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阅读对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影响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索匚
L U N
理探 T A N S U O
碎片化阅读对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形响研究
张有如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新华镇南营小学,甘肃武威733000)
摘 要:在21世纪,阅读能力与阅读素养是人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具备了扎实的阅读素养和强大的阅读能力,才能
够适应时代的变化发展,才能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此背景下,文章研究碎片化阅读对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影响,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碎片化阅读教学有助于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形成和阅读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碎片化阅读;小学阶段;阅读兴趣;影响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 (2021 ) 15-0012-02
01
2021
年第」
5
期(总第
267
期)
碎片化,是相对于整体性而言的,顾名思义,就是 —种单一的、间断的、零星式的、散化状态的呈现。
碎 片化阅读是指在阅读上呈现出的间断的、分散的、零碎 的情状,既可关涉阅读的内容,也可指阅读的方式与时间。
碎片化是一个不确切的概念,碎片化阅读在当下的阅读 教学语境中具有多元性,可以指阅读内容,一些浅显易
懂的不能自成体系的读物,也可以指在单位时间内接受
各种不同的资讯。
在自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各样的资讯铺天盖 地般映入大众的眼帘,碎片化阅读越来越成为年轻一族 的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
大部分年轻受众会在只言片语
中去选择自己所要查找和接收的信息,这就让碎片化阅 读大行其道。
碎片化阅读为普通大众带来了便利。
碎片 化阅读是一种快餐式、消费式的阅读,这样的阅读方式 消解着人们的阅读兴趣,降低着普通大众的阅读品味。
在碎片化阅读中,如果没有强大的思维能力和珍贵的独 立思考品质,所获取的信息就无法呈现出系统性与整体
性,人的深度思考就无法推进,新的思想就无法产生。
低俗化、庸俗化的资讯登上各种新媒体,人们都在快速
地捕捉和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因此阅读越来越呈现 出功利化的特质,我们所提倡的阅读就这样被碎片化阅
读所淹没。
世间的事物各有其利弊,碎片化阅读既然有这么多
的不足之处,难道它就毫无意义和价值吗?很显然,任
何理念或者方法,最终要看的是运用它的人,合理科学 地加以利用,它也许会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破解
我们阅读教学难题的利器,它也许会成为阅读天地中一 道奇特而美丽的风景线,会成为一种新的阅读方法。
将
碎片化阅读用于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中,也许会对小 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作用。
故碎片化阅读对 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影响研究十分必要,研究碎片化阅读
与小学生阅读兴趣二者之间的关系,老师可以更好地发 现碎片化阅读的价值与功用,让碎片化阅读成为小学生
阅读兴趣的培养皿。
一、碎片化阅读对嬉生阅读兴趣的影响
碎片化阅读究竟给当下的小学生阅读带来了怎样的
影响呢?碎片化阅读与小学生的阅读现状二者之间呈现 出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带着这两个问题,笔者以小学
五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应的研究。
笔者所带的小学五年级班级有学生四十名,三分之
二的学生阅读能力偏弱,阅读量少,阅读基础薄弱。
有 些学生甚至不喜欢阅读,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能够自主地 去阅读,且所读的内容不成体系,只是零星地散落在学
生的记忆中。
于是笔者根据学生的学情开展分组实验。
笔者将一些带有资料的图片分给甲组学生去阅读,让他 们在单位时间内写出自己短时间内所获取到的信息,将 —些没有图片的片段性的文字发给乙组学生去阅读,让
他们在单位时间内写出自己所获取的信息,结果是那些
看图片的同学虽然阅读基础差,可是他们能够完整地写 下自己所获得的信息,而那些阅读片段文字的学生无法
在短时间内准确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这个小小的阅读实验说明了碎片化的阅读有助于小
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而有效地获取信息,同时也反映出 小学生的阅读水平普遍偏低。
在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未固 定、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偏低的情况下,碎片化阅读
无疑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举 措。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空间,让
学生在碎片化的阅读中慢慢地吸收知识、慢慢地成长。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碎片化阅读可以提升小学生的阅读 能力,可以使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事半功倍,可以助
推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高效有序发展。
二、碎片化阅读的应用卿
如果巧妙有效地利用碎片化阅读,就可以达到培养 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
一位著名教育家说过,儿童拥
有与成人不一样的内心世界。
就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而 言,小学阶段的学生不适合阅读一些大部头的著作,他
们的理解能力还比较弱,他们的能力只限于提取和接受 —些短小的、片段性的信息,因此碎片化阅读符合儿童
的身心发展特点,学生会在碎片化阅读中找到自己的兴 趣点,从而对阅读产生兴趣。
笔者曾经就这一问题对班上的学生做过实验研究。
笔者从自己所带的五年级学生中选出七个阅读能力差、
底子薄的学生,最初他们对阅读是应付的,让他们读书,他们表现出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对阅读没有任何兴趣,让这些学生喜欢上阅读似乎比登天还难。
于是笔者设计了—个实验,看看能否唤醒这些孩子的阅读意识。
笔者先注意观察这些学生,了解他们在生活中都有哪些具体的爱好。
笔者发现这些学生对卡通人物有极大的兴趣,于是笔者就尝试找来了一些卡通人物的卡片,并给卡片配上了一些简短的文字,规定谁能够在单位时间内读完这些文字,卡片就归他所有,慢慢地,这一组学生都能够读完图片上的文字,并且都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
接下来,笔者给他们一张卡片,让他们自己尝试着给图片配上文字,甚至让他们选取课文中的一些片段来讲述或者自己用图片的形式将文字内容呈现出来。
在笔者看来,这样的阅读学习就是一种碎片化阅读的应用,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简短的、零散的文字世界中去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让他们对文字形成自己的感知力。
一学期结束后,笔者所选的这七位学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他们居然对阅读不再是最初的应付状态了,而能够自主阅读一些图画书。
期末考试中,他们的语文成绩略有进步,这也让他们对语文课产生了兴趣。
根据这一课堂实验,笔者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碎片化阅读的应用能够激发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对他们的阅读习惯产生作用。
故在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碎片化阅读来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素养与阅读能力。
三、碎片化阅读的构建策略
碎片化阅读是一种阅读策略。
碎片化阅读看似不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但是碎片化阅读却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有重要的价值,碎片化阅读有利于学生终身阅读能力与阅读素养的培养和形成。
如何在日常的教学中巧妙利用碎片化阅读,构建碎片化阅读策略,这对小学阶段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
童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也是记忆力最强的阶段,在一个孩子的童年时撒下阅读的种子对他们日后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的作用。
如何才能有效利用碎片化阅读呢?首先,从学生的家庭环境着手,让学生在家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放学回到家后利用三五分钟去读—首诗歌或者读一段话乃至一句话,在第二天清晨来学校后利用课余时间向老师或者学习小组长汇报,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形成阅读习惯。
这种用任务固化行为的方式,可以让他们寻找到乐趣。
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去阅读绘本,让他们从简短的语段中去获取信息,不限制他们的阅读内容,不用条条框框去束缚他们,不用大量
的读书任务给他们压力,给予他们一个宽松自由的阅读
环境。
一旦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就让他们去系统地阅
读,充分发挥碎片化阅读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教师
要倡导学生随时随地阅读,比如,让他们去阅读一则
小广告,让他们去阅读一份说明书,让他们去阅读宣
传标语,长时间下去,他们的阅读能力在无形中会提
升。
碎片化阅读对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具有重要影响,能
够给予他们丰富的精神营养,可以让他们的阅读实现质
的飞越。
四、碎片化阅读的利弊
对碎片化阅读的利弊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
前期的实验,笔者后来尝试在不同的班级、不同年龄段
的学生中开展碎片化阅读。
笔者发现碎片化阅读能够影
响所有学生,只不过这种应用只限于学生的阅读初期,对
于孩子初期阅读素养的形成有利。
当孩子具备了一定的
阅读基础和阅读能力后,就要及时摒除碎片化阅读,让
他们去阅读一篇文章、阅读一本书。
如果在学生的阅读
能力形成后还进行碎片化阅读,这样就会前功尽弃,孩
子的阅读能力就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笔者通过观察发
现,那些习惯于碎片化阅读的学生,其思维能力与思维
水平无法得到提升,如同笔者在开篇中所说,碎片化阅
读既有利也有弊,关键在于我们要恰当应用。
充分地利
用碎片化阅读,让碎片化阅读在学生的阅读生涯中发挥
价值,从本质上来讲,碎片化阅读就是学生阅读的一个
跳板,助推他们在阅读的世界中走得更高更远。
综上所述,碎片化阅读对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兴趣
的培养具有深远影响。
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尽管碎
片化阅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对小学阶段学生阅读兴
趣的培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是对那些零阅读基
础,对阅读应付的学生,能够促使他们在学习和精神上
革新,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赵霞.新媒体对青少年阅读的影响研究[J].中国青
年研究,2014(2):21-26.
[2]孙梦嘉,金君.新阅读时代下碎片化阅读现象研究
[J].戏剧之家,2015(7):264-265.
[3]高维.课程统整—
—走出碎片化阅读教学的泥淖[J].
考试周刊,2018(96):17.
作者简介:张有如(1962—),男,甘肃武威人,一
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论
索
匚
L
U
N
理
探
T
A
N
S
U
O
2
2
1
年
第
1
5
期
(
总
第
2
6
7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