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绪论 课程概述
《烹饪原料学》-课程标准
![《烹饪原料学》-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4e81092195f312b3069a53c.png)
《烹饪原料》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依据《烹饪原料》课程标准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进行制订。
(二)课程的性质与地位烹饪原料学是研究烹饪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可食用原料的性质和规律的科学,与烹饪工艺学、菜肴烹调技术共同构成烹饪学科体系,并成为烹饪科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烹饪工艺类各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对烹饪原料学的了解认知,对材料的试验,达到掌握材料性能、特征与用途,从而为后续烹饪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并能在实践中对所学理论能学以致用,培养一批既具有一定责任心、有一定素养、有一定管理能力同时又受社会及企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
(三)课程设计思路1、知识与能力并重通过教学团队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设计出四大模块的教学内容——以餐饮企业在经营中常用原料为主线,系统、全面地讲授烹饪原料学的理论及原料的性质特点,使学生全面地了解烹饪原料的内容,掌握原料的分类、种类、形态、组织结构、质地、风味、如何鉴别、储藏保管及烹饪运用规律方面的知识,从而能在烹饪加工过程对合理、科学地利用烹饪原料,促进烹饪技艺的掌握和提高烹饪理论水平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会将烹饪原料加以灵活运用到现实的生产活动中去,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课程的教学过程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统一,并采用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法、讨论法、自学指导法、调查法、实物鉴别法、实地考查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所需的知识能力,养成必须的职业素养。
让学生在以后的课程中(及今后的工作中)更能深入了解烹饪原料的知识,得以充分发挥所学课程知识的能力;为从事烹饪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将职业养成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本课程将职业养成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情感,服务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大胆实践、勇于探索以及严谨的工作习惯。
(四)课程特点1、本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主要表现在每种烹饪原料的组织结构、营养成分、特征、性质、特点都不一样,必须要求正确理解原料的特性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合理把不同的原料运用到烹饪加工中去,在此过程中必须学会一些原料鉴别的基本方法,而对于这些知识的掌握,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2绪论
![2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dc2e1c4da8956bec0975e3e2.png)
电子显微镜镜发展概述
1923年德布罗意(L.de Broglie) 提出物质波假说,论证了微观粒子也具 有波动性。该理论认为电子与光一样具 有波动性,电子的波长由下式决定
h e P
式中:h---普朗克(Planck)常数 P---电子的动量
德 布 罗 意 (L. V. de Broglie, 1892–1987) 法国物理学家 .1929 年 因发现电子波动性获诺 贝尔物理学奖.
德布罗意(L.V.de Broglie)揭示了电子的波动性及其与光波的 相似性,布许(H.Busch)等人自1926年起陆续证明了旋转对称静磁 场可以使电子束聚焦和成像,如同光学透镜对于光线的作用。他们的 研究成果奠定了电子光学理论建立的基础。电子光学理论的建立为电 子显微镜的发明、研究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电子显微镜镜的重要性
1.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相比,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 能量分辨率,已成为显微结构表征和微区成份分析不 可缺少的工具。 2.电子显微镜是直接观察物体微细结构的有力工具,被 誉为“科学之眼”。 3.电子显微镜在材料领域的广泛应用,对于研究和开发新 材料,特别是纳米材料的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 以说起到“眼睛”和“手”的功能。 4.现代电镜恰恰是能在原子、分子尺度上并可能在原位 (in situ)进行表征催化剂的一种有效工具。
电子显微镜镜发展概述
电子显微学所经历的三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以英国剑桥大学凯文第什实 验室(P.B.Hirsch和A.Howie)为代表,建立了一套直接观察薄 晶体中缺陷结构的实验技术,这一阶段的代表著作是P.B.Hirsch 等人合著的《薄晶体电子显微学》(中译本,科学出版社,1983)。 第二阶段是70年代初期形成的高分辨电子显微术,以相位衬度机 制获得薄膜样品的高分辨结构象。杰出代表是英国A.Klug,用高分 辨电子显微术研究核酸-蛋白质复合体的晶体结构方面作出卓越贡献, 而获得1982年诺贝尔化学奖。这一阶段的代表著作是J.Cowley著的 “Diffraction Physics”。 第三阶段是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在电子衍射学说和高分辨电子显 微术实验基础上兴起的分析电子显微学,可以对样品中微区(0.5 ~ 几个纳米)的成分和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由此在材料科学、微电子学、 固体物理、化学、地质矿物学及生命科学等众多科研领域中的应用日 趋广泛。
河北省两学考试高等教育学总结(精华版)2
![河北省两学考试高等教育学总结(精华版)2](https://img.taocdn.com/s3/m/e962cb9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41.png)
高等教育学第一章绪论1.简述高等教育的概念。
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
从高等教育的特性看, 高等教育是养成学生良好素养, 学术品质和创新精神的教育, 高等教育的专业教育还应包括学术教育, 是兼有学术性和职业性的教育。
学术性偏重于理论性和研究性, 职业性则是为社会特定的职业或岗位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
2.简述高等教育的特征p4-5(3点)1)高等教育是分专业分层次的高等教育活动。
2)高等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
3)高等教育的功能不断扩展。
3.高等教育最基本的特点是专业性.4.高等教育分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教育5、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 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6.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实践活动。
7、书院萌芽于唐朝、盛行于宋朝。
是实施藏书、教学与研究三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
8、京师同文馆标志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产生。
9、戊戌变法时我国开始出现真正的新式大学。
10、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11.1993年中央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4年211工程1998年5月985工程12.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发展科学技术文化,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3、柏拉图开办的学园是教育史上公认的正规高等学校, 也是西欧最早的一所学术研究机关, 是当时古希腊科学与哲学研究的中心14.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起源于12世纪的西欧。
15、德国的在高等教育中最突出的贡献是创建了柏林大学, 创始人威廉.冯.鸿堡, 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统一。
直到柏林大学的问世, 科学研究才正式成为大学的职能。
16.二战以后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
《古代汉语》课程标准
![《古代汉语》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7a7fe0fb84ae45c3a358c15.png)
、《古代汉语》课程标准适应专业: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属教研室:中文系课程编号:01414102课程名称:古代汉语(Ancient Chinese)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必修)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门工具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专业课、专业提高课知识打下基础。
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必备的古代汉语基础知识,培养阅读和欣赏浅近文言文的能力,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二)基本理念。
古代汉语课程使用的教材通常是北京大学王力先生或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
王氏教材自1962年首版后,经过多次修订,现属国家级规划教材,书中确立了古代汉语课程通论、文选、常用词三结合的编写原则,代表着古代汉语教材的最高成就。
郭氏教材具有内容精练,编排合理;知识准确,重点突出;通论和文选结合紧密等特点。
以上两种教材比较适合综合性大学古代汉语教学使用。
但根据我们的学生实际和我校培养目标,我们选用该教材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1、学生问题。
王氏、郭氏教材是从北京大学“一本”招生学生的实际出发编写的,我们是地方二本学院,学生入学程度远远低于北京大学学生。
北京大学是研究性大学,我们是应用型学院。
2、自学问题。
王氏、郭氏教材,有些注释过于简略,不适合于我们的学生自学。
3、篇幅问题。
王氏、郭氏教材篇幅过多,一学年时间学不完。
[为此,我们在选择《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做教材的同时,作了以下一些调整:1、压缩传统的课程内容。
传统的古代汉语教学内容,讲究面面俱到,因而不可避免的有轻重不分、详略失当的弊端。
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在讲授过程中,舍弃了许多与其它学科有共性的内容,重点突出讲解古代汉语中“异”的部分。
例如我们把《古代汉语》的通论“古代文化常识”放到“古代文化常识”课上讲,“古文的文体及其特点”放到“文献学”课上讲。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笔记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f41860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2.png)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1.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生产与运作管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按照市场需求和企业经营目标,进行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活动。
它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果和市场竞争力。
内容:包括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和改进,具体涵盖产品和服务的选择、生产运作系统布局、质量管控、成本控制以及生产过程的规划与控制。
目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2.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从手工作坊到工业革命,再到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逐步形成了科学管理体系。
产生背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的生产方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促进了生产运作管理理论的发展。
发展过程: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到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模式,再到丰田的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生产与运作管理不断适应时代变化,推动生产效率的提升。
现代特征: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强调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资源配置,实施精细化管理和绿色生产,以适应全球化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生产运作的分类根据产品形态和生产组织方式的不同,生产运作可以分为制造性生产和服务性生产。
制造性生产:指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将原材料转化为新产品的过程,如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组装等。
服务性生产:指不通过物质产品的转化,直接为顾客提供所需服务的过程,如餐饮服务、金融服务等。
4.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过程组织是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础,涉及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和时间组织两个方面。
空间组织:主要解决生产设施的布局问题,包括工厂布局、设备布置、工作站设置等,目的是实现高效、安全和舒适的工作环境。
时间组织:主要解决生产活动的时序安排问题,包括作业计划、流程控制、交货期管理等,目的是确保生产的及时性和连续性。
第二章企业战略和生产与运作战略1.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概述基本概念:企业战略是企业为了实现其长期目标,通过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析,制定的一系列行动计划。
2022年绪论(2)
![2022年绪论(2)](https://img.taocdn.com/s3/m/cb7f1150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9b.png)
•
--- 中国大百科全书(唐有祺)----
5 一.绪论 二.数学复习 三.气体
2、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
• (1)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能量效应
•
----- 化学体系的平衡性质
• (2)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反应机理
•
----- 化学体系的动态性质
• (3) 化学体系的微观结构和性质
6 一.绪论 二.数学复习 三.气体
上例理论上可行。关键是寻找合适的催化剂和反 应途径(模拟生物固氮)
③结构化学——物质的性质与其微观结构的关系
例如研究与氮分子有关的配合物的结构,以及它 们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就有利于常温常压下寻 找固氮的途径。
14 一.绪论 二.数学复习 三.气体
7. 学习物理化学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① 扩大知识面,打好专业基础;掌握热力学处理
即:
pV= nRT
24 一.绪论 二.数学复习 三.气体
(3)混合理想气体
1 Dalton分压定律: p(总)=pi 2 Amagal分体积定律:V(总)=Vi
设一体积为V,温度为T的容器中,含有k种理想 气体,其组分为A, B,,而且相互之间不发生化 学反应。 n(总)= nA + nB + = ni
4、物理化学学科的战略地位 (1) 物理化学是化学科学的理论基础
及重要组成学科
(2) 物理化学极大地扩充了化学研究 的领域
(3) 物理化学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
(4) 物理化学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
(5) 物理化学是培养化学人才的必需
11 一.绪论 二.数学复习 三.气体
5. 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物理化学是化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 支,是化学科学的理论基础。
《现当代文学2》教学大纲
![《现当代文学2》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ecfc5adb9f3f90f77c61b42.png)
教学大纲《现当代文学2》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2307222学时:44学分:2-5课程类别:限制性选修课面向对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课程英文名称: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2)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任务:系统学习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演变历程,包括主要社团、流派、代表性作家作品,使学生能对中国新时期文学有深刻认识,进一步明确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历程。
目的:满足21世纪对新型小学教师素质结构的需要,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解读作家作品的评论鉴赏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水平。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一)绪论中国当代文学的源流、性质、分期和发展概况教学重点和难点:中国当代文学的性质和发展概况教学要求: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源流、性质、分期和发展概况(二)十七年文学(1949-1966)1.文学史概况(1)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2)创作综述教学重点和难点: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教学要求:了解十七年文学概况2.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1)概述(2)赵树理的《三里湾》(3)周立波的《山乡巨变》(4)柳青的《创业史》教学重点:十七年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教学难点:理解在政治以强劲之势渗透文学时,作家创作中的茅盾状态教学要求:了解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农村题材小说的特点3.革命战争题材的长篇小说(1)概述(2)梁斌的《红旗谱》(3)杨沫的《青春之歌》教学重点:梁斌的《红旗谱》和杨沫的《青春之歌》的艺术特色教学难点:十七年文学中革命战争题材对战争“史诗性”和“传奇性”审美特征教学要求:了解十七年文学中革命战争题材对战争“史诗性”和“传奇性”审美特征,明确十七年革命战争题材小说创作的局限性。
4.主题与风格多样的短篇小说(1)概述(2)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3)茹志鹃的短篇小说教学重点: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教学难点:十七年短篇小说对革命历史的叙述和对现实的关注教学要求:了解十七年短篇小说对革命历史的叙述和对现实的关注,把握作家“干预生活”和“人道主义”的可贵的探索精神。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绪论、第一、二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绪论、第一、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8a5dd61d59eef8c75fbfb345.png)
根据这一理论,尚钺老先生认为,我国早在明清之际,资本主义就已经萌芽,江南一些城镇已经有了早期手工作坊,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到清朝后期又进一步发展,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会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是外国资本主义的武装入侵,打断了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打破了中国古老封建王朝的尊严,使中国的发展方向出现了曲折,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这种“半殖民地、半封建”如果仅仅从经济角度来看,就是要打破中国自然经济状况而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这与中国已经萌芽和发展的商品经济的方向是共同的。当然,资本主义列强国不允许中国发展独立的资本主义经济,要在政治和经济方面控制我国,则别当令论。
就是说,中国昨天那80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沉痛而深刻的教训,腐败就会自我断送,落后就要受欺挨打。
腐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即包括毛泽东讲的社会制度的腐败,也包括官员行为的腐败,这两者可以同步,也可以不同步。但无论是哪一种腐败,都可能造成亡党亡国的严重后果。如今,我们虽然有先进的社会制度,但如果官员的腐败行为得不到遏制,就会造成民心的倾斜,最后葬送我们先进的社会制度。
根据这个理论,他们认为,1840年以前,中国虽然有资本主义萌芽,但封建小农经济仍像汪洋大海,封建王朝仍然能够维持统治。特别是1644年清王朝的建立,又使封建专制有了进一步的加强,它对经济的管理和控制,使当时萌芽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直没有发展起来,直到1840年以前,始终处在非常微弱的状况,根本没有对清王朝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2] 1840年~1919年 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绪论及第二章 概念
![绪论及第二章 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969d1b25ccbff121dd368338.png)
a.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
西 方 逻 辑
西方逻辑学创始人。 《工具论》6 篇奠定了逻 辑的基础。主要贡献是对 三段论的系统研究。
b.古代中国墨家的《墨经》 古代中国墨家的《墨经》 古代中国墨家的
墨 子
《墨经》 之《小取》,是中国古典逻辑的一个纲 小取》 墨经》 比较集中完整地讨论了逻辑的基本内容。墨经》 要,比较集中完整地讨论了逻辑的基本内容。墨经》是 墨家创始人墨翟思想的发展。 墨家创始人墨翟思想的发展。后期墨家在逻辑理论方面 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对“ 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对“故”、“理”、“类”古代 逻辑的三个基本范畴下了明确的定义,并对“ 逻辑的三个基本范畴下了明确的定义,并对“名”、 作了深入研究。论述了“ 比喻)、 “辞”、“说”作了深入研究。论述了“辟”(比喻)、 附比)、 )、“ 类比)、 )、“ “侔”(附比)、“援”(类比)、“推”(间接的归 纳与演绎)四种形式的推理(见后期墨家逻辑) 纳与演绎)四种形式的推理(见后期墨家逻辑)。这些思 在中国古代逻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想,在中国古代逻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逻 辑 学
主讲: 主讲:刘 巍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liuwei_edu@
逻辑学存在于你的生活和学习之中
例1:姐弟玩耍 : 弟弟: 妈妈,姐姐,打我” 弟弟:“妈妈,姐姐,打我” 姐姐: 我没打他, 姐姐:“我没打他,我只用手扶了他一 下。” 弟弟:“不是扶,疼着呢。” 弟弟: 不是扶,疼着呢。 如果是扶, 如果是扶,就不那么痛 现在我感到痛 所以, 所以,不是扶我 姐姐:偷换概念;弟弟:反驳、 姐姐:偷换概念;弟弟:反驳、假言推理
例3:骗子的故事 : 如果三个骗子认为我说的是真话, 如果三个骗子认为我说的是真话,那么按 照法律,他们就得做我的长工; 照法律,他们就得做我的长工; 如果三个骗子认为我说的是假话, 如果三个骗子认为我说的是假话,那么按 照事先的约定,他们就将丧失全部财产; 照事先的约定,他们就将丧失全部财产; 三个骗子要么认为我说的是真话, 三个骗子要么认为我说的是真话,要么认 为我说的是假话。 为我说的是假话。 所以,三个长工要么做我的长工,要么将 所以,三个长工要么做我的长工, 一切财物归我。 一切财物归我。
《现代汉语》(一、二)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汉语》(一、二)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f0a9d3f87c24028915fc390.png)
《现代汉语》(一、二)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名称现代汉语(一、二)2.英文名称Contemporary Chinese(1、2)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4.授课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5.学时学分每周4学时,总计136学时,8学分。
6.教材及参考书目1.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2.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7.考试方式期中考查,所得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闭卷考试,所得成绩占总成绩的70%。
8.课程概述本课程为对外汉语专业基础课程,在本专业本科生第一、二学期开设。
本课程和《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课程一起,是构成本专业最为重要的三门专业基础性必修课程。
在本课程开设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开设《汉语词汇学专题》和《汉语语法学专题》、《汉字学专题》以及《汉语修辞学专题》等专业选修课程,这对于塑造学生所学知识的体系性、对于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强化学生对专业基础、专业技能等,都是十分必要而有效的。
9.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开设、学习,使学生对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各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分析问题的基本技能都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把握,为今后从事与汉语言相关的教学、研究工作,为进一步的专业深造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10.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重视与讲授相关内容的配套练习,以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把握。
本科开设程配有教学课件,讲授时宜使用多媒体教室。
11.各章(单元)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本课程在教学上包括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从宏观上介绍现代汉语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概念的沿革、相互关系、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教学要求等等;该部分教学要求学生对上述有关现代汉语课程的基本概念及其沿革、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现代汉语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等等都有较为清晰的把握,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这一部分内容在教学上一般需要两个周4个学时。
绪论第一章1.2节课件
![绪论第一章1.2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0d836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49.png)
典型例题分析与解答
例题1
求函数$f(x)=x^3-3x^2+2x$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分析
首先求导数$f'(x)=3x^2-6x+2$,然后令$f'(x)=0$解得$x$ 的值,根据导数的符号变化判断函数的单调性,从而确定单 调区间和极值。
解答
略。
例题2
求数列${a_n}$的极限,其中$a_n=frac{n^2+1}{2n^21}$。
04 互动环节与课堂练习
提问环节设置及目的
提问环节设置
在课件中设置多个提问环节,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提问目的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为教师提供学生学 习情况的反馈。
课堂练习题目类型及难度
题目类型
课堂练习题目应涵盖本课所学知识点,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等,以满足不同层 次学生的需求。
分析
首先将数列的通项进行化简,得到$a_n=1+frac{2}{2n^21}$,然后根据极限的性质和运算法则求解数列的极限。
解答
略。
03 思维导图与知识框架构建
思维导图绘制方法介绍
手绘思维导图
使用纸张和彩笔,从中心主题开始,逐步添加分支和子分支,运用颜色和图像增 强记忆效果。
软件绘制思维导图
利用专业思维导图软件如XMind、MindManager等,快速创建、编辑和分享思 维导图,提高工作效率。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与技能
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 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 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 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 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第一章 课程介绍及绪论PPT课件
![第一章 课程介绍及绪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5f8198aef8941ea76e05bf.png)
方向性和饱和性
1.3.4 价键理论
• 原子各有一个未成对电子且自旋反平行, 就可偶合配对成一个共价键
• 未成对电子已经配对就不能再形成新的共 价键,即共价键的饱和性
• 电子云重叠越多,键越强越牢固,即共价 键的方向性
• 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可进行杂化
由腈酸铵(无机物)制得尿素(有机物)
+-
NH4CNO
O H2 NCNH2
inorganic
organic
③ 1849-1900 进入合成时代
标志性成果:维生素B12,牛胰岛素,紫杉醇 学术成就;
a. 诺贝尔化学奖(1901-2002,92届,70届均与 有机化学有关
b 21世纪,46项重大发明,8项与有机化学有关
H 2ON H 3C H 3N H 2C H 3O HC H 3O C H 3
X O H C N N H 2 R O R
3) 硬软酸碱原理(HSAB)
影响酸碱反应难易程度的因素:
离子的大小 电荷的多少 电负性
Pearson 将 Lewis 酸碱分为: 硬: 接受体的原子小,带正电荷多,电负性较高
价电子层没有未共用电子对
效应) • 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机理问题 • 复杂物质的合成问题
1.3 化学键
• 1.3.1 原子轨道 把电子的概率分布看作是一团带负电荷的 “云”,称为电子云
电子云的形状反映了电子的运动状态,也 可表达为电子运动的轨道
1.3.2 原子的电子构型
每个轨道最多只容纳两个电子,且自旋相反 配对——保里不相容原理
H甲醛
③键能:
形成共价键时体系释放的能量, 或断裂共价键时体系吸收的能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绪论、第一、二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绪论、第一、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34d2d8f17f1922791688e8f7.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绪论、第一、二章)发布者:德育绪论教学目的:从中国近代史的断限与分期、基本线索介绍以及意义等方面的讲授,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中国近代史的性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学术界目前讨论的热点问题、研究动态等等,使学生从宏观上对中国近代史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一、中国近代史的内涵和断限这涉及到中国历史的断限和分期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的断限和分期,同世界的断限和分期不同。
在每个历史发展的转折阶段,总是晚一步。
(一)世界历史的断限和分期世界古代――远古~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世界近代――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世界现代――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当代――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当前(二)中国历史的断限和分期1. 史学界多数学者观点:古代――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1840年鸦片战争近代―― 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现代―― 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当代—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2. 近几年史学界的争论:[1] 1630年~1919年即以明清之际作为起点,以五四运动为终点这种观点是史学界的少数,主要以已故历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尚钺为代表其理论依据是划分历史时期,应该以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为根本。
而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经济基础变化了,上层建筑也随之变化,从而带动历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根据这一理论,尚钺老先生认为,我国早在明清之际,资本主义就已经萌芽,江南一些城镇已经有了早期手工作坊,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到清朝后期又进一步发展,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会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是外国资本主义的武装入侵,打断了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打破了中国古老封建王朝的尊严,使中国的发展方向出现了曲折,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
这种“半殖民地、半封建”如果仅仅从经济角度来看,就是要打破中国自然经济状况而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这与中国已经萌芽和发展的商品经济的方向是共同的。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笔记 (2)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笔记 (2)](https://img.taocdn.com/s3/m/29fba19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f9.png)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本质1. 健身性- 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如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等。
- 培养学生的健康习惯,包括定期锻炼、合理饮食、良好作息等。
- 体育课程应注重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运动中得到适当的锻炼。
2. 教育性- 体育教学不仅是技能传授,更是德育、智育、美育的载体。
- 通过团队合作、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责任感、公平竞争意识。
- 体育教学中的规则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法治意识。
3. 技能性- 传授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术和战术,使学生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
- 通过技术练习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灵活性、准确性。
- 技能教学应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注重个体差异。
4. 娱乐性- 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运动中享受乐趣。
- 体育活动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 通过游戏和竞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
二、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概况1. 学科基础- 教育学:提供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的基础。
- 心理学:帮助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动机。
- 生理学:为体育活动提供科学依据,确保运动安全。
- 运动生理学:研究运动对人体机能的影响。
2. 研究内容- 课程设置:研究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实施和评价。
- 教学内容:筛选、编排、教学方法和评价。
- 教学方法:研究教师和学生的方法、手段和技巧。
- 教学评价:研究评价标准、方法和技术。
三、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1. 学习意义- 提高理论认识和实践能力,为教学提供指导。
-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 为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2. 学习目标- 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分析实际问题。
- 提高科研水平,为体育教育贡献力量。
3. 学习方式- 理论学习:阅读、讲座、研讨会等。
- 实践学习:教学观察、体验、参与等。
- 案例学习:分析优秀教学案例,借鉴经验。
绪论及基本知识课件
![绪论及基本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bc2f9b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2f.png)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与同学分享学习心得 和经验,共同进步。
02
基本概念
基础知识
01
介绍课程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02
本部分将介绍课程中涉及的基本 概念,包括但不限于课程主题的 定义、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以及 课程所需的基本技能和工具。
核心概念
阐述课程的核心内容和重点概念。
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
包括抄袭、剽窃、伪造数据、篡改数据、一稿多投等。
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
学术不端行为会损害学术研究的公信力,浪费研究资源,阻碍科学进 步,并对学术界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学术伦理
学术伦理的定义
学术伦理是指在进行学术研究时应该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包 括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保护受试者的权益等。
定性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
VS
定性研究方法是一种基于人类学和社 会学的研究方法,它通过深入了解研 究对象的主观经验和观点来回答研究 问题。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小规模、深 入的访谈和观察,以获取详细、深入 的数据。定性研究方法包括访谈法、 参与观察法、案例研究等。
05
学术规范与伦理
学术规范
学术规范的定义
理论发展
理论发展的历程
理论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和变化 的过程,它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
化而不断更展的动力来源于实践和研 究的需要,同时也受到科学和技
术发展的推动。
理论发展的趋势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理 论发展呈现出多元化、交叉融合 和跨学科的特点,同时更加注重
实证和可验证性。
具,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中的具体行动和措施。
04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概述
研究方法概述
1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2(教学版)解析
![1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2(教学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87464be284ac850ad0242d7.png)
氏族和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发展水平(例如,古代
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玛雅文化),以及专门的活
动或生活领域(劳动文化、艺
化)。”
术文化、生活文
• 3.主体性定义
• 该类定义尤其注重发明和强调“人”这一
主体对文化的特殊意义和本质地位。
• 马尔库塞就分析说:在弗洛伊德看来,
“所谓文化,就是有条不紊地牺牲力比多, 并把它强行转移到对社会有用的活动和表 现上去”。
• (2)““化”是会意字,古字为“匕”
(说文:从到(倒)人)。 • 在骨文:象二人相倒背对背的形状,一正 一反,以示变化。 • 《说文》中讲“匕,变也”,“化,教行 也”。 段注:“上匕之而下从匕谓之化”。
• “化”的本义为变化、生成、造化,指事
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 • 《庄子· 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为 鹏。” • 《易· 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 《礼记· 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三日曲水诗序》) • “文化内辑,武功外悠”(《补亡诗· 由仪》)
2、欧洲是怎样理解“文化”这个概念 的 ?
• 西方的“Culture”更多地展现了逐渐由物质
生产活动引入精神生产活动的特点。
• 在西方,文化与栽培、种植的意义,以及
由此引申出的性情陶冶、品德教化等涵义。 • 拉丁语系的Cultura是从对物质文化的解说 开始的,原义含有耕作、培养、教育、发 展、尊重、神明崇拜、耕种、练习、动植 物培养及精神修养等意思。
• (4)文化——行为论。
• 胡潇的《文化现象学》:
• (1)现象描述性的定义;(2)社会反推性定义; • (3)价值认定性定义;(4)结构分析性定义; • (5)行为取义性定义;(6)历史探源性定义; • (7)主体立意性定义。
课程介绍绪论课件
![课程介绍绪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b6275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77.png)
06
学生反馈
学生评价
01
02
03
内容丰富
学生认为课件内容丰富, 涵盖了多个领域的知识点 ,有助于拓宽视野。
讲解清晰
学生认为讲师讲解清晰, 重点突出,易于理解。
实用性强
学生认为课件内容与实际 联系紧密,有助于解决实 际问题。
学生收获
知识积累
学生通过学习课件,积累了大量 知识点,对相关领域有了更深入
数据探索与可视化
掌握数据探索的基本技巧,学 习如何使用图表和图形呈现数 据。
统计分析方法
学习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 以及回归分析等常用统计分析 方法。
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
了解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和常 用算法,学习如何应用机器学
习算法进行预测和分类。
02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总结词
基础概念与理论
01
第二部分:核心内容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重点与难点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根据课程大纲,列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并给 出相应的解释和说明。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知识点详解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解释和阐述,包括其 含义、特点、应用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课程介绍绪论课件
目录
• 课程概述 • 课程大纲 • 教学方法 • 课程评估 • 教师团队 • 学生反馈
01
课程概述
课程背景
社会背景
教育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已经 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掌握数据分析 技能对于个人和组织都至关重要。
数据分析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高等 教育中逐渐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高 校开设了相关课程。
课程设计绪论写什么内容
![课程设计绪论写什么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986830b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bb.png)
课程设计绪论写什么内容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 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 了解XX学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 熟悉XX学科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技能目标包括:1. 能够运用XX学科的基本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2. 能够运用XX学科的基本原理进行科学探究;3. 能够运用XX学科的基本技术进行实践操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 培养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爱;2. 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3. 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1. 第一章: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 第二章:XX学科的基本方法和技术;3. 第三章:XX学科的应用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来说,我们将结合以下方法进行教学: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阐述,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 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XX学科的应用领域和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XX学科基础》等;2. 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如《XX学科导论》等;3. 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以丰富教学手段和学生的学习体验;4. 实验设备:准备实验器材和设备,如显微镜、实验室仪器等,以支持实验教学。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种形式,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本课程的特点
空间概念多符号多,课堂上反映空间关系的板图多。 应用较多的数理基础知识(包括球面三角知识)。
四、相关参考书籍
《行星、恒星、星系》 S.J 英格利斯 著。 《天文知识》上海人民出版社。 《简明天文学教程》(第二版) 余明主编
五、网络
Skymap软件,天文台网页等、一些院校的精品课程等
《地 球 概 论》PPT 教 案
教学目录
绪 论 课程概述 第一章 天体及其研究方法
第二章 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第三章 太阳系 第四章 日月地系统 第五章 第六章 地球运动及所产生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物理特征及演化
绪
论
课程概述
一、 本课程的性质 二、 本课程的内容 三、 本课程的特点 四、 相关参考书籍 五、 其他学习资源
课程要求
• • • • 考试科目(闭卷考试) 理论课 实践课 教学反馈(至少1份)
• 成绩=平时(40%)+考试(60%)
平时成绩=实验报告(5*7)+教学反馈(5)
地球概论实验课
• • • • • • • 一、天文望远镜的构造与使用方法 二、参观天文馆 三、月面、木星的观测 四、秋(冬)夜星空观测 五、月相变化观测 六、日晷的制作 七、校园经纬度测量
第二輯 宇宙解碼Ⅱ /v_show/id_XNTk4NDQwNDU2.html
本课程概述
地球天文学,主要介绍地 一、本课程的性质 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并由此而 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物理学,主要介绍地 《地球概论》是地理专业的基础课程。 球的形状、结构及其内部的物 本课程为后继的地理专业课程提供关于地球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球天文学和地 球物理学两大部分。 第一章至第五章为地球天文学部分。 第六章为地球物理学部分。
科学史:宇宙是什么?
/movie/2013/5/L/J/M8TIU1MOH_M8TIU8QLJ.html
《National.Geographic.巨變之后: 當地球停止轉動》 /zW4qkzU • /zHNad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