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初中数学 5-2-1 平行线 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即点M,P,N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MPN=180°.
新课讲解
归纳
本题运用转化思想,把说明∠MPN=180°转 化为说明点M,P,N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而把问题 转化为利用有关平行线的基本事实说明直线PM与直 线PN是同一条直线.
课堂小结
概念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 线,两直线平行。
你发现直线b与直线c有
什么关系?你的同伴是否也 有类似的发现?
新课讲解
归纳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 直线也互相平行.
关于平行线的基本事实:过直线外一点有且 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新课讲解
例5 下列说法: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 知直线平行;②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只有一条; ③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 直线平行.其中正确的有( C )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导引: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而过直线上一点画不出与该直线平行的直线; 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无数条,故只有③正确.
新课讲解
归纳
对于此类辨析题,要正确解答,必须要抓住 相关的内容,特别是关键字词及其重要特征,要 在比较中理解,再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新课讲解
例6 如图,P是三角形ABC内部的任意一点. (1)过P点向左画射线PM∥BC交AB于点M,过 P点向右画射线PN∥BC交AC于点N; (2)在(1)中画出的图形中,∠MPN的度数一定等


画法--步骤
线
一“落”,二“靠”,三 “移”,四“画”
基本事实:过直线外一点有且
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基本事实及其推论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与第 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
当堂小练
1.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相交或平. 行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平行的线段必相交 B.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是平行线 C.两条射线或线段平行,是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例4 如图,在下面的网格中经过点C画与线段AB 平行的直线 l1,再经过点B画一条与线段AB 垂直的直线 l2.
解:如图.
新课讲解
知识点3 平行线的基本事实及其推论
做一做:
如果在直线a外有一个已知点P,那么经过点P可 以画多少条直线与已知直线a平行?请动手画一画.
新课讲解
试一试:
画一条直线a,按如图所示的方法,画一条直线 b与直线a平行,再向上推三角尺,画另一条直线c, 也与直线a平行.
新课讲解
知识点2 平行线的画法
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步骤: 一落:把三角尺的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上; 二靠:紧靠三角尺的另一边放一直尺; 三移:把这个三角尺沿着直尺移动使其经过已知点; 四画:沿三角尺的一边画直线.此直线即为已知直 线的平行线.
新课讲解
例3 如图,过P点作PQ∥AB交BC于Q,作PM∥
于180°,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新课讲解
导引:在(1)中,按照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的方法画图即可.在(2)中,要说明∠MPN=180°, 可转化为说明点M,P,N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1)画出的射线PM,PN,如上页图.
(2)因为射线PM∥BC,射线PN∥BC, 所以直线PM∥BC,直线PN∥BC. 所以直线PM与直线PN是同一条直线(过直线外一
新课导入
看一看,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扶手
双杠 铁轨
新课讲解
知识点1 平行线的定义及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1. 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 线.
表示方法:用“∥”表示平行,如图,
记作“AB∥CD”或“CD∥AB” ,读作 “AB平行于CD”或“CD平行于AB” .
2.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关系:
新课讲解
解:与棱AD平行的棱有A′D′,B′C′,BC, 记作AD∥A′D′,AD∥B′C′,AD∥BC. 与棱D′C′平行的棱有DC,AB,A′B′, 记作D′C′∥DC, D′C′∥AB, D′C′∥A′B′.
新课讲解
归纳
找平行线要注意两点: (1)在同一平面内;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线段是平行线.
导引:(1)没有强调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 (2)两条线段平行应该是这两条线段所在的直线 平行.
新课讲解
解:(1)不正确; 理由:根据定义,它缺少了“在同一平面内” 这一条件.
拓展与延伸
1.平行线的定义.
D
2.生活中充满了“平行”.
3.画平行线的方法.
4.平行线的表示.
5.平行线的性质.
布置作业
请完成《 少年班》P2-P3对应习题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2 平行线
5.2.1 平行线
目 录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3 新课讲解 5 当堂小练 7 布置作业
2 新课导入 4 课堂小结 6 拓展与延伸
学习目标
1.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进一步了解两条平行线的位置 关系,掌握有关的符号表示. 2.会用三角尺、量角器、方格纸画平行线,积累操作活 动的经验. 3.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了解平行线的有关性质.
(2)不正确; 理由:定义中指出的是两条不相交的“直线”, 而不是“线段”.
新课讲解
归纳
平行线的定义有三个特征:一是在同一平面内; 二是不相交;三是都是直线;三者缺一不可.
新课讲解
例2 如图,在长方体中,与棱 AD 平行的棱有哪 些?与棱D′C′平行的棱呢?用符号把它们表
示出来.
导引:根据平行线的定义,结合生活常识,观察图形 可解此题.
A
AC交AB于M.
导引: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
直线的平行线,要按一 B
P C
“落”,二“靠”,三“移”,
四“画”的步骤进行.
解:如图.
新课讲解
归纳
注意“移”时经过点的边是三角尺落在已知直 线上的那一边,而不是任意一边,利用直尺和三角 尺画过直线外一点的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是几何画图 的基本技能之一.
新课讲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