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龙岩高级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龙岩高级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
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通常情况下,成年人的手指不小心碰到针刺会不自主的收缩,而打针时却可以不收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是()
A.针刺产生痛觉和打针时不收缩都属于反射活动
B.若支配手指传出神经受损则针刺时没有感觉
C.手指碰到针刺时先感觉痛疼之后才完成收缩
D.打针时不收缩反映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2. 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蕴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物种贮存库、气候调节器,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发展经济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为净化某被有机物污染的湖泊,研究人员在湖边建立了人工湿地,如下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种植的各种植物体现了该湿地群落的空间结构,其中在水平结构上呈现_____________的特点。
(2)流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_____(大于、等于或小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原因是:___________。
(3)增加该湿地中生物的种类是否一定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____(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湿地既能净化水质,也能供人们观赏旅游,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价值。
3. 如图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与细胞甲相比,细胞丙中内质网、高尔基体更发达
B. 图中甲、乙、丙、丁、戊、己细胞都能识别抗原
C. 过程④的完成需要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参与
D. 图1和图2是在生活过程中接触病原体产生的,不能遗传
4. 科学家在探索基因踪迹的历程中,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和技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孟德尔提出假说的主要内容之一
B. 沃森、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构建了其物理模型,后又提出DNA半保留复制的假说
C. 赫尔希、蔡斯运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 萨顿研究蝗虫的有丝分裂过程,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5. 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对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有()
A. Fe、Mn、Zn、K
B. Mn、Zn、Cu、Ca
C. Mn、Zn、Cu、B
D. Mn、Mo、Cu、Mg
6. 下列关于细胞内代谢活动和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青霉菌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需要线粒体提供ATP
B.根毛细胞依靠主动运输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离子时需要A TP
C.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时有酒精和ATP生成
D.在念珠藻的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暗反应过程不产生A TP
7. 下列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的研究的正确顺序是
A.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B.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
C.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生物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D. 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系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8. 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内抑癌基因突变为原癌基因
B. 细胞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
C. 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增多
D 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改变
9. 如图为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据图分析。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点属于神经元的轴突部分
B. 若控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将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
C. ④中的物质属于神经递质,释放到④的方式是胞吞
D. 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10. 研究发现,将胃泌素释放肽注射到小鼠脊髓后,小鼠立刻会有抓痒行为;若在小鼠的脊髓里杀死表达胃泌素释放肽受体的神经元,不论向这些小鼠身上注射何种致痒物,小鼠都不抓痒。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胃泌素释放肽在突触间隙中通过协助扩散到达后膜完成信息传递.
B.胃泌素释放肽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上的Na+通道打开,Na+内流
C.将胃泌素释放肽注射到脊髓后,小鼠出现抓痒行为,属于非条件反射
D.促进胃泌素释放肽受体基因的表达,可缓解或治疗瘙痒
11. 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xHyOpNq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
分析推算可知,该多肽的肽键个数为()
A.q-2
B.p-2
C.q+2
D.p+2
12. 液泡发达的植物(如黑藻、轮藻等)细胞中,细胞质成薄层沿着细胞膜以一定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流动。
观察细胞质流动,可用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质的流动为细胞内的物质运输创造了条件
B.观察用的黑藻,事先应放在光照,室温条件下培养
C.用高倍镜观察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时,细胞质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逆时针
D.将实验室温度从室温逐渐降低,会发现叶绿体的运动逐渐减慢
13. 油松种子表面含有脱落酸,水洗可以去除种子表面的大部分脱落酸,某实验小组探究了水洗和夹破种皮两种处理方式对油松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脱落酸的含量能显著影响油松种子的萌发
B. 油松种子的萌发主要与外种皮是否破损有关
C.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脱落酸的含量和外种皮是否完整
D. 外种皮可能通过影响水分和气体的通透性影响其种子萌发
14. 成熟的植物细胞之所以能够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是因为
④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④细胞质具有一定浓度④原生质层类同于半透膜④细胞液具有一定浓度
A.④④
B.④④
C.④④
D.④④
15. 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若某细胞中无染色单体,且基因组成为AAX B X B,则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 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相同,但DNA数不同
C. 若产生的精子AX B:aX B:AY:aY=1:1:1:1,则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
D. 若产生的精子为AX B:aY=1:1,则可说明该精原细胞进行了正常的减数分裂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某学习小组在做“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发现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容易撕取,改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进行实验。
实验试剂有0.3g/mL的蔗糖溶液及伊红染液。
已知伊红是不能被植物细胞吸收的红色染料。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至少需要用显微镜观察3次
B. 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质”包括上图中的④④④④
C. 在蔗糖溶液中加入伊红染液,步骤D中可观察到液泡呈无色
D. 若步骤F未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可能是细胞失水时间过长而死亡
17. 某些细胞毒性T细胞在癌组织环境中会合成两种细胞膜蛋白(CTLA-4、PD-1),这两种膜蛋白对细胞毒性T细胞的杀伤功能具有抑制作用。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两位科学家,是因为他们发现了以上两种膜蛋白的特殊抗体,并成功将其用于癌症的治疗。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癌变的细胞会成为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的对象
B.降低CTLA-4、PD-1的活性,细胞免疫功能将增强
C.上述两种膜蛋白的特殊抗体能够与癌细胞结合,达到治疗目的
D.合成上述两种膜蛋白的基因不可能来源于细胞毒性T细胞自身
18.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会消耗A TP
B. 植物体内产生的激素中2,4—D具有两重性
C. 在适宜的一定范围内生长素浓度越高,促进生长的效果越好
D. 脱落酸和赤霉素在促进茎的生长上表现为拮抗作用
19.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探究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④进行对照
B.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④④进行对照
C.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④④进行对照
D.图中向光弯曲生长的是④④④
20. 房水是由睫状体突产生的,充满在眼睛前、后房内的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是组织液的一种。
房水中蛋白质含量远低于血浆,眼内压取决于房水的量,如果房水过多,就会导致青光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房水为虹膜、晶状体等输送营养,运走代谢废物
B.房水中无机盐含量可能高于血浆中的无机盐含量
C.泪液是由房水外排产生的,具有抑菌、杀菌的作用
D.利用手术或药物使房水外排是治疗青光眼的重要措施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如图1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2表示不同体长某种鱼的食性比例。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成分除图1所示外还有_____________。
图1中食物链有_____________条,甲和乙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
(2)水草、藻类、甲、乙、丙、丁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结构,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以_____________的形式传递。
(3)假设图2表示的某种鱼是图1中的甲,其直接从水草和藻类中获得的能量比例相等,则该种鱼体长为4.2cm时,体重增加10g至少要消耗藻类_____________。
(4)若下图为甲的能量流动模型,B代表甲的粪便量,则A代表_____________,D代表___________,B
中所含的能量属于_____________的同化量。
22. 图甲是人体细胞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乙为人体内组成染色体的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C的化学组成关系,据图分析回答:
(1)若图甲表示细胞鲜重,则④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若图甲表示细胞干重,则④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
(2)图乙中b通过_____________方式形成B,连接两个b的化学键叫作_____________。
(3)在图乙中,化合物单体a的名称是__________。
b化合物其他的组成元素是__________。
(4)细胞分裂结束时,染色体解螺旋,重新成为丝状的______,被包围在新形成的_______里。
23. 蛇毒分为神经蛇毒和血液蛇毒。
血液蛇毒破坏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造成被咬伤处迅速肿胀、发硬、流血不止,剧痛,皮肤呈紫黑色等。
神经蛇毒主要破坏人的神经系统,阻断神经冲动的传播。
分析回答:(1)血液蛇毒能破坏血管壁,改变其通透性,血液中的物质渗入_________,导致被咬伤处肿胀、皮肤呈紫黑色。
(2)为研究神经蛇毒阻断神经冲动的传播机理,研究者进行了以下实验:
④用蛇毒处理离体神经纤维,一段时间后刺激神经纤维一端,若在另一端能够记录到正常的__________电位,说明蛇毒不会阻断_______________。
④用蛇毒处理神经—肌肉标本,一段时间后,刺激神经。
若肌肉不收缩,说明蛇毒阻断了__________。
④用蛇毒处理神经—肌肉标本,然后测定突触间隙内神经递质的含量,若其含量基本不变,说明蛇毒不影响__________的功能。
④为进一步确定蛇毒作用的具体部位,研究人员用蛇毒处理神经—肌肉标本,直至刺激神经不再引起肌肉收
缩时,再用乙酰胆碱(兴奋性神经递质)溶液处理肌肉。
若肌肉不收缩,说明蛇毒的作用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
24. 下图为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的第一步是获得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所选用的放射性标记物是______。
(2)第三步搅拌的目的是______。
(3)实验结果:沉淀物中放射性很高,此现象说明噬菌体的______侵入到细菌体内。
经检测发现子代噬菌体中也有放射性,证明DNA是______。
(4)当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若培养时间过长,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有放射性,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25. 如图为某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部分染色体示意图(白化病基因a、色盲基因b)。
该男性与一个正常女性结婚生了一个白化兼色盲病的儿子,该夫妇的双亲均正常,请回答相关问题:
(1)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符合________定律。
(2)该男子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____________个四分体,若该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X b的精子,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来自于_________(选填“祖父”、“祖母”、“外祖父”或“外祖母”)。
(4)若该白化兼色盲病的儿子与一个表现正常的女子结婚(该女子的父母均正常,但有一个患白化兼色盲病的弟弟),他们生一个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D
2.
3. B
4. D
5. C
6. C
7. A
8. D
9. C
10. B
11. B
12. C
13. A
14. D
15. C
16. ACD
17. AB
18. ACD
19. BCD
20. ABD
21.
(1).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5
(3).捕食和竞争
(4).营养
(5).有机物
(6).81.25g
(7).甲的同化量
(8).甲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9).水草、藻类、乙生物(少一个不给分)或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22.
(1).水
(2).蛋白质
(3).脱水缩合
(4).肽键
(5).脱氧核糖核苷酸
(6).N (氮)
(7).染色质
(8).细胞核
23.
(1).组织液
(2).动作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4).兴奋在突触(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5).突触前膜
(6).突触后膜
24. 32P
(2). 将噬菌体外壳与被侵染的细菌分离开
(3). DNA
(4). DNA
(5). 复制增殖后的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体内释放出来了25. b、aY、aY
(4). 外祖父或外祖母
(5). 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