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而下的改革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最主要的问题?
A. 政治:农民起义不断,沙皇专制统治受到冲击;
B. 经济: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
落后就要挨打 的发展(劳动力、资金、市场);俄国 工业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欧;
C. 思想:反专制统治、反农奴制的新思潮萌动; D. 军事: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俄国国际地位急剧
下降。 19世纪上半叶,沙皇俄国是一个以农奴制 2 为基础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
1. 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和公民权利,在法 律上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2.农 民可以获得一块份地。
但改革并没有使农民一切都改变:
1.改革后俄国存在严重的封建残余,农民 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仍然 被束缚在土地上;2. 改革具有掠夺性和欺
14
骗性
2、局限性:阅读下列材料,分析改革的局限性
(1)政治体制方面:
建立地方自治机构(富裕资阶和贵族地主包办)
建立城市自治机构-城市杜马(议会)自治局
(2)司法制度方面:
废除旧的等级审判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 实行公开审判。
影响: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出现了 一些民主化的气息。(本质:沙皇专制)
29
三、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1、从内进容步来性看:,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俄国
1资.改本革主使义广的大发农奴展获提得供了了人自身由自劳由,动扩力大、了市俄场国自 由和劳资动金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作用)
向近代化迈出重要步骤 2从.农影民响生来产看积,极性改提革高使,俄促国进走了上俄国了农资业本和主社义会经
3(济发折.性是的展点质一发的。)场展道地(路主作阶,用级)成主为持俄下国的历资史产阶发级展性的质重的要改转革
方法:由封建农奴主自上而下进行的。
性质:从内容上讲资产阶级性质,但带有浓厚的 封建性
局限性:改革极不彻底,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
作用: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推进 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新的思想和新的社会力3量4 不断的壮大。
材料一:
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 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 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地主领地上现存的秩序应维 持到应有的准备工作完成,新办法开始实行时为止。
A、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 B、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改革是对农民的一场残酷的掠夺.
19
19
巩固:俄国1861 年改革没有改变 A、封建生产关系 B、俄国社会性质 C、农奴的法律地位 D、沙皇的专制统治
20
20
三、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一)19世纪70年代上层建筑的改革 (二)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保留大量封建残余,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资产阶级:既不满政治上无权,又要依附地主阶 级
•农民阶级:受双重压迫,生活仍贫困,反抗不断
•平民知识分子:形成民粹派,主张革命推翻沙皇 专制统治
•沙皇遇刺:新沙皇中止改革措施,进一步加强专
制,促进革命形势走向成熟
31
由于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由封建农奴主自上
2、目的?
直接目的:化解统治危机,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
根本目的: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巩固沙皇统治 4
3、内容
《1861年2月19日宣言》、《农民改革法令》
措施
内容
政地治对主农不历奴能史自的任令上由强意”农把,制买,奴这享并卖又法些有未和称律法公完交“上令民全换解获统权消农放得称利失奴法人“。。,令身二但”一。九法
99
工人数 (人)
11600
产值(千 卢布)
7954
1879年 187 42000
51937
27
三、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1、经济上:俄国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 道路。 2、政治上: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28
三、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2、政治近代化 经济基础的变动必然会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
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增加超
过了19倍,石油产量增加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整
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 ——以上材料节选自《俄国社会经济史》11
材料三:“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 的改变,那就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
级是之性君 正质所主确制的以的转 ,说改变 而革俄道 且国,路 从是1上政8因6的治1为年一观步点:改,来革这看—是不也—一仅是列次从正宁资经 确《产济 的关观”于阶点。纪级来念看日》
农村社会 分化加剧
资本主义农业 发展
农民生产积极 性提高
农民
赎地的农民 富农 雇佣劳动力
富农 经营资本主义农业
地主 开始使用雇佣劳动力
24
1、经济近代化
(2)表现: ②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明显加快
A.原因: a、改革增加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 b、沙皇政府的扶植 c、两次工业革命先后进行
B.表现: a、 19世纪后期,主要工业部门完成从手工工场向 机器工厂的过渡
3、军事近代化 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以代替旧日的募兵制;改革 军事管理系统;更新军备,设立中等军事学校
4、教育近代化 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5、思想近代化 客观上使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进一步传入 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 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30
四、改革后的俄国
1、俄国仍然是封建君主制国家, 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总体水平仍远落后于欧美;
材料三:农民交付的赎金比当时地价高出2——3倍, 农民要在以后的49年内以“赎地费”形式连本带利 偿还给政府。
——列宁 15
2、局限性:
不彻底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如没有改变 沙皇专制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地主土 地占有制依旧存在
掠夺性: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 夺,农民缴纳的赎金远远高于当时的地价。
9
二、改革的两面性
评价俄国农奴制改革?
10
二、评价俄国农奴制改革
1.进步性: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二一九法令”的进步性
材料一: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1860年

企业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

布)
99
11600
7954
1879年
187
42000
51937
材料二: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
得经济到的土地土比地改仍革属前地少主,所土有质,坏农,
经济上不能民独可立以,赎重买新一受块地份主地的。剥
削。 过组织去受个别地主由支村配社的负农责民控又制被农纳民
入地方政权的控制之下。
5
巩固:俄国1861年改革 最根本的目的是
A、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B、缓和阶级矛盾,维持沙皇专制统治 C、发展资本主义 D、笼络资产阶级,扩大政权基础
7
7
思考:政府给农民的解放 是否是农民想要的解放?
农民想要的解放:
农民要求从地主的土地上解脱出来,不 再依附于地主,有自己的土地,经济独立, 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农民为得到解放而付出的代价:
巨额赎金,大量肥沃土地。 8
8
实际情况:
1877~1878年欧俄部分的9 150万俄亩的私有 土地中,有7 300万俄亩属于封建地主,占了 80%。部分劳动力仍被束缚在封建经济活动中, 依靠封建地租进行生产。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 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 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付出20亿卢布赎 金。农民虽付出了高昂的赎金,但得到的土地 比改革前少了,质量也更差了。
————《解放农奴宣言》
2)据材料二,改革后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 化?
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一些份地。
35
材料二:
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 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 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 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自解放上”后而的下农奴的被剥改夺革得一很干二不净彻。 底
欺骗性:改革后农民的土地比原来还少,为了 维持生计,不得不重新接受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16
巩固:1861年改革成为俄国历史上 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改革
A、是在封建地主主持下进行的
B、使农民获得土地, 提高了生产积 极性
C、在法律上废除封建地主对农民 的人身控制
D、动摇了俄国封建生产关系,促
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17
17
巩固: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①农民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 ②解放后的农民被掠夺得一干二净; ③农民重新接受地主盘剥和奴役; ④加剧了农村社会分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
18
巩固:之所以说俄国1861年是农奴主实 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依据是
阶级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
因此,从1861—1863年的两年之间,就发生了
两千多次农民骚动,其中有四百多起发展成为武
装起义。
32
改革后俄国的历史任务
历史任务是什么?
如何推翻沙皇专制制度
如何扫除农奴制残余
俄国还面临着民 主革命的任务
——“反封”
33
小结:1861年俄国农奴制度的改革
背景: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俄国工业发展水平大大落后于其它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
21
21
什么是近代化?
近代化是指以近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推动力,实 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它包 括: 经济的工业化、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 思想的理性化、科学化;社会的城市化、世俗化。
俄国的近代化是指俄国由封建农奴制向资 本主义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它启动于1861年的 俄国农奴制改革。
4. 是俄国历史上的转折点,改革动摇了俄国落后的 12
封建生产方式,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地位)
贵 族 向 农民 宣 读 二 一 九 法 令
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说: “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 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13
你怎样理解农民的这种变化?
参考答案:
改革的确使农民发生了一些变化: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 农民十分不满
36
22政治近代化三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经济基础的变动必然会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3044教育近代化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55思想近代化客观上使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进一步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33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以代替旧日的募兵制
1
【复习】改革前,沙皇面临哪些问题?其中,
22
三、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1、经济近代化
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为资本主 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市场,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 资本主义的道路。
(1)原因:
1861年农奴制改革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
(2)表现:
23
1、经济近代化
(2)表现:
①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份
材料一: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 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 民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农民虽付出了高昂的赎金, 但得到的土地比改革前少了,质量也更差了。
材料二: 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
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
连串的侮辱。”
——列宁
b、新兴工业部门迅速崛起(纺织业最为发达,石油 产量跃居世界第一)
c、形成新的工业区,铁路建设发展快
25
1、经济近代化 (3)问题: ①经济水平总体落后于欧美国家 ②对外国资本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 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
26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1860年
企业 数
而下进行的,因而极不彻底,它保留了浓厚的封
建残余。
通过改革,沙皇专制制度仍然保留下来了,
地主依然掌握着种种特权,在相当一段时间里,
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照旧存在,并继续受
到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
另一方面,这次改革是地主阶级对于广大农
民一次公开的、野蛮的掠夺。地主阶级通过牺牲
农民的办法壮大了自身的经济办量,农民与地主
一、农民的“这解段话放表”明亚历山
大二世要求改革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
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
放农民。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1861年
《1861年2月19日宣言》 《农民改革法令》
自主完成:1、时间、人物、文件
3
一、农民的“解放”---俄国农奴制改 革
1、时间:1861年 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文件:《1861年2月19日宣言》 《农民改革法令》
6
6
巩固:“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 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 暴行和一连串的侮辱”列宁认为“解放”是 “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主要是因为
A、改革允许农民获得人身自由 B、农民付出的赎金高于当时地价二、三倍 C、解放后的农民还要受到村社的管理 D、农民只获得了贫瘠和耕作不便的土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