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优化指导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 DT测试 (4)
1.1 DT测试准备 (4)
1.1.1 测试准备 (4)
1.1.2 测试车辆准备 (5)
1.1.3 测试计划准备 (5)
1.2 测试项目 (6)
1.2.1 Idle测试 (6)
1.2.2 CS V oice Call短呼 (6)
1.2.3 CS V oice Call长呼 (7)
1.2.4 MOS语音质量测试(DT) (7)
1.3 DT测试行为 (10)
1.3.1 测试前 (10)
1.3.2 测试中 (11)
2 不同场景下的测试方法 (13)
2.1 单站验证测试 (13)
2.2 RF优化测试 (13)
2.2.1 测试流程 (13)
2.2.2 测试路径 (13)
2.2.3 DT测试 (14)
2.3 业务优化测试 (15)
2.4 验收测试 (15)
2.5 Benchmark测试 (15)
2.5.1 搬迁/优化前后 (15)
2.5.2 运营商之间比拼测试 (17)
2.5.3 不同技术之间比拼测试 (18)
3 测试指标定义 (18)
3.1 GSM接通率 (18)
3.1.1 定义 (18)
3.1.2 说明 (18)
3.2 GSM掉话率 (19)
3.2.1 定义 (19)
3.2.2 说明 (19)
3.3覆盖率 (19)
3.3.1 定义 (19)
3.3.2 说明 (19)
3.4 接收质量 (20)
3.4.1 定义 (20)
3.4.2 说明 (20)
3.5 接收电平分布 (20)
3.5.1 定义 (20)
3.5.2 说明 (20)
3.6接收质量分布 (20)
3.6.1 定义 (20)
3.6.2 说明 (20)
4 DT问题分析 (21)
4.1 接入分析 (21)
4.1.1 位置区更新与寻呼碰撞优化 (21)
4.1.2 SD掉话优化 (22)
4.1.3 服务小区拥塞; (22)
4.1.4 测试不规范、测试终端问题; (22)
4.2 覆盖分析 (23)
4.3 质量分析 (23)
4.3.1 服务小区信号电平弱导致质差 (23)
4.3.2 频率干扰导致质差 (24)
4.3.3 越区覆盖或背向覆盖导致质差 (24)
4.3.4 建筑物反射导致质差 (24)
4.3.5 缺邻区导致孤岛效应 (24)
4.3.6 切换频繁导致质差 (25)
4.3.7 直放站问题导致质差 (25)
4.3.8 基站硬件故障导致质差 (25)
4.3.9 外部干扰导致质差 (25)
4.3.10 室内覆盖泄露导致质差 (25)
4.4 切换分析 (25)
4.5 掉话分析 (27)
5 案例 (29)
5.1 河医立交桥-切换到德胜易客酒店D_0后质量差 (29)
5.2 金水路与防疫站街交叉口错误切换导致通话质量差 (32)
5.3 东风路与园田路交叉口频繁切换 (34)
5.4 姚桥D_1小区天线方位角错误导致频繁切换 (37)
5.5 使用塔放设备解决中州大道小营村段弱覆盖现象 (38)
5.6 宇通D_1手机故障导致掉话 (41)
5.7 统战部D_0载频故障导致掉话 (42)
5.8 军供站D_1掉话 (45)
5.9 经三路与丰产路交口附近微蜂窝泄露(财富广场)导致掉话 (47)
5.10 王砦豫海旅社D_1掉话 (48)
6 附录: (51)
6.1 主叫流程 (51)
6.2 被叫流程 (53)
6.3 位置更新流程 (54)
1 DT测试
1.1 DT测试准备
1.1.1 测试准备
所有的测试系统都支持常规业务测试,只需要调试成功整个测试系统,就能够进行CS业务的测试了。
Figure 1-1是测试系统调试的流程图:
Figure 1-1测试系统准备流程
∙测试系统安装以及获取测试License
∙连接&调试手机是在测试电脑上安装好测试手机的驱动,并在测试软件中成功连接手机。
∙连接&调试GPS是在测试电脑上连接好GPS及天线;在测试软件上正确选择GPS的端口号
和波特率。
驱车测试时GPS应当能够锁定4颗以上的卫星,并且在测试软件的MAP上正确
打点。
∙导入数字地图的目的是将GPS的路径打点以及测试得到所有信息和地理位置关联起来,供
现场实测以及后处理分析时使用,通过根据地貌概况、街道走向和位置等内容保证测试的正
确性和完整性。
一般具体使用时导入Mapinfo的.tab格式数字地图即可;在无法获得数字化
地图的时候,可以将市区地图或者室内地图进行扫描,使用Mapinfo制作栅格地图,然后导
入。
∙导入基站工程参数的目的在于:在测试过程中测试软件可以显示目前呼叫来自哪个小区的信
号,位于哪些站点中间,服务小区是否合理等。
各路测工具软件导入基站工程参数的方式不
一致,可参见它的在线帮助、操作手册、导入模板来明确导入方法。
但主要基本内容一致,
包括基站名、小区名、Cell ID、小区经度、纬度、天线方位角、频点、邻区等。
1.1.2 测试车辆准备
在测试过程中,测试便携、测试手机、GPS都需要供电。
便携、手机可以用电池,但往往电池性能不能满足长时间测试的需求,因此推荐车辆供电方式如Figure 1-2所示:
Figure 1-2车辆供电示意图
应当着重对车辆的供电情况进行确认:
●确保车辆的供电系统能够满足测试要求。
如果使用点烟器,一定要确认点烟器
能够正常稳定工作,如果不能,需要协调更换测试车辆。
●确保车载电源(逆变器)能够正常使用。
另外,逆变器能提供的最大功率是有
限的。
一般同时给2个便携使用没问题,但同时给3个便携充电很可能就有问
题。
如果供电的设备过多,逆变器会发出告警,直至不能正常工作。
因此即便
车辆上有逆变器和插线板可用,也需要尽量事先将便携、测试手机充满电,测
试过程中各便携、手机轮流充电。
1.1.3 测试计划准备
测试人员在测试前需要对整个测试准备和过程到心中有底,通常可以从下面的5个方面去准备:
●What -测试什么内容?
●Where-是否有明确的路线和地点进行测试?
●When-是否有明确的测试时间要求?
●Who-测试人员安排?
●How-如何测试?
1.2 测试项目
1.2.1 Idle测试
❑前提条件
∙已经完成测试准备。
∙确认测试手机和测试软件连接正常,GPS在测试软件的数字地图上正确打点。
❑测试步骤
∙无需对测试手机进行测试相关设置,直接记录Log文件即可;
❑测试应用
∙Idle测试是CS业务的重要测试项目之一,主要使用一个空闲模式下的测试手机
记录BCCH上没有功控的RxLev和C/I;通常可以作为判断小区发射功率以及
覆盖方向是否正常的重要依据之一。
1.2.2 CS Voice Call短呼
❑前提条件
∙同Idle测试中的前提条件。
∙确定短呼的测试方法,包括Table 1-1中的要素:
Table 1-1CS V oice Call短呼参数设置
❑测试步骤
∙在语音V oice Call的测试项中按照Table 1-1中的短呼参数进行设置;
∙开始测试,保存相关Log文件,即可开始CS V oice Call短呼的测试。
∙在测试开始时需要关注是否测试软件能够自动正常发起呼叫以及发起释放。
在
验证成功后才能启动车辆开始进行测试。
❑测试应用
∙CS V oice Call短呼测试是CS业务的重要测试项目之一,通过测试手机不断向网
络发起呼叫来评估网络的接入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呼叫失败包括主叫失败,
也包括被叫失败,因此短呼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应当属于同一运营商。
∙评估网络的掉话和切换性能通常不推荐使用CS V oice Call短呼测试,因为局部
区域的掉话和切换问题可能会因为测试手机处于空闲态而被忽略。
1.2.3 CS Voice Call长呼
❑前提条件
∙同Idle测试中的前提条件。
∙确定长呼的测试方法,包括Table 1-2中的要素:
Table 1-2CS V oice Call长呼参数设置
❑测试步骤
∙在语音V oice Call的测试项中填入被叫号码;在语音V oice Call的测试项中按照
Table 1-2中的参数进行设置;
∙开始测试,保存相关Log文件,即可开始CS V oice Call长呼的测试。
∙在测试开始时需要关注是否测试软件能够自动正常发起呼叫。
在验证成功后才
能启动车辆开始进行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遇到异常释放后需要关注是否测试软
件能够正常重新发起呼叫。
❑测试应用
∙CS V oice Call长呼测试是CS业务的最重要测试项目,通过测试手机长时间处于
通话状态来评估网络的掉话性能和切换性能。
∙CS V oice Call长呼测试通常和Idle状态测试,CS V oice Call短呼测试仪器进行。
用于完整的评估一个网络的CS性能。
1.2.4 MOS语音质量测试(DT)
❑前提条件
在进行语音MOS测试之前,需要考虑Table 1-3中的要素:
Table 1-3MOS语音质量测试
∙算法标准
如Figure 1-3所示,PESQ算法会通过发送一个参考语音样本(Reference sample)通过电话网络,在接收端记录下经过网络的有损伤的语音结果(Impaired
sample),通过对比Reference sample和Impaired sample给出本次通话的MOS
打分。
Figure 1-3PESQ的MOS评分示意
评估语音质量的算法还有P.563, 此种标准不需要参考语音样本,是一种单端的客观语音质量测量方法,通常应用于测试手机中,例如Nemo Handy中的
MOS测试就是基于P.563标准。
这种算法不如PESQ可靠,仅能用于语音质量
的粗略评估。
∙测试模式
使用PESQ算法的情况下,有2种语音质量测试模式:MS to PSTN或MS to MS,下面进行详细介绍:
MS to PSTN测试方式
比较推荐使用MS to PSTN的测试方式,如Figure 1-4所示,这种测试方法的条件好处有2个:
▪MS to PSTN的MOS打分能够区分为上行分数和下行分数,有利于问题的分析定位。
▪MS to PSTN的MOS评分只经过1次空口的影响,而MS to MS的MOS 评分同时引入了上行和下行的空口因素;因此MS to PSTN通常得到的
MOS分数会更高,而且更加稳定。
然而使用MS to PSTN的测试方式需要格外注意的是:需要关注MSC与GMSC之间的传输类型,如果为TDM传输,N侧从理论上不会对MOS分造
成损失,但如果为IP传输,N侧会多引入1次语音编解码,对MOS值造成0.2
分左右的固定损失。
举例说明:如果在网络中都使用AMR编码模式,那么使
用IP传输的MOS最大值大约为3.8-3.9分;而使用TDM的MOS最大值为
4.0-4.2分。
Figure 1-4MS to PSTN的MOS打分原理
MS to MS测试方式
MS to MS的测试方式的打分原理如Figure 1-4所示,在这种测试模式下,语音样本会在主叫MS发出,在被叫MS接收,MOS得分包括了上行和下行的
空口因素。
这样的MOS测试结果无法区分上行和下行的MOS得分,不利于MOS问题的进一步分析。
但是由于语音路由不经过GMSC, 通过开启TFO或本地交换
功能,能够提高MOS值0.2分左右;然而开启TFO或本地交换功能对MS to
PSTN测得的MOS值没有提升作用。
Figure 1-5MS to MS的MOS打分原理
语音样本
使用PESQ算法的情况下,需要选择参考语音样本,不同的测试仪器有不同的语音样本,测试发现不同的语种的语音样本得到的MOS值也差别较大,
实际测试时一般选择英文语音样本。
Table 1-4给出了实验室使用Camarco仪器在选择不同语种的语音样本测得的一组MOS值,仅供参考:
Table 1-4不同语言的MOS分值
说明
▪如何调试好MOS测试的硬件连接和参数设置,具体操作请参考对应设备的《用户手册》或操作指导书。
▪在MOS测试中,尽量把测试手机的音量适当调低,防止背景噪声对MOS评分的负面影响。
❑测试步骤
∙在MOS测试软件中依据Table 1-3中的策略进行设置测试计划;
∙开始测试,设置保存相关Log文件和语音文件,即可开始MOS语音测试。
∙在测试开始时需要关注是否测试软件能够自动正常发起呼叫并对呼叫进行周期
性的打分。
如果MOS打分持续过低,如<2.5,需要重新检查MOS测试仪器的
连接和配置;在C/I比较理想,占用全速率信道的情况下MOS分数应当>3.0。
❑测试应用
∙MOS语音测试通常应用于性能提升或验收阶段的端到端语音质量优化。
也通常
在不同运营商之间进行比拼测试。
▪如果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尽量采用MS to PSTN的测试方式,
把上行语音分数和下行语音分数分别计算。
1.3 DT测试行为
1.3.1 测试前
1. 测试人员位置
∙如果测试过程只需要1名测试人员,测试人员优先选择车辆副驾驶位置;
∙如果测试过程有2名测试人员,测试人员优先选择都坐在后排。
2. 测试仪器的检查
∙确认路测仪器的硬件(如测试电脑,手机,硬件锁,GPS,Scanner,天线等)
完备,并且可正常工作;
∙确认路测仪器的附件(如逆变器,电源插板)完备,可正常工作;
∙确认路测仪器及附件之间连接正常,并且整个测试系统供电稳定性和电池准备
能够完成整个测试;
∙确认路测设备的软件被正确安装使用,路测软件与路测手机可以正常工作;
∙进行DT测试时需要把GPS置于固定位置,如果有GPS天线,把GPS天线置
于测试人员上方车顶,测试天线尽量不要通过车窗,避免关车窗时把天线夹断;
∙在DT测试前,提前打开GPS,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在成功捕捉4颗或更多
的卫星且在测试软件上正确打点后才能够启动车辆;
∙确认工程参数,数字地图和测试路线已经被正确导入路测软件。
3. 测试手机和天线位置
∙测试手机如果配置外置天线,要求外置天线放置于测试人员上方车顶;
∙测试手机如果未配置外置天线,需要置于专用测试工作台(或路测箱),若无专用
测试工作台(或路测箱),则要求测试终端置于固定位置且测试过程中没有被其他
物体遮挡;
∙如与上述情况不符,必须记录说明,严禁测试终端随意放置。
4. 行驶路线和车速沟通
在确认可以开始DT测试前,必须司机沟通好测试车速和测试路线,确保测试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测试路线范围必须包括:市中心密集区、城区主要干道、主要居民区、
市区重要场所等城市中的重要的地区、道路。
测试时尽量覆盖整个市区。
网络摸底测试、
阶段性优化效果评测,结果验证阶段的DT测试应尽量保持一致。
测试时应按预先指定路线行驶,在市区繁华地段保持在30公里/小时左右;在一般市区保持40公里/小时左右,环线不超过60公里/小时。
1.3.2 测试中
1. 测试状态监控
∙测试过程中应当时刻关注测试系统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如果测试系统出
现异常,应当立即要求司机靠边停车,进行测试系统的修复;
∙修复测试系统后,回放最后一段的测试Logfile,确定哪段路段需要重新测试;
∙测试人员在测试同时需要关注车辆速度,如PS业务通常要求车速不高于40km/h,
一旦车速高于限制,要马上提醒司机减速。
2. 测试Log命名和存储规范
∙为了测试信息记录以及后续分析便利,通常需要把测试Logfile按照一定大小分
割存储;例如对于TEMS,设置每记录到2000个信息后就自动重新记录一个
logfile;
∙测试Logfile要遵循一定的存储规范,体现出测试时间,测试地点和每个测试手
机对应的测试业务,如:20080711_Cluster12_Ms1_LongCall_Ms2_DLFTP.log,
即使没有附加说明,也能够很清楚Logfile中记录是什么内容。
3. 测试信息记录
∙路测中,记录测试文件与实际测试路线的相关信息,并填写路测信息记录表,
要求该记录表与路测数据统一存放。
∙记录表中应当简要记录下对应logfile文件中的明显问题,如掉话,频繁的切换
失败,多次接入失败,或者PS下载速率过低的情况。
∙如果是优化期间的测试,如果发现明显的问题,应当让司机靠路边停靠,简单
判断问题原因,是否是覆盖较差,是否主B强干扰等(不能定位问题也没关系)。
在与机房值班人员联系,协助机房人员解决问题。
如确认不能当场解决,继续
测试。
2 不同场景下的
测试方法
2.1 单站验证测试
在整个网络优化流程中,网络优化项目启动,在站点建设/调测完毕后,网络优化开始进入单站验证阶段。
当待优化区域内的所有小区均通过单站验证,表明站点不存在功
能性问题后,单站验证阶段结束,进入RF 优化阶段。
2.2 RF优化测试
2.2.1 测试流程
RF优化是对无线射频信号进行优化,目的是在优化信号覆盖的同时控制干扰,解决邻区漏配等问题,保证下一步业务参数优化时无线信号的分布是正常的。
RF优化的数据来源是DT测试,如Figure 2-1所示,整个RF优化是一个Benchmark 测试分析的过程:初始测试的数据是RF优化分析工作的输入,在对网络进行RF优化
动作实施后,需要进行优化后的测试,该测试结果与初始测试结果比较输出RF对比报
告。
Figure 2-1RF Drive Test Procedure
需要注意的是,初始DT测试路径和优化后DT测试路径可能会有局部的优化,测试人员需要在每次测试前都需要确认本次测试路径是否有改动。
2.2.2 测试路径
1. 初始测试路径
测试路径的制定需要围绕目标区域来进行,测试路线的选择尽量遵循下面的原则:
∙尽量包括该测试区域的所有场景,例如,高架、隧道、高速公路、密集城区街
道等,对于双行道也要尽可能保证来回方向都能测到,避免出现遗留问题区域。
∙为了保证基本的优化效果,测试路线应该尽量包括所有小区。
∙在确定测试路线时,需要考虑诸如单行道、左转限制等实际情况的影响,与当
地司机充分沟通或实际跑车确认线路可行后再与客户沟通确定。
测试路径应当使用Mapinfo工具制作,具体方式是:在数字地图上新建一个图层,标明测试起始点和测试终止点,中间过程使用带箭头的折线表示测试路线和测试过程。
2. 测试路径反馈与优化
如Figure 2-1中的流程所示,在初始测试完毕后,测试人员应当向网优RF负责人员反馈测试过程中的情况,例如包括:
∙按照本次测试路径花费的时间。
∙测试过程中的问题路段,例如单行线,很难行驶的路段等。
上述的信息用于进一步优化测试路径,以便下次测试时降低测试难度,减少测试成本,减少与其他Cluster的交叠程度等;
其次网优分析人员在针对初始测试的分析时,可能发现由于网络布局本身等客观因素而不能完全满足预定测试路线覆盖要求,也可能会对测试路径进行修正。
2.2.3 DT测试
1. 测试项
RF优化DT测试是为了优化无线射频信号,因此测试的业务相对单一,DT测试可以选择如下的任务组合:
Idle测试+ CS V oice Call短呼+CS V oice Call长呼
Idle测试+ CS V oice Call长呼
Idle测试+ CS V oice Call短呼
需要说明的是:
Idle测试被用于分析没有下行功控BCCH上的下行覆盖及RxLev分布,用于分析是否存在覆盖空洞以及天线发射接反的情况;还需要同呼叫状态下占用TCH的情况进行
对比分析。
CS V oice Call短呼主要用于评估网络的接入性能,此外还可以用于评估RF优化中的下行RxQual_Sub。
CS V oice Call长呼主要用于评估网络的切换和掉话性能,此外还可以用于评估RF 优化中的下行RxQual_Sub,以及网络下行功率控制的RxLev分布情况。
因此,在进行初始测试时,尽量使用上述的组合来进行RF测试,这样可以为RF 分析和优化提供更多的有用数据。
2. OMC机房配合
RF优化采用DT测试,获得仅是下行的信号情况,但如果为了更加全面的分析网络的情况,还需要OMC机房的配合:在BSC上使用单用户跟踪信令的方式获得测试手机
空口的上行测量报告(上行RxLev和RxQual)的情况。
说明
上行信号和质量可以为RF trouble shooting提供更加全面的依据,尤其当路测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如
切换失败,掉话),而下行的电平和质量都很理想的情况,往往会因为缺少上行的数据而无法做出有效
的判断和优化建议。
2.3 业务优化测试
CS业务优化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覆盖率,接收质量,接入性,保持性,移动性,以及端到端的语音质量,为了优化这些性能,可以采用相关的测试项和测试方法来进行。
2.4 验收测试
网络验收阶段一般是指网络优化基本结束,即将交付使用的阶段,此时的测试项和方法将基本和网络优化前的评估相同。
2.5 Benchmark测试
Benchmark测试也称对比测试,其意义很广泛,凡是涉及对比性质的2个或多个测试,都可以成为Benchmark测试。
在GSM中,目前可以把测试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搬迁/优化前后的测试,第二类是不同运营商之间的比拼测试,第三类是不同技术之间的比拼测试;这些测试从测试流程,
测试内容上都有所不同,需要区分对待。
2.5.1 搬迁/优化前后
搬迁和优化的Benchmark测试如Figure 2-2所示,初始测试和搬迁/优化后的测试一起构成一个Benchmark测试。
这两次测试在时间上区分先后,Benchmark测试报告通常
需要体现出搬迁/优化后性能的稳定或提升,因此需要保证前后两次测试是基本一致的。
具体准备请参考下面的内容。
Figure 2-2搬迁/优化Benchmark测试流程
❑测试工具
∙搬迁/优化前后的测试要严格保证使用同一套测试设备;包括同样的测试软件,同样的软件版本,同样的测试电脑和同样的手机;
∙如果由于仪器抽调或损坏导致无法使用同样的设备进行测试,首先保证使用同样版本的镜像测试平台;
∙如果无法搭建起镜像测试平台,可以选取不同版本的测试软件和手机,严禁选取不同厂家的测试软件和测试手机进行测试。
∙初始测试时手机采用外置天线,那搬迁/优化后也需要采用外置天线测试,避免覆盖下降。
❑测试车辆
∙车辆选取时应该考虑车辆正向和背向基站行驶时路测结果受车体自身的影响较小;
∙搬迁/优化前后的测试车辆推荐使用同一部车辆,同一个司机;
∙如果无法协调到同一部测试车辆,必须保证车辆类型是相同的;严禁初始测试使用双排轿车,而后测试采用皮卡等后箱特别高大的车辆;否则对测试结果将
造成不可预期的后果。
∙当未采用手机外接天线进行路测时,测试人员的数量和座位位置最好固定。
车窗关闭程度一致。
❑手机位置
∙如果测试时手机采用外接天线,要保证测试前后天线的位置是一致的;手机位置放置稳定即可。
∙如果不使用外接天线,手机位于车内,必须对手机的位置严格要求。
建议将手机放置在测试箱的固定手机插槽、测试箱位置固定;或者将手机固定在车体的
副驾驶前的平台、座椅等的固定位置上,手机的方向、天线的角度需要确保前
后一致。
注意手机尽量不要平放,最好垂直放置以和实际使用情况基本一致。
❑行车速度
∙由于行车速度影响到测试结果和统计结果,测试时的车速需要尽量保持一致。
严禁避免前后测试总时长相差大于20%的情况;
❑测试时间
∙测试时间首先要保证两次测试当天的话务模型相当,具有可比性;严禁在工作
日和周末或节假日之间进行对比测试。
∙对比测试的时间段应当尽量保持一致,可以通过对比话务量的方法进行验证。
测试方法
∙测试方法保持一致。
例如MS 1进行Idle测试,MS 2进行短呼测试,MS 3进行
PS业务,前后测试的方法不发生变化。
∙每个测试项中的具体参数设置保持完全一致。
2.5.2 运营商之间比拼测试
运营商之间的Benchmark测试如Figure 2-3所示,不同运营商的测试结果比较构成一个Benchmark测试。
与搬迁/优化的Benchmark不同的是:这种测试在时间上同时进
行;最终Benchmark测试报告会清楚的显示出运营商之间的优劣对比,直接显示了不同
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能力。
Figure 2-3运营商之间Benchmark测试流程
如Figure 2-3所示,在进行这种测试时,通常网优人员会做好充分的测试准备,制定好测试的策略,测试人员在测试前在做相关仪器的准备外,还需要充分理解本次
Benchmark测试的下列信息:
∙对比测试内容:本次Benchmark是对比不同运营商之间的业务,是进行空口比
拼测试,还是PS FTP下载业务,还是语音质量MOS测试?根据测试内容的要
求重点衡量测试工具是否能够支持这样的测试,如果不能需要及时反馈。
∙对比测试计划:本次Benchmark的具体测试要求是什么?通常为了保证某个运
营商的测试结果,测试组织者会对测试计划做出严格的限制:包括测试区域,
测试路线,测试时间段,测试时长,测试车速,每个测试项的具体设置要求。
∙Benchmark预测试:根据初始的测试计划进行一次预测试,用于验证测试工具
和测试方法的可行性,同时为测试结果的估计提供数据。
∙对比测试计划优化:根据预测试的结果对测试计划进行修正和优化,以保证理
想完成最终测试。
2.5.3 不同技术之间比拼测试
不同技术之间的Benchmark测试是指同时进行GSM, CDMA,WCDMA,WIMAX 等业务测试,用于评估同一个地区不同制式网络之间的性能。
3 测试指标定义
3.1 GSM接通率
3.1.1 定义
接通率=(主叫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被叫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随机接入请求次数+主叫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100%
注:随机接入请求次数只统计语音业务相关的信令。
具体定义为:
接通率=(主叫手机发送Assignment Complete或者Alerting次数+被叫手机发送Paging Response响应之后出现Assignment Complete或Alerting次数)/(主叫手
机同时出现Channel Request和CM Server Request次数+主叫手机发送Assignment
Complete次数或者Alerting次数);
3.1.2 说明
主叫手机随机接入次数:以主叫手机同时出现Channel Request和CM Service Request表示进行一次试呼。
主叫手机业务信道成功分配次数:主叫手机上发Assignment Complete或者Alerting之后,表示业务信道分配成功。
被叫手机业务信道成功分配次数:被叫手机上发Assignment Complete或者Alerting之后,表示业务信道分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