研究组给予胺碘酮治疗。

比较效果。

结果:研究组HR、PR间期、QTd离散度、QTcd离散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超敏C-反应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过程不良作用未见明显差异,P>0.05。

结论:胺碘酮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改善心率变异性,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胺碘酮;心律失常;效果;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心率变异性指标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居多。

心律失常的进一步发展会导致心力衰竭,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心律失常严重程度存在相关[1]。

本研究分析了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对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影响,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心律失常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5例。

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43-78(62.35±2.78)岁。

其中14名患者为心功能Ⅱ级,15名患者为心功能Ⅲ级,6名患者为心功能Ⅳ级。

研究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43-78(62.12±2.56)岁。

其中13名患者为心功能Ⅱ级,15名患者为心功能Ⅲ级,7名患者为心功能Ⅳ级。

两组统计学比较显示P大于0.05。

1.2方法对照组的患者给予普罗帕酮,即普罗帕酮片服用,每次100mg,每天服用3次,治疗1周后可适当增加用量,直至理想效果继续维持治疗4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20 0 7年第 2 1卷第 6期 e o o u i t n,0 7V 1 1 o dJ f mm nc i s 0 ,o. . . C ao 2 2N 6
[ 章 编 号 ]0 6 24 (0 7 0 — 6 7 0 文 10 — 4 0 2 0 )6 0 5 — 2
1 资 料 与 方 法
13 Q d测 定 用 同 步 1 _ T 2导 联 体 表 心 电 图 测 定 Q d 除外 T、 T. U波 分 界 不 清 的 导联 , 速 2 m /, 纸 5 ms 每 例测 Q T间期 导 联数 不 少 6个 , 每一 导联 连 续 测定 3
个 Q T间期 取 其 均值 , 在无 法测 量 的导联 放弃 。从 实
胺 碘 酮是 一种 抗 心律 失 常药 物 ,常 用 于治 疗严 重 器质 性 心 脏 病 的室 性 心 律 失 常 。我 院 2 0 0 2年 3 月~ 0 6年 6月 应 用 胺 碘 酮 治疗 3 20 0例 室 性 心律 失 常 患 者 .观察 胺 碘 酮 对 室性 心 律 失 常 的 疗 效 和 对 Q d的影 响 , 旨在 探讨 胺碘 酮 在 预 防心 源性 猝 死 的 T 作用 。
疗 前 与 对 照 组 的 Q c 别 为 8 .8 2 .14 .6 T d分 73  ̄ 84 、 1  ̄ 2
3 .8 两组 比较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 .1 。 07 , P 00 ) 22 胺碘 酮 对 室性心律 失常 患者 Q 离散度 的影响 . T 3 0例 室性 心律 失 常 患者应 用 胺 碘酮 治疗 后 , T Q
室 性 心律 失 常 3 0例 ,男 1 8例 , 女
ma- T m n x Q c i。 1 . 统计 学 处理 4 计 量 资料 以X S 示 ,组 间差 异  ̄表
1 2例 , 年龄 4 ~ 8岁 , 57 平均 6  ̄ 22岁 。所 有患 者未 6 1. 使 用过 胺碘 酮抗 心 律失 常 ,在 近 4周 内未 接 受其 他 抗 心律 失 常药 物 的治疗 。3 0例 室性 心律 失 常类 型经 心电图(C 和 2 E G) 4小 时 动态 心 电 图 ( otr确 诊 , Hl ) e 主要包 括 :频 发多 源 室性早 搏 ( 室早 ) 、连发 室 早 、 Rn oT现 象 、 阵 室 性 心 动 过 速 ( 速 ) 持 续 性 室 短 室 和
(< .5 。 P 00 ) 而对 心率 R间期 、 R P Q S波 时限无 明显 改

65 7・
胺 碘酮对 室性心律 失 常患者 Q T离散度 的影响
王 燕 萍
( 门 市人 民 医 院 内科 , 苏 2 6 0 ) 海 江 2 10
摘要
目 的 :观 察胺 碘 酮 对 室 性 心 律 失 常 的 Q T离散 度 ( TJ的 影 响 。 方法 : 室 性 心 律 失 常 3 患 者 予 胺 Qf ) 对 0例
性 比较采 用 t 检验 。
2 结 果
21 治 疗效 果 .
3 0例患 者 在治 疗 第 1 2周 时 , 2 有 7
例达 到有 效标 准 , 有效 率 9 . 00 治 疗前 后检 测外 周 %。
血象、 片、 、 胸 肝 肾功能 等均 无 明显 变化 , 1 予胺 有 例
碘 酮 治疗 4周 时 出现 促 甲状腺 激 素 ( S T H)轻 度 升 高, 继续 治疗 T H无 继续 升 高 。室性 心 律失 常 组治 S
不 同导联 最长 的 Q T问期 ( T x Q ma)减 去最 短 的 Q T
间期 ( T i) 即得 Q d Q c以 B zt氏公 式校 正 , Q mn , T 。T aet Q c Q /R— ;校 正 的 Q T = T ( R) T离 散 度 Q c =Q c Td T—
11 一般 资料 .
碘 酮 治疗 1 2周 , 察 治 疗 前 后 室 性 心 律 失 常 疗 效 及 治 疗 前 后 校 正 的 Q 观 T离 散 度 ( T d 的 变 化 。结 果 : 碘 酮 治 疗 Q c) 胺 后 室性 心 律 失 常有 效 率 9 . , T d显 著 性 下 降 ( 00 )并 未 发 现有 严 重 毒 副作 用 。 论 : 碘 酮 治 疗 室 性 心 律 00 Q c % R .5 , 结 胺 失 常 安全 有效 , Q f缩 小 , 而 减 少 室 速 、 颤 和心 源 性 猝 死 的发 生 。 使 TJ 从 室 关键 词 胺 碘 酮 ; 性 心 律 失 常 ; T离 散 度 室 Q 中 图分 类 号 R 4. 51 7
速 。 中冠 状 动脉 粥样 硬 化性 心脏 病 、 旧性 心肌 梗 其 陈 死 2 例 , 张型 心 肌病 7例 , 厚 型心 肌病 、 天 性 1 扩 肥 先
心脏 病各 1例 ; 心功 能 ( YH N A分 级 ) Ⅱ级 6例 , Ⅲ级 1 9例 , 级 5例 , 室 射 血 分 数 02 ~ .8 03 0 Ⅳ 左 .3 04 (.8  ̄ 00 7 。 Q .8 ) 长 T综合 征 ( T ≥04 s和 甲状 腺疾 病 患 Q c .4 ) 者不入 选 , 明显 的胺 碘 酮禁 忌证 。 无 选取 正 Q c T d值 , 1 男 7例 , 1 女 3例 ,
年龄 4 ~ 8岁 , 均 6  ̄ 26岁 , 心脏病 基 础 。 47 平 5 1. 无 1 . 治 疗方 法 2 3 0例 患 者 在 治 疗 前进 行 常 规 E G C
问期 延 长 ,与 治 疗 前 比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 P 00 )Q c .5 ; T d缩 小 与 治 疗 前 比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