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河北省冀州市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蜜蜂飞行时翅膀的振动特点时,蜜蜂可以看做质点
B、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火车可看做质点
C、研究乒乓球运动员打出的乒乓球时,能把乒乓球看做质点
D、研究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的速度时,可将汽车看做质点
【答案】D
考点:质点的认识
【名师点睛】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与其他因素无关。
2、如图所示是体育摄影中“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的美,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
A、大地
B、太阳
C、运动员
D、步行的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运动员和摄影记者以相同的速度运动,故以运动员作为参考系,记者是静止的,故运动员的图片是清晰的,但由于背景相对于运动员是运动的所以背景相对于摄像机是运动的,所以拍摄的背景是模糊的.故在“追拍法”中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运动员,故C正确。
考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名师点睛】由于在“追拍法”中运动员和摄影记者以相同的速度运动,故运动员的图片是清晰的.背景相对于运动员是运动的,所以拍摄的背景是模糊的。
3、甲、乙、丙三人各乘一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甲看到丙匀速上升,那么,甲、乙、丙对地可能是()
v v>,丙停在空中
A、甲、乙匀速下降,且乙甲
v v>,丙匀速上升
B、甲、乙匀速下降,且甲乙
v v>,丙匀速下降
C、甲、乙匀速下降,且乙甲
v v>,丙匀速下降
D、甲、乙匀速下降,且甲乙
【答案】AC
考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对运动相对性的理解,要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脑不能乱,否则会出错。
4、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C、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
D、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
【答案】CD
【解析】
试题分析: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不能说位移就是路程或路程就是位移,故A错误;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其它情况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故B错误;质点通过一段路程,可能初末位置重合,位移为零,故C正确;只要初末位置相同,位移就相同,运动轨迹可以不同,故D正确。
考点:位移与路程
【名师点睛】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5、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
B、质量、路程、速度、平均速度
C、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
D、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
【答案】C
考点:矢量和标量
【名师点睛】物理量按有没有方向分为矢量和标量两类,矢量是指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6、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速率是速度的大小
②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③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
④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①速率是速度的大小,故①正确;②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平均速率不一定相等,故②错误;③对于运动的物体,若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为零,则平均速度为0,故③错误;④对于运动的物体,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不可能为零,则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故④正确;故选项C正确。
考点:速度、速率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均速度大小与平均速率的区别,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7、一架超音速战斗机以2.5马赫的速度(音速的2.5倍)沿直线从空中掠过,下边的人们都看呆了,一会儿众说纷纭,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这架飞机的加速度真大
B、这架飞机飞得真快
C、这架飞机的加速度不大
D、这架飞机的速度变化真大
【答案】BC
考点: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
【名师点睛】战斗机以2.5马赫的速度(音速的2.5倍)沿直线从空中掠过,时间很短,看成是瞬时速度,说明飞机速度快,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8、下面描述的几个速度中,属于瞬时速度的是()
m s的速度击中目标
A、子弹以790/
m s
B、信号沿动物神经传播的速度大约为10/
km h
C、汽车上速度计的示数为80/
m s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
D、台风以360/
【答案】AC
【解析】
试题分析:子弹以790m/s的速度击中目标,是击中目标时刻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故A正确;信号沿神经传播的速度大约为10m/s,是平均速度,沿着每条神经传输的速度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汽车上速度计的
示数是时刻改变的,与时刻对应,是瞬时速度,故C 正确;台风的移动速度为一段时间内的速度,为平均速度,故D 错误。
考点:瞬时速度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会区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瞬时速度表示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平均速度表示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位移内的速度。
9、一汽车沿直线运动,先以15/m s 的速度驶完全程的四分之三,余下的路程以20/m s 的速度行驶,则汽车从开始到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 、16/m s
B 、16.3/m s
C 、17.5/m s
D 、18.8/m s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设全程的位移大小为4x ,由题得到,全程的平均速度4 152016/3=v x x
m s x =+,故选项A 正确。
考点:平均速度
【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是明确平均速度与时间对应,不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不同,基础问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B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也一定越大
C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一定减小
D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可能减小
【答案】
D
考点:加速度 【名师点睛】把握加速度的定义式=v a t
∆∆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以及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加速度的定义的基础。
1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2/m s ,则( )
A 、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是该秒初的速度的2倍
B 、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m s
C 、物体在某秒初的速度一定比前秒末的速度大2/m s
D 、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前秒初的速度大2/m s
【答案】B
考点:加速度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对加速度含义的理解能力.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12、下表是四种交通工具做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改变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的速度变化最大,加速度最大
B 、②的速度变化最慢
C 、③的速度变化最快
D 、④的末速度最大,但加速度最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v a t
∆∆得:
22111112/3/3
===v a m s m s t ∆-∆ 2222260//3
2===v a m s m s t ∆-∆ 22333260/0
0.3/===v a m s m s t ∆-∆ 224441200020
/0./===v a m s m s t ∆-∆ 所以④的末速度最大,但加速度最小,①的加速度最大,故选项D 正确。
考点:加速度
【名师点睛】加速度是运动学中最重要的物理量,对它的理解首先抓住物理意义,其次是定义式,以及与其他物理量的关系.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13、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反,但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
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最小值
B 、速度逐渐增加,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最大值
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达最小值
【答案】
B
考点:加速度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减小说明速度增加得变慢了,仍是加速运动。
14、物体做减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速度的变化量的方向取负值,其意义为速度的变化率减小
②速度的变化量的方向取负值,其意义为速度的变化量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③加速度的方向取负值,表示加速度在逐渐减小
④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做减速运动,当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做加速运动。
15、如图所示为甲、一两质点的v t 图像,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运动的路程相等
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答案】AC
【解析】
试题分析: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即两个质点的速度相等但不同,故A正确,B错误;质点甲向正方向运动,乙向负方向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大小相等,则通过的路程相等,故C正确;如果质点甲、乙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如果从相距较远处相向运动,距离就越来越小,故D错误。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基本的读图能力.抓住面积表示位移,速度的符号表示速度的方向,但要注意速度-时间图象不能反映质点初始位置。
16、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 t-图像如图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不能从图像可以看出()
A、甲、乙同时出发
B、乙比甲先出发
x处
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
D、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但最后还是追上了乙
【答案】ACD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名师点睛】只要掌握了位移图象的基本性质:横坐标代表时刻,而纵坐标代表物体所在的位置,纵坐标不变即物体保持静止状态。
17、如图所示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图像,若将该物体的运动过程用x t-图像表示出来(其中x为物体相对出发点的位移),则下列四幅图中描述正确的是()
【答案】C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名师点睛】由速度-时间图象可以看出物体在第一段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第二段时间内速度为零,第三段时间内做反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结合速度-时间图象、位移-时间图象规律进行解题。
18、汽车启用ABS刹车系统和不启动该刹车系统紧急刹车时,其车速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如图中的①②图线所示,由图可知,启用ABS后()
t时刻车速更小
A、
1
0t的时间内加速度更大
B、
1
C、加速度总是比不启用ABS时大
D、刹车后前行的距离比不启用ABS时短
【答案】D
【解析】
t时刻车速更大,故A错误;由斜率等于加速度的大小得到,启用ABS 试题分析:由图看出,启用ABS后
1
后10~t 的时间加速度更小,12~t t 的时间内加速度更大,故B C 错误;根据速度图象的“面积”等于位移
大
小看出,刹车后前行的距离比不启用ABS 更短,故D 正确。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名师点睛】本题要结合速度图象来分析汽车的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的大小,抓住斜率等于加速度、“面积”等于位移是基本方法。
19、如图所示,表示做直线运动的某一物体在05s 内的运动图像,
由于画图人粗心未标明v t -图还是x t -图,但已知第1s 内的平均速度小于第3s 内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图一定是v t -图
B 、该图一定是x t -图
C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D 、物体的位移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A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名师点睛】根据题意,物体在第1s 内的速度比第3s 内的速度小,由图象斜率的意义分析纵轴的意义,再进行选择。
20、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 t -图像,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做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A、在
1
0t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小
B、在
1
t t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
C、在
12
t t时间内,由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
D、在
34
【答案】D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名师点睛】速度图象的斜率代表物体加速度,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通过的位移,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
21、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t 时刻甲车从后面追上乙车
B 、1t 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 、1t 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D 、0到1t 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D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对位移图象的物理意义的理解,关键抓住纵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纵坐标的变化量等于物体的位移,斜率等于速度,就能分析两车的运动情况。
22、一辆汽车以22/m s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2秒(汽车未停下),汽车行驶了36m 。
汽车开始减速时的速度是多少( )
A 、9/m s
B 、18/m s
C 、20/m s
D 、12/m s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得:2012=x v t at +
,代入数据有:01362242
v =-⨯⨯,解得:020/v m s =,故C 正确,ABD 错误。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注意公式的矢量性。
23、一辆汽车做匀加速度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初速度为6/m s ,经28m 后速度增加到8/m 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段运动所用时间为4s
B 、这段时间的加速度是23.5/m s
C 、自计时开始,2s 末的速度为6.5/m s
D 、从开始计时起,经过14m 处的速度为7/m s
【答案】A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名师点睛】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及速度时间关系和位移时间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不难属于基础题。
2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坐标的x t 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甲比乙早出发时间0t
C 、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0x
D 、甲的速率大于乙的速率
【答案】BC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名师点睛】位移图象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物体的位移发生变化时,物体开始运动.由图直接读出出发时间和位置.根据斜率比较速率的大小。
t=开始由原点出发,其v t-图像如图所示,则该质点()
25、若一质点从0
A、在前8s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在26s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m s,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C、6s末质点的速度大小为2/
D、46s内与68s内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B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物体的加速度在8s内发生了变化,故物体不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26s 内质点的加速度没有发生变化,故在26s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选项B正确;6s末物体的速度大m s,方向与规定的方向相反,故C正确;46s内与68s内质点的速度方向均为负方向,故选小为2/
项D错误。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名师点睛】根据速度图象直接速度的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由斜率大小求出加速度的大小;这是图象基本知识的考查。
二、填空题
26、如图所示,为甲、乙、丙3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和时间s t -图像,比较前5s 内3个物体的
;比较前10s 内3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有:
‘甲v ‘乙v ‘
丙v (均填“>”、“=”或“<”)
【答案】>,>,>;=,=,=
考点:平均速度
【名师点睛】s t -图象的意义是指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故由图象可知物体的位移,再由平均速度公式可比较平均速度的大小。
27、北京体育大学青年教师张健,2000年8月8日8时整,从旅顺老铁山南岬角准时下水,于10日10时22分抵达蓬莱阁东沙滩,游程123.58km ,直线距离109km ,不借助任何漂浮横渡了渤海海峡,创造了男子横渡海峡最长距离的世界纪录。
在这次横渡中,张健游泳的平均速度v 约是(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m s ,每游100m 约需的时间0t 为 h 。
【答案】0.61/m s ;145s
【解析】
试题分析:游泳经历的时间50t h =,游泳的平均速度109000 0.61/503600
=m s x v t
==⨯,游泳的平均速率123580/0.69/503600v m s m s s t ===⨯,每游100m 约需的时间1000.61459t s s '==。
考点:平均速度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区别,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三、计算题
28、质点沿半径为d 的圆形轨道运动,每2s 移动14
圆周,初始位置在某处的A 点,如图所示,分别求出下列各种情况下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并在图上标出各位移矢量的方向。
(1)从A 点开始到第2s 末时;
(2)从A 点开始到第4s 末时;
(3)从A 点开始到第8s 末时。
【答案】(1)路程为:12
d π,方向A B →
(2)路程为:d π;位移为2d ,方向:A C →
(3)路程为:2d π,位移为零
路程为:d π;位移为2d ,方向:A C →;
(3)从A 点开始经过8s 时间,移动了1个圆周又回到A 点,则路程为:2d π,位移为零。
考点:路程、位移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知道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基础题目。
29、以18/m s 的速度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26/m s ,求:
(1)汽车在刹车2s 末的速度;
(2)汽车在刹车6s 末的速度。
【答案】(1)6/m s ;(2)零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0v v at =+,注意汽车刹车速度减小为零不再运动。
30、矿井里的升降机,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经5s 速度达到4/m s 后,又以这个速度匀速上升20s ,然后匀减速上升,经过4s 停在井口,求矿井的深度。
【答案】98m
【解析】
试题分析:分三阶段分析:
05s -:匀加速运动的位移为:11110145102
20()v s v t t m m +===⨯+⨯= 525s s -:匀速运动的位移为:242080s vt m m ==⨯=
2529s s -:匀减速运动的位移为:3201044822
()v s t m m +==⨯+⨯= 故井深为:1231080898s s s s m =++=++=。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名师点睛】分三段研究: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匀加速过程中的位移和匀减速过程中的位移,匀速运动的位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从而得出矿井的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