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修改稿)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宫博物院藏文房四宝精品
清乾隆檀香木彩画福寿笔,管长 26cm,直径1cm。 此笔管、帽均采用名贵的檀香木制作,纤直细腻,散发淡淡 的幽香,上以金彩绘寿桃、灵芝、蝙蝠、万年竹等吉祥纹样,并 饰以朱、绿、绛等色彩。管、帽两端嵌饰象牙。笔头紫毫制,根 部较细,色浅,至腰部凸隆,色渐深,呈兰蕊式,此形是紫毫的 天然特征所致。 该笔选材名贵,制作精工,是清宫中最具观赏和使用价值的 毛笔之一。
九、发扬传统文化的基本气质和潜能 十、忠于国家努力成就民族伟大复兴
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出生于春秋时期陈国苦 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1-19] ,约生活于前571年至 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 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
御制四库文阁诗墨,套墨5锭,形状各异。 此套墨质地优良,墨模雕刻精细,是套墨中的稀世珍品。
清 仿明仁殿画金如意云纹粉蜡纸 此乃仿元代名纸“明仁殿纸”,。纸两 面皆用黄粉加蜡,再以泥金画以如意云纹图 案,纸背洒金片,纸正面右下角钤有隶书 “乾隆年仿明仁殿纸”字印。 该纸平滑匀细,纤维甚少。可逐层揭开 3-4张,每张均可用。这种纸是乾隆时期内 库藏品,造价极高昂,只供皇室专用 。
乾隆歙石双螭寿字池长方砚,长16.3cm,宽 10.4cm,厚3cm。 砚歙石制,长方形,色青绿。砚周边凸起, 上端辟成一长方形深墨池,池外下方正中雕阳 文篆体“寿”字,左右两边各雕螭虎一,螭首 相对,螭身绕池翻卷。 此砚为浅浮雕,雕工刀法圆润,不露锋芒。 砚背略凹,石质莹润细腻,砚面有眉子纹、粗 细水波状罗纹。此歙砚堪称石美工精,装于一 紫檀木盒内。
体系,对各地剧种影响很大。
越剧
江南流行较广、深受群众欢迎的地方戏曲之一。发源于浙江一带,即古 越国所在地,故名越剧,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是由说唱艺术“落地唱书” 发展而成的。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 切动人,极具江南地方色彩。
西厢记
黄梅戏
安徽省地方剧种,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部分 地区,以黄梅采茶调为主的民间歌舞基础发展而成。初以演出“两小戏”、 “三小戏”见长,后受青阳腔和徽调影响,逐渐发展为演出完本大戏。它的 唱腔保存民歌本色,委婉动人,在表演上保持载歌载舞的特点,生活气息浓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规”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 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家规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
01 .不许吧嗒嘴儿; 02. 不许叉着腿儿;
03. 不许斜楞眼儿;
04. 不许罗着锅儿; 05. 不许不称长辈为您;
06. 不许掳袖管儿;
07. 不许挽裤腿儿; 08. 不许搅菜碟儿;
其它篇
传统习俗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从历史沿袭而巩固下来的,具有稳定的社会 风俗和行为习俗,并且已同民族情绪和社会心理密切结合,成为人们自觉或 不自觉的行为准则
端午节
中秋节
元宵节
传统文艺
皮影戏
古筝
围棋
窗花
中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诗词
《传统诗词》的内容介绍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诗歌,并各有其特点。中华民 族历史悠久,中华传统诗词也源远流长,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并经过几次嬗 变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 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 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京剧
京剧:流行全国,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剧种。它的前身为徽调, 通称皮簧戏,曾一度称为“平剧”,后改称京剧。表演上歌舞并重,融合了 武术技巧,多用虚拟性动作、节奏感强,创造了许多程式性的表演动作。演 唱时讲究行腔吐字,念白具有音乐性,在唱、念、做、打方面自成京剧艺术
歙砚中国名砚类名,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是砚史上与端砚齐名的珍品。以砚石在 古歙州府治加工和集散而得名。 歙砚始于唐代。据北宋唐积<<歙州砚谱>>载:婺源砚在“唐开元中,猎人叶氏逐兽 至长城里,见叠石如城垒状,莹洁可爱,因携之归,刊出成砚,温润大过端溪。”自此 以后,歙砚名闻天下。 据史料记载,盛唐时歙砚已大盛。1976年合肥出土的唐开成五年箕形歙砚,石质细润, 色泽清纯, 是早期歙砚的珍贵遗存。在南唐时期,歙砚大受宠遇,中主李景精意翰墨, 宝重歙石,专门在歙州设置了砚务,选砚工高手李少微为砚务官;后主李煜对歙砚极为 推崇,把歙砚、澄心堂纸、李廷硅墨三者称为天下冠。 宋代,歙砚获得很大发展,歙石开采规模扩大,歙砚精品不断涌现,名色之多、质 地之细、雕镂之工,为诸砚之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狼毫笔
羊毫笔
徽墨——唐末战乱,河北易州墨工奚超带儿子廷珪来歙地,依靠黄山脚下 的遍地古松研制出“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好墨,得到南唐后主李煜的 赏识,不但委任廷珪为墨务官,还赐其全家“国姓”,从此李墨风靡天下, 至宋宣和年间竟达“黄金易得,李墨难求”。 自宋至明清,歙县因府治于此,故为制墨业的集中地,先后涌现出大量工 巧匠。
传统思想文化篇
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个主要思想是: 一、作为基本哲理的阴阳五行思想。 二、解释大自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天人统一思想。 三、指导解决社会问题的中和中庸思想。
四、指导如何对待自身的修身克己思想。
其核心就是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
孔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公元前544年9月28日―公元前478年4月11日)[1-2] ,子姓,
厚
天仙配
评剧
流行于北京、天津和华北、东北各省,它源自河北东部一带的“莲花 落”,并吸收京剧、河北梆子、皮影、大鼓等音乐和表演发展而形成的。这 个剧种从农村进入城市后,受到话剧和京剧的影响演了许多新戏,擅于表现 小市民生活。唱词通俗易懂,唱腔口语化,吐字清晰易解,生活气息浓厚。
秦香莲
豫剧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你知道多少?
传统文化的继承表现
文房四宝篇
中国戏曲篇
传统家规家风篇
传统思想文化篇
其它篇
文房四宝篇
《物原》说:伏羲初以木刻字,轩辕易以刀书,虞舜以漆书于方简。 湖笔传 说 相传,秦大将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外衣)”发明了 毛笔。蒙恬改制湖笔成功后,便将技艺传给善琏百姓,使之当地几乎家家出笔 工,户户会制笔。
湖笔的产地在浙江湖州南浔善琏镇。 湖笔选料讲究,工艺精细,品种繁多,粗的有碗口大,细的如绣花针,具有尖、齐、圆、 健四大特点。 尖:指笔锋尖如锥状;齐:笔锋撮平后,齐如刀切;圆:笔头圆浑饱满;健:笔锋挺立, 富有弹性。 湖笔分羊毫、狼毫、兼毫、紫毫四大类;按大小规格,又可分为大楷、寸楷、中楷、小 楷四种。 湖笔,又称“湖颖”。颖是指笔锋尖端一段整齐透亮的部分,笔工们称为“黑子”,这 是湖笔最大的特点。这种笔蘸黑后,笔锋仍是尖形,把它铺开,内外之毛整齐而无短长。 这一带的山羊,每只平均只出三两笔料毛,有锋颖的也只有六钱。一支湖笔,笔头上的 每一根具有锋颖的毛都是在无数粗细、长短、软硬、曲直、圆扁的羊毛中挑选出来,具 有尖圆齐健,毫细出锋,毛纯耐用的优点。
从小开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起码有以下十大好处:
一、知道中华文化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二、明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三、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 四、学会感恩图报和孝顺父母的规矩
五、从小系统受教和熏陶于民族尊严
六、意识到中国伟大和中国人的自豪 七、更加理解父母的期望与文化传承
八、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优秀精髓
在唐代初期广东肇庆(古称端州)东郊羚羊峡栏柯山的端溪一带,就出现了依靠采砚 石、生产端砚为生的劳动者。这里,滚滚东流的西江水,穿峡而过,直奔南海。夹岸 丛山峻岭,气势磅礴,重岩叠翠。端砚名坑中的水岩(老坑)、坑仔岩、麻子坑、朝 天岩、古塔岩、宣德岩......就错落的分布在这风景如画的环境中。生产的端砚慢慢地成 了肇庆独有的工艺美术品;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并得到达官贵人和帝王将相的赏识。 宋朝开始把端砚列为“贡品”,蜚声中外。
中国戏曲篇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 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 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 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 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
关于宣纸的由来,迄今尚无可靠的文字供考证。倒是生产宣纸的泾县,流传着 一个动人的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一二一年),蔡伦的弟子孔丹在皖南造 纸,他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为老师画像,以表缅怀之惰。年复一年,终未如 愿。一天,孔丹徘徊于峡谷溪边,偶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横卧溪上,由于流水终 年冲洗,树皮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而洁净的纤维。 孔丹取以造纸,经过反复 试验,终于大功告成。这就是后来的宣纸。
[3] 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属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出生 地鲁国陬邑,今属山东省曲阜市。[4]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 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孟子 (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 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 “孔孟”。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 患,死于安乐》、《王顾左右而言他》已编入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寡人之 于国也》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
20. 作客时,主人动筷子客人才能动; 21. 不许拿筷子、勺子敲碗; 22. 不许反着手给人倒水或倒酒; 23. 吃饭不能西里呼噜出声; 24. 不许压人肩膀; 25. 倒茶不能倒满; 26. 做客不能坐人家的床; 27. 做客不许进没有人的房间; 28. 站不倚门、话不高声; 29. 回家要跟长辈打招呼; 30. 出门要说一声。
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所以称豫剧。豫剧在安徽北部地区称梆剧,山东、
江苏的部分地区仍称梆子戏。 豫剧的流行区域主要在黄河、淮河流域。除河 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四川、甘肃、 青海、新疆、台湾等省区市都有专业豫剧团的分布,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
穆桂英挂帅
传统家规家风篇
传承传统文化精髓
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比较稳定的文 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
现
从JAY的歌看看中国风的延续„..
青花瓷 古筝撩拨,牙板清脆,琵琶淙淙,中国风分外动人,素胚,仕女, 汉隶等词汇描摹了创世青花瓷的风采
东风破 在缓慢悠扬的古乐声中,在古色古香的建筑中,周董以其一贯的 哼唱风格,如潺潺流水般向我们表达了哀怨缠绵,离愁恨别 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文化具有继承性
09. 不许筷插碗儿;
10. 不许嘬牙花儿;
11. 不许抖落腿儿; 12. 不许不叫尊称或名字就说话儿; 13. 不许当众喳呼; 14. 不许说瞎话儿; 15. 夹菜不过盘中线; 16. 不许吃饭咬着筷子; 17. 不许壶嘴对着人; 18. 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只能夹眼前的; 19. 吃饭前要招呼长辈,长辈坐下说吃饭才能吃;
《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
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 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庄子 (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1-4] 庄子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 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 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