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汕头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题 (共5题;共29分)
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以数谏故(shuò)上使外将兵(jiàng)乃行卜(bǔ)陈胜王(wàng)
B . 所罾鱼腹中(zhēng)又间令吴广(jiān)烹食(pēng)皆次当行(háng)
C . 忿恚尉(huì)尉果笞广(chī)毋斩(wú)而戍死者(shù)
D . 收而攻蕲(qí)祭以尉首(jì)徇(xùn)披坚执锐(pī)
2. (2分) (2019九下·南开模拟) 选出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梦想与奋斗______________。

年轻人最不该在能奋斗的时候选择______________。

与时代同向同行,以奋斗筑梦圆梦,用脚步______________的青春,定会______________出灿烂的光华。

请记住: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A . 一脉相承享受丈量绽放
B . 相辅相成悠闲衡量闪耀
C . 一脉相承清闲衡量闪耀
D . 相辅相成安逸丈量绽放
3. (2分) (2017八上·重庆月考)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我班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将剧中人物演得栩栩如生,博得了观众的掌声。

B . 邓稼先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物理学家,为了研究核弹,从此他在公众场合便荡然无存了。

C . 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芦花荡里,发生了多少英勇抗敌的故事,产生了多少无私无畏的抗日无名英雄。

D . 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4. (11分)(2020·南京) 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盛一碗小米粥,调一碟豆瓣酱,剥一只茶叶蛋,来一个三丁包……民风chún朴的小村拉开了一天生活的序幕。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

”经过漫长的夜晚,面对喷香的食物,人的食欲会油然而生。

千百年来,世外桃源、不辞辛劳的乡民们持之以恒地守着一条简单的健康准则——认真吃早饭!
(1)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

(2)给加点字注音:调________
(3)看拼音写汉字:chún________朴
(4)画直线的“计”字的意思是()
A . 计谋
B . 计数
C . 计划
D . 计议
(5)画波浪线的词语不准确,应换作()
A . 自怨自艾
B . 埋头苦干
C . 前仆后继
D . 诚惶诚恐
5. (12分) (2017七上·徐州期中) 古诗文默写或填出相应的作者、诗题。

(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

(李白《________》)
(3) ________,江春入旧年。

(________《次北固山下》)
(4) ________,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5)《论语》文中表示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默写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
6. (6分)(2016·淮安)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梦想,就是青春坚定的方向。

播种梦想,描绘人生最美丽的篮图;追逐梦想,(抒写抒发)人生最动人的诗行;超越梦想,揍响人生最动人的乐意!不惧风雨,不畏艰险,朝关青春的梦想扬帆远航。

(1)给文段中划线字注音。

________

(2)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
(3)结合语境,从文段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________。

三、阅读理解 (共3题;共55分)
7. (18分)(2020·海宁模拟) 阅读古诗文,回答下题。

【甲】
(宋)苏轼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① ,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
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与可②之教予如此。

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时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节选自《文与可画筼筜谷③偃竹记》)
【注】①蜩(tiáo)蛇蚹(fù)蝉后腹上的横纹,蛇腹上的横鳞。

竹初生时为笋,其状似蜩腹蛇蚹。

②与可:即文同,字与可;北宋著名画家。

③筼筜(yún dāng)谷:在洋州(今陕西洋县),盛产竹。

【乙】画竹题记
(清)郑燮①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

烟光日影露气。

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总之,意在笔先②者,定则也。

趣在法外者,化机③也。

独画云乎④哉?
【注】①郑燮:即郑板桥。

②意在笔先:谓创作中构思在落笔之前,无论写字、作画、诗文创作都是这样。

③化机:自然的机运。

④云乎:语末助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词。

①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②倏作变相
③意在笔先者,定则也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3)两段文字与我们熟知的一个成语“①________”有关,文与可强调画竹②________,郑板桥则认为画竹③________。

(4)甲乙两篇小短文都是作者畅谈自己绘画的心得体会,异中有同。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苏轼、郑燮画竹的相同经验?
8. (12分) (2019九下·龙岩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今年4月10日,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面世,终于让人们一睹黑洞的“芳容”。

②黑洞是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天体。

它源自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推论,揭示了物理学中的极限。

当恒星的核燃料耗尽,也就是恒星到达生命的尽头时,它们会膨胀,失去质量,然后冷却形成白矮星。

但是炽热的天体中较大的,比如9到25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它们会随着一场大爆炸——超新星爆发而坍缩成中子星。

本来恒星可以通过自身的核聚变产生持续向外的推力,以平衡恒星自身质量向内的引力。

爆发后恒星的残骸不会再提供推力,但自身巨大的引力还在,就只能向内坍缩。

当它持续坍缩,半径收缩到史瓦西半径时,黑洞就诞生了。

③黑洞无法直接观测,科学家借由间接方式得知其存在与质量,并且观测到它对其他事物的影响。

由于黑洞的
强大引力,它往往被其他明亮的物质包围,这使得我们很难看到黑洞本身。

看不见,并不完全因为它是“黑”的。

在此之前,我们实际上能够观察到的黑洞,是视界以外的部分。

天文学家通常不会尝试直接观测,他们要寻找黑洞存在的间接证据。

④以著名的物理学家钱德拉塞卡命名的望远镜,专门观测不同天体发出的X射线。

对于黑洞存在的最好证据就来自这里。

在黑洞的引力下,吸积盘内物质落入黑洞的速度极快,物质之间的摩擦使它被加热至数十亿度的高温,从而发出辐射,这些辐射就包括有X射线。

来自哈勃望远镜和甚大射电望远镜数据合成的图片,显示了来自20亿光年外,有银河系质量1000倍大小的武仙座A黑洞爆发出的喷流。

人们认为喷流正从半人马座A中心的黑洞喷发出来。

这些喷流供给了大量的辐射气体,而这些气体远远超出了可见星系的范围。

这些喷流比星系本身还要长。

天文学家记录了黑洞周围恒星20年来,围绕着银河系中心的人马座A*运动的恒星数据。

那些恒星在围绕一处“空白”以每小时1800万千米的速度运行。

⑤虽然黑洞距离我们十分遥远,天文学家仍想出了办法观测到它。

传统的光学望远镜使用越来越大的光学镜面来观察宇宙中物体,但观测不到黑洞,于是天文学家用虚拟的方法把光学望远镜的口径变大,制成视界望远镜,搜集黑洞发射出的射电波。

科学家得到的是黑洞发出的射电波数据,要把它们还原成一个可视化的图片非常困难。

观测10天,分析两年,最终得到了这张黑洞照片。

(摘编自中纪委网站科技视界栏目《人类认识黑洞的小小一步》)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一睹黑洞的‘芳容’”,表现了人们想看到黑洞真实形象的急切心情。

B . 包围黑洞周围的明亮物质产生强大的引力使得我们很难看到黑洞本身。

C . 首张黑洞照片问世之前,人类看不见黑洞,能看到的是视界以外的部分。

D . 科学家通过视界望远镜获得射电波数据还原成图片,让人类终“见”黑洞。

(2)黑洞是如何形成的?请简要说明。

(3)黑洞存在的间接证据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9. (25分)阅读陆川的《读懂父爱》,回答问题。

①我在一个家教很严的家庭里长大,父亲陆天明在外人眼里很温和,但对我从小就很严格。

从我的童年到青年时代,父亲与我沟通的次数屈指可数,淡淡的隔阂像薄纱一样,将我和父亲的心灵分隔在两个世界。

②我从小酷爱文艺,梦想长大后能成为张艺谋那样的国际名导。

高中毕业后,我准备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但父亲坚决反对我的选择,认为我没有生活积淀和感受,拍不出什么好电影,还自作主张地为我填报了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的志愿。

父亲掐断了我的梦想,为此我对他有了怨言。

③大学毕业后,我在国防科工委当了一名翻译。

一次,我路过北京电影学院,发现海报栏里张贴着导演系招收研究生的简章,我沉睡的梦想再度被激活了。

这次,我没有告诉父亲,就报考了导演系的研究生。

入学考试时,电影学院一位教授是父亲的朋友,给父亲打去电话:“导演系研究生很难考,你不替儿子活动活动?”父亲断然拒绝了:“他行需要我活动吗?他不行拉关系又有什么用?”
④虽然我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导演系录取,但父亲的“冷酷”还是让我心里很不舒服。

我总觉得父亲有些自私,过分专注自己的事业,而忽视了我的发展。

⑤几年后,我成为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专业导演,因为是新人,我整整3年时间没有导过一部电影。

那时候,我整天无所事事,常常坐在街头,看着夕阳发呆。

此时,父亲已经写出了《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等颇有影响的剧本,我很希望父亲也能为我写一个剧本,再利用他的影响力为我寻找投资方。

我委婉地暗示过父亲,但每次父亲都这样告诉我:“你是个男人,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

”想到别人的父亲想方设法为子女牵线搭桥,而自己的父亲却对我的事业不闻不问,心里有种难以言说的滋味。

⑥2001年,我的事业终于迎来了转机,我导演的电影《寻枪》荣获国际国内10多项大奖。

我满以为父亲会表扬我几句,谁知,父亲从电视里看颁奖典礼时,只是淡淡地说:“还行,但需要提高的地方还很多。

”我回敬了父亲一句:“在你眼里,我永远成不了气候。

”因为话不投机,我与父亲吵了起来,很长时间谁也不搭理谁。

⑦2004年9月,就在我执导的电影《可可西里》进行后期制作时,我年仅55岁的姑姑、著名作家陆星儿患癌症在上海去世。

这给亲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悲痛,特别是父亲,他从小与姑姑感情很深,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很多。

⑧料理完姑姑的后事,我陪着父亲回至北京,此时再看父亲,那个威严、冷酷的男人竞那么瘦弱无助,我内心五味杂陈……见父亲头发乱了,我打来热水为他洗头发。

这一平常举动,竟让父亲老泪纵横:“孩子,从小到大爸爸对你很严厉,你也许觉得爸爸很冷酷,但爸爸从来都把你的每一步成长放在心里。

溺爱和纵容孩子,是一个父亲最大的失职……”
⑨父亲的话让我的眼睛湿润了。

母亲告诉我:“你在青藏高原拍摄《可可西里》时,你爸爸听说你患上了严重的高原病,累得吐血,因担心你,整夜睡不着,一说起你就泪流满面。

”原来父爱一直伴随着我,只是父亲的爱含蓄而深沉,用心良苦。

当读懂父爱时,我已经30多岁了。

(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我”读懂父爱的心路历程。

(2)请品味第①段画线句“淡淡的隔阂像薄纱一样,将我和父亲的心灵分隔在两个世界”的妙处。

(3)“此时再看父亲,那个威严、冷酷的男人竞那么瘦弱无助,我内心五味杂陈”一句中“五味杂陈”的心理是怎样的?
(4)文章第⑧自然段中父亲说他从不“溺爱和纵容孩子”,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5)你认为文中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位父亲?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四、写作表达 (共2题;共10分)
10. (5分)(2020·椒江模拟) 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从2019年末迄今,新型冠状病毒几乎席卷全球。

在全球蔓延的背景下,我国的病毒防控被迫进入了加时赛。

但眼看着平时就小病不断的爷爷已经频繁出门,而且每次带口罩都松松垮垮地耷拉在鼻子底下,雅文急了,他仔细地阅读了病毒防控宣传图片,准备找爷爷谈谈。

请你拟写一段雅文劝说爷爷的谈话内容。

要求:根据爷爷行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劝说,有理有据,简明扼要,言语得体。

120字左右。

11. (5分)任选一题作文
(一)话题作文
不久前,科比退役前的最后一场告别赛,为他的职业生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每年六月的中考,也预示着学生们初中生涯的即将落幕。

生活中总有各种各样的告别——告别,难说再见,但不必遗憾,更不必伤感,因为当我们挥手告别、重新出发后,新的美好生活即将为我们拉开序幕。

请以“告别与出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二)半命题作文
不要说我们的日子只有阳光和鲜花,要知道有多少阳光鲜花也就有多少风雨和眼泪;不要说眼泪是软弱的代名词,眼泪流过,我们也就变得坚强;不要说眼泪只是一弯悲伤和痛苦的流淌,它还是一池喜悦和幸福的洋溢……有人说眼泪是一个人心灵品格的珍珠,也是生活中真善美扣人心弦、感人肺腑的音符;有人说眼泪是与人交流时无声的“话语”,也是自我反刍时有声的“独白”;有人说眼泪是情感汇集的港湾,也是扬帆起航的誓言……那么,让我们的眼泪尽情地抛洒流淌吧!
请以“的眼泪”为题作文。

要求:(1)以上两题,任选其一作文。

(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

(4)文中不涉及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参考答案一、基础题 (共5题;共29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答案:4-2、答案:4-3、答案:4-4、答案:4-5、考点:
解析:
答案:5-1、答案:5-2、答案:5-3、答案:5-4、答案:5-5、
答案:5-6、考点:
解析:
二、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答案:6-1、
答案:6-2、
答案:6-3、
考点:
解析:
三、阅读理解 (共3题;共55分)
答案:7-1、
答案:7-2、
答案:7-3、
答案:7-4、
考点:
解析:
答案:8-1、答案:8-2、
答案:8-3、考点:
解析:
答案:9-1、答案:9-2、答案:9-3、答案:9-4、
答案:9-5、考点:
解析:
四、写作表达 (共2题;共10分)答案:10-1、
考点:
解析:
答案:11-1、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