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9分)
1. (9分)(2020·苏锡常镇模拟) 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

逸人论
刘再复
“五四”后,现代知识分子大部分都想走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文化救国的道路。

但从外国深造回来,他们才发现社会并没有提供施展才能的职业空间,这样,许多人就不得不去寻找“根本解决”社会问题的道路,即革命的道路,于是纷纷成了战士。

成了战士自然是好,但有些人确实是书呆,见到剑与火与血就害怕。

于是,这些人就想当隐士,也就是“逸人”。

但时代已不允许他们当隐士。

那些当战士的知识者指责他们:社会正在大变动,中国人这么苦,你还想当隐士,你的良心何在?于是当逸人的梦也就纷纷破碎。

积极参与“五四”革命运动的周作人,后来就想开辟“自己的园地”,创造个精神避难所。

然而,连他的哥哥鲁迅也指责他。

鲁迅认为,谋隐与谋官其实是相通的。

他还认为,“古今著作,足以汗牛充栋,但我们可能找出樵夫渔父的著作来?至于那些文士诗翁,自称什么钓徒樵子的,倒大抵是悠游自得的封翁或公子,何尝捏过钓竿或斧头柄。

要在他们身上赏鉴隐逸气,我敢说,这只能怪自己糊涂”。

鲁迅对隐士的批评有其历史具体性和针对性,而且古来隐士中确有以“隐逸”为手段抬高自己的身份,或身在山林、心在魏阙的人。

但鲁迅没有给一些确实希望逃避政治、逃避官场的作家诗人留下自由选择的空间。

这就太激进了。

做隐逸选择的人与强烈介入政治、热衷官场的人确有区别。

陶渊明的诗歌艺术成就,得益于他的隐逸。

隐逸不仅为他赢得时间,赢得写作的从容心情,而且使他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

这种境界和道家乐天安命相通,但不同于道家的逍遥无为,依然执著于日常生活现实,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能够守得住理想、情操和心灵自由的精神世界。

这种境界与平凡生活相连,又超越平凡的生活,不像玄学佛学般虚幻,又完全不同世俗的琐碎平庸。

这种境界使他创造出“平淡”的独到的诗歌风格,给文学史留下了千年来的永恒诗味。

面对的是平常的山野田园,闪射的是“生与死”思索的形而上光辉。

那个时代能容纳陶渊明隐逸的存在方式,真是诗家的大幸。

世界上应当有各种各样的存在方式。

隐士在某些方面不及战士,但他们把世上的功名看得淡漠,常常进入深远的精神生活,于艺术、哲学常有战士难以企及的贡献。

竹林七贤、扬州八怪,其实都是逸人或在某一人生阶段是逸人,但他们的书画诗很有成就。

弘一大师和苏曼殊,既当过战士也当过隐士,两种不同的人生体验,使他们的艺术
多姿多彩。

李白、苏东坡,时而战士,时而逸人,所以他们的作品不落单一,这与我们一些只会“放声歌唱”的诗人大不相同,确有丰富与贫乏之分。

“五四”后,能躲进象牙之塔潜心于学术、艺术的知识者太少。

逸人表面上回避世人,实际常常是服务世人的典范。

印象画派大师莫奈在远离巴黎的村庄里建立了自己的艺术庙堂今天变成了世人“朝圣”和享受艺术的地方。

(选自《人论二十五种》,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有些现代知识分子因无救国的职业空间而转向革命,又害怕流血牺牲继而想归隐。

B . 鲁迅认为古代很多隐士有的借隐逸来谋官,有的本身是封翁公子,算不上真隐士。

C . 隐逸让陶渊明创造出独特的审美境界,根植现实又超越世俗,汲取道家又超越道家。

D . 逸人通过学术、艺术等服务社会,在构筑深远精神生活上常有战士难以企及的贡献。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对周作人“五四”后的选择,鲁迅持指责态度,作者某种程度上持肯定态度。

B . 陶渊明所处的时代容纳了他的选择,使得那时代的诗歌风格呈现出多样性。

C . 逸人经历使弘一、苏曼殊、李白、苏轼的艺术创造从单一、贫乏走向多姿多彩。

D . 莫奈与陶渊明的事例说明创造独特的审美境界和伟大作品必须回归山野田园。

(3)作者对“时代与知识者的关系”有怎样的思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 (共3题;共30分)
2. (14分)(2018·无锡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徐锴,会稽人。

锴四岁而孤,母方教兄铉就学,未暇及锴。

锴自能知书。

稍长,文词与铉齐名。

元中,议者以文人浮薄,多用经义法律取士,锴耻之,杜门不求仕进。

铉与常梦锡同直门下省,出锴文示之,梦锡赏爱不已,荐于烈祖,未及用,而烈祖殂。

元宗嗣位,起家秘书郎,齐王景遂奏授记室。

时殷崇义为学士,草军书,用事谬误,锴窃议之。

崇义方得君,诬奏锴泄禁省语,贬乌江尉。

岁余召还,授右拾遗、集贤殿直学士。

论冯延鲁人望至浅,不当为巡抚使。

重忤权要,以秘书郎分司东都。

然元宗爱其才,复召为虞部员外郎。

后主立,迁屯田郎中、知制诰。

拜右内史舍人,赐金紫,宿直光政殿,兼兵、吏部选事,与兄铉俱在近侍,号“二徐”。

初,锴久次当迁中书舍人,游简言当国,每抑之。

锴乃诣简言,简言从容曰:“以君才地,何止一中书舍人?然伯仲并居清要,亦物忌太盛,不若少迟之。

”锴颇怏怏。

简言徐出伎佐酒,所歌词皆锴所为,锴大喜,乃起谢曰:“丞相所言,乃锴意也。

”归以告铉,铉叹息曰:“汝痴绝,乃为数阕歌换中书舍人乎?”
锴凡四知贡举,号得人。

后主裒所制文,命为之序,士以为荣。

锴酷嗜读书,隆寒烈暑,未尝少辍。

后主尝得周载《齐职仪》,江东初无此书,人无知者,以访锴,一一条对,无所遗忘。

既久处集贤,朱黄不去手,非暮不出。

少精小学,故所雠书尤审谛。

后主尝叹曰:“群臣劝其官,皆如徐锴在集贤,吾何忧哉?”李穆来使,见锴及铉,叹曰:“二陆之流也。


尝夜直,召对,论天下事,因及用人,才行孰先,后主曰:“多难当先才。

”锴曰:“有人才如韩、彭而无行,陛下敢以兵十万付之乎?”后主称善。

时国势日削,锴忧愤郁郁,得疾,谓家人曰:“吾今乃免为俘虏矣。

”开宝七年七月卒,年五十五,赠礼部侍郎。

谥曰文。

锴卒逾年,江南见讨,比国破,其遗文多散逸者。

(节选自《南唐书》,有删节)
(1)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铉与常梦锡同直门下省直:当值
B . 重忤权要,以秘书郎分司东都忤:违逆
C . 故所雠书尤审谛雠:校对
D . 比国破,其遗文多散逸者比:近来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贡举是当时朝廷用经义法律取士代替科举考试的人才选拔方式。

B . 朱黄是指朱、黄两种颜色的笔墨,古人校点书籍时用它以示区别。

C . 小学是中国古代经学中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等方面的学问。

D . 陛下原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常借用陛下为对帝王的敬称。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伯仲并居清要,亦物忌太盛,不若少迟之。

②群臣劝其官,皆如徐锴在集贤,吾何忧哉?
(4)徐锴以才学自居,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3. (10分) (2016高二上·汕头期中) 古代诗歌阅读
野泊对月有感①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③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

②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

③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1)诗的颔联是怎样描写“野泊”所见之景的?请简要分析。

(2)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4. (6分)(2020·柳州模拟) 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常被借用来说明为人应清廉不贪,再微小的东西也不能私取。

(2)黄河壶口瀑布飞流而下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气势雄伟。

《蜀道难》中与之情景相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杜牧《赤壁》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12分)
5. (12分) (2020高二下·定远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丁家斋
孙方友
①北下街位于陈州城西南角,南起西关大街,北至朱家街。

很早的时候,北下街就是回族群居的老街。

到了清朝年间,回族聚居点不断由城内的“回族巷”向西扩展,北下街一带回民不断增多,只是少了一个清真寺。

清末时,
居住在西关大街的沙、马两家富户捐资,在路西搭了个席棚,称为“经房”,回民们开始就近在此礼拜。

直到1920年,回教徒才开始集资筹建清真寺。

再后来,越来越多的回民围寺而居,形成了较大的回民区。

②清末民国时期,西关大街的商业繁盛,也给北下街的回族同胞带来了商机。

他们纷纷做起清真风味小吃,而且很快形成了气候,打出了名气。

如豆沫、羊肉胡辣汤、牛骨髓油茶、绿豆糊涂、羊肉水煎包等,各有特色。

名气大的有盖家“宝隆铺”的小苏肉、牛肉丸子,马家烧饼,白家豆腐脑儿,丁家斋八宝莲子粥。

③白家豆腐脑儿配有煮熟的咸黄豆、酱胡萝卜、黄瓜丁、酱油盐卤和适量的卤汤,卤汁鲜美,豆腐软嫩,色泽明快,老少皆宜。

了家斋八宝莲子粥是用江米、慈仁米熬制而成,吃的时候,每碗现加糖莲子、糖百合、瓜条、葡萄千儿、桃仁、杏仁、瓜子仁等多种果料和白糖桂花。

糯甜、味香、爽口,且又营养丰富,颇受顾客青睐。

④传说掌柜白福祥的嗓音非常好,他站在店前一声吆喝,顺风能传到朱家街。

白家和丁家的店铺挨着,席棚相连。

白福祥年过古稀,身板硬朗,还能站坛前卖豆腐脑儿。

丁家的老主人丁百仟已过世,接班的少掌柜丁海是丁百仟的三儿子,进铺子当掌柜的那一年才21岁,熬粥配料已很内行。

⑤与白家豆腐脑儿相比,无论是制作方法还是配料,丁家斋的八宝莲子粥皆属“贵族粥”,就是说,是有钱人喝的。

由于它配料高档,卖价也高。

当时一碗豆腐脑儿是一文钱,而莲子粥就需十文钱。

所以前来喝粥的客人多是中等以上的人家。

为能与“贵人吃贵物”配套,丁家的铺子也比较高档一些:八仙桌、石鼓凳、明窗亮几。

“丁记八宝莲子粥”的招牌据说是当年丁海的爷爷专请名人写的,花了50两银子。

与丁家相比,白家就显得寒酸:低桌子,小矮凳,而且又破又旧,油腻腻的样子。

又由于所卖的是价格低廉的大众食品,前来喝豆腐脑儿的人也多是引车卖浆之流。

对这种人,低桌矮凳自然也就可以了。

每每开张,摆在街边处,上面搭卷棚,给人一种很临时的感觉。

前来吃饭的人也多是慌里慌张的,全不像进丁家斋喝八宝粥的客人那样把吃饭当成了某种享受。

⑥这样,丁海就有点儿看不起白家了,觉得白家太“下里巴人”,与他们为邻总有点儿丢份儿之感。

开始的时候,他还有点儿顾及父辈们的交情,每天早晨开张还时不时向白老板打声招呼,可后来就很少正眼朝白家卷棚瞧了。

为能抬高自家的身价,丁海开始装修门面。

他花钱将店门重漆一遍,门前的走廊间原来是砖铺地,现在换成了大理石的。

店门两旁还放了两尊青田石狮,又摆了几个时令大花盆。

为与花盆对称,还在屋檐下挂了四个山东莱州的红绣球。

如此一翻新,丁家斋更加“阳春白雪”,更让白家显得寒酸。

⑦可是,让丁海不解的是,他如此这般非但没引起白福祥的不满和嫉妒,相反他还非常高兴似的,每见到丁海就禁不住由衷地祝贺,而且能让人看得出那是一种真诚与善意的祝贺,毫无虚伪之处。

这就让丁海有些犯难,丁、白两家店铺相邻,世代友睦。

他原以为自己如此朝“贵族化”发展能引起白家的忌恨,然后搬迁或将店铺转让于他,那样他就可以再将铺面扩大,使丁家斋彻头彻尾变成“阳春白雪”,专赚富人们的银子。

不想白老汉如此死脑筋,自己如此“欺负”他,他还表示由衷的祝贺,仿佛丁家的生意是他白家的一样,跟这种毫无野心的人为邻,只会辈辈平庸下去,绝不会有大的发展。

⑧曾有那么几天,他看白家一直无动于衷,心想你不搬我搬,可又一想,回族巷是小吃一条街,如果离开此黄金地段生意肯定会受损不说,自己不是白花这么多钱装修了。

更令他不可解的是,白家的生意非但没因他的“贵族化”而减弱,反而越来越红火,自家的生意反而不见长进,某些时段还仿佛不如以前。

⑨一天,他按捺不住,向“宝隆铺”的盖老板求教。

盖老板开初不愿说,逼得急了才笑了笑,说:“丁老板,你别忘了,车有车路,马有马道,你赚的是贵人的钱,而白老板赚的是穷人的钱,可天下还是穷人多呀!”丁海一听,恍然大悟。

自己一心想赚富人的钱,而北下街的富人就那么多,再加上北下街本来就是小吃一条街,人家真正有钱的人压根儿就不朝这里来。

你把店铺打扮得再贵族化,可在富人家眼里你的整条街就不够格儿!人家去的是闹区的大饭店,要的是档次。

⑩后来,丁海的生意越来越清淡,门台一高,穷人不敢进,富人不愿来。

再后来,终于撑不住,就将店铺盘了出去。

可令他做梦也想不到的是,接他家店铺的不是别人,而是卖豆腐脑儿的白老汉。

(选自《陈州笔记》,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小说开篇就交代了陈州城北下街的典型环境,它南起西关大街,北至朱家街,很早就是一条回民聚居的老街,暗示了丁海生意越发清淡并最终关门的结局。

B . 作者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描写北下街清真风味小吃,先概括介绍其品种及特色,其中不乏知名品牌,后重点描写了白家豆腐脑儿与丁家斋八宝莲子粥。

C . 生意清淡之后,少掌柜丁海前去请教“宝隆铺”的盖老板,盖老板起初并不愿说破个中缘由,他怕说出实话伤了丁海的自尊,可见盖老板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D . 小说题材具有浓郁的地域与民族特色,语言质朴自然,主题鲜明突出,深得中国传统小说的韵味,文中大量的内心独白很好地表现了丁海的个性特征。

(2)小说中的白福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白老板在丁老板装修门面后不发怒反而道贺,最后又接手丁老板盘出的店铺,小说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情节?请谈谈你的看法。

四、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9分)
6. (2分) (2017高三上·重庆月考)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法律与制度正义与否,决定了这个社会好人与坏人谁会占据上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会装
作“路人甲”当一名看客。

要想改变这样的现实,就必须要从法律制度上确保这个社会的好心人不能流血又流泪,确保那些讹人者受到应有的处罚。

A . 如果一个制度本身会“激励”或“鼓励”坏人去讹诈好心人,而不能很好地保护好心人,许多人就不敢见义勇为。

B . 如果一个制度本身就不能很好地保护好心人,相反还能“激励”或“鼓励”坏人去讹诈好心人,许多人就不敢见义勇为。

C . 许多人不敢见义勇为,是因为一个制度本身就不能很好地保护好心人,相反还能“激励”或“鼓励”坏人去讹诈好心人。

D . 许多人不敢见义勇为,是因为制度本身会“激励”或“鼓励”坏人去讹诈好心人,而不能很好地保护好心人。

7.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义务植树运动极大地推动了国土绿化,尤其是城市绿化的进程,对增强国民保护环境、重视绿化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B . 虽然互联网金融火热,但据调查显示,仍有超过六成的用户因担心安全问题而减少对互联网金融产品以及服务的使用。

C . “婴儿安全岛”试点工作暂停后,市福利院将集中精力认真做好己接收的患病弃婴的救治、康复和教育等服务工作。

D . 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既是弘扬传统美德、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8. (2分) (2019高一下·苏州期末)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七律的题材与风格,到王维是一个初步的开辟。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这里面有必然的趋势。

①这种情况和他的五律情况相近
②其实不仅王维是开辟,李白、高适、岑参诸家何尝不在开辟
③王维的七律,风格与题材都较当时诸家广
④艺术只要在发展,就是在开辟
⑤向来学者只讲杜甫的开辟,而不讲王维,这是不全面的
A . ①④⑤③②
B . ②③⑤④①
C . ③①⑤②④
D . ⑤③①④②
9. (3分)(2017·梅河口模拟)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说到底,改革是人在改革,是改革者催动着改革骏马飞奔。

“蹄疾而步稳”,对改革骑手来说,需要多么高超的本领!然而,我们的本领,随着形势和任务不断发展,①________,不适应的一面正在上升。

正如毛泽东同志1939年在延安的讲话: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②________!我们必须把高度的责任感、清醒的危机感化为加强学习的紧迫感,③________,多一点学习,多一点思考,多一点实践。

少一点无谓的应酬,少一点虚妄的空谈,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

10. (10分) (2017高一下·平罗期中) 下面是关于“我国大学生最想从事的五项工作”以及“最想工作的地方”的调查情况。

请阅读下面的调查统计表,然后回答问题。

表一:我国大学生最想从事的五项工作
表二:我国大学生最想工作的地方
(1)请综合表一,表二的信息,简要概括上述两个调查表反映的现象。

(2)针对上述两个调查表反映的现象,请分析其选择原因。

五、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6高二上·黄陵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亚洲国家生长着一种毛竹。

最初5年里,它以一种不易被人发觉的方式向地下生根,在5年时间伸展出长达几公里的根系,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发展变化。

第6年雨季到来时,毛竹终于钻出地面,而后,像被施与了魔法一样,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生长,迅速到达30米的高度。

神奇般的生长速度,让人惊叹不已。

上面文字,引发你怎样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

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9分)
1-1、
1-2、
1-3、
二、古代诗文阅读 (共3题;共30分)
2-1、
2-2、
2-3、
2-4、
3-1、
3-2、
4-1、
4-2、
4-3、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12分)
5-1、
5-2、
5-3、
四、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9分)
6-1、
7-1、
8-1、
9-1、
10-1、
10-2、
五、作文 (共1题;共5分)
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