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3 卖火柴的小女孩|语文S版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 3 课《卖火柴的小女孩》
二、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是这篇童话的特点,也是这个凄美的故事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作者开头描写了小女孩的处境:大年夜的街头又冷又黑,天下着雪,小女孩还在街头卖火柴。

接着,写了小女孩为了暖和自己,五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象──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直至跟奶奶一起飞走。

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在街头。

选编本课的主要意图,一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切实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是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三是通过课文,使学生走近安徒生,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
对于安徒生的童话学生是不陌生的,因为安徒生及其作品近百年来在中国有广泛的影响。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
从幼儿时代就对安徒生的童话有所了解,今天学习安徒生的童话他们会感觉有些浅近,因此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找准教学的切入点,给学生一个新的视角,激发他们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是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

同时,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在阅读中能通过自己感悟品味出作者所蕴含的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所展开的想象。

借助语言文字,通过自读感悟,感受小女孩美好的幻景,体会其所面临的饥饿、寒冷、痛苦和孤独的残酷现实。

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3、情感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借助幻灯片精美的画面,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体会小女孩命运的悲剧,社会的不公,从而产生高兴------悲伤------悲愤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童话故事内容。

难点:小女孩擦然火柴后会看到那些幻境的原因。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在一定情境之中训练语言事半功倍,”教学中,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通过多媒体动画、歌曲,让学生深入感悟文本内涵。

七、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提纲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划分段落并归纳段落大意。

2、学生合作学习提纲
小女孩一共擦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火柴都看到了什么?
3、教具、学具的准备
多媒体课件,歌曲。

八、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你们的大年三十是怎么过的吗?(让学生畅所欲言,并指定几位学生起来分享他们的大年三十是怎样过的?)
是的,大年夜本应该是一家团圆的日子。

吃着丰盛的晚
餐,喝着美味的饮料,分享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然后展望新的一年,温馨而幸福。

但在沙俄统治下的俄国人民却过着悲惨的生活,有一个小女孩,她在大年夜还要在街上卖火柴,你们想知道她在街上卖火柴发生了什么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课题)老师相信,只要你们认真学习,就会知道小女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二)、作者介绍。

安徒生:(1805—1875)
19世纪丹麦著名的作家,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

他家境贫寒,14岁开始自谋生计。

他一生写了160多篇童话。

他的童话爱憎分明,想象力丰富,构思巧妙,情节生动。

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为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

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出版。

他的童话故事还激发了大量电影、舞台剧、芭蕾舞剧以及电影动画的制作。

代表作:《海的女儿》、《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装》。

(三)、故事写作背景介绍。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发表于1846年。

当时有个朋友要求他为一幅拿着一束火柴的穷苦小女孩的画写一篇童话,这幅画让安徒生想起了自己母亲的苦
难童年。

当安徒生的母亲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她就被赶出家门到街上求乞,但她不愿求乞,又不敢回家,于是她就躲在城里的一座桥下坐着。

没有鞋穿,她只好用双手抱着双脚取暖,安徒生就是怀着对母亲深切的同情及对世道的不平,创作出了这篇充满泪水的童话。

(四)、检查预习情况。

1、我会读:
乖巧围裙兜着硬币蜷着哧捏着
橱窗火柴梗填满闪烁灵魂暖烘烘哆哆嗦嗦 2、划分段落,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段(1-4自然段):讲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小女孩痛苦、悲惨的生活现状。

第二段(5-10自然段):讲小女孩一次次擦亮火柴,眼前产生种种幻境。

第三段(11-12自然段):讲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

(五)、疏通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一部分:全班默读,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境遇。

2、学习第二部分:指定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大家想一想:小女孩一共擦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火柴都看到了什么?
3、我是归纳小能手。

4、第三部分问题预设:
课后思考:两个“幸福”有什么不同的含义?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九、板书设计
3、卖火柴的小女孩
大年夜又冷又黑光着头赤着脚卖火

第一次火炉
第二次烤鹅
第三次圣诞树
第四次奶奶
第五次留住奶奶
十、作业设计
1、我会拼写。

(10分)
ɡuāi qiǎo wéi qún kù dōu yìnɡ bì chú chuān ()()()()()2、我会分辨。

(10分)
乖()裙()币()堵()焰()乘()君()市()睹()掐()3、我会填。

(10分)
安徒生的代表作有:()、()、()、()、()。

十一、教学反思
课前活动时,我与学生聊聊自己幸福的生活,不仅可以让学生放松心情,还为下面的教学内容打好铺垫,学生现在幸福的生活和文中可怜的小女孩悲惨的境遇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能激发起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更加珍惜自己现在美好、幸福的生活。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
1、教学内容安排过多,使部分重点语句的品读显得蜻蜓点水。

若能抓住“可怜”这个中心词找句子感悟,可避免条分缕析,学生的朗读的时间就比较充分了。

2、由于受课堂时间限制,小组合作学习时间太短,使学生没能在找到重点语句的基础上,把问题想深、想什么是真正
的语文课呢?我想,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一种生活的乐趣,能够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能够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发展,能够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方法,也算是一种真正的语文课吧。

这也正是我所努力追求的目标。

课堂,永远是不完美的艺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