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温补心阳法治疗冠心病心阳虚的临床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温补心阳法治疗冠心病心阳虚的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2014-07-15T15:33:12.8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7期供稿作者:孙颖
[导读] 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心室颤动,临床上表现为突然死亡,在美国和许多发达国家排在死亡原因的第一位。
孙颖(辽宁省普兰店市中心医院 1162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医用温补心阳的方法治疗冠心病心阳虚证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中医辨证为心阳虚的79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用西医治疗,观察组40例服用中药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56.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
结论:中医用温补心阳法治疗冠心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冠心病复发,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冠心病心阳虚温补心阳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7-0131-02 冠心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发生心绞痛和心肌梗死,还可以因为心肌缺血导致各种心律失常以及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
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心室颤动,临床上表现为突然死亡,在美国和许多发达国家排在死亡原因的第一位。
近年来,中医根据病机,辨证治疗冠心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在临床上用温补心阳法治疗心阳虚证,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从我院心内科的冠心病患者中筛选出79例中医辨证为心阳虚证的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
其中男性37例,女性42例,年龄最小为41岁,最大为69岁,患病时间在5个月-10.5年之间,平均为5.87±3.13年;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用西医治疗,观察组40例服用中药治疗,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一般情况相当,P>0.05,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2)中医诊断参照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胸闷气短,甚至胸痛彻背,心悸,汗出,畏寒,肢冷,肢体困重,身疲倦怠,面色苍白,唇甲淡白或青紫,舌淡白或紫暗,脉沉细。
1.3病例选择标准(1)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
(2)患者年龄在40-70岁之间。
(3)临床资料完整,患者依从性好。
(4)患者及家属同意治疗方法,自愿接受观察。
(5)除外心肌梗死、重度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症、甲亢、颈椎病、胃及食管反流等原因导致的胸痛。
(6)除外同时患有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血液疾病及其他严重疾病者。
(7)除外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1.4治疗方法(1)对照组用西医治疗:辛伐他汀每次20mg,每日1次;倍他乐克每次25mg,每日2次;阿司匹林每次75mg,每次1次;心绞痛发作时用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化。
(2)观察组服用中药温心汤,心绞痛发作时用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化。
温心汤组成:人参、桂枝、五味子、茯苓、白术、赤芍、丹参、半夏、薤白、甘草。
每日一剂,水煎成3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
以上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效果。
1.5观察内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检查心电图、血脂、肝功、肾功、血常规、尿常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1.6疗效标准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复查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
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明显减少,程度明显减轻,其他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复查心电图改善:降低的S-T段回升0.O5mv以上;主要导联倒置的T波变浅,或T波由平坦变直立。
无效: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好转,心电图基本相似。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对照组 39例 7例 15例 17例 56.4%
观察组 40例 14例 23例 3例 92.5%
2.2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比较对照组39例中有1例出现头晕,1例出现头痛、面红,2例出现药后心动过缓。
观察组40例中有1例出现药后胃脘不适,经饭后服药后,不适消除。
3.讨论
冠心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脏病。
本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胸痹”“心痛”“心悸”的范畴,病机有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特点。
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太阳,主血脉,心阳的推动温煦作用是心主血脉功能的主要动力,又是此功能正常的必不可少的条件[1]。
若素体阳虚,胸阳不足,阴寒之邪乘虚侵袭,寒凝气滞,气血运行失畅而成胸痹。
叶天士曰:“若夫胸痹者,但因胸中阳虚不运,久而成痹”。
因此,心阳虚是导致冠心病发作的主要病理基础,并且冠心病的病程迁延难愈,反复发作后,正气渐虚,加重心阳虚的程度[2]。
根据心阳虚的病机,我们确立了温补心阳的治疗原则以温通振奋心阳,以求“阳光普照,阴霾自散”。
自拟方温心汤由人参、桂枝、五味子、茯苓、白术、赤芍、丹参、半夏、薤白、甘草组成。
方中人参大补元气,“通血脉破坚积”;桂枝能温经通脉,助阳化气,两者配伍。
《医宗金鉴》谓之:“桂枝得人参大气周流,气血足而百骸理,人参得桂枝通行内外,补营阴而益卫阳。
”薤白能理气宽胸,通阳涤痰散结,善行胸阳之壅结;因痰浊、淤血是本病的常见病理因素,用半夏消痞散结,燥湿化痰,赤芍、丹参活血化瘀通络;白术、茯苓健脾化痰,以消生痰之源;因温阳活血化痰药薤白、半夏、桂枝为温燥之品,易劫伤阴液,加五味子益气敛肾生津。
诸药合用温补心阳为主,心阳得助,胸阳振奋,血脉通畅,痰淤得消,而得以从根本治疗本病。
本次观察组改善患者症状较快,总有效率达到92.5%,与对照组的56.4%,有较大差异,并且安全性高,建议临床辨证施用。
参考文献
[1]曹洪欣等,冠心病心阳虚证症候特点分析[J〕.中医药信息.2000 ,17(6):8-10.
[2]唐丹丽.温阳益心活血化痰法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抗炎作用机理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