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探规范标准[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矿产勘查作业指导讲义-之探槽(剥土)
编录
导语:探槽编录在我们地质工作中,算是一个最常见不过和简单不过的工程编录了。

本文转自邹工的地质矿产勘查作业指导讲义系列,供大家学习。

一、槽探工程素描
探槽(剥土)素描方法及细则规定如下:
1、探槽代号TC,编号统一为线号加探槽号,如:1线2号探槽编号为TC0102,以此类推。

本项目素描图比例尺统一选用1:100。

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应保持一致。

按1米间隔标注比例尺刻度线,水平比例尺标在下方,垂直比例尺标在起点一侧(详见图1)。

图1
2、探槽端点以直径1mm圆心带点的小圆圈在图上表示,并于实地竖木桩作标记,在图上槽头表示出起点方位(及起点坐标)。

3、探槽素描方向首选正北壁、北西壁、北东壁或正东壁。

其素描图绘一壁(绘实际形态)及底(绘规则底,底宽采用1cm,便于标注样品和绘制岩石花纹),在地质情况较复杂、两壁地质特征差别较大时素描二壁及底。

4、素描图作法主要有两种:①、坡度展开法;②、平行展开法,本项目统一使用坡度展开法绘图。

4、编录方法步骤如下:
①、观察
参加人员2-3人为宜,首先对探槽的情况进行总的观察,统一认识,明确重要的地质现象,如岩性分层界线、接触关系、矿化与
分布、蚀变分带、断裂构造等,确定取样位置,并用红油漆画出分
层线及采样位置。

②、布设基线
将皮尺一端固定在槽头木桩基点,沿所素描的一帮拉到另一头,予以固定作基线标尺,用皮尺作基线,罗盘测量方位角及基线坡度角。

当地形坡度变化大、有拐弯或探槽过长可分段布置。

③、绘制基线
按预先计划好的槽壁、槽底及图名等位置,将基线按坡度角和确定的
比例尺展绘于厘米方格纸上。

④绘制槽壁及槽底
按基线不同位置,用小钢卷尺作标尺,按等间距(2m)或探槽
地形变化点沿基线铅直量取地形表面、槽壁与槽底交线、槽底边线、松散层与基岩分界线的位置,按确定的比例尺投点于厘米方格纸上,然后连接相同性质的各相应的点。

槽底用水平投影法,宽度用钢卷
尺测量,画于槽壁最低点1.5cm以下的位置。

⑤绘制基岩地质现象
用小钢卷尺作标尺,由左向右逐段测定基岩分层界线和构造线等的上界线点和下界线点位置,按比例展绘在厘米方格纸上,按界
线实际形态连接描绘。

将测量的地质体和构造产状和采集的标本、
样品及编号标注于相应的位置。

同时将取样位置、编号在槽底或槽
帮用油漆予以修正标记。

2、文字记录扉页格式
(1)时间、地点;(2)工程编号;(3)目的任务;(4)参加人员及分工;(5)工程位置;(6)工程方位;(7)工程素描部位;(8)导线及坡角;(9)覆盖情况。

3、岩性描述应从工程起点开始,记录分层界线数据统一以槽
底界线点垂直投影到基线上的读数为准,取样位置直接垂直投影到
基线上读数,若为槽壁取样应同时记录清楚取样位置距槽底高度。

4、地质描述内容
(1)岩性描述:岩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份等。

(2)地层、岩层或岩体产状。

(3)地质构造(包括褶曲、断裂、节理、片理等)特征。

(4)矿化及矿产特征。

(5)围岩蚀变特征。

(6)层间接触关系。

(7)标本及样品编号。

5、文字记录质量要求如下:
(1)记录项目和格式、描写内容和顺序、计量单位等符合有
关标准的要求。

(2)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语言精练、概念清楚、字迹清晰。

(3)分层合理,各层之间接触关系叙述清楚。

(4)岩、矿石定名基本准确,岩性描述详细且与定名相符,
能清楚反映出岩(矿)石的宏观特征及变化情况。

(5)蚀变与矿化的岩石和矿物特征、种类、强度及其关系等
描述清楚。

(6)构造类型、特征、性质及其与蚀变、矿化和相邻地质体
的关系等描述准确。

(7)各种产状数据齐全、准确,有代表性。

6、槽探编录要求:
4、将文字记录中的产状及其它重要数据着墨;素描图着墨整
饰包括图名、比例尺、坐标、岩性花纹、图例、编录、审核、日期、样品分析表;单工程野外编录结束后及时提交有关原始资料。

5、填写送样单;
6、据各种测量和鉴定、测试成果对现场编录进行修正、补充、归纳,编制必要的图表和小结。

七、探槽(剥土)工程编录提交的资料
1、探槽工程地质记录薄。

2、探槽素描图。

3、各种取样登记表
4、各种鉴定、试验、分析报告
5、探槽施工质量验收报告及验方记录
6、槽探工程编录小结。

其内容如下:
(1)设计目的和施工的地质效果;
(2)矿体(层)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及其产状变化特点;
(3)矿体(层)的品位,矿石的物质成份变化规律;
(4)矿体(层)的形态、产状、厚度及其变化规律;
(5)构造的特征、性质、产状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6)围岩蚀变、矿化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7、标本和照片及登记
8、各种质检记录
八、其它要说明的问题
1、整理采用批注的方式,不要对现场编录进行涂改。

2、槽(基线)起点位置在记录中应明确。

3、当基线坡度与地形和槽底不一致时,应说明。

4、素描和文字描述都以投影到基线的读数为准。

5、现场绘素描图时,花纹、图例可以用代号及符号表示。

6、探槽较长、坡度较陡时,槽壁可分段画。

7、探槽拐弯时素描图上要标明方位,并采用裂开法。

8、槽底素描可以按自然展开,也可以用统一的规则法画。

9、当探槽与岩矿层倾向有夹角时,必须换算成视倾角。

10、样品一般在素描的壁或底采集。

11、对探槽控制的矿体的真厚度、平均品位进行计算并填写到成果表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