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应用专题3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包含修辞)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017·全国卷Ⅲ)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 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 爆竹虽然喜庆,但会带来空气、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发火灾, 一旦引发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 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 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
专题三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包含修辞) ——仿用句式结合其他考点,修辞综合设题
微视角·大考场 微镜头·大讲堂 微诊断·大能量
微视角 • 大考场
1.(2017·全国卷Ⅰ)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 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要选择 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 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 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解析 第一步,理解“归谬法”的要点:①假设某观点正确;②再按 此观点推论,③得出荒谬结论。第二步,分析例句的句式特点。第三步, 注意表达,符合“语言简洁明了”的要求。
知识拓展 归谬法是首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对这一论点 加以引申、推论,从而得出极其荒谬可笑的结论来,以驳倒对方论点的一 种论证方法。归谬法主要用于驳论文章。这种论证方法常和泼辣、犀利的 语言相配合,产生辛辣、有力而富有幽默感的表达效果。
方法技巧 怎样才能使语言表达准确? (1)符合特定的情境。 (2)符合事理及对象。即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运用谦敬称呼。 (3)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书面语庄重典雅,口语则通俗易懂。它们 并无优劣之分,只是适用的场合不同而已。口语、书面语的转化,复述或 转述的重点的转化。还要注意转述时间、地点、对象等具体情况。 (4)准确表达范围、程度及心理。
例句:如果作品水平越高,知音越少,这是何等的荒谬。如果作品水 平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答:_(_示__例__)如 __果__语__言__是__生__产__工_具 __,__能__够__生__产__出__物_质 __资__料__,__那__么__夸__夸__其_谈___ __的__人__就__可__以__是__百__万__富__翁__了__。___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微镜头 • 大讲堂
微点1 仿用句式(含修辞、推断题) 专题微评
1.推断式仿写(1题) 所谓“推断”,指推测断定,根据事实或前提推论,即由已知的或假 定的前提来推出结论,或由已知的结果追溯原因等,可以是由因推出果、 由果追溯因;也可以是由现象归纳原理、由原理说明现象。在推断的过程 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有两种:一是作为推断的根据出现错误;二是推断的 结果出现错误。
解析 这道题的题型比较新颖。做题时,我们要通过题干明确拖延症 的定义,并利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把这种行为习惯生动地描绘出 来,给人以警醒。
真|题|微|探 【考查内容】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考查形式】 ①“选用句式”主要考查根据不同的对象、场合、目 的等选择恰当句式进行表达的能力,“仿用句式”和“变换句式”主要考 查根据特定要求对所提供的语言材料进行仿写和变换的能力;②“正确运 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侧重于考查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能 力。 【考查趋势】 本考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常常与语言表达连贯、得 体、准确、鲜明、生动或其他考点综合起来考查,涉及语法、修辞等诸多 方面。
解析 语段中有些词句的使用不够准确,导致不合乎事实。如“势 必”“这样就可以避免”“只要……就能”等过于绝对。答题时将其所说 的必然改为不一定即可。
3.(2017·浙江)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 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 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3分)
①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②__不__是__有__兴__趣_就__一__定__能__取__得__好__成__绩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不__是__成__绩__好__就__一__定__能__很__好_地__适__应__社__会__需__要___________。
解析 本段中,“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 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说法绝对。成绩的取得,需要多种因素,并 不是只有兴趣就行。毕业后能否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不仅要看成绩,更 要看个人实践能力。
4.(2016·山东)拖延症的表现是,在能够预料后果不良的情况下,仍然 把计划要做的事情一再推迟。请运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拖延症的 危害。不超过40个字。(4分)
答:__(示__例__)_拖__延__症__是_生__命__的__窃__贼__,__它__会__在__不__知__不_觉__中__,__盗__取__你__的__热__情__,_ ___偷__走__你__的_机__会__。_______
2.命题式仿写(2题) 命题式仿写即话题式仿写,给出一个语言材料作为例句,以同一话题 或另外的话题组织材料,按照例句句式进行仿写。 3.自由式仿写(3题) 给出一个语言材料作为示例,仿写内容不确定(可自由发挥),依照示例 的句式进行仿写。
4.嵌入式仿写(4题) 所写句子在已给材料中间或末尾,一般限定了句子表达的思维空间, 要求与前后语句语意连贯,句式与给出的例句相同。 5.对联式仿写(5题) 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具有许多有趣的特征:对联由上下两联 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两联的字数必须 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
①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 ②___限__制__燃__放__烟__花__爆__竹__并__不__一__定_能__避__免__火__灾__的__发__生________________。 ③___不__是__限__制__燃__放_烟__花__爆__竹__就__能__避__免__环__境__污__染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