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22年九年级语文升学考试3月模拟试卷B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版2022年九年级语文升学考试3月模拟试卷B卷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污涩倾刻拈轻怕重
B . 蹒跚狡滑沉默寡言
C . 厌卷感慨骇人听闻
D . 畏惧悔恨参差不齐
2.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B . 教研讨论会上,刘老师高谈阔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C . 学习文件不能只咬文嚼字,关键是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
D . 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3. (2分)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
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故乡》均选自这个集子。
B .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
《爱莲说》《马说》同属这种文体
C .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
《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D .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简·爱》,作品讲述了贫苦孤女简·爱为寻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
4. (2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雷一声,春雨悄无声息地飘临大地。
雨丝儿如烟似粉,竹林里新拔节的翠竹,田野里芬芳馥郁的青苗绿草,池塘边黄眉绿眼的垂柳,刚吐蕾的粉红色桃花,白色梨花,微微摇曳于雨雾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切植物都贪婪地争吸这大自然所赐的甘露琼浆。
A . 南国春色,春意盎然,展现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灵秀画卷
B . 春天的温暖给大地带来了生机,也给人们注入了新的活力
C . 春天在田野上、在庭院里都描绘出一幅绿意盎然的“春景图”
D . 天空阴沉沉的,似乎被一张灰黑色的网慢慢的罩住了,潮湿的空气让心情也湿润起来
5. (2分)下列句子中不存在语病的一项是()
A . 许多同学在平常学习中按照考试要求坚决不使用修正液,为了防止这一好习惯不被同学们坚持下去,老师们每天都在强调。
B . 许多学生学习成绩老是提不上去,其中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手机不离手造成的。
C . 这个星期六下午,我校足球队将和光明中学足球队争夺本届全市中学生足球联赛的冠亚军。
D . 动画电影《白蛇传缘起》在影片质感、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等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受到广大观众朋友的好评。
6. (2分)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 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 . 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 . 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 . 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二、情景默写 (共1题;共9分)
7. (9分)名篇名句默写。
(1)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2)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3)________,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
(4)一曲新词酒一杯,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5)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
(6)四面歌残终破楚,________。
(秋瑾《满江红》)
(7)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________。
”(《<论语>十则》)
(8)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
(9)花和草都是常见之物,但在《钱塘湖春行》中被诗人刻画得十分精致和生动,不单纯是对景物作客观描述,也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感受,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10)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故事,你联想到杜牧《赤壁》中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4分)
8. (17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家有母亲
赵海宁
父亲去世10年后,在我的“软硬兼施”下,母亲终于同意来郑州跟着我一起生活。
我们借了一辆车回去接她,她早把居住了几十年的老屋收拾妥当,整理好了自己的行李。
那些行李中有两袋面,是她用家里的麦子专门为我们磨的,这种面有麦香。
但那天,那两袋面我决定不带了,因为车的后备箱太小,我们要带的东西太多。
母亲却坚持把面带着。
一定要带,她说。
她这样说的时候,我忽然愣了一下,看着她,便想明白了什么,示意先生把面搬到里屋,我伸手在外面试探着去摸。
果然,在底部,软软的面里有一小团硬硬的东西。
如果我没猜错,里面是母亲要给我们的钱。
把钱放在粮食里,是母亲很多年的秘密。
十几年前,我刚刚结婚,在郑州租了很小的房子住,正是生活最拮据的时候。
那时,我最想要的不是房子,不是一份更有前途的工作,只是一个像样的衣柜。
就是那年冬天,母亲托人捎来半袋小米。
后来先生将小米倒入米桶时,发现里面藏着500块钱,还有一张小字条,是父亲的笔迹:给梅买个衣柜。
那些年,母亲就是一次次把她节省下来的钱放在粮食里,让人带给我,带给大姐二姐,在我们都出嫁多年后,仍贴补着我们的生活。
但那些钱,她是如何从那几亩田里攒出来的,我们都不得而知。
这一次,即使她随我们同行,也还是将钱放到了面袋里,在她看来,那是最安全的。
面被带回来后,我把钱取出来交还母亲,母亲说,这是我给童童买车用的。
童童是她的外孙,这段时间他一直想要辆赛车,因为贵,我没有给他买,上次回老家,他许是说给母亲听了,母亲便记下这件事。
2000块,是她几亩地里一年的收成吧,我们都不舍得,但她舍得。
记忆中,母亲一直是个舍得的人,对我们,对亲戚,对左邻右舍,爱舍得付出,东西舍得给,钱舍得借,力气也舍得花。
有时不知道她一个瘦小的农村妇人,为什么会这样舍得。
母亲来后不久,有天对先生说,星期天你喊你那些同学回家来吃饭吧,我都来了大半个月了,没见他们来过呢。
我替先生解释,妈,他们经常在外面聚呢。
母亲摇头,外面哪儿有家里好,外面饭菜贵不说,也不卫生。
再说了,哪儿能不来家呢?来家才显得亲。
然后,母亲态度坚决地让先生在周末把同学们带回家来聚一聚。
我们拗不过她,答应了。
先生分别给同学中几个关系最亲近的老乡打了电话,邀请他们周末来我们家。
周末一整天,母亲都在厨房忙碌。
下午,先生的同学陆续过来了,象征性地提了些礼品。
我将母亲做好的饭菜一一端出,那几个事业有成、几乎天天在饭店应酬的男人,立刻被几盘小菜和几样面食小点吸引过去。
其中一个忍不住伸手捏起一个菜饺,喃喃说,小时候最爱吃母亲做的菜饺,很多年没吃过了。
母亲便把整盘菜饺端到他面前,说,喜欢就多吃,以后常来家里吃,我给你们做。
那个男人点着头,眼圈忽然就红了,他的母亲已经去世多年,他也已经很久没回过家乡了。
那天晚上,大家酒喝得少,饭却吃得足,话也说得多。
那话的内容,也不是平日在饭店里说的生意场或单位里、社会上的事。
很少提及的家事,被慢慢聊起来,说到家乡,说到父母……竟是久违的亲近。
那以后,家里空前热闹起来。
母亲说,这样才好,人活在世上,总要相互亲近的。
有一次,得知先生一个同事的孩子患了白血病,母亲要我们送些钱过去。
因为是来往并不亲密的同事,我们只想象征性地表示一下,母亲却坚决不答应,说,人这辈子,谁都可能会碰到难事,你舍得帮人家,等你有事了,人家才会舍得帮你。
孩子生病对人家是天大的难事,咱们碰上了,能帮的就得帮。
我们听了母亲的。
在母亲过来半年后,先生竟然意外升职,在单位的推荐选举上,他的票数明显占了优势。
先生回来笑着说,这次是妈的功劳呢,我这票是妈给拉来的。
我们才发现,最近我们的人际关系竟然空前好起来,那种好,明显地少了客套多了真诚。
一个字都不识的母亲,只是因为舍得,竟不动声色地为我们赢得了那么多,是我们曾经一直想要赢
来却一直得不到的。
再想她说过的话,你舍得对人家好,人家才会舍得对你好。
于她,这是一个农村妇人最朴实本真的话;于我们,无疑是一个太过深刻的道理。
母亲是在跟着我第三年时查出肺癌的。
母亲在世的最后一段时间,我陪在她身边。
药物只是用来止疼,抵挡不了癌症的肆虐。
她渐渐吃不下饭去,喝口水都会吐出来,却从来没有流露过任何痛苦的神情,只要醒着,脸上便漾着微微的笑容。
那天,母亲对我说,你爸他想我了。
妈,可是我舍不得。
我握着她的手,握在掌心里,想握牢,又不敢用力,只能轻轻地。
梅,这次,你得舍得。
她笑起来,轻轻将手抽回,拍着我的手。
但是这一次,母亲,我舍不得。
我说不出来,心就那么疼啊疼得碎掉了。
母亲走的那天,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从村头排到村尾,除了亲戚,还有我和先生的同学、朋友、同事,我们社区前后左右的邻居们……很多很多人,里面不仅有大人,还有孩子,是农村罕见的大场面。
队伍缓缓穿行,出了村,依稀听见围观的路人中有人议论,是个当官的吧?或者是孩子在外面当大官的……母亲这一生,育有一子三女,都是最普通的老百姓,不官不商。
母亲本人,更是平凡如草芥,未见过大的世面,亦没有读过书,没有受过任何正规教育,她只是有一颗舍得爱人的心。
而她人生最后的盛大场面,便是用她一生的舍得之心,无意间为自己赢得的。
(原载《教育之音平台》,有删改)
(1)本文主要写了母亲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母亲说,这样才好,人活在世上,总要相互亲近的”,“这样”指什么?从文中可以看出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3)结合上下文,从描写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那个男人眼圈忽然就红了,他的母亲已经去世多年,他也已经很久没回过家乡了。
②队伍缓缓穿行,出了村,依稀听见围观的路人中有人议论,是个当官的吧?
(4)有人认为,这篇文章的标题太过朴实,毫无新意;也有人认为,这恰是标题的点睛之笔。
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5)本文的结尾再次谈到母亲的“舍得”与“赢得”,请结合全文,并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舍得”
与“赢得”的理解。
9.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
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
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
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El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⑨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文章第①②段摆出敌论点: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
B . ③~⑤段反驳敌论据,指出敌论点的错误性。
C . ⑥~⑨段,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论证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
D . 文章结构清晰,一气呵成,立论角度巧妙,说服力度极强。
(2)下列选项对选文语言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语言犀利富有战斗力,带有讽刺意味。
B . 文章用尖锐泼辣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嘴脸。
C . 文章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拟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D . 仿拟词“自欺力”“他信力”“地大物博”等显示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
(3)请你选取一个体现当代中国富有自信力的例子并加以概述。
四、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9分)
10. (12分)现代文阅读。
莫言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的演讲
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们:
①通过电视或者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
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子。
但有一个我此刻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
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②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引发了一些争议。
起初,我还以为大家争议的对象是我,渐渐的,我感到这个被争议的对象,是一个与我毫不相关的人。
我如同一个看戏人,看着众人的表演。
我看到那个得奖人身上落满了花朵,也被掷上了石块、泼上了污水。
我生怕他被打垮,但他微笑着从花朵和石块中钻出来,擦干净身上的脏水,坦然地站在一边,对着众人说:对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说话方式是写作。
我该说的话都写进了我的作品里。
用嘴说出的话随风而散,用笔写出的话永不磨灭。
我希望你们能耐心地读一下我的书,当然,我没有资格强迫你们读我的书。
③即便你们读了我的书,我也不期望你们能改变对我的看法,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作家,能让所有的读者都喜欢他。
在当今这样的时代里,更是如此。
④尽管我什么都不想说,但在今天这样的场合,我必须说话,那我就简单地再说几句。
⑤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我还是要给你们讲故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组织我们去参观一个苦难展览,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放声大哭。
为了能让老师看到我的表现,我舍不得擦去脸上的泪水。
我看到有几位同学悄悄地将唾沫抹到脸上冒充泪水。
我还看到在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学之间,有一位同学,脸上没有一滴泪,嘴巴里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用手掩面。
他睁着大眼看着我们,眼睛里流露出惊讶或者是困惑的神情。
事后,我向老师报告了这位同学的行为。
为此,学校给了这位同学一个警告处分。
多年之后,当我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师忏悔时,老师说,那天来找他说这件事的,有十几个同学。
这位同学十几年前就已去世,每当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
这件事让我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⑥我再讲一个故事:三十多年前,我还在部队工作。
有一天晚上,我在办公室看书,有一位老长官推门进来,看了一眼我对面的位置,自言自语道:“噢,没有人?”我随即站起来,高声说:“难道我不是人吗?”那位老长官被我顶得面红耳赤,尴尬而退。
为此事,我扬扬得意了许久,以为自己是个英勇的斗士,但事过多年后,我却为此深感内疚。
⑦请允许我讲最后一个故事,这是许多年前我爷爷讲给我听的;有八个外出打工的泥瓦匠,为避一场暴风雨,躲进了一座破庙。
外边雷声一阵紧似一阵,一个个的火球,在庙门外滚来滚去,空中似乎似乎还有吱吱的龙叫声。
众人都胆战心惊,面如土色。
有一个人说:“我们八个人中,必定有一个人干过伤天害理的坏事,谁干过坏事,就自己走出庙接受惩罚吧,免得让好人受到牵连。
”自然没有人愿意出去。
又有人提议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们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外抛吧,谁的草帽被刮出庙门,就说明谁干了坏事,那就请他出去接受惩罚。
”于是大家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庙门外抛,七个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庙内,只有一个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
大家就催这个人出去受罚,他自然不愿出去,众人便将他抬起来扔出了庙门。
故事的结局我估计大家都猜到了——那个人刚被扔出庙门,那座破庙轰然坍塌。
⑧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
⑨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
⑩谢谢大家!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所讲述的三个故事。
(2)第②段画线句“但他微笑着从花朵和石块中钻出来,擦干净身上的脏水,坦然地站在一边”中的“花朵”“石块”和“污水”分别指什么?
(3)有人说:“莫言用独特的讲故事的方式来透视社会疾病和劣根性,入木三分地刻画了某种不良的社会
生态。
”请选择其中一个故事,来谈谈你的理解。
(4)莫言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11. (7分)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特别是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名家辈出。
八年级(1)班将开展“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语。
(2)请你参照下列活动形式,为本次活动再设计两个形式。
形式一:分门别类辑古诗
形式二:________
形式三:________
(3)与古人对话:请选择一位你最喜欢的古诗人,仿照示例与他展开一段跨越时空的对话。
示例:刘禹锡,你一生坎坷,风雨中,你依然高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你的豁达与乐观,鼓起了我前进的风帆。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12. (11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李密传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
父早亡,母何氏改醮①。
密时年数岁,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
祖母刘氏,躬自抚养。
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少仕蜀,为郎。
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
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帝闻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
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
”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
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
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
官无中人,不如归田。
明明③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
后卒于家。
(有删改)
【注】:①醮:改嫁。
②烝烝:热切的样子,形容李密对母亲思念之深。
③明明,这里指圣明的皇帝。
(1)下列句中加线的“以”与“言教是以碎耳”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固以怪之矣
B .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C . 可以一战
D . 以其境过清
(2)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李密几岁时,因为母亲再嫁,他十分思念,直至生病。
B . 李密对于亲自抚养他的祖母刘氏非常孝顺和恭敬。
C . 泰始初年,皇帝委任他为太子洗马,他嫌官职太小,就以祖母年长,无人奉养为由,没有接受官职。
D . 李密有才能,常盼望转回朝廷做官,但因朝中无人,被调到汉中做太守,他因为不如意而心怀怨恨。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
①则涕泣侧息涕:②华善之善:③斯语岂然然:④后卒于家卒: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次问:“孔明言教何碎?”
②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13. (7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北陂杏花①
(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②。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③。
【注】①陂(bēi):池。
这里指的是池边或池中小洲。
这首诗系王安石晚年所作。
诗人原先积极推行新法,晚年被迫闲居江宁,眼看着自己亲手制定的新法被一一废止,内心痛楚至极。
②占春:占领春光,指包含浓郁春意。
③碾作尘:意即备受践踏。
(1)首句中的哪个字用得精巧,既写陂水曲折蜿蜒之势,又写水花相依相亲之态?第二句中“各占春”具体指什么?
(2)本诗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一感情?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4. (5分)仔细思考下面两个作文题目,选择其中一篇写作。
写在背面的作文纸上。
(一)《________也美好》(半命题作文)
(二)《沉醉在爱的世界里》(命题作文)
具体要求:①如选择半命题作文,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内容真实具体,材料新颖,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情感,发表见解等。
③字数600字左右。
④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1、
2-1、
3-1、
4-1、
5-1、
6-1、
二、情景默写 (共1题;共9分)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7-10、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4分)
8-1、
8-2、
8-3、8-4、8-5、
9-1、
9-2、
9-3、四、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9分)
10-1、
10-2、10-3、10-4、
11-1、
11-2、
11-3、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12-1、
12-2、
12-3、
12-4、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13-1、
13-2、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