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突破训练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突破训练及答案
一、课内阅读。
我们奇妙的世界(节选)
冬天,我们看到了冰雪,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每一滴水,都像一个透明的玩具气球。
()我们仔细地观察、寻找,()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各种形状的卵石,三桅小船的模型,颜色各异的羽毛。
1.照样子写词语。
一把把(刀剑)一颗颗(________)
一把把(________)一颗颗(________)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到文中括号里。
如果……就……只要……就……
3.作者通过仔细地_______、_______从房檐上垂下来的______和落下来的
______,发现了冬天的美。
4.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注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递进
C.表示意思的转折 D.表示声音的延长或感情的延续
二、课内阅读。
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
就在他没精打采地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
他机灵地支起耳朵,不错,正是脚步声!鹿猛一回头,哎呀,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
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
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
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
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
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鹿跑到一条小溪边,停下脚步,一边喘气,一边休息。
他叹了口气,说:
“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犹豫——(_______)灰心丧气——(___________)
2.“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中的“这个机会”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鹿角被树枝挂住时,鹿是怎样脱险的?用“﹏﹏﹏”在选文中画出。
4.从文中画“——”的句子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醒脾开胃冲剂说明书》,完成练习。
(通用名称)醒脾开胃冲剂
(主要成分)谷芽、香橼、甘草、稻芽、佛手、使君子、荷叶、白芍、冬瓜子(炒)
(规格)每袋装14g
(剂型)颗粒剂
(是否处方)非处方
(适应症)醒脾调中,升发胃气。
用于面黄乏力,食欲低下,腹胀腹痛,食少便多。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成人一次14克,一日2次,儿童及老人遵医嘱。
(注意事项)
1.忌食用生冷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
2.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舌少津,大便干。
3.小儿及老年人,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糖尿病患者慎用。
4.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5.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6.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7.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
1.“遵医嘱”的意思是____。
“食用”和“服用”相同的是_____,不同的是
___________。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款药不能自己到药店购买,必须去医院挂号在医生处购买。
B.这款药可以到药店购买,但是必须要坐诊医生开处方,才可以购买。
C.这款药可以根据自己的症状到药店自行购买。
3.出现哪种情况,医生可能建议服用这种药?()
A.9岁的王智父母不在身边,因为没人照顾感冒了,食欲低下。
B.冰激凌是李江的最爱,几乎每天吃,导致食欲不强,食少便多。
C.赵强参加800米跑,只跑了400米不到就胃不舒服了。
D.纪清经常反胃,腹部胀,不想吃东西,面黄肌瘦的。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西湖
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
西湖,就是镶(xiānɡ)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扫视四周极目远望),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dié)叠、连绵起伏的山峦(luán),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shuò)大的银镜。
一群群白鸥(穿过掠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好看极了。
围绕着西湖的是一圈树木织成的绿色镶边。
十里明湖中,葱绿的孤山显得格外秀美、典雅。
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
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yínɡ)洲、湖心亭、阮(ruǎn)公墩(dūn),掩映在绿树丛中。
(明净平静)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yí)呢?
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
夜幕初垂,明月东升,清风徐来,湖水荡漾。
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wǎn)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远处,不时飘来悠(yōu)扬的琴声。
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都溶(rónɡ)化在月色里了。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打上“√”。
2.品读句子,再填空。
(1)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句中的“天堂”指的是_________,作者把_________比作“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2)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硕大”的近义词是_____,这句话写出了西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杭州的西湖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
(______)
(2)短文第2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山峦和湖面的美丽景色。
(______)
(3)白堤和苏堤都在孤山的东边,风景都很优美。
(______)
4.本文描写了______和______的西湖,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之情。
五、课内阅读。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钟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格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另有几只却在波光邮都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瀑开去。
1.画横线句中的“赶集”原意指,而选文中“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指的是。
2.选文通过对、、、春草等景物的描写,把温暖舒适而又充满生机活力的生动地再现出来,为小燕子的出场提供了一幅美丽的背景图画。
3.选文第2、3自然段写了燕子的哪些特点?(多选)
A.身体轻霾 B.动作敏捷 C.喜欢唱歌 D.飞行速度快
4.燕子飞行的姿势是_______________ ,从“_________ ”这个词语我感受到了燕子飞行的速度快、身姿灵活。
六、读短文,做习题。
小蓝裙的故事
[美国]彼兰特
多年以前,一个小镇的小学来了一位新老师。
开学时,老师就向小朋友们宣布,这个学期谁最努力,对班级贡献最多,老师会亲自做一件礼物送给她。
学期结束时,有个小女孩得到了老师做的一条小蓝裙。
小女孩很高兴地跑回家,穿上小蓝裙给妈妈看。
妈妈却觉得有些不对劲。
原来小女孩的脸和上衣是脏的,与小蓝裙不协调。
于是妈妈给小女孩梳洗,换上干净的衣服。
哇,好一个漂亮的小公主!小女孩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小女孩和妈妈都很高兴。
过了一会儿,妈妈又觉得不对劲了。
原来,平时不注重整理,家里乱糟糟的,与穿着小蓝裙的漂亮女儿不协调,于是母女俩一同收拾屋子,一个下午的工夫,家里焕然一新。
傍晚,爸爸回家,一进门就急着往外走,以为进错门了。
第二天,爸爸看到杂草丛生的庭院与整洁的家很不协调,于是决定整理庭院,粉刷墙面。
三天后,一栋整洁亮丽的房屋出现在街道上。
邻居们看到他们的房子如此干净整洁,觉得自己住的地方不对劲。
一个月后,一条整齐洁净的街道出现在这个城镇上。
1.第五自然段中与“乱糟糟”形成鲜明对比的词语是________。
2.第三自然段中,“不协调”具体是指()
A.穿着小蓝裙的漂亮女儿与乱糟糟的家不协调
B.小女孩脏脏的脸和上衣与干净的小蓝裙不协调
C.杂草丛生的庭院与整洁的家不协调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
A.奖励肯定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B.改变往往是从细微之处开始的。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进步来影响别人
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民艺一绝——南阳烙画
河南南阳是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
南阳有“三宝”——烙画、玉雕、《出师表》,“烙画”位居其首,蜚声海内外。
烙画,亦称烙花、烫花、火笔画、“火针刺绣”。
它是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用温度在摄氏三百至八百度之间的铁笔烙烫。
百闻不如一见。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亲自观看了烙画师们制作的过程。
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
最后是上色,遵循一定顺序,根据作品需要,有的不施任何颜料,只用白描技法勾勒线条,用西画素描的黑、白、灰来烘色;有的以烙为主,套彩为辅,在竹木、宣纸或丝绢等材质上勾画烘烫作画。
看他们的作品,或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或凝色浑实,敦厚拙朴;或色调清爽,云淡风轻;或虚实相应,层次明晰……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效应。
恍惚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南阳烙画的艺术长廊,它们越过眼前,穿越历史,回到了千年以前的汉代……
是啊,这些精美的艺术画廊是家乡人民在用他们的智慧、妙思、巧手谱写着、延续着……
1.用“_____”在短文中画出烙画的制作过程。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烙画,是_____(地方)的特色,它又称为“_____”“_____”“_____”,需要用_____度的铁笔在材料上进行烙烫。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文章开宗明义,点明“烙画”特殊地位,既吸引读者又为下文展开作好铺垫。
( )
②“烙画”的作画材质有严格的要求,只能使用竹木、宣纸、丝绢。
( )
③“烙画”没有任何颜色,只有素描的黑、白、灰。
( )
④南阳“烙画”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之一,它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的
智慧。
( )
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串快乐的音符
有一串快乐的音符。
它们是从哪里来的,连自己也。
也许是一位音乐家用小提琴奏出了它们;也许是一个初学钢琴的女孩子在键盘上弹出了它们;也许是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短笛吹出了它们;也许是走在田埂上的小男孩儿用(轻快轻松)的口哨吹出了它们……
小音符们不愿意停留下来,它们到处飞旋,多么高兴。
在城市的一幢小楼上,有一扇小窗开着,对着星星闪烁的夜空。
小音符们感到很好奇,就钻了进去。
哦,里面有个孤独的白头发的老奶奶。
她的老伴去世了,她在思念老爷爷。
突然,她听到了从窗外飞进来的小音符们的歌。
啊,多么熟悉的歌,这是老爷爷在年轻时就爱哼唱的歌。
在老爷爷和老奶奶初次相识时,老爷爷就为老奶奶哼过这支快乐的歌。
后来这歌(伴侣陪伴)老爷爷和老奶奶生活了很长的岁月……
如今歌声又飞进来了,就像当年老爷爷在轻柔的月光下,轻轻地哼唱着。
老奶奶眼睛里含着晶莹的泪花,终于笑了。
不知为什么,小音符们再也不想跑了。
它们手拉手地钻进了老奶奶的心里,它们愿意留在那里。
1.选择短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搞不(清晰清楚)(轻快轻松)的口哨(伴侣陪伴)老爷2.读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完成下面各题。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另外再续写一句:也许是________。
3.不愿停留的小音符们,最终留在了孤独的老奶奶身边的原因是()A.老奶奶喜欢听它们的歌
B.老奶奶懂得欣赏它们
C.它们能给老奶奶带来安慰和快乐
4.读了小音符的故事,你有哪些话想对这些小音符说呢?
九、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群光头男孩
张瑶
在印第安纳州的小镇上,有一个名叫布莱恩的少年不幸得了脑瘤(liú)。
他在接受化学治疗。
结果,他那一头漂亮的金发全部掉光了。
布莱恩难过极了。
他整天躲在家里,连最好的朋友也不见了。
大家都很着急。
一天,同班的一个男孩对自己的妈妈说:“我想把头发全剃(tì)光,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妈妈赞同地点点头,拿出剃刀,帮儿子把一头(柔软柔嫩)的金发全剃光了。
这一天,学校里有了一个光头男孩。
第二天,学校里又多了一个光头男孩。
第三天学校里(发现出现)了一群光头男孩。
第四天清晨,这一群光头男孩来到布莱恩的家门口,他们大声叫着布莱恩的名字。
布莱恩透过窗户看到这情景,激动地跑出屋子。
这一群光头男孩相拥在一起,每个人都笑得那么欢。
1.选择括号内恰当的词语。
(柔软柔嫩)________的金发(发现出现)________了一群光头男孩
2.请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光:①光线;②光彩,荣誉;③明亮;④一点儿不剩;⑤只,单。
Ⅰ他那一头漂亮的金发都掉光了。
________
Ⅱ郎平教授带领女排姑娘勇夺里约奥运会排球金牌,为国争光。
________
Ⅲ这块石头很有光泽。
________
Ⅳ光靠两个人是收拾不了这烂摊子的。
________
Ⅴ阳光透过密密的树叶,洒在小草身上。
________
3.选择句子填在文中的横线上,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我就是最酷的孩子B.布莱恩就不会认为自己很特殊,就不会自卑了
4.文中划线的句子中的“这情景”指的是________。
5.这一群剃光头的男孩都是________的人。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下面的短文,做一做后面的练习。
蜻蜓和蚂蚁
逛来逛去的蜻蜓,整个夏天尽是唱啊跳啊玩啊,转瞬之间,冬天已经在眼前了。
田野里荒凉凋敝;阳光灿烂的日子,每片叶子下面都是现成的眠床和早餐的日子,都已经逝去了。
冬天来了,好日子过完了;寒冷和饥饿一齐逼来;蜻蜓不再唱歌了(肚子饿的时候,唱歌会有什么乐趣呢),整天愁眉苦脸,嘀嘀咕咕。
它爬到蚂蚁跟前。
“收留我吧,好心人儿!在你这里我不久就会强壮起来;让我避寒寄食到春天吧!”
“朋友,我很是奇怪,夏天的工作造就冬天的安乐,难道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在我们软绵绵的青草窝上,唱歌呀,游戏呀,一天接着一天,玩得头都昏了,哪有工夫想到工作呀!”
“那么你——”
“我整天唱我的歌,满不在乎。
”
“唱你的歌曲!多美呀!现在你满可以到外面去载歌载舞呀!”
1.把画横线的句子改为用句号结尾的句子,不改变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中的“好日子”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日子。
3.蚂蚁说:“那么你”蚂蚁后面想说的是()
A.就这样一直玩下去吗? B.一点儿不考虑冬天该怎么办吗?
C.在干些什么呢? D.一定玩得很痛快吧?
4.这篇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下面表述最准确的是()。
A.不能不劳而获 B.不能只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C.不能光看眼前 D.舒适的生活是以辛勤劳动为代价的,不能只贪图享乐
十一、课外阅读。
春(节选)
朱自清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1.“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中“赶趟儿”在文中的意思是()。
A.来得及 B.争先恐后地开花 C.追赶
2.第四自然段描绘了一幅()图。
A.百鸟鸣春 B.野外春游 C.百花迎春
3.大家在草地上是怎样活动的?结合画“____”的句子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十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只海鸠(jiūjiǔ)妈妈
坑坑洼洼的岩脊一侧栖息着成百上千只海鸠,我们蹑手蹑脚地企图靠近它们的领地,很快就被警惕性颇高的海鸠识破了。
“呼啦啦”一声响,一大片海鸠飞了起来。
在岩石的边际有一只海鸠,它的喙(yuán huì)紧张地半张着,灰褐色的眼里充满了恐慌,绷紧的身体上一对翅膀已向外张开,摆出了随时准备飞离的架势。
在一只拱起的翅膀下露出了一对移动着的黑色小爪子。
这只海鸠妈妈面对着两个庞然大物步步逼近它们的巢穴,却不愿放弃自己的孩子。
我不禁产生了一种敬佩之情。
我匍匐(púfúpǔfú)向前,手指离它只有3英寸距离了。
它的整个身体都在颤抖,眼睛里流露出绝望的光。
它扭头看向身后的悬崖,看得出内心激烈地挣扎着,只要轻轻一拍翅,就会有逃生的希望。
我停下来,静待着它的行动,可很快它就将头扭回,用长长尖尖的喙与我对峙。
我伸出手,一个指头、两个指头、一只手,最后我用双手慢慢地捧住这个“伟大的母亲”。
它那颤抖不停的身体在我轻柔的抚摸中逐渐地平息了下来。
这种长期生活在海边悬岩上远离人类的野生鸟类,此刻竟能安详地在我的手中扭着它的脑袋放松地左右环顾了,只是它的翅膀依然紧紧地拢着,护着下面藏着的一个蛋和两只幼仔。
当我和同伴准备离去的时候,一大群海鸠在我们头顶的上空欢快地鸣叫着,仿佛在庆祝它们的转危为安。
我默默地望着它们的身影,脑子里浮现出那只海鸠的样子。
事实上,我们并没能俘获它,它已用强烈的母爱将我们俘虏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蹑手蹑脚——__________
对峙——___________
3.请你用一句话概括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鸠妈妈为什么不离开岩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海鸠妈妈开始的表现是_________,当“我”靠近它时,它________,
最后________。
海鸠妈妈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__________。
6.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①作者为什么没有“俘获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它已用强烈的母爱将我们俘虏了”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
他小时候念书不用心,贪玩,怕困难,学习成绩很不好。
有一天,李白偷偷跑出学堂,边走边玩。
他来到一条小河边,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在石头旁边,蘸着河水磨一根小铁棒。
李白觉得很奇怪。
他走到老婆婆跟前,问:“您磨这根铁棒做什么?”
“做针。
”老婆婆回答。
□做针□李白更奇怪了□铁棒怎么能磨成针呢□
老婆婆满怀信心地说:“只要不怕困难,坚持不懈,铁棒就能磨成针。
”
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要下苦功夫。
他想,学习也一样啊!像自己这样贪玩,怕困难,能学到什么呢?
从此,李白在学堂里一心一意地学习.成绩慢慢地好了。
1.在文中“□”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解释下面的词语。
坚持不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铁棒怎么能磨成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写出你所积累的李白的诗句。
(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5.李白看到老婆婆磨针后明白的道理是什么?它给你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6.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十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美丽的季节
你悄悄走来,默默无声。
你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绚丽的美景,你给人们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
你悄悄走来,走进花园。
霎时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菊花开了。
它们有的把波浪似的金发披在肩上,有的把美丽的长裙系在腰上,光彩夺目,美不胜收。
你悄悄走来,走进田间。
秋风过处,五谷飘香。
那一片片庄稼,远看,好似翻滚的千层波浪;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
这时候,地里的人可忙了,到处笑语欢歌,机声和鸣。
你悄悄走来,走进果园。
看,树上硕果累累,有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红扑扑、黄澄澄、紫盈盈……好可爱啊!大大小小,五光十色,数不胜数。
孩子们在园中嬉戏,他们爬上树去,摘一颗果子,咬一口,甜丝丝、脆生生、酸溜溜……
你悄悄走来,走上山坡,带去了一件黄衣裳,一件红衣裳。
瞧这边的山上,黄花遍地,远远地与稻田相接,像镀上了一层金色。
瞧那边的山上,霜叶如醉,遮盖了半个天际,红得像火焰在燃烧。
这一红一黄,时分时合,给人一
种说不出的美感。
我迷恋你啊,我赞美你啊,你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1.(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光彩夺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硕果累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信息)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作者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方秋天的景色。
果园里有红扑扑的______和______,黄澄澄的______,紫盈盈的______。
3.(品读句子)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景物描写得优美生动的,并填空。
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
作者运用______的修辞手法,对______、______、______等农作物寄托了人们秋天收获的______之情。
4.(理解内容)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霜叶像镀上了一层金色。
B.田间只种了五种谷物。
C.文中的“你”指秋天。
5.(语言积累)仔细读短文,找出相关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1)描写菊花开得很美丽的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果园硕果累累的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语言运用)你能仿照短文中的写法,写一写生机勃勃的春天吗?
春天悄悄地走来,走进______,走进______,走进______,走进______,一切都那么美好。
十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
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
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
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犹豫——________ 镇定——________
2.同学们一共给英子鼓了________次掌。
第一次掌声是为________而响起,第二次是为________而再次响起。
3.英子为什么犹豫?又为什么流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前后两次掌声分别表达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
1.珍珠扇子宝石
2.只要就
3.观察寻找冰柱小水滴
4.A
二、
1.立刻信心满满
2.当鹿角被树枝挂住的时候。
3.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
4.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看外表就判断事物的好坏。
三、
1.按照医生的嘱咐服药都表示吃的意思“食用”多指日常吃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