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历史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教
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知道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和历史要素;了解《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掌握第一次大战后所形成的国际新秩序。
二、过程与方法:围绕“巴黎和会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平会议”“《凡尔赛条约》是否真的是为了缔造民主的和约”“《九国公约》是否真正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等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展开讨论,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历史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揭露帝国主义的掠夺性、侵略性和强权政治的本质;通过了解巴黎和会对中国的不公正待遇和《九国公约》的实质,认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强国之志。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难点: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实质以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法国:战争主战场在法国,伤亡人数达438万人,按人口损失来说是各国中最大的,战争期间的物资损失达2000亿法郎,一向以高利贷著称的法国负债累累,欠美国38亿美元。
英国:一战中遭严重削弱,伤亡212万人,军费超80亿英镑,债务是战前的10倍,其中欠美国就达44亿美元,走向衰弱,但仍有相当实力。
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美国在一战中损失最小、获利最多,四年中工业产值净增380亿美元(翻两番),战时战后欧美欠美国100多亿美元,美国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战后最大的债权国,黄金储备占世界的40%以上,渐渐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
1.阅读图一《巴黎和会的代表》和图二《巴黎和会三巨头》,介绍巴黎和会召开的概况。
设问:巴黎和会召开于何时?图一中“巴黎和会”的代表有哪些?图二巴黎和会“三巨头”指的是谁?这次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初三历史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教案
提示:学生自由回答。
归纳总结:巴黎和会性质——一次分赃会议。
1.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图文漫画,了解《凡尔赛条约》的主要内容。
设问:这是刊登在1921年德国一家杂志上的漫画。
漫画中“五头怪兽”指的是谁?结合《凡尔赛条约》内容,解释漫画的含义。
提示:“五头怪兽”指的是英、法、美、意、日。
根据《凡尔赛条约》内容可知,此漫画含义是把英、法、美、意、日五个国家比作一只五头怪兽,它将德国踩在脚下,贪婪地将其内脏吞食殆尽。
讽刺了英、法、日等国瓜分了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体现了巴黎和会分赃的性质。
3.指导学生阅读《凡尔赛条约》的内容,逐条解读,利用表格总结如下:
领土
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
军事
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
五、教学反思
这堂课对教学过程总结以下几点:
其一,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其二,注重历史教学的思想性和教学过程的逻辑性。
其三,注重历史课堂的活跃性,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多样的教学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列宁、斯大林等人物的讨论,培养学生全面、客观、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列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及时改变策略,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这种实事求是、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值得学习。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兴起的背景。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1)一战带来的灾难;(2)民族矛盾深重。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了解1920—1922年、1930—1934年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概况。
(1)图一与哪一次反英运动有关?这次运动的结果怎样?你怎样看待“手工纺织运动”?
提示:图一反映了1922年甘地号召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由于1922年发生了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地下令停止此运动。
“手工纺织运动”实际上起到了打击殖民者、保护本国资本主义的作用,但是它排斥西方物质文明的做法客观上不利于印度社会的发展进步。
(2)图二与哪一次反英运动有关?“食盐进军”是怎么回事?这次运动结果如何?
提示:图二反映了1930年印度“文明不服从运动”;1930年,甘地向殖民政府提出了降低田赋、释放政治犯、废除食盐专卖等要求。
遭到拒绝后,甘地以反对食盐专卖为突破口,带领数十名拥护者步行到海边,自取海水制盐。
结果:印度总督与甘地谈判,双方妥协。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两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概况,评价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
【评价运动】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同时,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
目标导学二:埃及的华夫脱运动1.结合教材和史料,了解埃及华夫脱运动兴起的背景、过程、结果与影响。
初三历史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教案
设问:(1)根据所学知识,概述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时间、斗争方式和结果。
(2)根据教材,概述埃及华夫脱运动的原因、时间、斗争方式和结果。
(3)图一和图二这两个事件有哪些共同之处?
提示:
项目
埃及华夫脱运动
五四运动
直接原因
一战结束后,扎格鲁尔等人向英国政府提出让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遭拒绝
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时间
1919年3月
1919年5月
斗争方式
以开罗学生的反英示威为起点,出现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风潮。
后来,和平示威又转变为自发性的武装起义
广大青年学生举行了罢课、游行示威,后来得到上海等地工人阶级的声援
斗争结果
最终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中国代表拒签和约
共同之处
都属于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独立运动;都有学生和工人参与运动;斗争结局都取得胜利
2.结合上述材料和教材,归纳总结埃及华夫脱运动的历史要素。
教师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背景;(2)反英运动;(3)埃及独立;(4)历史意义。
目标导学三: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1.结合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新宪法的颁布,了解卡德纳斯改革的背景。
设问:结合教材,自查资料,了解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信息。
提示:1910—1917年,墨西哥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
革命起因是人民对墨西哥总统迪亚斯长期的独裁统治普遍不满。
期间先推翻了国内反动的迪亚斯政权,后挫败了美国的干涉,并最终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资产阶级为了稳定新社会秩序,巩固革命成果,于1917年2月颁布了新宪法。
初三历史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教案
归纳总结:
卡德纳斯改革的背景
(1)1910年,墨西哥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2)1917年,墨西哥政府颁布了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但这部宪法并未得到有效执行,墨西哥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3)1934年,卡德纳斯当选墨西哥总统。
(4)目的:为改变墨西哥的落后状况,保证宪法的施行,卡德纳斯推动进行了一系列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