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中药饮片的鉴别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中药饮片的鉴别要点
中药饮片的真伪,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的发挥及患者的用药安全,因此熟练掌握中药饮片的鉴别方法,特别是鉴别要点,有助于快速、准确地与伪品区分,从而保证药品的质量与临床用药的安全,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本文列举了几种常见中药饮片的鉴别要点,对于临床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牛黄
1.1.1 性状鉴别
1.1.1.1 正品:天然牛黄可分蛋黄及管黄。
蛋黄:多呈卵圆形、不规则的球形、方圆形,大小不一。
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表面粗糙,具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
体轻,质酥脆,易分层剥离,断面金黄色,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有的夹有白心。
气微清香而略腥,味微甜而苦,入口后无清凉感,嚼之易碎,不黏牙。
1.1.1.2 伪品:伪天然牛黄多呈不规则碎块,大小不一。
表面棕黄色,粗糙,体轻,质轻脆可分层剥离,断面可见同心层纹。
气腥,味微苦,无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1.1.2 理化鉴别
1.1.
2.1 正品:取少量天然牛黄样品,水合氯醛液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迅速溶解,显鲜明的金黄色,久置后变为绿色。
取少量上述粉末样品,加氯仿1 ml摇匀,再加硫酸与浓过氧化氢(30%)各2滴,振摇,正品天然牛黄显绿色。
取上述粉末0.1 g,加盐酸1 ml,氯仿10 ml,充分振摇,混匀,正品天然牛黄氯仿层呈黄褐色。
分取氯仿层,加氢氧化钡试液5 ml振摇,正品天然牛黄可生成黄褐色沉淀。
分离除去水层及沉淀,取氯仿层约1 ml,加醋酐1 ml,硫酸2滴,摇匀放置,正品天然牛黄溶液则呈绿色。
1.1.
2.2 伪品:取少量伪品牛黄样品,水合氯醛液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迅速溶解,同样显鲜明的金黄色,但是久置后变为黄色。
取少量上述粉末样品,加氯仿1 ml摇匀,再加硫酸与浓过氧化氢(30%)各2滴,振摇,伪品天然牛黄则显桃红色。
取上述粉末0.1 g,加盐酸1 ml,氯仿10 ml,充分振摇,混匀,伪品天然牛黄氯仿层呈土黄色。
分取氯仿层,加氢氧化钡试液5 ml振摇,伪品天然牛黄不生成黄褐色沉淀。
分离除去水层,取氯仿层约1 ml,加醋酐1 ml,硫酸2滴,摇匀放置,伪品天然牛黄溶液则无色。
1.2 何首乌
性状鉴别如下:
1.2.1 正品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根。
直径4~12 cm,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皱缩不平,有浅沟,并有横长皮孔及细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浅黄棕色或浅红棕色,显粉性,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中央木部较大,气微,味微苦而甘涩。
制何首乌为何首乌片或块,用黑豆汁拌匀后,经过炖法或清蒸法制得,表面黑褐色或棕黑色,凹凸不平,断面角质样,棕褐色或黑色,气微,味微甘而苦涩。
1.2.2 伪品伪品制何首乌为0.7~1.0 cm不等的厚片,黑色或棕黑色,圆形或椭圆形,切片呈不规则的皱缩及周边翘起,表面平整,断面角质样,用水浸泡后变软,脱色,有黏性,横切片可见规则的筋脉点,气微,味甘甜,粉末在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类圆形或扁卵形的淀粉粒。
经鉴别染色,伪品制何首乌为薯类蒸制后的切片干燥,以炭黑与黑豆汁等染色而成。
1.3 血竭
1.3.1 性状鉴别
1.3.1.1 正品: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圆四方式或肉包形,表面暗红色,附有摩擦的红粉。
破碎面黑红色,有光泽与细孔,质脆易碎,手捻染指血红色,为其鉴别要点。
气微,味淡微成,咀嚼有砂样感。
1.3.1.2 伪品:伪品百合科植物龙血树脂或称索科特拉血竭,呈不规则块状。
表面黑红色,破碎面平滑有玻璃样光泽,质脆,手捻染指紫棕色。
味微涩,咀嚼有粘牙感。
1.3.2理化鉴别
1.3.
2.1 正品:取粉末置烧杯中,加沸水半杯,水液不着色为正品;火燃之冒烟呛鼻,伴有苯甲酸香气者正品。
1.3.
2.2 伪品:取粉末置烧杯中,加沸水半杯,水液呈红色,并有油样物浮水面则为伪品;火燃冒黑色浓烟,有明显松香味者,则为松香加入红色染料等物制成伪品。
1.4 檀香
1.4.1 性状鉴别
1.4.1.1 正品:为不规则薄片或碎材粗末,片常卷曲,棕黄色,木纤维纹理顺直。
特有檀香清香气,味淡,嚼之微有辛辣感。
1.4.1.2 伪品:扁柏木片,黄棕色,纵向纹理多弯曲,具香气,味微苦。
1.4.2理化鉴别
1.4.
2.1 正品:檀香燃烧较快,香气浓烈,并发出油性嗤嗤声,燃尽为止;取片加水适量煮沸数分钟,蒸气芳香,水澄清透明无色。
主以火试特征为其鉴别要点。
1.4.
2.2 伪品:燃烧缓慢,香气微弱,极易熄灭;取片加水适量煮沸数分钟,蒸气无显著芳香味,水色稍混浊。
1.5 大黄
1.5.1 性状鉴别
1.5.1.1 正品: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l.或药用大黄Rheum ofl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前两种习称“北大黄”,后一种习称“南大黄”。
大黄呈类圆柱形、圆锥形或块片状,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或有部分棕褐色栓皮残留。
质坚实,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颗粒性。
横切面根茎髓部较大,其中有星点(异常维
管束)环列或散生。
根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无星点,气清香,味苦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唾液染成黄色。
1.5.1.2 伪品:土大黄为蓼科植物土大黄Rumex madaio Mak.的根。
山大黄为蓼科植物波叶大黄Rheum undulatum L.的根及根茎。
土大黄根肥厚粗大,外表暗褐色,皱折而不平坦,残留多数细根。
一般切成块状,断面黄色,可见有由表面凹入的深沟条纹,味苦。
山大黄呈不规则圆柱形,外表红褐色而黄,无横纹,质坚而轻,断面无星点,无锦纹,有细密而直的红棕色射线。
气不香,味苦而涩。
1.5.2 理化鉴别
1.5.
2.1 正品:大黄粉末的稀乙醇浸出液,滴于滤纸上,再滴加稀乙醇扩散后呈黄色至淡棕色环,置紫外光灯下观察,呈棕色至棕红色荧光(蒽醌衍生物)。
大黄粉末微量升华,可见黄色菱状针晶或羽状结晶。
取粉末0.1 g,加水50 ml,置水浴上加热30 min滤过,滤液中加稀盐酸2滴,用乙醚提取2次,每次20 ml,除去乙醚层,水层加盐取5 ml,置水浴中加热30 min冷却后,用乙醚20 ml提取,分取乙醚层,加碳酸氢钠试液10 ml振摇,水层显红色。
1.5.
2.2 伪品:土大黄粉末的稀乙醇浸出液,滴于滤纸上,再滴加稀乙醇扩散后呈黄色至淡棕色环,置紫外光灯下观察,土大黄显亮蓝紫色荧光。
山大黄粉末的稀乙醇浸出液,滴于滤纸上,再滴加稀乙醇扩散后呈黄色至淡棕色环,置紫外光灯下观察,山大黄显亮蓝紫色荧光。
2 结果
通过性状鉴别、理化鉴别等鉴别方法,能对常见中药饮片牛黄、何首乌、血竭、檀香、大黄的正、伪品进行较为清晰的区分。
3 讨论
中药为中华民族的康复保健、防病治病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对应用于临床的中药饮片的真伪鉴别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如何在鉴别过程中采取简单易行、快捷准确的方法,对保证中药饮片应用于临床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通过对常见中药饮片牛黄、何首
乌、血竭、檀香、大黄的正、伪品的性状鉴别和理化鉴别进行比较,寻找适合的鉴别方法以便于区分正品、伪品。
但这些鉴别方法需要中医药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