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5课《这些事我来做》第一课时课堂实录及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5课《这些事我来做》第一课时课堂实录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做家务对自身有好处,意识到应该主动参加家务劳动。
2.提高学生做家务的能力,培养坚持参加家务劳动的惯。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家务事并不陌生,但往往将做家务与孝亲敬长联系在一起,认为做家务是大人的事情,自己只是“帮忙”。
他们没有深入思考做家务对自己的好处,也没有内心认同“家务事我该做”的观念。
此外,学生课业负担重,家长包办多,也会影响他们长期承担某一家务的意愿和能力。
教学过程:
活动一:这些事我做过
教师出示卫生值日表和班委分工表,引导学生认识到班级和家庭都有许多事情需要承担。
询问学生家庭中谁负责家务,
让学生分享自己曾经做过哪些家务活动,如擦桌子、洗碗、拿牛奶等。
教师记录学生的回答并进行板书。
活动二:这些事我会做
教师让学生实际操作擦桌子,并让其他同学点评。
通过点评,让学生了解如何更好地完成家务活,提高他们的家务能力。
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需要主动参加家务劳动,而不是只是“帮忙”。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明白做家务对自身的好处,意识到应该主动参加家务劳动。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家务能力和坚持参加家务劳动的惯。
生3:而且做家务可以培养我们的责任感和独立能力。
生4:同时也可以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
师:很好,同学们的思维很清晰。
我们还可以从其他方面看
到做家务的好处。
比如,做家务可以让我们更加关注家庭卫生
和整洁,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和舒适。
而且,做家务也可以让
我们更加懂得珍惜家庭的劳动成果和经济资源。
所以,同学们
要认真对待家务劳动,把它当成一种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老师问道:“做家务活儿能分担家长的重任,但对我们小学生自己有什么好处呢?请列举出几条理由的组长来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想的。
”
生1回答道:“我们觉得,做家务活儿可以帮我们养成生活好惯。
比如自己收拾房间,就会知道辛苦,也会注意别把房间弄得很乱。
”
生2说道:“我们长大总有一天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到时候总不能还让爸爸妈妈跟着我们吧。
”
生3补充道:“我们觉得小学生不仅要学各种课本知识,还要学会一些生活技能,这对我们将来是很有必要的。
”
老师接着说:“我们尝试着做家务,不仅能够减轻大人的负担,而且在动手做的过程中,自己也有不少收获呢。
”
老师出示了“这些事应该做”的主题,并进行了现场调查,但发现人数越来越少。
老师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们表示:“这些家务我们都做过,但真正坚持每天做的不多。
”
老师出示了调查表格,学生们看懂了表格中列出的时间,发现中国小学生现在每天做家务的时间很少,只有12分钟。
老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来说一说为什么中国孩子做家务时间少。
学生1说:“我们哪有时间做家务啊!学校的作业要做,有时还有课外辅导班,根本没有时间做。
”
学生2说:“我的爸爸妈妈很忙,所以请了钟点工阿姨来做家务,这些事情不需要我做。
”
学生3说:“家长不让做。
”
老师出示了教材第35页相关的图文,针对学生们的观点展开小组活动,让学生们轮流发言,组长搜集大家的意见,全班交流。
最后,学生们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解决办法,但老师
也提醒学生们,写作业时间长只是老师和家长的问题吗,有些同学还是有时间玩的。
生1: 我们需要更快地行动,这样就有更多时间做家务了。
生2: 有些同学家里虽然有钟点工,但我们也应该具备做
家务的能力。
师: 你们的意思是我们应该承担家务,这很有道理。
生: 我们讨论的是第三幅图,我们认为做家务不仅仅是会
做就行,应该坚持做并多做才能做得更好。
师: 你上台展示叠衣服,能告诉我们做得好的原因吗?
生: 长期坚持,熟能生巧。
师: 长期坚持,熟能生巧!确实,作为家庭成员,我们不
能仅仅满足于做过家务,有空的时候做一下就行,而是应该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有所担当,正如《中小学生守则》里所说的“主动分担家务”。
出示:这些事我要做)
活动五:总结延伸这些事我来做
师: 家务我要做,但有同学提到我们的父母不放心,怕耽
误研究,怕浪费时间,怕我们做不好。
下节课,我们一起想想办法,让“这些事我来做”不只是口号。
教学反思
德育课堂教学必须深入了解学生。
每个环节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特点和不同的需求进行。
本课从做家务入手,发现现在的学生不是没有做过家务,而是做得少。
他们将做家务与孝敬长辈联系起来,似乎家务是家长的事情,孩子帮忙。
我们的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实践层面,还要有内心层面的情感激发。
本课整体教学脉络“我做过一我会做一应该做一我要做一我来做”,不仅指导学生一些简单家务的技巧,更要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做家务对自己今后的生活有很大好处,反思为什么自己做得少,让学生从内心认识到,做家务好处多,“我”要主动做家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