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教学设计
潍坊十三中孙传富
一.课标要求
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二.教材分析
帮助学生了解法律具有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的作用,从而为学生在生活中依法行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打下坚实的思想和知识坚持。
三.学情分析
近年来。
由于部分青少年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法制意识淡薄,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仍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引导青少年从小学法、知法和守法,知道什么是法律允许的,什么是法律禁止的,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他们明是非、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这是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违法犯罪,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
四.学习目标
1.知识:了解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能力:理解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3.品行:初步养成辩证地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较为突出,同学之间发生纠纷时常“以牙还牙,以恶报恶”,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法律意识。
因此,要让未成年人懂得法律具有制裁功能和保护功能很重要。
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懂得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六.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用实例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白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规范和维护的作用。
五、学习过程
(一)导入:温故而知新
上一节,我们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法律的定义、法律的本质、法律的内容。
请你谈一谈对法律的认识?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战国《商君书·定分》这是古人对法律的认识,着重说明了法律的重要作用。
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就是法律在公民生活中
的作用。
(二)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要求
(三)互动探究
1.板块一: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
《一个真实的故事》(一)
江西十三岁的农村女孩谢友兰以优异成绩升入初中。
可是,她的父亲谢明军却要求女儿辍学在家务农。
谢友兰自小就渴望长大后上大学,没有办法的她,只好向法院提起诉讼。
县法院一审判决谢明军立即恢复谢友兰的受教育权,有义务让谢友兰完成学业,并对谢明军作出教育批评,要求他当庭向女儿道歉。
(1)法院会怎样判决呢?
(2)思考:法院的判决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3)教师总结:法院的判决体现了法律规范了作为家长谢明军的行为,保护了作为子女的谢友兰的合法的受教育的权利。
规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法律的重要内容。
我国法律规定了公民享有什么权利,应该履行什么义务,并对不履行义务的行为予以制裁。
使公民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法律是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的。
《一个真实的故事》(二)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20XX年9月13日晚11时许,陈正平潜入“正武”面食店,将所携带剧毒鼠药“毒鼠强”投放到该店食品原料内,造成300多人因食用有毒食品而中毒,案发至今已死亡42人。
9月30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一审判决,判处被告人陈正平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1)、请大家思考:法院的判决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2)、教师总结:在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是多方面的。
对于公民享有的种种合法权益,我国宪法和法律都予以保护。
我国法律是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
依法维权的途径(漫画)
(1)指点迷津:漫画中的孩子应该按照法律规定,按照法定程序,向有关部门、机关和团体寻求法律保护。
可以通过协商和解、提起诉讼等途径,依法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
(2)相关链接:诉讼的类型法律制裁的类型
(四)知识小结:知识网络构建
(五)课堂练习
五楼的殷先生非常苦恼。
六楼的王某喜欢在深夜听音乐,并总是把音量开得很大。
民警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条“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室内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规定对六楼进行批评教育,制止了他的不当行为。
据此回答1、2题:
1. 1.这一案例说明( )
A.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B.邻居之间产生纠纷是不可避免的
C.只要发挥法律的作用,就一定能够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纠纷
D.法律只对违反法律的人起作用
【解析】选A 。
本题旨在考查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以及法律规范公民行为的形式。
居民殷先生受邻居噪音干扰,正常生活受到影响,靠法律才最终解决,说明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2. 2.这一案例表明法律是通过什么形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的?
( )
A.对公民进行批评教育
B.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C.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D.制定详细、明确的法律制度
【解析】选C 。
王某的错误行为被纠正、规范,是依据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法
律
的
作
法律规范人们的行法律维护公民的合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依法享有权利,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定,说明法律通过规定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形式来规范公民的行为。
3、(2009·娄底中考)一天下午,兰兰、小虎、小强三人去公园玩,在路上遇到了几名不三不四的社会青年,强行搜走他们身上的钱,还威胁说:“不许报警,以后每个星期还要交30元钱作为保护费。
否则,杀了你们全家。
”三人又气又怕,兰兰说:“惹不起,但躲得起,我们想办法凑点钱给他们算了。
”小虎说:“我去找些朋友来帮忙,狠狠教训教训这群人,让我们也解解恨。
”小强说:“还是告诉老师,想办法报警吧。
”
请对他们三人的看法加以分析,你认为哪种看法最好。
答案:(1)兰兰的看法是错误的。
因为公民应当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而不能逆来顺受、忍气吞声,这样只会助长违法者的嚣张气焰。
(2)小虎的看法也是错误的。
因为这是违法行为,是用违法对待违法,不可取。
(3)小强的看法是正确的。
因为这样做既保护了自己的权利,又能有效制止不法行为。
因此,我认为小强的看法是最好的。
(本题具有开放性,言之有理即可)
(六)收获平台:
同学们,请不要以为挣脱了法律的束缚,就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因为它在约束我们的同时,也在保护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