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拦高铁关门案例分析乘务员角度角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阻拦高铁关门案例分析乘务员角度角度阻拦高铁关门是不守规则的“越轨”之举。

一是越出了公共秩序、公共安全的轨道。

高铁是接续发车,一趟晚点,许多趟列车就都得作出相应调整。

该女子为了私人利益令列车晚点,还耽误其他乘客的行程,这已经不单单是该不该“等老公”的问题,更是关系到列车运行安全和铁路系统顺畅运营的问题。

二是越出了法治的轨道。

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禁止的行为;《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也禁止实施非法拦截列车、阻断铁路运输的危害铁路安全的行为,违反规定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对个人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三是越出了文明的轨道。

列车是具有微型社会性质的公共场合,捍卫个人利益可以理解,但在公共场合不可逾越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公共道德和公序良俗的边界,更不可侵犯他人权益。

该女子近乎无理取闹、撒泼耍浑的行径,正如网友跟帖所批评的:“见过不讲公德心的,见过蛮横无理的,却没见过这么不讲公德心、这么蛮横无理的。


此事虽为个例,但结合有的游客在国内外大闹机场、老太将硬币撒到飞机发动机等案例看,这折射出一些人的素质亟待提高,普法工作有待加强。

对于铁路方面而言,这也是反思的契机,此类事情的应急预案、执法如何强而有力、怎样保障列车正常运行等,都是该“补课”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