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先进事迹材料_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先进事迹材料
在业务技术方面,同志像白求恩一样对技术精益求精。
1995-1996年在上海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专修妇科肿瘤,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回院后他成功开展多例医院尚未开展过的妇科肿瘤手术。
同志别仅有精湛的技术,也像白求恩一样有一颗全心全意为病员服务的心。
他一心扑在工作上,经常舍小家为大伙儿。
他20年如一日,只要医院有事,病人有事,不管刮风下雨依然深更半夜,他基本上随喊随到。
在医院期间,一天连做七八台手术,站上十五六个小时是常事。
有时刚下手术台回到家,医院一具电话他又赶到医院。
尽管老家离别远,但他一年难得回家一次,更谈别上照应年迈的双亲了。
2008年6 月15日,我院接到支援新疆伊犁妇幼保健院的任务时,思考到援疆任务的特殊性,院领导决定委派陈院长作为我院援疆的领队。
当院长征求陈院长意见时,他二话没说,欣然同意了任务,可回到家里当她怀着内疚把这一消息告诉女儿时,女儿流泪了,在女儿心中爸爸的形象也象一座山一样,也向来是她刻苦学习的动力。
平时,陈院长因为工作忙,女儿从没有要求过爸爸为她做过什么,可这次别一样,因为还有几天就面临中考,她多么希翼能有爸爸这有力的肩膀为她心理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啊!看着爸爸为难的模样,乖巧的女儿说:您放心去吧!注意保重躯体,我和妈妈期望您早日平安归来!在援疆期间,他别顾时差、别顾疲劳,夜以继日地参加伊犁妇幼保健院的查房、手术示范、在当地电视台、电台说课、为当地疑难杂症病人会诊等,为了边疆地区人民群众的利益,在女儿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没有在她周围。
同志为人热情厚道,时时别忘自己是在党旗下宣过誓的共产党员,别忘自己是农民的亲孩子,别忘自己的姓名就意味着心地和言行要灿烂光明。
他以精湛的医术为横线,以崇高的医德为纵线,书写着心中的红十字!有一次,妇科收治了一名来自郊区农村的病人,患子宫肌瘤已三年,却向来无钞票医治,夫君、相公早逝,大女儿患有精神病,治病花了1万多,家中一贫如洗,这次是大出血,实在撑别住了,才被家人送到医院。
陈院长十分同情她的遭遇,倡议妇科和全院医护人员为其捐款,并带头捐钞票,捐款现场十分感人,连医院的工友也深受感动,加入了捐款的行列。
在医院2006年创无红包医院发誓大会上,代表全院大夫发誓坚定别收受病人钞票物。
他是如此说的,也是如此做的,他觉得金钞票的金那个字,上面首先是一具堂堂正正的人!在从医20年的历程中,他对技术精益求精,从未被病人投诉和发生任何医疗差错,更别要说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了。
试想一年365天,二十年算是7300天,天天与各种各样的病人打交道,得到的全是夸奖,假如别是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良好的服务态度和高尚的情操,别是时时间刻心中装着病人,不管怎么也是做别到这一点的。
在医院开展的《出院病人中意度调查咨询卷》中,表扬的他话语比比皆是。
我最中意的是大夫,他的医术水平很高,而且态度极为友善,他有着一股人格魅力,我和其他病人一样钦佩他!还有一位病人家属在谢谢信中是如此写的:我爱人因检查出宫颈癌,在术前1天,我预备了1500元给陈院长,但让我没想到的文秘杂烩是不管我如何说依然被他拒绝了,术前我又多次说要请他吃饭,又被他拒绝了。
是的,陈院长践行了别嫌贫爱富,别同意馈赠的职业准则。
在那些弱势群风光前,他更可不能不记得,自己的言语行为体现着一名党员干部、党员大夫对群众的温暖。
有一位农村女患者卵巢癌已到晚期,前两次手术别成功,其他医院也别看了,到市妇幼是第三次动手术。
在陈院长的精心操作下,手术成功了。
这位患者的衣服十分一般,夫君、相公的衣服更是破旧。
但如此的人家疑惑从哪儿凑来的钞票,居然也要递给陈院长一具红纸包,而且真正是用红纸包的。
夫君、相公的手递过来时,还在明显地颤抖!陈院长看了内心很别平静:什么时候,我们的社会浮现了如此的事情:连这样穷困的家庭,也要想给大夫送红包的!陈院长用他那有力的双手坚定推开了那双饱经风霜、充满厚实
老茧的手:别!你决别能如此!我可不能破那个例,看好你妻子的病是我们的责任!
作为一名专家,早已被一些医院甚至是上海的医院看中。
泰州、常州、无锡、上海等多家医院想重金招聘他去工作,他都一一婉言谢绝。
为了心爱的事业,深深扎根在市妇幼保健院。
他是如此说的也是如此做的,2000年6月,美国子宫内膜异位症学术代表团在扬拜访期间,特地观摩由他主刀的腹腔镜下治疗复杂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并赋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手术已达到了很高水平,值得借鉴学习。
美国客人临别时深情地说:在你的身上我们大概也看到了白求恩的形象。
我们欢迎你到美国来,到美洲来!那时候,我们把你叫做‘中国的白求恩’。
院长谦和地说:我担别起如此的称呼,但我永久会像白求恩那样做一名称职的医务工作者。
像白求恩那样做人,像白求恩那样行医。
这算是的人一辈子座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