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钢管道焊接工艺规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温钢管道焊接工艺规程
E n t er p ri s e S ta nd a rd f or zh e ji an g H u ay e Po w er En gi n ee r in g Co.,l t d
HYDBP403-2004
低温钢管道焊接工艺规程
2004—04—01 公布 2004—04—01实施
浙江华业电力工程股份公布
前言
本标准要紧起草人:仲春生
本标准审核人:朱文杰、周丰平、王新宇、刘浩
本标准批准人:沈银根
本标准自2004年04月01日公布,04月01日起在全公司范畴内试行。

本标准由公司工程部负责说明。

低温钢管道焊接工艺规程
1 范畴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管道和公用管道工程中无镍低温钢类钢材的焊接施工。

本标准也适用于手工氩弧焊和手工电弧焊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标准,然而,鼓舞依照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L/T 869-2004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HG 20225—95 《化工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劳人部[1988]1号《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
HYDBP006-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焊接、热处理过程操纵程序》
HYDBP018-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焊接材料治理程序》
HYDBP013-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材料设备储存治理程序》
HYDBP012-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材料设备搬运治理程序》
HYDBP008-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计量治理手册》
HYDBP007-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检验和试验操纵程序》
HYDBP010-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不合格品操纵程序》
劳动部发[1996]140号《压力管道安全治理与监察规定》
3 先决条件
3.1 环境
3.1.1 施工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3.1.1.1 风速:手工电弧焊小于8M/S,氩弧焊小于2M/S。

3.1.1.2 焊接电弧在1m范畴内的相对湿度小于90%,环境温度大于0℃。

3.1.1.3 非下雨、下雪天气。

3.1.2 当环境条件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必须采取挡风、防雨、预加热(<50℃=、防寒等有效措施。

3.2 低温钢焊接操纵流程图
见图1。

图1 低温钢焊接操纵流程图
3.3 焊接材料
3.3.1 低温钢管道焊接材料的采购和入库(一级库)由公司物资部负责,按《物资采购操纵程序》和《焊材保管程序》执行。

3.3.2 低温钢管道焊接材料入二级库的保管、焊剂、烘干、发放、回收由各项目部负责,按《焊接材料保管程序》执行。

3.3.3 氩弧焊所用氩气纯度不低于99.95%。

3.4 焊接设备
3.4.1 低温钢管道焊接时的设备可选用逆变焊机和可控硅整流焊机。

施工用焊接、热处理设备由项目部负责,治理按施工机械爱护制度执行。

3.4.2 焊接设备、热处理设备所使用的计量外表应处于正常工作状况,并定期校验,由质量部门负责,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操纵程序》执行。

3.5 焊工
3.5.1 焊工应经焊接培训中心培训,并按国家劳动人事部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经考试合格后取得“锅炉压力容器焊工合格证”,其合格项目满足所承担的焊接工作。

3.5.2 焊工持证的合格项目均要求在有效期内。

3.6 技术交底
3.6.1 低温钢管道焊接施工前由焊接技术人员向焊工、热处理工、焊接检验员等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作好技术交底记录。

3.6.2 技术交底的差不多内容
3.6.2.1 焊接及焊后热处理工艺、要点及措施。

3.6.2.2 焊接机工具。

3.6.2.3 焊接质量要求。

3.6.2.4 其他有关低温钢管道焊接工艺的专门要求、重点和注意事项。

3.6.2.5 焊前检查
低温用钢管焊接前由焊接检验员会同焊接技术人员和焊工,检查焊接技术交底内容的落实情形,确认符合工艺要求后方可组装、施焊。

4 焊接差不多要求
4.1 焊接施工程序
见图2。

图2 焊接施工程序
注:虚框表示当要求时。

4.2 对口
4.2.1 举荐的坡口形式如下:
4.2.1.1 壁厚δ在3<δ≤16mm时,选用V形坡口,其坡口形式如图3。

图3 3<δ≤16mm时, V形坡口坡口形式
4.2.1.2 壁厚δ在δ>16mm时,选用U形或V形坡口,坡口形式见图4。

图4 δ>16mm时, U形或V形坡口坡口形式
4.2.2 对口质量要求
内壁齐平,如有错口,其错口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对接单面焊的局部错口值不应超过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

4.2.3 对口应将坡口表面及管子内外侧15mm范畴内母材的油、漆、垢、锈等清理洁净,直至露出金属光泽,并对坡口表面进行检查,不得有裂纹、重皮、毛刷及坡口损害等缺陷。

按设计要求,还应对坡口表面进行磁粉或渗透探伤。

4.3 焊接材料选用
选用与母材化学成分相同或相近的焊接材料,具体按焊接作业指导书上的要求执行。

4.4 焊接工艺
4.4.1 管径小于60mm或壁厚小于6mm的管道采纳全氩弧焊焊接。

4.4.2 管径大于60mm或壁厚大于6mm的管道采纳氩弧焊打底,手工电弧焊盖面的焊接工艺。

4.4.3 承插焊或角焊采纳手工电弧焊焊接。

4.5 点焊
4.5.1 点固焊,其焊接材料、焊接工艺、焊工和预热温度等应与正式施焊相同。

4.5.2 在对口根部点固焊时,点固焊后应检查各个焊点质量,如有缺陷后应赶忙清除,重新进行点焊。

4.5.3 厚壁大径管若采纳填加物方法点固,当去除临时点固物时,不应损害母材,并将其残留焊疤清除洁净,打磨修整。

4.5.4 点焊的焊缝长度、高度及点数,可参照表1的要求执行:
表1 点焊的尺寸要求
4.6 因专门需要焊档板对口时,对口所用的挡板及卡具应与母材相同或相近,其焊接材料、焊接工艺与正式焊接相同,卡具拆除应用砂轮割除,拆除后应修磨焊疤。

并做渗透探伤。

4.7 预热
4.7.1 对有焊前预热要求的管道在焊件对口并检验合格后,进行预热,预热方法原则上宜采纳电加热。

点焊缝时,按预热温度上限进行预热。

预热宽度为对口中心开始,每侧许多于焊件厚度的三倍。

且不小
4.7.2 于50mm。

测温方法可采纳记录仪或表面测温仪。

4.7.3 4.7.2 预热温度应严格按焊接工艺卡的规定执行。

4.8 焊接
4.8.1 焊接工艺规范应严格按焊接作业指导书的规定执行。

4.8.2 严禁在被焊件表面引弧、试电流或随意焊接临时支撑物。

4.8.3 采纳钨极氩弧焊打底的根层焊缝检查后,经自检合格后,方可焊接次层,直至完成。

4.8.4 施焊过程中,层间温度不低于规定的预热温度的下限。

4.8.5 焊接严格采纳多层多道法施焊,焊接完成后,第一对焊缝作表面退火处理。

4.8.6 直径大于194mm的管子宜采取二人对称焊。

4.8.7 施焊中,应专门注意接头和收弧的质量,收弧时应将熔池填满。

多层多道焊的接头应错开。

4.8.8 承插焊严禁一次成型,且接头应错开。

4.8.9 施焊过程除工艺和检验上要求分次焊接外,应连续完成。

若被迫中断时,应采取防止裂纹产生的措施(如后热、缓冷、保温等)。

再焊时,应认真检查并确认无裂纹后,方可按照工艺要求连续施焊。

4.8.10 焊接低温钢管时,如设计或图纸规定要求内充氩时,背面应进行充氩爱护。

4.8.11 对需做检验的隐藏焊缝,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其他工序。

4.8.12 焊口焊完后应进行清理,经自检合格后在焊缝邻近打上焊工的铅印代号,或永久性标记。

4.9 焊后热处理
4.9.1 焊后热处理采纳电加热的方法。

4.9.2 热处理的加热宽度,从焊缝中心算起,每侧不小于管子壁厚的3倍,且不小于60mm。

4.9.3 热处理的保温宽度,从焊缝中心算起,每侧不小于管子壁厚的5倍,以减少温度梯度。

4.9.4 焊缝的焊后热处理温度、恒温时刻及升降温速度,应严格按热处理工艺,力求内外壁和焊缝两侧温度平均,恒温时在加热范畴内注意两测点间温差应低于50℃。

4.9.5 进行热处理时,测温点应对称布置在焊缝中心两侧,且不得少于两点,水平管道的测点应上下对称布置。

4.9.6 焊接接头热处理的过程必须有热处理曲线记录图,并填写热处理报告。

4.10 操作注意事项
4.10.1 严禁在被焊工件的母材表面引燃电弧、试电流、或随意焊接临时支撑物。

4.10.2 施焊时应专门注意引弧、接头、收弧处的质量,收弧时应把弧坑填满。

4.10.3 多层多道焊的接头应错开,并逐层进行自检合格,方可焊接次层。

4.10.4 管子焊接时,管内应有防止穿膛风的措施。

4.10.5 在风、雨、雪的天气焊接,应有相应的防止措施。

4.10.6 焊接完毕焊工应自检,并标识,焊接施工应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5 质量检验
5.1 焊接检验按技术监督部门或合同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

5.2 低温用钢管道的焊接也可按相关验收标准和合同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

5.3 外观检验
5.3.1 焊工对所有焊缝的表面质量必须作100%的自检,并填写焊工自检记录表。

5.3.2 焊工外观的质量须符合下述要求:
5.3.2.1 焊缝表面不承诺有裂缝、气孔、未熔合、超规咬边等缺陷。

5.3.2.2 焊缝的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焊缝边缘应圆滑过渡至母材。

5.3.3 焊接检验员依照技术规程或合同规定的要求进行专检,及时填写低温钢管道焊接“分项工程焊接接头质量检验评定表”。

5.3.4 焊缝或焊接接头的无损检验,硬度、光谱、金相试验、机械性能测试按《检验和试验操纵程序》进行。

5.3.5 焊接组装的质量由焊工自检、焊接检验员随机抽查。

5.3.6 施焊时的过程外观检查由质量员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包括焊接工艺参数,外观成形情形、焊缝外观检查等,并做好记录。

6 返修
当焊接接头有超标缺陷时必须进行返修,并应遵守下列规定:
6.1 不合格项处理按浙江省火电建设公司《不合格品操纵程序》进行,或按合同要求处理。

6.2 焊缝返修工艺,应有经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评定。

6.2.1 经无损检验需返修挖补的焊缝,按返修工艺要求赶忙进行返修,并填写“焊接返修工艺报批单”。

6.2.2 对不合格的焊接接头,应查明缘故,采取计策,并对缺陷进行排除,确认缺陷排除后方可返修。

6.2.3 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一样不得超过二次,当焊缝进行二次返修或以上者,以及焊缝质量批量不合格者,必须由焊接技术人员会同焊工、焊接检验员制定返修工艺及填报“焊接返修工艺报批单”。

6.2.4 返修应由持有相应合格的项目的焊工担任。

6.2.5 返修工艺报批单须经焊接专职工程师审核,项目总工或项目主任工程师批准方可返修施焊。

6.2.6 焊缝返修后仍按“6”质量检验中的规定进行检验。

7 安全事项
7.1 电焊机开机前应做好设备的例行保养及安全检查。

7.2 焊工必须正确使用劳动爱护用品。

7.3 工作场地及邻近区域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

7.4 电焊机应有良好的接地。

7.5 不准将通电的焊钳搭在管子上。

7.6 使用电动工具打磨坡口及焊缝时应配带防护眼镜。

7.7 如进行热处理时应有专人监护,并挂设醒目的警示牌。

7.8 开坡口及切割用氧乙炔气瓶应直立放置,并应有防烈日曝晒的措施,放置距离应满足安全需要,即距焊按场所两瓶的相距均应大于5m以上。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低温钢管道
焊接及热处理一般不合格品处理方法
表A1(续)
表A1(续)
表A1(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