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编制课程计划,开辟职教改革新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编制课程计划,开辟职教改革新途径
学期课表是限制教师应用多处场所进行教学的桎梏,打破并用适应型周课表替代它,不但能实现“少建深改”,而且还能做到优化整合资源;还能倡导教师根据生产过程、学生认知规律和自身教学需要编制不同课节采用不同场所教学的教学计划,构建教师、学生、教务、实训、后勤等管理人员密切配合的教学舞台。
标签:多样化教学;资源整合;职教改革;适应型周课表
1.问题提出
职教改革过程中人们常常采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法进行改革,笔者结合多年的微机实训课经验发现,可以用适应型周课表开辟职教改革的新途径。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才,核心是教师因材施教地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前提是学校提供相应的教学环境,关键是教学管理方要把这些环节融为一体,共享各类人力物力资源。
《通用的生成实验多媒体教室授课等教学计划的样本.xls》能科学高效地帮助教师编制资源使用计划。
2.教师填写基础数据,生成相应教学文件
假设某课程对三类场所的应用各占1/3,因为不能确定每位教师哪个课时使用什么环境教学,完全按学期课表安排,需要针对每门课程同时准备教室、多媒体、实训室三类资源,在使用一类资源的同时,其他两类资源会出现闲置情况,因此要用样本和后续程序方法可充分利用闲置资源。
特别是合理利用昂贵的设备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
且其使用方法简单,教师主要完成第四步的设计工作,其他环节全由程序实现。
打开样本,如图所示,按应用步骤填写第一、第二步的相应信息;按第三步按钮;第四步在L列填全标记,教师依生产过程、课程内容、不同学生的差异、学生认知规律、自身的教学艺术潜能和教学经验等科学地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把实验、多媒体、班级教室、休假、室外等教学场地需求分别用s、d、j、x、w 等标记出来;按第五步按钮,程序便自动生成计划使用三类资源的五个文件。
3.收集素材,整合资源,优化安排
在学期初,用本课题系列程序汇总教师提交的所有计划,再将多媒体、实训、教室等资源整合分配,优化安排,以满足所有教师的需求。
最后生成所有适应型周课表。
在公布的适应型周课表中,每位教师每节课的讲课模式和地点都是确定的,不能随意改变,促使教师密切配合和相互制约,一环套一环,接标准化进行,可有效地避免上课内容的随意性,保证教学秩序更加井然有序。
4.标准化样本,使教师实现一站式服务
任何事情做到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网络化,都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是需要发挥个性和相互配合密切的教学工作更是如此,教师可实现一站式专业化服务,完成所有文件的编制。
用样本不必预留机动学时,不必逐个查询日历,用各标记使各方面的内容轻松衔接;用6、7、8等按钮生成电子出勤册、教学进度表、教学日志等,生成各类成绩等统计表;多媒体、实训、教室等资源做到够用为度,就不会浪费资源;公布表使师生、实验员、后勤等各部门都能充分准备,密切配合,协调工作;学生能有地放矢地做到全方位高效学习;通用性强,适合高职、本科、中专各层次学校使用。
适应型周课表不仅可为教师所授课程的教学计划提供样本,还可为学校管理层科学规划人力物力资源、节省资金打下基础,更主要的是它倡导每位教师要因材施教地设计具体的各类教学计划,把“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它还可实现教学管理的现代化,创造性地开辟职教改革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忠席,崔洪庆,刘爽.适应型经验公式的作用与建立方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25(6).
[2]蔡泽寰.关于高职教育模式创新的思考[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