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思想政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拓展版课件:大同与小康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课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课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PPT教学课件

有专家指出,贫困地区、贫困群
体的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
难中之难,不能与其他地区和群体同等
对待。这告诉我们( )
A.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在贫困地区和
贫困群体中难以实现
B.我国应该力保贫困地区率先进入小
康社会
C.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
的发展进程
D.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小康建设,
只2能020/12靠/10 国家的扶持与帮助
2020/12/10
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 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我国人民生 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由贫困到 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16
No Image
“小康社会”概念的历史由来和现实涵义
“小康”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典籍,是指比 较
富裕的、中等的、温饱有余的居民生活状况和
社会发展状态。
• D20、20/12/更10 快发展,率先发展
14
2020/12/10
15
考点一、全面小康的目标
“三步走”战略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从1981年至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 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至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 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 ②本世纪头二十年要实现的奋斗目标 ③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④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三
步目标的重要步骤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20/12/10
8
• (2012山西太原五校联考)某镇 政府认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 住房”,于是不惜财力建设“别 墅式新农村”。这一认识和做法 ()

思想政治①必修1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PPT课件

思想政治①必修1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PPT课件

现阶段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处于什么状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我国已经达到了总体小康社会
到20世纪末,我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 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由 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1)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 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今天住着别墅还觉 得太寂寞
过去有三间瓦房就已满足
以前,买一辆自行车是 人们多年的梦想
过去人们见面时的问候语 是:吃过了吗?现在人们见 面的问候语是:买车了吗?
练习
单项选择题 1、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社会状况是( A ) A、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B、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 C、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D、殷实的小康社会
说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
Hale Waihona Puke 材料3: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在综合国力增强的同时,城乡之 间、地区之间、不同群体收入之间的差距仍然明显存在。按照2006 年数据,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GDP的比值是3.26:1.09:1;上海 人均GDP达到75990元,而贵州只有5750元。从城乡居民收入看, 去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将近1.2万元,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 足3600元。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我国要实现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什么? (3)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2、总体小康水平的表现
(2)从宏观上看,国家的 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探究二:
材料1:在经济总量上,2006年我GDP突破21万亿元,中国经济 这种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总量在世界的位次连升两位,跃居第四。在人均收入上,我国人均 GDP跨入2000美元的平台。我国人均GDP虽然快步跃升,但还排 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 在世界100位之后。农村还有2000万贫困人口。我国目前仍处于并 苦奋斗。 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材料2:我国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 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 待提高。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件(共26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件(共26张PPT)

2)科技进步对经 济增长的贡献率 大幅上升,进入 创新型国家行列
3)工业化基本实 现
1、经济持续健 康发展
5)城镇化质 量明显提高
4)信息化水平大 幅提升
7)区域协调发展机 制——基本形成
6)农业现代化和 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成效显 著
创新型国家的基本特征
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表现
①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②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 大大增强。
苗 家 人 的 学 校 上 海 市 的 小 学
截止2012年, 人均GDP东部沿 海发达地区远远 高于中西部一些 落后地区,上海 市人均GDP达 12784美元,最低 的贵州省1500多 美元
十八大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 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 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 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 明显增强。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 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 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 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 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基础更加坚实。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 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 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 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 稳定。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 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高一政治课件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新必修

高一政治课件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新必修
西部 4687 5007 5473 6187 7219 9338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农民工流向的特 征,并简要分析形成(xíngchéng)这种特征的 经济原因。(8分)
第二十七页,共33页。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农民工流向的 特征,并简要分析形成这种特征的经济原因。 (8分) 特征:农民工大多从中西部流向东部。 原因:在于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 东部经济较中西部发达,且两者差距逐渐拉 大;东部较中西部有更强的吸纳农民工就业 的能力。 (2)针对材料二所反映(fǎnyìng)出的问题, 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提出解决思路。 (6分)
第一页,共33页。
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一、从总体小康(xiǎokāng)到全面小康(xiǎokāng
1.总体小康水平 (1)总体小康成就的微观表现:
城乡居民的生活(shēnghuó)水平、生活(shēngh (2)总体小康成就的宏观表现:
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dà dà)增强
2.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 发展。①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 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人均 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②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③自主创新能力显著 提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④城乡、区域 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 (bǐzhòng)明显增加。 2. 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①社会就业更加充 分。 ②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
4.根本方法:统筹兼顾。要统筹城乡发展、 区域(qūyù)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 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
第十一页,共33页。

《大同与小康》PPT课件

《大同与小康》PPT课件
❖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天下(tiānxià)为公”是说天下(tiānxià)是大家的天下
(tiānxià),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 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 “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 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 防止争斗。
第一页,共18页。
在中山陵的 大门上镌刻 着孙中 (juān kè) 山先生生前 提的四个大 字:天下为 公
第二页,共18页。
礼记 简介 (lǐ jì)
《礼记》一书的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 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 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 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 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 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 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jīngdiǎn),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 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成为士人必读之书。
第三页,共18页。
礼记 简介 (lǐ jì)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 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 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zuǒyòu)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 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 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 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 会的重要资料。
第五页,共18页。
大同 --翻译 (dàtóng)
❖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 喟然而叹。
❖ 翻译:以前孔子曾参加蜡祭陪祭(péijì)者的行列, 仪式结束后,出游到阙上,长叹的样子。

高一政治全面小康PPT优秀课件

高一政治全面小康PPT优秀课件

(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3)建设生态文明。
2.全面小康的建设进程
注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两个特 点: (1)时间的长期性,大约需要二十年的 时间; (2)建设进程的不平衡,全面小康社会 并不是要求所有地区在同时达到全面小康.
微观
1.总体小康的表现
全面建 我国已经 设小康 实现总体 社会经 小康
探究活动2 我为实现全面小康
区别社会提总要体小求康。
全面小康
标 低标准,人均GDP 准 只有800多美元
较高标准,人均GDP 超过3000美元

面 偏重于物质消费 程 的小康,不全面

除注重物质生活,还特别注 重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 的民主权利、生活环境的改 善等,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发 发展不平衡,地区差 展 距、城乡差距、工农 程 差距较大,部分地区 度 尚未达到
三步走
国民生产总值目标
(反映国家的经解决温饱问题
第二步 1991-2000
再翻一番
达到小康
第三步 2001-2050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比较富裕
第十课 第一框
恩格尔系数即居民用于食品支出的总额占
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 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 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材料一:2000年,我国人均GDP才800多美元, 刚刚进入“小康”门槛。2007年人均GDP增
至2,034美元,但与世界水平相比,我国世界排
名在104位,仍属下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世界银行将世界每个国家和地区按收入分为四组
类别
人均GDP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课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课件
改革。
区域发展不平衡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 然较大,需要加强扶贫 工作,促进区域协调发
展。
创新能力不足
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需 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
培养。
资源环境约束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面临 瓶颈,需要加强生态文 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

未来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与规划
经济发展目标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 要引领和支撑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中国梦的重要基础。
0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成果
经济发展
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居民收入持续增长,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人民生活水平 迈上新台阶。
民主政治建设
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依法行使 民主权利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小康社会建设的国内经验
东部地区经验
东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在小康社会建设方面取得 了显著成就,其经验包括创新驱动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加 强环境保护等,这些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中西部地区经验
中西部地区在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 索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扶贫开 发、促进民族团结等,这些经验同样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城市小康社会建设案例
总结词
城市地区的小康社会建设案例 展示了在城市规划、公共服务 、居民生活品质提升方面取得
的显著成果。
城市规划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城市 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 承载能力。
公共服务
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提高 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服 务质量和覆盖范围。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1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1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ppt课件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2010年世界GDP排名 2010年世界人均GDP排名
GDP 国家 (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美元) 排名
美国 14.62
1
国家
人均GDP (美元)
卢森堡 104390
美国 47132
排名 1 9
中国 5.74
2 日本 42325 17
日本 5.39
3 中国 4283 95 注:世界平均水平31799
一、总体小康
2、不足
就业更充分
②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社保体系更健全
收入分配格局更合理 产业结构
③建设生态文明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增长方式
消费模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全面同时建 设小康社会,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总体小康
成就

课件-散文-大同与小康

课件-散文-大同与小康

外护城河作为防守设施。用礼义摆正君臣的关系,使父子关系纯厚,使兄弟关系和睦,
使夫妻关系和谐,用礼义来建立制度,来建立户籍,按照礼义把有勇有谋的人当作贤者 (因为当时盗贼并起),按照礼义把自己看作有功。因此奸诈之心由此产生,战乱也由 此兴起。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因此成为三代诸王中的杰出任务, (是按照礼义)从中选拔出来的。这六位杰出人物,在礼义上没有不认真对待的。以礼 义表彰他们(民众)做对了事,以礼义成全他们讲信用的事,揭露他们有过错的事,把 仁爱定为法式,提倡礼让。以礼义指示人们要遵循固定的规范。如果有不遵循礼义的人,
三、1、参与。
2、理想的治国之道;与今义同,指国家的统治权。 3、亲:形容词动用,敬爱;子:名词动用,抚养;货:出卖。
4、以为:作为,用作。
二十九、大同与小康
《大同与小康》赏析
“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 说明。“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这一句是总提,以 下三句是分述。“天下为公”,这是说政权(也可以把社会财富包括进
二十九、大同与小康
二、课文的思想内容
课文主要描绘了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的景象: 1.大同 儒家的最高社会理想是世界大同。这个大同世界不是纯理念化的,而是具体化了的。根据 本课的描述,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全民公有的社会制度。这个全民公有的社会制度,包括权力公有和财物公有,而首先是权力的 公有。 (2)选贤与能的管理体制。这个体制是包括中央与地方的。天下既然是天下人的天下,地方更是地 方人的地方。地方事务由地方民众选举贤能之士负责管理。这里的选举指的是民举,而不是官举,官举 与民举的性质是不同的,但后儒却混淆了两者的界线,甚至有意改民举为官举。 (3)讲信修睦的人际关系。信与睦是良好人际关系的核心,而“天下为公”才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的前提和基础。 (4)人得其所的社会保障。大同世界描绘的社会是人人敬老,人人爱幼,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的理想社会。在这里,人们视他人父母如自己父母,视他人子女如自己子女。任何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 怀,任何人都主动关心社会。男有室,女有家,社会和谐,人民安居。 (5)人人为公的社会道德。在这里,人们有高度的责任心,对社会财富十分珍惜,憎恶一切浪费现 象,也反对任何自私自利的行为。 (6)各尽其力的劳动态度。在这里,劳动已经成了人们高度自觉而又十分习惯的活动。“力恶其不 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能劳不劳是可耻的,劳而不尽其力也是可耻的,劳动只为了自己同样是可耻的。 大同世界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可谓是思之深刻而虑之长远的,除了所有制的问题提得不够明确外, 与共产主义社会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

《大同与小康》课件

《大同与小康》课件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实现大同或小康的 必要条件,需要注重交通、水利、能 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注重社会公平与和谐
实现大同或小康需要注重社会公平与 和谐,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利益, 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06Fra bibliotek结论与展望
总结本次课件核心内容
大同与小康的概念及区别
大同社会追求的是天下为公、诚信和谐、安居乐 业;小康社会则注重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人民 生活水平提高,追求的是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
《大同与小康》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大同社会理想与实现路径 • 小康生活标准与实现方式 • 大同与小康关系辨析 • 案例分析:成功实现大同或小康地区经
验分享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课件背景与目的
背景
介绍《大同与小康》的历史背景 、思想来源以及现实意义。
目的
明确课件的制作目的和使用范围 ,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大同与小康》的思想。
大同与小康概念解析
01
02
03
大同概念
阐述大同社会的特征,如 天下为公、诚信和谐、安 居乐业等。
小康概念
解析小康社会的内涵,如 经济繁荣、社会公正、生 活富足等。
大同与小康的关系
探讨大同与小康之间的联 系和区别,以及二者在中 国社会发展史上的地位和 影响。
02
大同社会理想与实现路径
大同社会特征描述
国外案例
新加坡。通过政府主导的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战略,成功实现了国家的现代化和 人民的富裕生活。
成功经验总结及启示意义
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实现大同或小康需要制定符合当地实 际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路径 。

《大同与小康》课件

《大同与小康》课件

结论
大同与小康的重要性
大同和小康是实现人类社会和 谐、幸福生活的重要目标。
实现大同与小康的意 义
实现大同和小康,将为社会带 来繁荣、进步和人民的幸福。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 共同为实现大同和小康的目标 而奋斗。
大同的概念
1 大同的起源
2 大同的含义
大同的概念源于中国古代 的传统思想,体现了人们 对和谐与共同进步的追求。
大同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 和睦、亲善和协作,是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 体现。
3 大同的实现
实现大同需要通过建设和 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 义、倡导和践行互助、友 爱和公平的价值观。
小康的概念
1 小康的起源
小康的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代表人们对富裕、进步和繁荣的向往。
2 小康的含义
小康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国家整体的繁荣。
3 小康的实现
实现小康需要通过经济的稳定增长、社会的和谐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
大同与小康的异同
相同点
大同和小康都代表了人们对和谐社会和幸福生 活的追求。
不同点
大同更注重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和协作, 小康更注重个体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实现大会公平正义,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2
社会方面
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倡导互助、友爱和公平的社会价值观。
3
经济方面
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推动产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大同与小康》PPT课件
欢迎来到《大同与小康》PPT课件。本课件将带您深入了解大同和小康的概念、 实现路径以及其重要性和意义。
概述
什么是大同
大同是指人类社会达到和谐、 充满爱和亲善的理想状态。

第一节大同与小康课件

第一节大同与小康课件
明代的思想家王守仁不赞成天理人欲说,他认为“天下无心外之物,无心外之理,心即良 知。”王守仁主张“致良知”·也就是用慎独、省察、克己等手段把人所固有的善良道德 发挥出来,后人总结为良心发现。孔子的仁爱思想、孟子的尽心养性、朱熹的存夭理灭人欲、 王守仁的致良知对中国社会影响极大。孙中山先生便曾说:“社会主义之博爱,广义之博爱 也”,“余之革命思想乃继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德而来,乃为爱人而革命,非为恨人 而革命。”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 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 (zhì),以功为己。
隐:消逝。 大人:这里指国君。世:父子相传。及:兄弟相传。 郭:外城。沟池:护城河。 纪:秩序纲纪。 以正君臣:规范端正君臣上下的关系。 笃:淳厚。 田里:田地和住宅。立:规范。 以贤勇知:以勇敢和有智慧的人为贤。知:通“智”。 功:成就功业。
• 孟子以人性论作为仁爱的出发点.提出性善论他认为人都有“侧隐之心”人人都相同的。 之所以有不善的人,关键在于受到外界的影响.于是孟子又提出了“存其心,养其性”的任务。 他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这被程朱理学发展为“天理人欲说”.他们推出了“存天理灭人 欲”的口号.其做法就是修养。修养的办法就是居敬和穷理,居敬即集中注意力.使心不受外 界的物质引诱,在处事上要合乎义;穷理即探索事物总结规律。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 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货:财物。 谋闭而不兴:阴谋闭藏之事而不使其发生。 兴,起。 大同:这里指平等和谐的理想世界。
财物,人们厌恶它被扔在地上(即厌恶随便抛弃财物),但不一定都 藏在自己家里。力气,人们恨它不从自己身上使出来(即都想出力气),但 不一定是为了自己。因此奸诈之心都闭塞而不产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 情不会出现,因此不必从外面把门关上。是高度太平、团结的局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关 于 理 想 社 会
大 同 与 小 康
你可以说我是个梦想家 但我并非唯一的一个 但愿有一天,你能加入我们 全世界就像一家人 ——约翰· 列侬
——
老子的“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
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 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 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 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 相往来。
• 冉求:“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 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 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 贤人君子了。”
• 曾点:“暮春时节,春 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 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 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 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 唱着歌走回家。”
(一)1.我国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2.但是,现在的小康:低水平、 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思考:举例说明,为 何我国现阶段的小康 是“低水平、不全面、 发展不平衡”的?
2007年度世界各国人均GDP排名(单位:美元)
1 卢森堡102284 2 挪威79154 3 卡塔尔70754 4 冰岛62976 5 爱尔兰58883 6 丹麦57035 7 瑞士56711 8 瑞典47069 9 美国45594 10 荷兰45429 11 英国45301 18 法国40782 19 德国39650 20 意大利35386 21 新加坡34152 22 日本34023 36 中国台湾16274 104 中国2460
第二步从1991年 到20世纪末,国民生 产总值再翻一番,人 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 中叶,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 家水平,人民生活比 较富裕,基本实现现 代化。
(一)1.我国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微观表现: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
质量明显提高
宏观表现: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全面的小康要在什
么时候实现?具体 目标是什么?
1.我国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微观表现: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
质量明显提高
宏观表现: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但是,现在的小康:低水平、不
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涵义(2020
年实现)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
柏拉图理想国的构造
身体---灵魂---美德---国家

头部---理性---智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哲人王 胸部---意志--- 勇气---战士 腹部---欲望---节制---工匠(商人)
知识扩展
不丹:最快乐的穷国
• 很多年前就知道,在这个世界主流的发展价值观中, 也有一些国家却走了和主流价值完全不同的途径。 比如不丹,最早提出“国民幸福总值”的概念,这 和“国民生产总值”完全不同。实际上,快乐比什 么都重要!物质发达并不能代表一切…… 不丹,土地贫瘠、环境恶劣,却有97%的人说: 我很满足。“减”的生活哲学、不迷信经济成长率、 追求平等与平衡的理念,让不丹超越世界大国,因 快乐而伟大。
关 于 理 想 社 会
大 同 与 小 康
——
千百年来始终困扰 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已经得到解决。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我国 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 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 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大同与小康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
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 寡孤独废疾各皆有所养。……是故谋闭 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 闭,是谓大同。 (《礼记》)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 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 臣,以笃父子,以睦弟,以和夫妇,以 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是谓 小康。(《礼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