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爱情婚姻观的现实意义
浅析简爱的爱情婚姻观
![浅析简爱的爱情婚姻观](https://img.taocdn.com/s3/m/dc17053c0912a21614792970.png)
浅析简·爱的爱情婚姻观内容摘要:《简·爱》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小说不仅塑造了独立自尊,勇于反抗的新女性形象,更为重要的是表现了简·爱的爱情婚姻观念,简·爱的爱情观更显高尚纯洁,丝毫不虚假做作。
她追求以平等为前提,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观念。
关键词:《简·爱》爱情观婚姻观《简·爱》是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1816一1855)的代表作,它是英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世界文坛史上一部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
小说通过女主人公简·爱坎坷的一生,尤其是她在爱情上的悲欢离合,表现了一种新的爱情观,一种新的道德理想。
她一反当时重金钱,重地位的婚姻,也反对以功利为目的的婚姻,她追求以平等为前提,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观念。
简·爱从小失去双亲,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艰苦的环境磨炼了她坚强的意志,刻苦的学习使她拥有了超乎常人的才识。
由于从小寂寞孤单,简·爱对爱尤其是爱情有着执着的追求,敢于追求那种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爱情,她的爱情容不下一丝的杂质。
她是一位渴望自由平等、崇尚独立、勇于追求幸福爱情的女性形象。
父母早亡,从小寄养在舅母家,在寄人篱下的童年生活里,她承受了肉体上的痛苦和心灵上的屈辱,但却从不压抑自己。
在简·爱看来,人不能逆来顺受,不能委屈地活着,活着,就要自由,要平等。
孤儿院院长用死后灵魂要下地狱来威胁她,她针锋相对地说“:我定要保持健康不死。
”海伦遭到教师侮辱和惩罚而又表现逆来顺受时,对此她感到怒不可遏。
她对海伦说“:如果她用那根棍子打我,我要把它从她手里夺过来,当着她的面把它折断。
”……所有这些描写都标示出简·爱思想探索的第一高度———捍卫做人的独立,通过道德、精神、智力的追求去实现自己“人”的价值。
简·爱认为,婚姻应该建立在男女双方真诚相爱、心灵契合的基础上,不应该为金钱、财产、门第、权势、地位所左右。
《简爱》的女性主义思想分析
![《简爱》的女性主义思想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282ffcc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11.png)
简介《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于1847年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
该小说以主人公简·爱为切入点,描述了一个强大而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体现了女性主义思想。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简爱》中所体现的女性主义思想。
1. 自我实现与追求独立引言:在19世纪的英国,女性地位低下,受到男性压迫和束缚。
然而,《简爱》中的女主角简·爱却展示了她对于自我实现和追求独立的渴望。
1.1 爱的教育经历及对她的影响•充实内心:由于在寄宿学校度过的童年时光,简拥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优秀素养。
•自律自强:她通过努力学习并取得成功,在教师职位上展现了优秀能力。
•拒绝依附:她在罗沃德府操持生活,并拒绝成为他人附属品。
1.2 巴黎期间对女性地位的思考•自由与平等:在巴黎期间,简遇到了一些女性主义者,发现她们追求独立和自由。
•反抗男权制度:简开始意识到自身受到男权社会的压迫,并开始反抗这种对女性的束缚。
2. 爱情观与婚姻观的批判引言:女性主义思想也体现在对爱情观和婚姻观的批判上。
在《简爱》中,女主角对传统的爱情观和婚姻观提出了质疑。
2.1 对罗切斯特的挣扎•年龄差异:简担心自己与罗切斯特之间存在年龄不同带来的不平等。
•社会地位与财富:她认为社会地位和财富并不应该是决定两人关系的因素,更加重视感情的平等。
•爱情需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简坚持认为任何关系都需要建立在平等、尊重和相互理解的基础上。
2.2 推翻传统婚姻模式•拒绝接受婚姻的依附性质:简清楚地表达出她不愿意成为一个男人的附属品。
•独立与事业:她更加注重个人价值和追求,并且决心要过着一个独立自由的生活。
3. 自我认同与自主选择引言:女性主义思想强调女性的自主权利,包括自我认同和自主选择。
在《简爱》中,简·爱展现了这种思想。
3.1 追求真实的自我•拒绝伪装:简坚持保持真实的形象,在面对社会审视时也毫不掩饰自己。
•自我尊重与尊重他人:她坚守原则,不允许任何人对自己进行控制,同时也尊重他人的选择。
简析简爱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简析简爱的爱情观和婚姻观](https://img.taocdn.com/s3/m/f64ab7b4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8.png)
简析简爱的爱情观和婚姻观《简爱》是一部经典的英国文学作品,被誉为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中最伟大的一部作品之一。
小说以女主人公简·爱为线索,通过她的生活经历,描绘了一个纯真、坚强、独立的女性形象,同时也探讨了爱情观和婚姻观的话题。
简爱的爱情观:简爱的爱情观主要是表现在她的对待爱情方面。
她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爱情信仰,即父母的身份、财富、地位并不是爱情的必要条件,真正的爱情要建立在心灵相通的基础上。
在小说中,简爱倾心于罗切斯特先生,是因为他有一颗真实的心,表现出对简爱真实的爱和关怀。
简爱的爱情观可以从其与罗切斯特先生的互动中得到体现。
罗切斯特先生和简爱不因阶级差异、形象差异等曲折感情变化,两者之爱建立在平等和互助的基础上,这表现出简爱的思想品质。
简爱的婚姻观:简爱的婚姻观可以从她对待婚姻的态度中得到体现。
她一直是对婚姻持谨慎的态度,在婚姻中,她必须保留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行为自主性。
在小说中,她拒绝了sSt. John Rivers的求婚,因为她意识到他们之间并没有真正的爱情,而是一个建立在安全保障和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的婚姻。
简爱的婚姻观不同于她的当时的社会,这时期的英国婚姻观是基于社会等级和金钱财富的联姻婚姻,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被削弱,完全成为了丈夫的家庭财产。
而简爱对于婚姻具有忠诚和责任感,婚姻并不是丧失自我,而是建立在自由和平等之上的。
简爱的爱情观和婚姻观一定程度地反映了当时的文化背景和性别观念。
在重新定义婚姻的意义方面,简爱在文学中具有开创性意义。
简爱的爱情观和婚姻观体现出她的独立自主的精神,并为当时和今天的女性,提供了一个自我敬重和尊严的样本和目标。
论《简爱》中的女性意识
![论《简爱》中的女性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40d3bd42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6.png)
论《简爱》中的女性意识一、本文概述《简爱》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一部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成为女性文学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不仅描绘了主人公简·爱从一个孤儿成长为一位独立、自尊、自强的女性的过程,而且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女性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简爱》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分析简·爱这一形象如何展示了女性对于自我价值的追求、对于平等与尊严的坚守,以及对于爱情与婚姻的独特理解。
通过这一分析,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部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价值,而且能够从中汲取启示,为现代社会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提供借鉴。
二、《简爱》中的女性意识体现《简爱》这部作品通过主人公简·爱的成长与感情经历,深刻反映了女性意识在19世纪英国社会中的觉醒与抗争。
简·爱这一角色不仅是夏洛蒂·勃朗特自我意识的投射,更是女性意识觉醒的象征。
简·爱坚守个人尊严和独立,这体现了女性对自我价值和独立性的追求。
在罗切斯特面前,她从不因自己的身份卑微而自卑,反而以其独特的智慧和个性赢得了罗切斯特的尊重。
她拒绝成为罗切斯特的情妇,坚持追求婚姻中的平等与尊重,这充分展现了女性对自我尊严的坚守和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简·爱对爱情的追求也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她拒绝了圣约翰的求婚,尽管圣约翰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但简·爱认为他们之间没有真正的爱情。
她坚信,真正的爱情应该建立在平等、尊重和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而不是仅仅为了寻求物质上的保障或社会地位的提升。
这种对爱情的坚持和追求,彰显了女性对自我价值和情感需求的重视。
简·爱还通过教育和自我提升来实现自我价值。
她不断学习、成长,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这不仅让她在职业上取得了成功,更让她在精神上获得了独立和自由。
这种对教育的重视和对自我提升的追求,也是女性意识觉醒的重要体现。
简爱中人们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简爱中人们的爱情观和婚姻观](https://img.taocdn.com/s3/m/b629fe1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2.png)
简爱中人们的爱情观和婚姻观《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女孩简·爱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最终获得了自由和幸福的故事。
在小说中,人们的爱情观和婚姻观也得到了深刻的描绘。
一、爱情观在《简爱》中,人们的爱情观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是基于物质利益的婚姻观,另一种则是基于真爱的婚姻观。
首先是基于物质利益的婚姻观。
小说中的罗切斯特先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他是一个富有的绅士,但却因为家族的阴影而感到孤独和无助。
他的第一任妻子疯狂地爱着他的财富和地位,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而他对简的感情也是基于她的才智和美貌,以及她能够给他带来的社交地位和财富。
这种婚姻观忽视了真正的感情和人性,只注重物质利益的交换。
另一种则是基于真爱的婚姻观。
简·爱和斯图尔特先生就是这种观念的代表。
他们的感情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的,而不是因为对方的财富或地位。
他们的婚姻是基于真正的感情和共同的价值观,而不是单纯的物质交换。
这种婚姻观强调了人性和感情的重要性,是一种更加健康和美好的爱情观。
二、婚姻观在《简爱》中,人们的婚姻观也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婚姻观,另一种则是现代的婚姻观。
传统的婚姻观主要是指婚姻的目的是为了延续家族的血脉和维护社会的稳定。
在小说中,罗切斯特先生的婚姻观就是传统的。
他的第一任妻子是为了维护家族的利益而嫁给他的,而他对简的感情也是基于她能够给他带来的社交地位和财富。
这种婚姻观忽视了个人的感情和幸福,只注重家族和社会的利益。
现代的婚姻观则是强调个人的感情和幸福,而不是为了家族和社会的利益而婚姻。
在小说中,简·爱和斯图尔特先生的婚姻观就是现代的。
他们的婚姻是基于真正的感情和共同的价值观,而不是单纯的物质交换。
这种婚姻观强调了个人的感情和幸福的重要性,是一种更加自由和平等的婚姻观。
总之,在《简爱》中,人们的爱情观和婚姻观都得到了深刻的描绘。
传统的婚姻观和基于物质利益的爱情观已经逐渐被现代的婚姻观和基于真爱的爱情观所取代。
解读《简·爱》中的婚姻观及其对当代女性的启示
![解读《简·爱》中的婚姻观及其对当代女性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d40198284b35eefdc8d333d8.png)
解读《简·爱》中的婚姻观及其对当代女性的启示作者:陈鹤天来源:《文学教育》2013年第09期内容摘要:夏洛蒂·勃朗特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女性作家,她的代表作《简·爱》塑造了一个坚强勇敢、自尊自爱的女性形象——简·爱。
本文在这部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下,着重分析作品中简·爱的性格、婚姻观及其对当代女性的启示。
关键词:《简·爱》婚姻观女性独立一.《简·爱》中女主人公性格及婚姻观简幼时父母相继去世,幼小的简便寄养在舅父母家里。
舅父去世后,简受尽舅母和表哥的虐待,在这个过程中简慢慢地由逆来顺受变成一个勇于反抗的女孩。
后来她被送进一家条件恶劣的慈善学校,在那里简受尽不公平的待遇和欺侮,她反抗命运的意识逐渐增强。
后来,为了追求经济独立,简应聘来到桑菲尔德庄园,担任庄园主罗切斯特的女儿的家庭教师。
罗切斯特的平等待人和简的朴实、勇敢、自尊使他们慢慢爱上了彼此。
然而,当简认为罗切斯特在玩弄她的感情时,她勇敢地捍卫了女性的尊严,面对罗切斯特,义正辞严地呐喊:“你以为,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们站在上帝的跟前……我们是平等的!”简拒绝了罗切斯特要她留下陪他的要求,毅然离开。
最后他们历尽磨难,终于平等地站在了一起,彼此达到了灵魂上的共鸣,获得美满的婚姻。
二.简·爱的婚姻观对当代女性的启示(一)女性不应该甘做弱者。
虽然女性解放的道路已经持续了几千年,但是今天的女性仍然没有获得完全的平等:教育机会、就业机会的不平等仍然存在。
我们女性不应该屈服命运和社会,应该为了自己的权利努力地抗争,争取获得地位、经济上的平等。
(二)女性不论漂亮与否,都有获得完美爱情的权利。
简是一个地位卑微、相貌平平的女子,但她面对庄园主罗切斯特时,不卑不亢,努力表现自己,最终赢得了自己的幸福。
今天的很多女性由于自己外表的原因,不敢追求自己爱慕的对象,更有不少女性为了赢得自己爱人的心,不惜花费大量金钱,承受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压力去整容。
《简_爱》爱情婚姻观的现实意义
![《简_爱》爱情婚姻观的现实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2517352284254b35effd3409.png)
《简•爱》爱情婚姻观的现实意义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是一部散发着炫目光彩的文学作品。
它以英国工业革命为时代背景,通过主人公简爱的成长经历及与罗切斯特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为我们塑造了一位虽出身低微,但却不屈于世俗压力、勇敢追求合乎道德、自由美好爱情并最终收获自己幸福生活的女性形象。
简爱是这部小说的灵魂,爱情则是灵魂的灵魂,即使穿越了一个多世纪却仍为今天的人们所讴歌、借鉴和学习,汲取爱的芬芳。
一. 树立正确爱情婚姻观在《简•爱》这部小说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简爱的爱情。
她那敢于追求自由平等的恋爱关系,重在精神上的和谐与共鸣,而非物质享受的爱情婚姻观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
她爱罗切斯特,与财产门第无关;她并没有因为罗切斯特的钱财家世而动心,也没有因为他后来的一无所有身体残缺而抛弃他。
她追求的不是爱情以外的物质或外貌的享受,而是精神上的相通,是自由平等纯粹的爱情。
她说:我不需要任何陌生人与我毫无共同语言、格格不入的外人,我需要的是与我同类型的人,我与他在一起可以得到感情上的完全共鸣。
她的这种完美的爱情婚姻观念,为今天的二十一世纪的女性们,在面对着各种金钱名利的诱惑时,如何明确自己的恋爱婚姻目的,树立正确的爱情婚姻观做出了榜样和楷模,值得去借鉴和学习。
同时,也告诫了那些宁愿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抱着渴望通过爱情和婚姻来实现经济的独立,渴望像寄生虫一样生活在另一半的养活下的新女性,贪恋对方的钱财或外貌而进行恋爱的爱情和婚姻是不会得到长久的幸福的,最终只会成为第二个罗切斯特和英格拉姆。
其次,简爱追求的是合法合德、以爱情为基础的健康的婚姻关系。
她并没有因为对罗切斯特深深的爱及对他遭遇的同情而答应做他的情妇过同居生活,也没有因为圣约翰对她的救命之恩就答应他的求婚。
她不能接受无爱的婚姻,不想成为他人完成理想的工具。
在简爱看来,婚姻的结合应该是以爱情为基础的。
现代的女性,无疑也应像简爱那样,本着认真严肃的态度来对待爱情和婚姻,追求这种合德合法的、以爱情为基础的恋爱婚姻观。
《简爱》中的自我价值观与婚姻观
![《简爱》中的自我价值观与婚姻观](https://img.taocdn.com/s3/m/8952d44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aa.png)
简介《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于1847年出版的一部经典小说。
这部小说通过主人公简·爱和罗切斯特先生之间的故事,深入探讨了自我价值观和婚姻观在个人成长和幸福中的重要性。
本文将详细分析《简爱》中主人公的自我价值观和婚姻观,并讨论相关主题。
1. 主人公简·爱的自我价值观1.1 对自己的认知与追求简·爱年少失去双亲,被送到雷德利庄园,她独立、坚强,并一直不断追求真实的自我。
她对待自己的认知是平实且客观的,在面对生活的困苦与挫折时,她从不放弃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
1.2 简·爱对婚姻与爱情态度在面对与罗切斯特先生的感情时,简·爱展现了她独立思考并保持坚定原则的特质。
虽然她深深地爱着罗切斯特先生,但她拒绝成为一个依附于他人的女人。
她通过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并追求平等和真诚的爱情关系。
2. 罗切斯特先生的婚姻观2.1 婚姻与社会地位罗切斯特先生是一个富有且独立思考的男人,他对婚姻持有较为现实的态度。
他希望找到一个能够与他在智力和情感上相匹配的伴侣,并且重视女性的独立和自主性。
2.2 对待简·爱的变化与成长尽管一开始罗切斯特先生将简·爱视为下层阶级的女教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她逐渐产生了深厚的爱意,并最终选择了与她结合。
这个转变表明罗切斯特在婚姻观上发展了更加成熟和包容的态度。
3. 自我价值观与婚姻观之间的关系3.1 自我决定与幸福《简爱》强调了个体自我决定和追求真实幸福的重要性。
主人公的自我价值观决定了她对婚姻和爱情的态度,而这种态度最终影响了她与罗切斯特先生的关系。
3.2 婚姻中的平等和尊重无论是简·爱还是罗切斯特先生,他们都认可婚姻中平等和尊重的重要性。
这种共同价值观为他们建立起一种基于真实和平衡关系,并推动两个人不断成长发展。
结论《简爱》通过描写主人公简·爱和罗切斯特先生之间的故事,深入探讨了自我价值观对于个体成长和幸福以及婚姻观对于夫妻关系的重要性。
从《简爱》中的爱情与婚姻看两性关系中女性的屈从地位
![从《简爱》中的爱情与婚姻看两性关系中女性的屈从地位](https://img.taocdn.com/s3/m/2d8ecc5876eeaeaad1f330fb.png)
从《简爱》中的爱情与婚姻看两性关系中女性的屈从地位摘要:从两性情感和婚姻的视角对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中与简爱和伯莎有关的情爱及婚姻进行深入的分析,指出两性关系中女性的屈从地位并分析了之所以如此的社会、经济、文化原因,以期引起对爱情的思考并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这部小说的意义。
关键词:《简爱》;爱情;婚姻;两性关系;屈从地位自20世纪6o年代起,对小说《简爱》的评论开始回潮,评论家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精神分析等方法进行评述,角度多样,内容非常广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女性意识、爱情婚姻、宗教、作品的艺术特色以及作者与作品的关系、作品与其他作品的比较性研究等等方面均有涉及。
笔者粗略地统计了一下,从1994年至2005年,中国期刊网上评论《简爱》的文章就有300多篇,足以表明近年来该小说所引起的关注和兴趣有增无减。
而这之中。
对该作品中的情爱与婚姻的研究一直是个热点,简爱(以下简称简)和作者本人的爱情婚姻、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现的爱情观、婚姻观都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少有评论者对小说中涉及的两性情感和婚姻集中进行分析。
本文中试图通过对小说中与简和伯莎相关的爱情及婚姻的深入分析,指出两性关系中女性的屈从地位并探索其原因,以期引起对爱情的思考并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这部小说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爱情的本质是男女之间基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内心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成为终身伴侣的强烈、稳定、专一的感情⋯。
l9世纪的英国文学著作中,以爱情为主线来反映女性意识形态中女性的爱情、婚姻和家庭生活的小说举不胜举,其中,简·奥斯汀(1775—1817)的《傲慢与偏见》.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的《简爱》,艾米莉·勃朗特(18—1848)的《呼啸山庄》等都是中国读者非常熟悉的。
对于《简爱》,有评论者指出,作者是借这部小说表现“她的爱情价值理念”I2l,对此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简爱恋爱观开题报告
![简爱恋爱观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db8213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e.png)
简爱恋爱观开题报告1. 引言《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于1847年出版的一部经典小说,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小说以女主角简·爱为叙事者,通过她的成长经历和内心世界,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束缚、爱情的复杂性以及人性的复杂性等问题。
本文将以《简爱》为基础,探讨其中所呈现的恋爱观。
2. 文献综述近年来,学者对《简爱》中的恋爱观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讨论。
其中,研究者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背景的影响:研究者指出,小说中的恋爱观受到当时社会背景的极大影响。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社会,女性受到严格的道德约束和社会期望,婚姻被视为女性唯一的出路,并且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与传统。
2.自我实现与婚姻观:小说中,女主角简·爱不愿意将自己的人生局限在婚姻中,她追求自我实现和自由,对婚姻采取了相对独立和拒绝依附的态度。
这种婚姻观引发了诸多争议和思考。
3.自我尊重与伦理观:小说中展现了简·爱对自己的尊重和坚持。
她不愿意为了婚姻而牺牲自己的尊严,坚决捍卫自己的权益。
综上所述,这些文献研究为我们深入了解《简爱》中的恋爱观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简爱》中的恋爱观进行研究,探讨其中所体现的女性地位、自由选择、自我实现与婚姻的关系等问题,从而对当代恋爱观的发展趋势和现实意义进行思考。
4. 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简爱》中的相关文本进行综合分析和解读,从而揭示其中所蕴含的恋爱观。
同时,将结合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分析其中的原因与动因。
5. 计划安排本文的研究计划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收集资料:在完成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和整理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当代研究成果。
2.文本分析:对《简爱》中与恋爱观相关的文本进行深入分析,识别关键词汇、表达方式和情感体验等。
3.理论分析:结合文本分析的结果,将恋爱观与当代社会背景及价值观进行对比与讨论,旨在探究其现实意义和启示。
《简爱》中的女性自立与爱情观念
![《简爱》中的女性自立与爱情观念](https://img.taocdn.com/s3/m/633e186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62.png)
简介《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于1847年发表的一部经典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简·爱在追求自由与独立的同时,探索了女性自立和爱情观念的复杂关系。
本文将深入探讨《简爱》中的女性自立以及对爱情观念的影响。
女性自立的表现教育与职业在当时封建社会,女性教育和职业选择受到严重限制。
然而,《简爱》中的简·爱并不满足于传统角色定位,她积极追求知识和进步,并最终成为一名独立思考、有自己事业追求的女性。
自我认同与坚持简·爱拒绝成为权威者面前被动听命的工具,她为自己赢得了应有尊重,并坚持不屈地捍卫自己的权益。
这种毅力和果敢表明了她对个人尊严和价值观念的坚定信仰。
维护独立身份尽管面对种种困境和压力,简·爱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身份,拒绝成为男人的附庸。
她拥有自己的思想和决策能力,不依赖他人而是依靠自己去塑造自己的命运。
爱情观念的演变自我尊重与平等关系简·爱深知自身价值且追求平等的爱情关系。
与这个时代普遍盛行的贵族婚姻相对,她拒绝将自己交易给男性以换取社会地位,坚信只有双方真挚的感情和彼此尊重才能构建健康的爱情关系。
自由与爱简·爱旨在寻找完整而正直的感情经历。
她对罗切斯特上流社会圈子中虚伪、腐朽的生活方式心生反感,并逐渐意识到只有在自由和相互理解中才能找到真正舒适和幸福。
勇敢与忠诚简·爱面对罗切斯特秘密婚姻真相时表现出了勇敢和忠诚。
她决定留下来照顾失明的罗切斯特,这代表了她对真爱的执着追求,并最终使他们能够重建起平等和基于信任的婚姻关系。
结论《简爱》通过主角简·爱的经历,揭示了女性自立与爱情观念的复杂关系。
小说中描述了简·爱在恶劣环境和社会期望下追求自己独立身份的故事,同时展现了她对真正平等和理解的坚持。
这种强烈、现实主义的刻画使本作成为19世纪女性文学中不可忽视的经典之一,也对当代女性思考自稳定以及权益保护提供了启示。
简爱中奥利佛爱情观
![简爱中奥利佛爱情观](https://img.taocdn.com/s3/m/18eeb77b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e.png)
简爱中奥利佛爱情观在夏洛蒂·勃朗特的经典小说《简爱》中,虽然主角简·爱与罗切斯特先生的爱情历程是书中的主线,但其他角色的情感世界同样丰富多彩,为故事增色不少。
其中,奥利佛这一角色,虽然着墨不多,但他的爱情观却在有限的篇幅中得以充分展现,反映了那个时代部分男性的情感态度。
奥利佛的爱情观带有明显的传统色彩。
在19世纪的英国社会,男性通常被期待扮演强者与保护者的角色,而女性则被视为弱者,需要男性的庇护。
奥利佛显然受到了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他认为爱情是建立在男性对女性的保护与照顾之上的。
他对简·爱的温柔关怀,就体现了他这种传统的爱情观。
然而,与罗切斯特先生相比,奥利佛的爱情显得更为内敛和保守,他缺乏罗切斯特那种追求爱情不顾一切的勇气。
奥利佛的爱情观还体现在他对社会地位的看重上。
在小说中,奥利佛是一名牧师,他拥有稳定的社会地位和良好的教养。
在选择伴侣时,他更倾向于寻找与他社会地位相当的女性。
这一点在他与简·爱的交往中隐约可见,尽管他对简有着深厚的感情,但他也清楚地认识到两人之间的社会地位差距。
这种差距在当时的社会几乎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因此奥利佛对简的感情虽然真挚,但却缺乏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此外,奥利佛的爱情观还包含着一种对精神共鸣的追求。
与简·爱的交往中,他们共同的兴趣爱好和对宗教的虔诚信仰成为两人之间难得的共鸣。
这种精神上的契合让奥利佛对简产生了更深厚的感情。
在小说中,奥利佛与简的许多对话都围绕着宗教和道德展开,这些话题不仅加深了他们对彼此的了解,也让他们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然而,这种精神共鸣并没有转化为现实中的爱情行动,奥利佛始终未能跨越那道无形的社会障碍。
奥利佛的爱情观还透露出一种被动的接受态度。
与罗切斯特先生积极主动追求简·爱不同,奥利佛在感情上显得更为被动。
他更多地是通过言语和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不是通过直接的告白来宣示自己的爱意。
这种被动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奥利佛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浅析_简_爱_中的三种爱情观
![浅析_简_爱_中的三种爱情观](https://img.taocdn.com/s3/m/ef19e01b10a6f524ccbf85f2.png)
-193-
与罗切斯特的感性至上的爱情观形成鲜明
意义上的、完整的爱情,她的爱情容不下一丝的 的爱情。当她拒绝了罗切斯特的爱并且离开他 对比的是圣约翰理性至上的爱情观。在圣约翰身
杂质。与女主人公的爱情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男 后,简·爱在感情上没有抛弃他。她对罗切斯特的 上,理智战胜情感,为主工作的精神压制了人类
一号罗切斯特感性至上的爱情观和男二号圣约 情感非常地真诚和专一,执着而强烈,像殉道一 的正常感情[1],甚至可以拿圣洁的爱情来为之殉
之间的鸿沟。罗切斯特出身名门,十分富有,是英 不会因为罗切斯特身体上的残缺而弃他于不顾。 工具。在日常的相处中,圣约翰看到了简·爱身上
国上层社会的绅士,而她本身是个小孤女,出身 她要的婚姻是有爱情、夫妻双方情趣相投思想相 的“温顺、勤奋、无私、忠实、坚贞、勇敢,非常文
卑微,不名一文,只是个地位与佣人差不多的家 同、充满现实生活乐趣,而且是在法律原则所允 雅,又颇具英雄气概”[1]等品质。圣约翰发现简·爱
姆小姐画了一张肖像画, “仔细地画出能想到的 中所提的后来发了疯的伯莎·梅森,在他“还不知 人情,也不符合道德。第三个体现就是圣约翰对
最可爱的脸型”“,称它为 ' 多才多艺的名门闺秀 道是怎么回事时就和她结婚了”。婚后短暂的婚 婚姻的态度。他要求简·爱嫁给他,却不会给她想
布兰奇 '”[1]。英格拉姆小姐的出现令简·爱受尽了 姻生活让罗切斯特彻底看清了伯莎的性格品质, 要的爱情,但却希望有一个真实的婚姻关系。圣
的平等结合,是真正意义上的纯洁爱情,不含半 德庄园做客,并且刻意地讨好英格拉姆在真心告白之后,意识到两者之间 成他似乎要向她求婚的假象,以此想使简·爱产 [1]曾凡海,吴江皓译.简·爱[M].北京:北京燕山出
简爱的婚姻观和爱情观的语句
![简爱的婚姻观和爱情观的语句](https://img.taocdn.com/s3/m/0ceed6c0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e.png)
简爱的婚姻观和爱情观的语句
以下是《简·爱》中体现婚姻观和爱情观的一些语句:
- 爱情是一场游戏,必须永远与对方不分伯仲,势均力敌,才能长此以往地相依相息。
- 假如你避免不了,就得去忍受。
不能忍受生命中注定要忍受的事情,就是软弱和愚蠢的表现。
- 我越是孤独,越是没有朋友,越是没有支持,我就得越尊重我自己。
- 你以为我会无足轻重的留在这里吗?你以为我是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人吗?你以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缈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和你有一样多的灵魂,一样充实的心。
- 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
- 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
就如你我走过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
这些语句反映了简·爱对于爱情和婚姻的看法,强调了平等、独立、尊重和真实的重要性。
她追求的是一种基于互相理解和尊重的爱情关系,而不是仅仅基于外表或社会地位。
这些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先锋性和启发性。
简爱读后感对爱情的不同理解
![简爱读后感对爱情的不同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80fb7f2a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78.png)
简爱读后感对爱情的不同理解《简爱》读后感对爱情的不同理解《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该作品于1847年首次出版,至今已有逾百年的历史。
这部小说以自由、平等的婚姻观念与人性的真实写照为主题,引发了读者对于爱情的不同理解。
在我阅读完此书之后,我深深意识到,爱情不仅仅是甜蜜与浪漫,更是一个人成长与拯救的机会。
《简爱》的主人公简·爱,是一个普通但内心坚韧的女子。
她勇敢面对自己的家境与社会地位,展现出无畏的勇气和独立的意识。
在她与罗切斯特先生相识之初,二者并无特殊情愫,可面对他身心破碎的境况,简·爱用她无私的爱给予了他温暖与支持,正是这份纯粹的爱打动了罗切斯特先生的心。
这段感情的建立并不是基于身份、财富或者外貌,而是源于两人精神上真实的相互吸引与情感的共鸣。
通过简·爱和罗切斯特先生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爱情的强大力量。
它可以照亮前方的路,也能帮助人们战胜内心的阴暗与恐惧。
正因为对爱情的理解和执着,简·爱最终战胜了她的命运,摆脱了圈禁的生活,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
然而,爱情并非只有单方面的付出。
在小说中,勃朗特揭示了女性在当时社会地位的低下,以及男性对女性的优越感。
罗切斯特先生的妻子贝尔也是一个例子。
她因为意外事故而被困在阁楼中,身心受到严重摧残。
罗切斯特先生并未真正对贝尔守誓至死,而是选择了另一段爱情。
勃朗特通过这个角色告诉我们,爱情更应该是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建立的。
简·爱对爱情的不同理解使我对自身的感情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爱情不仅是双方的关系,更是对彼此灵魂的拯救和安抚。
我们不应该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而是要找到那个能理解我们、支持我们,并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给予我们力量的人。
《简爱》还通过简·爱与圣约翰之间的感情来反思传统爱情观的局限。
圣约翰是个执着于事业的男人,他看重的是社会地位和财富。
与之相比,简·爱的爱情观更加真实且充满情感。
谈《简爱》的时代意义
![谈《简爱》的时代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6d730a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3.png)
谈《简爱》的时代意义所谓经典,既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能够穿透时间、空间的限制,经久不衰的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就是这样一部经典的作品,它在首次出版的时候便给英国乃至世界的带来了一次思想的地震,然而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冲刷,它依然在小说界屹立不倒,可见其影响之大、之深。
本文将就《简·爱》对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以及现代中国的意义作浅显的分析。
19世纪中期,《简·爱》一经出版,便受到广大英国市民的追捧,人们对这部小说议论纷纷。
缘何一部小说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首先,从内容上看,夏洛蒂·勃朗特讲述的是一个出现在现实生活中的“灰姑娘”的故事。
不同于当时充斥着英国界的传统爱情小说的才子佳人的故事,《简·爱》大胆的以“贫穷,低微,不美,矮小”的简·爱为女主角,讲述了一段伟大却又平凡的爱情故事。
如此创新的情节不仅给广大读者带来了视觉冲击,也给当时的小说界带来的震撼。
其次,从价值取向上看,夏洛蒂·勃朗特追求的是精神上平等、自由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和封建的中国一样,虽然19世纪的英国已经率先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们仍然保留着所谓的门当户对的封建残余思想,所以,顺应时势,当时的小说反映的大多都是贵族之间的婚姻爱情。
然而,夏洛蒂·勃朗特却意识到真正的爱情是独立于金钱、相貌的在精神、灵魂上平等的感情。
当人们在《简·爱》中读到这一独立于时代主流思想的爱情观是,其内心的震撼是可想而知的。
最后,在女权主义的认识上,夏洛蒂·勃朗特大胆的讲述自己关于妇女地位的认识。
这对于当时仍受时代禁锢的妇女来说是最猛烈的震撼。
简·爱,一个对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有着理性认识的女性,一个对自己的幸福和情感有着坚定追求的女性,一个不再只是盲从于男人和世俗要求的女性,一个对自己的价值和情感做出了独立判断的女性,一个坚强独立的女性,让社会各阶层的女性开始思考,思考着自己的爱情,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灵魂。
《简爱》勇敢追求自由、独立和爱情的动人故事
![《简爱》勇敢追求自由、独立和爱情的动人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cad9a0d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13.png)
《简爱》勇敢追求自由、独立和爱情的动人故事夏洛特·勃朗特所著的经典小说《简爱》讲述了一个女主人公简·爱在追求自由、独立和爱情的道路上所经历的艰辛和成长。
本文将从简·爱的勇敢追求、自由意志的探索和独立精神的体现以及爱情的奋斗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以展现这个动人故事所传递出的深刻内涵。
勇敢追求自由在《简爱》中,简·爱是一个勇敢追求自由的女性形象。
她出身贫寒,从小就经历了丧父、被姑妈家虐待和苦修教育的磨砺,但她并没有被这些打击击垮,而是坚定地追求自己内心的自由。
简爱从小就渴望得到教育,而不满足于压抑和无知的生活。
她希望能够读书、学习,拥有知识和能力,以便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于是,在姑妈家受尽欺凌之后,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进入洛警校去追求自己心灵深处所向往的自由。
除了追求心灵上的独立自由外,简·爱还勇敢追求物质上的自由。
她在洛警校担任家庭教师期间,结识了罗切斯特先生并爱上了他。
尽管他是有财产的人,但简·爱并没有为了物质享受而放弃自己的自由。
当她得知罗切斯特已婚时,她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他,选择了爱情与自由之间并存的一条道路,最终追求到她自己真正希望的幸福。
自由意志的探索和独立精神的体现《简爱》中,简·爱通过对自由意志的探索和独立精神的体现,展示了她内心深处的坚定和勇气。
她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与信仰。
她不愿受制于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而选择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在与罗切斯特先生相识后,简·爱逐渐发现自己深爱着他。
然而,当她得知他已婚时,她没有选择成为他的情妇,而是毅然离开了。
这体现了她对自己内心的坚守和对道德原则的遵循,展示了她独立选择的勇气。
她对待婚姻与个人尊严的态度,不仅赢得了自己的尊重,也赢得了读者的敬佩。
爱情的奋斗《简爱》是一部描写爱情的小说。
简·爱是一个渴望真爱的女性,她不愿将爱情降格为权贵之间的勾结,而是始终追求一个自由、平等的婚姻。
简爱自我价值爱情与命运的抉择
![简爱自我价值爱情与命运的抉择](https://img.taocdn.com/s3/m/6cef7c13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10.png)
简爱自我价值爱情与命运的抉择简爱自我价值、爱情与命运的抉择《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之一,描述了一个自信、独立却又心怀热情的女主角简爱的成长之路。
这部小说深入探讨了自我价值、爱情和命运之间的关系,并展示了一个女性在时代局限下追求自由和平等的故事。
本文将结合小说情节和主要人物,探讨简爱在追求自我价值、爱情与命运之间所做的抉择。
简爱的成长过程中,她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自我价值观。
从小,在低人一等的境遇下,简爱深刻体会到社会的不公和对女性的束缚。
然而,她从未向命运低头,而是选择了努力学习和追求知识,培养自己的能力,为自己争取公正与尊严。
在巴洛克丝学校的教育下,简爱意识到自己与生俱来的平等和独立,开始反抗被动地接受命运安排的态度。
她坚定地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享有追求幸福和实现自己价值的权利。
在爱情的道路上,简爱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她热情而真挚地爱着罗切斯特先生,尽管他是个粗暴且有过婚姻纠纷的人。
简爱并非为了婚姻的安定和经济的保障选择罗切斯特,而是因为她热爱他的灵魂和心灵的契合。
然而,当她得知罗切斯特已与妻子结婚时,简爱毅然决然地离开了,选择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原则。
她不愿放弃自我,妥协自己的伦理底线。
这种自我价值观的坚守让她在后来的命运转折中得以凤凰涅槃,重获幸福与自由。
命运的抉择是简爱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考验。
在小说后期,当简爱得知罗切斯特遭遇不幸,成了残废之人时,她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面对爱情与自我价值观的冲突,她选择了追求自我实现与尊严。
简爱决定离开罗切斯特,并以照顾最初罗切斯特妻子的身份回到他身边。
这种选择既是对伦理底线和自尊心的坚守,也是对自己内心深处的坚强与成长的选择。
她相信,只有真正实现自我,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平等,才能获得最真挚的幸福与满足。
《简·爱》中,简爱所做的抉择代表了一种女性在当时社会条件下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呼声。
她不愿将自己的命运寄托于他人,也不愿为了婚姻和金钱而背弃自己的原则。
《简爱》的现实意义
![《简爱》的现实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51e43d203169a4517723a3c3.png)
摘要:《简·爱》为英国文坛塑造了一个不朽的妇女形象——简·爱。
简·爱虽出身低微、一贫如洗、其貌不扬,但敢于反抗压迫和偏见,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其自尊自强的性格、纯洁的爱情、智慧的宗教信仰,无论在当时社会还是现在社会都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简·爱》;自尊自强、纯洁、智慧《简·爱》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简·爱。
在当时的男权社会里,女性永远处于从属的地位,但是作品中的简·爱拒绝被放置在“从属”这一传统的妇女地位上,她敢于反抗当时盛行的男权意识,敢于为自己的权利而斗争,敢于对妇女的社会作用以及她们受到的限制进行评论。
简·爱以精神上和道德上的美感力量吸引了千千万万的读者,成为无数妇女效法的榜样,无论在当时社会还是现在社会,这个形象都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自尊自强的女性自尊自强是简·爱身上最闪光的地方。
在她幼年的时候,她就敢于反抗暴力和不公,显示她作为一个人的自尊和倔强。
因为父母双亡,十岁的简·爱被送到舅妈里德太太家里寄养。
里德太太有钱有势,但为人心肠恶毒,贫穷、矮小、低微的简·爱受尽她的虐待。
不单是里德太太,连她的儿女——简·爱的表哥表姐和仆人都可以任意侮辱、折磨简·爱。
面对一切的粗暴和不公,孤苦无依的简·爱并没有畏惧退缩或自轻自贱,而是勇敢地还击。
当表哥殴打她时,她狠狠地还击,并怒斥道:“你这个男孩真是又恶毒又残酷!你像个杀人犯——你像个虐待奴隶的人——你像个罗马皇帝”;[1](祝庆英,1980)当舅妈护短,愤怒地叫自己的孩子远离她时,她也高喊着:“他们不配和我在一起”;当舅妈把她赶出家门,把她关进劳渥德孤儿学校时,简·爱临出门时也大声宣布“:我宣布,我不爱你……我决不愿意再叫你舅妈了,我长大成人的时候,决不愿意来看你……如果有人问起你如何对我,我要说你用悲惨的残酷的手段对我”……为了自由、平等和尊严,幼小的简·爱义无反顾地做出了“勇敢的反抗”和“狠狠的回击”,虽然每次都是最终受到更严厉的惩罚,但她至少为自己幼小的心灵挽回了那么一点点最起码的尊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爱》爱情婚姻观的现实意义
作者:贺晓玲
来源:《文学教育》2014年第02期
内容摘要:《简·爱》这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其女主人公简爱追求超脱物质、自由平等、纯洁健康的爱情婚姻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它启迪现代女性应树立正确的爱情婚姻观,要维护女性的尊严和人格独立,并努力实现经济的独立。
关键词:简·爱爱情婚姻观女性
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是一部散发着炫目光彩的文学作品。
它以英国工业革命为时代背景,通过主人公简爱的成长经历及与罗切斯特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为我们塑造了一位虽出身低微,但却不屈于世俗压力、勇敢追求合乎道德、自由美好爱情并最终收获自己幸福生活的女性形象。
简爱是这部小说的灵魂,爱情则是灵魂的灵魂,即使穿越了一个多世纪却仍为今天的人们所讴歌、借鉴和学习,汲取爱的芬芳。
一.树立正确爱情婚姻观
在《简·爱》这部小说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简爱的爱情。
她那敢于追求自由平等的恋爱关系,重在精神上的和谐与共鸣,而非物质享受的爱情婚姻观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
她爱罗切斯特,与财产门第无关;她并没有因为罗切斯特的钱财家世而动心,也没有因为他后来的一无所有身体残缺而抛弃他。
她追求的不是爱情以外的物质或外貌的享受,而是精神上的相通,是自由平等纯粹的爱情。
她说:我不需要任何陌生人与我毫无共同语言、格格不入的外人,我需要的是与我同类型的人,我与他在一起可以得到感情上的完全共鸣。
她的这种完美的爱情婚姻观念,为今天的二十一世纪的女性们,在面对着各种金钱名利的诱惑时,如何明确自己的恋爱婚姻目的,树立正确的爱情婚姻观做出了榜样和楷模,值得去借鉴和学习。
同时,也告诫了那些宁愿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抱着渴望通过爱情和婚姻来实现经济的独立,渴望像寄生虫一样生活在另一半的养活下的新女性,贪恋对方的钱财或外貌而进行恋爱的爱情和婚姻是不会得到长久的幸福的,最终只会成为第二个罗切斯特和英格拉姆。
其次,简爱追求的是合法合德、以爱情为基础的健康的婚姻关系。
她并没有因为对罗切斯特深深的爱及对他遭遇的同情而答应做他的情妇过同居生活,也没有因为圣约翰对她的救命之恩就答应他的求婚。
她不能接受无爱的婚姻,不想成为他人完成理想的工具。
在简爱看来,婚姻的结合应该是以爱情为基础的。
现代的女性,无疑也应像简爱那样,本着认真严肃的态度来对待爱情和婚姻,追求这种合德合法的、以爱情为基础的恋爱婚姻观。
切勿抱着除爱情以外的因素而结婚,也不能为了爱情而介入别人的家庭,或破坏别人的感情,最终使自己和他人都陷入到痛苦中。
要爱,就要像简爱那样爱得光明磊落,让爱在阳光下自由地绽放。
二.维护女性尊严,保持人格独立
首先,作为现代女性,在爱情和婚姻的世界里,无论何时,都应该保持自我的尊严与人格的独立。
简爱虽然感情强烈奔放,但她的爱是有尊严的。
在爱人罗切斯特面前,她不会因为自己的地位低贱而感到自卑;在精神上,在爱的世界里,简爱觉得自己和主人罗切斯特是完全平等的。
在婚前当罗切斯特问她还需要什么时,她立即回答:“你的尊重。
”当得知罗切斯特已婚且还有一个疯妻子时,她并没有因对罗切斯特热切的爱和同情而答应做他的情妇,而是理智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所应该具有的独立与尊严。
为了尊严,她勇敢的做出了最痛苦的选择,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深爱着的人,并没有成为爱情的附庸与奴隶,丧失掉做人的尊严与自由。
因此,作为现代的女性也应该在爱情和婚姻里保持自我的尊严与人格的独立,不能因为人家不爱,我们就一味地去讨好而委屈自己,甚至于死缠烂打地赔上自己的声名,最后再因爱生恨地酿成悲剧;在爱的世界里,也需要:拿得起,放得下。
爱也要爱得理直气壮,而非偷偷摸摸低声下气地乞求别人的怜悯,那样得来的爱情和婚姻是不会幸福的,也没有真正的意义。
其次,面对婚姻和爱情要理性,切勿因爱情或爱情以外的东西而卑微到没了尊严,丧失掉独立人格和自我的那一步。
像英格拉姆小姐那样为了所谓的爱情和财富,不惜讨好卖乖,最终也只是落得个凄凉被骗的下场。
因此要像简爱那样理性地面对爱情和婚姻,保持个性的独立,不要为了爱情和婚姻就放弃自我,完全丢掉了个人独立的空间。
简爱在答应罗切斯特的求婚后,仍然坚持要做家庭教师。
她并没有因为婚姻而放弃自我的职业与独立。
在离开桑菲尔德被圣约翰兄妹收留的日子里,她也并没有因为爱情的伤痛而一蹶不振、自暴自弃。
她跟着表姐们学习德语,在表兄圣约翰的帮助下办起了学校,教育那些乡村的学生,努力地实现着自我的价值。
作为女性,特别是二十一世纪的女性,就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面对爱情和婚姻时,一定要保持足够的理性,要维护好女性的尊严与人格的独立。
爱情固然美好,但毕竟不是整个生命里的所有。
女人是要顾家,但绝非是毫无保留地完全付出自己的所有。
女人也是人,因此,活好自己才是前提;只有自己生活得健康快乐,才能更好地爱家人。
三.努力实现经济的独立
在十九世纪,经济基础常常被认为是爱情的重要基础,文学创作中也多是贵族和贵族、贫民和贫民结合的传统。
物质条件女性是需要有,但只是单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爱情不一定会是幸福的,诚如罗切斯特的第一次婚姻。
只有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去一点点地获得经济的独立,才能赢得更加完美的爱情。
简爱就一直在靠自己的努力孜孜不倦地不断获得经济的独立,也正是这种努力深深地打动了罗切斯特,使她最终收获了自己的完美爱情。
现代的女性更应该努力实现经济的独立,而不是寄希望于婚姻,寄生虫的日子是不会长久的。
只要肯努力,不怕吃苦受累,就一定会实现自我的经济独立,从而绽放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简爱在经济独立的同时,也充分向我们证明了女性的社会价值所在。
同样是人,女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聪明才智获得经济的独立和社会地位,而不是像传统观念里那样,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地靠男人养活。
恩格斯说过“只要妇女仍然排除于社会劳动之外而只是从事家庭的私人劳动,那么妇女的解放,妇女同男人的平等,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作为现代女性,就必须要奋斗!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我的经济独立,才能实现在爱情与婚姻里的平等,取得与男人一样的家庭和社会地位,实现作为女性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女性是难以在社会地位中取得一席之地的,更可悲的是,她们几乎被剥夺了享受标志女性自由幸福的感情——爱情权利。
然而简爱却是个不任命运摆布、具有新型观念的女性。
她与罗切斯特的爱情不是女性对男性的诱惑,更不是男性对女性的征服,而是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的情感沟通、心灵契合和交融,是一种“灵魂呼唤着灵魂”的爱情。
简爱说过“我不需要任何陌生人——与我毫无共同语言、格格不入的外人,我需要的是与我同类型的人,我和他们在一起可以得到感情上的完全共鸣。
”在这场社会地位悬殊的爱情中,简爱展现了不卑不亢的精神,更重要的是一直坚守着人格、尊严、爱情平等的原则。
即使她自己知道与罗切斯特之间的差距,但是从来都没有放弃过或自我贬低过,而是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因为她认为在爱情面前人人平等。
简爱对圣·约翰求婚的拒绝,是因为她意识到他们之间没有真正的爱情,她宁可放弃做圣·约翰的传教工具,也不因此违背自己的爱情平等观。
她对圣·约翰说:“我鄙视你的爱情观,我瞧不起你奉献的这种虚伪感情!是的,圣·约翰,当你奉献它时,我也瞧不起你!”在简爱看来,真正的爱情可以冲破世俗观念、财产的种种障碍,达到男女双方精神的契合和心灵的相通,爱情绝不是商品可以交换的,一个女人活在世间,应该为了争取平等的爱情权利而战斗。
简爱的现代爱情意识抨击了一切世俗的陈腐观念。
“《简·爱》是一部完美而伟大的著作,”因为它的主人公简爱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真爱,懂得了如何做一个自尊、独立且充满理性的女性。
“简爱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成为那个时代新兴女性意识的代表。
作者通过简爱来传递那个时代女性的心声和呼唤,向我们证明了女性的人格与尊严,让女性的光芒照亮了整个世界,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简爱身上所蕴含的——追求自由平等、自尊独立的精神为我们今天的女性提供了模型和榜样,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