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1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优质课件(共24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
北
和回答下列问题:(3′×3)
(1)如果要勘探石油,你会选择在甲___地,理由是甲地背斜,是储油构造。
(2)如果你要找地下水,会选择_乙__地,理由是乙地向斜,是储水构造 。 (3)如果要建造一个东西走向的隧道,你会选择在甲___地,
理由是 甲地是背斜,天然拱形,结构稳定 没有地下水干扰。
。
04 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谢谢聆听, 敬请指正。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01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观看视频, 类型 核对导学案 预习案表格 水平 2,进行订 运动 正。
运动方向 对地表的影响 水平挤压 褶皱山系 水平张裂 裂谷或海洋
举例
喜马拉雅山、 阿尔卑斯山等 东非大裂谷、 红海、大西洋等
垂直 地壳抬升 地表高低起伏和 青藏高原
运动 地壳下沉 海陆变迁
台湾海峡
关系:
相伴存在,同时发生 全球范围而言,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02
地壳运动——褶皱
根据岩层的形态: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02
地壳运动——褶皱
回答:下列图中表示的是向斜还是背斜,并说明原因。(2′)
地质构造: 背向背斜斜 原因:岩岩岩岩层层层层中向向向间上下上老拱弯拱两起曲起边新
判断方法12: 根据岩层的形新态老判关断系:判断: 背斜→岩层向中上间拱老起两边新 向斜→岩层向中下间弯新曲两边老
02
地壳运动——褶皱
回答:下列图中表示的是向斜还是背斜,并说明原因。(2′)
地质构造:向斜 原因:岩层中间新两边老
地形倒置
判断方法2: 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 背斜→岩层中间老两边新 向斜→岩层中间新两边老
2.下列地点能够露天开采煤炭且比较安全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知识小结
地形倒置
岩浆 活动
水平
背斜 褶
运动
皱
岩浆岩
变质 作用
内力作用
地壳 运动
垂直 运动
永久
变化
断 层
向斜 地垒
实 践 意 义
地堑
变质岩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曾经的高 山可能变为平地,海洋也能隆起成高 原,很多东西都在不停更替中逐渐消 失,永恒地,唯有初心。
02
地壳运动——地形倒置 导学案探究案的探究一
02
合作探究1 (3′×2)
地壳运动——地形倒置 导学案探究案的探究一
1、剖面图中,甲、乙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背斜、向斜、判断的依据
是 岩层的新老关系 。
2、甲的地形是 谷地 ,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松散、破碎,
成为这种地形的主要原因是: 容易受到外力侵蚀,形成谷地
导学案拓展案2
应用总结:
寻找水气油: 背斜:储油、汽; 向斜:储水
工程建设选址: 断层:大坝和建筑避开断层 背斜:适于打隧道
04 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对点练习 右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
1.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 矿难事故分别是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判断以下哪种不属于地质作用:
A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B桂林山水
C云南梯田
D荷兰的围海造田 E长江中下游平原
内力作用有哪些表现形式?
岩浆活动 ——岩浆喷出时影响地表形态
变质作用 ——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由地 球内部的高温高压引起
地壳运动(地震) ——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形式
01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
2.3.1 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学习目标:
1.了解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地质作用:内、外力作用。 2.通过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了解地质构造与地形的关系。 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实践意义。
东华高中地理科组 授课人: 姚婉璋
1.④处的地质构造是( ) A.向斜 B.背斜 C.地堑 D.地垒
2.下列山体的形成与③处的地质构造相关的是( ) A.喜马拉雅山 B.阿尔卑斯山 C.庐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D.富士山
04
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导学案探究案的探究二
合作探究1
你是一个地质学家,
现在有几个项目要求
你作出选择,请根据 提供的褶皱图,分析
南
甲
对点练习
(2013广东卷)图为某地实景图。 1.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搬运作用 B.地壳运动 C.变质作用 D.风化作用
03 地壳运动——断层
褶皱→断裂→断层
03 地壳运动——断层
庐华山山((块块状状山山))
03 地壳运动——断层
东非大裂谷
宁夏平原(地堑)
03 地壳运动——断层
对点练习 读下面地质构造图,回答1~3题。
戈壁沙丘…
黄土高原、 地表千沟万壑
华北平原
各种地形是如何形成的?
青藏高原 隆起抬升
地质作用
岩溶地貌
长江三峡
大兴安岭等
华山、泰 山、庐山
塑造地表形态的地质作用
定义:
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 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类型:
内力作用——地球内能引起 外力作用——太阳辐射能、重力能等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2019/7/22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22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
02
地壳运动——地形倒置 导学案拓展案1
一般,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地形倒置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较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这种情况如何确定向斜和背斜? 答:把缺失的部分岩层补充完整。
02
地壳运动——地形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