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德育的心理依据 及有效措施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培养健康情感,发挥幼儿的主 体性
• (一)尊重幼儿的感受,丰富情绪与情感 体验 • 1、保护和利用孩子的同情心 • 2、保护孩子的羞愧和内疚感
(二)充分发挥、利用幼儿的主动 性
•
• • • • •
课堂小结
一、讲明道理,提出要求 二、参与活动、反复实践 三、合理应用奖惩,强化规范行为 四、营造良好环境,树立良好榜样 五、培养健康情感,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 注:美国心理学家林恩克拉克的“一岁一 分钟”的原则,即几岁就罚站几分钟。
四、营造良好环境,树立良好榜样
• (一)、营造环境 • 1、良好的家风 • 2、社区环境、幼儿园环境及班级环境
(二)、树立榜样
• 1、教育者本人应该是榜样 •作为刺激 物
二、参与活动、反复实践
• (一)、家庭实践活动 • (二)、幼儿园实践活动
三、合理运用奖惩、强化规范行为
• 总原则:以表扬为主,批评适度;塑造为 主,纠偏为辅。
(一)奖励
• 奖励方式: • 1、言语表扬,如你很棒,顶呱呱 • 2、非语言表演,如点头,微笑,竖 起大拇指
(二)、惩罚
• • • • • 惩罚方式: 1、给予某些不想要的厌恶刺激, 如,言语的批评或邹眉头、摇头等 2、拿走或取消某种想要的东西, 如取消他的某种权力
第四节 德育的心理依据 及有效措施
一、讲明道理,提出要求
(一)有效的讲解与说服
注意:讲解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抽象 的道德训练。
(二)、适时提出具体、合理且一致的 行为要求
注: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幼儿力所能及 的合理的行为要求。
案例:排队的速度
• 思考: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养成自动排 队的习惯?
• 21天养成行为习惯的故事
• 作业:书本158页第十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