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为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将该院收治的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n=36),仅干预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分析术后即刻、24 h、48 h和72 h的颅内压变化情况,护理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术后48 h和72 h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4.35±1.19)vs (3.26±0.81),P <0.01];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44% vs 77.78%,P<0.05),在消化道出血、关节僵硬、继发感染和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标签: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术后并发症
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科疾病,预后较差,并发症多,致残致死率高[1]。
早期护理干预是常见的护理模式,对多种疾病的并发症预防均有效[2]。
为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为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案提供依据,该研究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护理干预,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为该院收治的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男39例,女33例,平均年龄(44.52±9.73)岁;致伤原因:车祸25例,高空坠落28例,头部打击19例;急性脑肿胀41例,急性脑挫伤31例。
纳入标准:颅脑CT确诊,且昏迷时间在6 h 以上。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1.2 干预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早期护理干预,详情如下:①于每次治疗前嘱咐家属给予患者听觉刺激,帮助唤起记忆;②适当摆放患者患侧肢体,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变形;③给予患侧肢体适度的运动刺激;④加强早期肠内营养,嘱咐家属提供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促进患者恢复;⑤加强相关并发症预防,加强康复护理,促进血液循环,通过物理方法促进排痰和维持肌肉张力,对并发症高危患者给予对症干预。
1.3 评价指标
分析术后即刻、24 h、48 h和72 h的颅内压变化情况,护理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根据护理后的GCS 评分将患者分为5级:恢复良好(5分)、中残(4分)、重残(3分)、植物生存
(2分)和死亡(1分),其中3~5分为有效。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的颅内压变化情况
干预组术后48 h和72 h的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和干预组治疗前的GCS评分分别为(1.93±0.44)分和(1.85±0.62)分;干预组治疗后的高于对照组[(4.35±1.19)vs(3.26±0.81),P<0.01],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44%vs.77.78%,P<0.05)。
2.3 两组的并发症情况比较
干预组在消化道出血、关节僵硬、继发感染和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该研究发现:干预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主要表现为干预组治疗后期的颅内压较低且有效率较高,表明早期护理干预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可能原因是早期护理干预可针对该类患者常见的影响预后因素进行干预,避免对机体造成进一步损伤。
干预组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早期护理干预对重症脑损伤手术治疗的并发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主要原因为早期护理干预加强了对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因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黄效东.奥拉西坦治疗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0):2159-2160.
[2] 宋明芳.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非血肿性高颅压减压手术患者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9):776-778.
[3] 贾敬俊,孙建,韩建兰.不同时期康复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13):22-24.
[4] 常杏萍,赵素琴.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肢体的康复护理[J].护理研究,2005(18):1635.
[5] 田晓英,南倩倩,郭艾青.急性脑卒中的早期康复[J].临床医学,1999(6):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