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6课《情真意切释猜嫌》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6课《情真意切释猜嫌》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新人教版
第6课《情真意切释猜嫌》
一、根底攻坚。
1.以下关于名著《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红楼梦》中,在抄检大观园时,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
在怡红院里,林黛玉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但并无私弊之物。
B.宝玉挨打的直接原因之一是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
C.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元春、懦弱的迎春、精明的探春、孤僻的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D.《红楼梦》又称《石头记》、《金陵十二钗》、《情僧录》、《金玉缘》。
答案:A
解析:林黛玉改为晴雯
2.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A. 要能准确地把握《红楼梦》的主题,关键在于能否深入了解曹雪芹创作时的思想感情。
B. 利用各种条件培养和提高在职人员的业务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
C. 看到这些我国自己制造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展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
D. 现代医学一再证明,当一个人精力衰退,对事物缺乏好奇心与兴趣时,循环系统的功能也会跟着退化.
答案:D
解析:A、两面对一面;B、培养与水平不搭配;C无主语。
3.以下对有关文学名著的解说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高老头是个面条商有钱但没有社会地位,很想通过女儿成为上层社会的一员;但在他病入膏肓之时,连女儿也抛弃了他。
他几个女儿的婚姻表现出了金钱的“魔力〞,也不无挖苦意味地表现了当时新老贵族之间的矛盾。
〔《高老头》〕
B.《红楼梦》第五回中有这样的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这是探春的判词。
〔《红楼梦》〕
C.刘姥姥到稻香村,被凤姐插了一头菊花。
在潇湘馆布满苍苔的小路上刘姥姥滑了一跤,还把潇湘馆误认为公子书房。
在秋爽斋早饭时,一句“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引起了大观园史无前例的大笑。
在缀锦阁午饭,席间行酒令,刘姥姥插科打诨,藏精于拙,博取一笑。
〔《红楼梦》〕
D.在高老头患病期间,小女儿没来看他一次,她关心的是即将参加盼望已久的鲍赛昂夫人的舞会;大女儿来过一次,但不是来看父亲的病的,而是要父亲给她支付欠裁缝一千法郎的定钱。
高老头被逼得付出了最后1文钱,致使中风症猛然发作。
〔《高老头》〕
答案:B
解析:是王熙凤的判词。
4.以下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达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牡丹亭》,黛玉来后发现宝玉读的是《牡丹亭》,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牡丹亭》的词句表白、打趣。
宝玉自比柳梦梅,比黛玉为杜丽娘。
(《红楼梦》)
B.贾雨村到任就遇上人命官司,经门子提醒,得知抢夺英莲并杀死原买主的是四大家族中薛家的薛蟠。
他不思甄士隐赠银之恩,虚张声势拿人,假称薛蟠被鬼魂追索已死,给冯家一点烧埋之费了事,徇情枉法胡乱判了此案。
(《红楼梦》)
C.梅和觉新青梅竹马,但梅的母亲和觉新的继母在牌桌子上有了意见,就拿拒婚来报复。
觉新屈从于父亲的意志与瑞珏结婚。
梅不久出嫁,不到一年便守了寡。
军阀开战,梅跟着张太太和琴来高公馆避难,与觉新重逢,在矛盾痛苦中,梅抑郁成疾,吐血而死。
(《家》)
D.不想刚走来,正听见史湘云说经济事;宝玉又说:“……,假设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
〞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
黛玉不放心湘云的到来,尤其担忧又引来“金麒麟〞之说,悄悄前来欲察二人之意。
心直口快的湘云,因劝宝玉留心“仕途经济〞而被宝玉斥为说“混帐话〞,并当众颂扬黛玉不讲这些混话。
这些话被黛玉听见,百感交集。
(《红楼梦》)
答案:A
解析:A项他们看的是《西厢记》,宝玉自比张生,比黛玉为莺莺。
5.以下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选项是
......〔〕
A.“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对《红楼梦》创作甘苦的自我感慨。
B.“东床坦腹〞“笼鹅而归〞“入木三分〞这三个成语典故都和东晋书法家、文学家王羲之相关。
C.“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中盛赞的人物王安石。
D.《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被称为“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
答案:C
解析: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异,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
C项,“盛赞的人物王安石〞表述不正确,盛赞的人物为韩愈。
所以选C。
6.张君瑞和崔莺莺是以下哪部戏曲中的主要人物〔〕
A.《西厢记》 B.《望江亭》 C.《红楼梦》 D.《窦娥冤》
答案:A
解析:《西厢记》的故事出自唐代元稹〔779-831〕的小说《莺莺传》。
小说表达书生张生游学蒲州,与寄居普救寺的崔相国之女莺莺相恋,后入京赴试,将她遗弃。
7.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批进口的种子保管没问题,我们的工作绝对是一流的。
B、说起饺子,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感到陌生,中国的饺子对外国人也充满了难以抗拒的诱惑。
C、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D、成功的根底是奋斗,奋斗的收获是成功,所以,天下唯有不畏艰难而奋斗的人,才能登上成功的顶峰。
答案:D
解析:A、“表意不明〞,是由“保管〞这一词语的含义不同而使停顿不同造成的,假设把“保管〞理解“担保〞、“保证〞,可读为“这批进口的种子/保管没问题〞;假设把“保管〞理解为“保藏和管理〞,那么可读为“这批进口的种子保管/没问题。
B、主客颠倒,“对外国人〞后参加“来说〞。
C、主客易位,一句主语是红楼梦,“给予〞承接,显然搭配不当。
8.以下文学常识相关内容的搭配,不正确
...的—项是〔〕
A.《马嵬(其二)》——唐代——李商隐——律诗
B.《红楼梦》——清代—曹雪芹——长篇小说
C.《祝福》——现代——鲁迅——短篇小说
D.《老人与海》——现代——巴尔扎克——短篇小说
答案:D
解析:该题属于典型的识记文学常识题目,应注意平时的积累掌握,重在识记,逐一排除,其中,D项中有两处错误,《老人与海》应是当代作品,作者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海
9.以下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凤姐发现贾琏偷娶尤二姐,待贾琏外出办事,把尤二姐骗到家中,百般羞辱二姐,后又利用贾琏新妾秋桐羞辱折磨尤二姐,最后逼得尤二姐吞金自杀。
〔《红楼梦》〕
B.黛玉夜访怡红院,敲门时,正好晴雯正在气头上,得知是黛玉后,借故说都睡下了,不给黛玉开门。
黛玉气得哭了半夜,次日见了宝玉也不理睬。
〔《红楼梦》〕
C.史湘云奉劝宝玉要留心“仕途经济〞,宝玉听了后,说了些“假设黛玉也说这些混账话,我早和她生分了〞之类的话,恰黛玉听见,很是宽慰。
〔《红楼梦》〕
D.经常有两个贵妇来伏盖公寓找高老头,大家以为他有艳遇,高老头告诉大家,那是他的女儿:大女儿雷斯多伯爵夫人和二女儿纽沁根太太。
〔《高老头》〕
答案:B
解析: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篇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要注意各项表述中有关作品同作者、年代是否一致。
题中,B,晴雯不知道来的是黛玉。
10.以下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作为爱国诗人,闻一多确实是独特的,正是如此,朱自清对他的评价才显得如此具有洞察力。
B.中国剪纸的题材有经史故事、神话、风俗人情……等等,真是包罗万象。
C.物质世界的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运动,运动速度本身也在“运动〞着,即变化着。
D.太苦的笋难以入口,微苦那么亦别有风味。
如食苦瓜、苦菜、苦酒,并不嫌其味苦。
答案:C
解析:A项第二个逗号应为句号。
B项省略号不能和“等等〞连用,删去一个。
D项第一个句号改为逗号。
11.以下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四书〞“五经〞指《大学》、《中庸》、《孟子》、《论语》,《诗》、《书》、《礼》、《易》、《春秋》。
B、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
C、“临川四梦〞指元代剧作家汤显祖作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梦》。
D、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解析:汤显祖是明代剧作家。
12.每当我想起父亲对我说过的他那______的童年,都使我倍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并催我进取。
〔〕
A. 苦涩
B.苦难
C.苦命
D.苦恼
答案:B
解析:根据文意和语境,原文中提到“我会倍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能与“美好生活〞形成对应的应该是“苦难〞。
“苦涩〞和“苦恼〞往往用来形容心情。
“苦命〞说明的是命运的情况,是人们主观上的意思表达,这与后文我会珍惜今天的生活这样的客观描述形成不了对照。
13.以下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为哪一项〔〕
A、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的七星宝刀进府行刺。
见董卓躺下,急抽刀欲刺。
董卓在铜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公。
〞
B、黛玉让香菱细细品味王维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香菱于是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
黛玉用“呆〞“疯〞“魔〞来形容她的苦心学诗。
C、堂吉诃德想要解救被地主绑在树上痛打的牧羊童,他命令地主给孩子松绑,并如数付给孩子工钱。
地主被吓得一一照办。
但堂吉诃德一走,地主就把小孩重新绑在树上,狠抽一顿。
D、加西莫多把埃斯梅拉达救了出来,藏在巴黎圣母院内,克罗德趁机威胁埃斯梅拉达,遭到拒绝后,把她交给了国王的军队,无辜的姑娘被绞死了。
答案:B
解析:黛玉用“呆〞“疯〞“魔〞来形容她的苦心学诗,错误。
不是黛玉,而是宝钗。
“香菱学诗〞一文中:黛玉让香菱作咏月的诗歌,香菱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
宝钗用“呆〞“疯〞“魔〞来形容她的苦心学诗。
14.以下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一进校门,就看见了“为做二十一世纪的主人而勤奋学习!〞的横幅标语。
B.《水浒传》里景阳岗下那个小酒铺门前,一杆旗子高竖上书五个字:“三碗不过岗〞。
C.推开窗户一看,呀,流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地动着。
D.周老师对学生说:“我们学习上要不断进步;否那么就要后退。
古语不是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那么退嘛’?〞
解析:A项删去叹号。
C项“呀〞后应为叹号。
D项分号应为逗号,问号应为句号。
15.以下各句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一部《水浒传》,长篇大论
....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
B.打假活动是长期的,如果我们稍有放松,假货又会东山再起
....。
C.赵老师多年来致力于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如今,他已是桃李满
...
天下
..了。
D.在某些党员中还存在着比拟浓厚的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
....的思想意识。
答案:B
解析: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此题“人言啧啧〞属于褒贬误用。
成语试题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自私自利〞指私心很重,只为个人利益打算。
A句中指冗长的发言或文章,多用于贬义。
再说《水浒传》是部小说,也没有什么“大论〞。
B句中“东山再起〞是比喻某人失势后又重新恢复地位,这个成语不能用在假货上。
C句中“桃李满天下〞比喻教师教的学生,不指新产品。
二、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依墟里烟。
答案:暧暧远人村
解析:本句要注意“暧〞的书写。
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
严禁空白。
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
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
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齐彭殇为妄作
解析:本句要注意“诞〞的书写。
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
严禁空白。
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
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
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8.月明星稀,。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答案:乌鹊南飞
解析:本句要注意“鹊〞的书写。
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
严禁空白。
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
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
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9.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渺沧海之一粟
解析:本句要注意“沧〞“粟〞的书写。
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
严禁空白。
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
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
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20.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答案:万类霜天竞自由
解析:本句要注意“竞〞的书写。
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
严禁空白。
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
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
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三、古诗文阅读
2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答复以下问题。
【中吕】普天乐
张养浩
楚《离骚》,谁能解?就中之意,日月明白。
恨尚存,人何在?空快活了湘江鱼虾蟹,这先生畅好是胡来。
怎如向青山影里,狂歌痛饮,其乐无涯。
〔1〕这首小令在语言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概括。
答案:语言清新活泼,通俗易懂,而且还杂用了诸如“快活〞“胡来〞等口语词汇,很适合民间传唱。
〔2〕在小令中,作者对屈原寄寓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内容加以赏析。
答案:这首小令看似否认屈原,表达了寄情山水的消极消沉的情绪,而实际上却是迂回曲折地表达了一个饱经宦海浮沉、洞察世事春秋而无处施展自己的雄才大概的读书人的无可奈何而又悲愤怨恨的心情。
解析:〔1〕这类题可先结合小令的语言特点,再结合这首诗的内容相结合来答复,就会使答案准确而全面了。
此题小令的语言特点清新活泼,通俗易懂,结合本诗还杂用了诸如“快活〞“胡来〞等口语词汇就很适合民间传唱。
答案即出。
〔2〕首先,作者借屈原表达了无比的沉痛:满纸辛酸无人解,反让小人得廉价,馋人高涨,贤士无名。
那么这就是怀才不遇的第一层表现,要知道,作者在诗中是自比屈子。
其次,作者剑走偏锋,出奇不意,对中国文坛流传千古的文化巨人来一句“这先生畅好是胡来胡来〞,一句转折道出无奈之下采取的战略:寄情山水诗酒之中,聊以麻醉自己的“尚存之恨〞。
应该知道,自孔子始,读书人只有在报国无门、雄才难展的时候才会选择归隐,寄情诗酒,李白就是一个明证,同时,对另外一个世界〔向青山影里,狂歌痛饮〕的向往,也恰证明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又难以改变,方有此叹。
2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题。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1〕王诗中,诗人为什么说“送君不觉有离伤〞?请概括写出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
答案:①两地流水相通,形同比邻;自己和朋友风雨与共,明月共睹;虽处异地,情感相通。
②感情色彩:王诗豁达乐观,表达的是对朋友的宽慰之情;严诗凄凉哀婉,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思念。
〔2〕具体分析每首诗后两句的表现手法。
答案:王诗后两句是作者借助想象和反问的手法.笔法灵巧,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
意,恳切感人,云雨相同,明月共睹,“物因情变〞,两地竟成了“一乡〞。
用丰富的想象,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
严诗后两句诗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等〕;语言精练传神。
点点寒鸦飞尽,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远方,景物中寄寓诗人心中的孤寂哀愁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含蓄动人;一个“尽〞字,写出诗人长久独立江边,连点点寒鸦都飞尽了还不忍离去,看出可以对友人情意的深长。
“悠悠〞,写思念之情像悠悠江水一样绵长,言有尽而意无穷。
解析:〔1〕王诗起句“流水通波接武冈〞〔一作“沅水通流接武冈〞〕,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流水〞与“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这是为下一句作势。
所以第二句便说“送君不觉有离伤〞。
龙标、武冈虽然两地相“接〞,但毕竟是隔山隔水的“两乡〞。
于是诗人再用两句申述其意,“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笔法灵巧,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
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
它是用丰富的想象,去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
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
而这种情谊不也就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吗!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人们对友人的思念,所以这三四两句,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
说到这里,读者便可以感到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是为了宽慰友人,也只有将它强压心底,不让它去触发、去感染对方。
更可能是对方已经表现出“离伤〞之情,才使得工于用意、善于言情的诗人,不得不用那些离而不远、别而未分、既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
这是更体贴、更感人的友情。
正是如此,“送君不觉有离伤〞,它既不会被柴侍御、也不会被读者误认为诗人寡情,恰恰相反,人们于此感到的倒是无比的亲切和难得的深情。
这便是生活的辩证法,艺术的辩证法。
这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抒情手法,比那一览无余的直说,不是更生动、更耐人寻味吗?
严诗“丹阳郭里送行舟〞,交代了送别的地点——丹阳的内外城之间,友人出行的方式——由水路乘船。
古代城防有内外两道,内为城而外为郭。
丹阳是江城,故郭里也能行船。
“一别心知两地秋〞,交代送别的时间——秋天。
“一叶落而知天下皆秋〞。
“两地秋〞之语,并不是说两地秋色有何不同,而是说同样秋色,而人已分两地。
惜别之情,溢于言外。
值得注意的还有句中隐含着的“愁〞字。
“愁〞字可以被分解为“心〞、“秋〞两字,故诗人往往用“秋心〞、“心上秋〞之类的辞藻来暗指“愁〞字。
本句“一别心知两地秋〞,明写秋
而隐写愁,耐人寻味。
“日晚江南望江北〞,点明友人远行的方向——江北。
兰舟已逝,离情难舍。
天色向暮;连成群的寒鸦也纷纷飞尽,各自归入巢中。
但是,诗人仍在江畔伫立,久久地凝望着友人离去的方向。
“寒鸦飞尽水悠悠〞,是望中之景,然而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合为一体。
友人远去,相见无期,鸟儿飞尽,无踪可寻。
根据分析概括即可。
〔2〕王诗用两句申述其意,“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笔法灵巧,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
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
它是用丰富的想象,去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
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
而这种情谊不也就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吗!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人们对友人的思念,所以这三四两句,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
严诗第三、四句写别后的情景。
“日晚江南望江北〞,点明友人远行的方向——江北。
兰舟已逝,离情难舍。
天色向暮;连成群的寒鸦也纷纷飞尽,各自归入巢中。
但是,诗人仍在江畔伫立,久久地凝望着友人离去的方向。
“寒鸦飞尽水悠悠〞,是望中之景,然而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合为一体。
友人远去,相见无期,鸟儿飞尽,无踪可寻。
天地间显得多么空阔、多么寂寞。
只有那无尽的江水在无言地流淌,恰如诗人心中无限的忧愁。
学生可根据内容加以概括即可。
四、语言文字运用
23.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2字〕
4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约谈支付宝、财付通等10余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华东一家参加了此次央行约谈会议的第三方支付企业高管向记者透露,“此次约谈,央行对于支付机构与比特币交易网站的合作进行重申,希望停止比特币交易。
〞随后24日晚间,支付宝发布声明全面封杀比特币支付交易。
去年12月5日,央行等五部委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与比特币相关的业务。
3月,央行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强调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不得效劳于比特币交易。
本应在4月15日全部停掉的比特币交易账户,迟迟未有动作,终于触动了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