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文字学0209大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字典它保存了大部分先秦字体以及汉代和以前的不少文字训诂反映了上古汉语词汇的面貌比较系统地提出分析文字的理论是我国语文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解说字义辩识声读的字典也是1800年来唯一研究汉字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今天研究古文字和古汉语的必不可少的材料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三)虽有合文,但是较甲骨文数量大大减少。其拼合方式,常见为上下拼合式、其次是兼体式、加合书符号式、加重文符号式。
(四)块面笔画逐渐线条化曲折,笔画逐渐平直化。早期汉字源于图画,所以有相当一些文字不是由线条构成,而是包含了成块面的笔画,很难涂写,同时随所向客观物体的外形而出现各种曲折蜿蜒的笔划不便书写,这些文字风格在西周金文中逐渐发生了变化。
2、 “六书”的内容
《说文解字.序》:“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一般学者把指事字分为两大类:“纯粹符号性质的指事字”和“在象形基础上增加指事符号的指事字”,如《说文解字》“上,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下,底也。指事。”便是纯粹符号性质的指事字。
《说文解字.序》:“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文字起源之一为图画,文字创始之初,有图画文字的过渡,也就是:象形是图画文字的遗留与发展,也就是把符号所代语素意义或词语意义所指涉的事物的视觉化形状描画出来的构形方法。视觉化图形,是象形的特征。
三、简述六国古文在形体上的特点。(20分)
四、简述《说文解字》。(20分)
五、简述形声字的形成。(20分)
一、简述甲骨文的字形特点。
答:(一)形体来源于客观事物的图像,是原始记事方法——绘画记事法的继承体。图画性强,以象形字体为主,有的字体甚至颇逼真,尤以与人或动物相关的名词。但从整个文字体系来看,其形体已经过了符号化的改造,在线条化和规范化方面都已具有相当的规模。
二、简述西周金文的字形特点。
答:西周金文具有如下特点:
(一)新的独体字很少出现,有声符的合体字明显增加。其表现:一是甲骨文中原无声符的字被加上声符。例如:“其”字,甲骨文像簸箕形,金文中有加声符者。二是一些甲骨文中罕见部首的形声字数增多,例如心部、金部、衣部。
(二)字形较甲骨文稳定,有的字和偏旁逐渐趋于定型,异体字相对减少。例如甲骨文“逆”字,有从双人旁、从止、从走之三种偏旁者,西周金文基本上固定为后者。
(五)行款基本固定,一般从右往左直行书写成为后世汉字书写的典型款式。在西周晚期,每篇铭文字体的大小渐趋一致,甚至还出现了打格字书写的现象,力求字形方正匀称,奠定了汉字的方块而形成。
三、简述六国古文在形体上的特点。
答:六国古文从字形结构上讲主要有如下特点:
(一)有声符的合体字迅速发展,出现大量形声字、转注字。例如加“邑”字旁表国名、地名的有声符字就出现了近百个。
(五)仍有合书文字,其表达方式比商周合书复杂。例如司马写作,游子写作;寡人写作。
(六)文字美术化,字形或附上鸟虫形,笔画上或加点或故作波折或拖着长尾。
值得一提的是,六国古文还有各自的特点。从结体方面看,韩、赵、魏三晋文字和西周春秋金文差距不如楚、燕、齐的厉害。从风格方面看,三晋文字字体端庄整伤,用笔清晰细腻,楚文字纵横恣肆,疏阔遒劲,笔势圆润流畅,横画多作昂起的圆弧形;燕文字工整而较呆板,笔画僵硬,多用方折;齐文字体式修长,笔画匀整,喜用繁饰。
《说文解字.序》:“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转注有不同的解释:一是“形转”,二是“义转”,三是“音转”。由于许慎对于转注的定义简单,《说文解字》九千余字中亦未指出哪些是转注之字例,后世对转注之确切意义莫衷一是,至今无定论。
《说文解字.序》:“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假借就是同音替代。口语里有的词语,没有相应的文字对应。于是就找一个和它发音相同的同音字来表示他的含义。例如“自”本来是“鼻”的象形字,后来借作“自己”的“自”。一些难以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来表达的概念,往往使用假借之法,使该概念不致于无字可写。如虚词“焉”,代词“其”等字,本来各有自己的本义,但这些虚词、代词,难以用上述各造字方法来创造对应的汉字,于是先人只好假借这些字来表达此等概念。
(四)改换形声字偏旁。例:振起的“振”有赈济的意思,后来就把“振”字的“手”旁改成“贝”旁,分化出“赈”字来专门表示这种意义。
(五)意符音符组合而成。例如“梅”、“镁”等。
(四)合文性字体不少,(那就是把两个以上的字体组合成另一字体,以表达一个新涵意)合文性字为后来的部首偏旁的创造作了前驱性的实践与铺垫。
(五)笔画有直笔、圆笔、粗体、细体,但是一般都是瘦硬的细线,笔画多方折。
(六)行款没有定格:甲骨文的行款有从右到左;也有从左到右;有横写的,也有直写的。这种行款方式影响遗痕在现存的书画艺术的行文补白上还一直风行到如今。
(三)《说文解字》的价值
《说文解字》首次阐发六书内容,并在说解中贯穿了六书原则,为汉字建立了理论体系。改变了周、秦到汉字书的编纂方法,将所收字编成四言、七言韵语的形式,开创了部首编排法,共分为五百四十部。许氏总结了先前的“六书”理论,创造了系统解释文字之法,是先解释字义,再剖析形体构造,最后注明读音。剖析字形的方法,是以前字书中没有出现过的。
(三)在已有文字上加注意符。
1、为明确假借意而加意符。例:师,本当师众讲,汉代假借它表示狮子,后来加注犬旁分化出从犬师声的狮字。
2、为明确引申义而加意符。例:“取”字引申有娶妻的意思,后加注“女”旁分化出“娶”字表示这个引申义。
3、为明确本义而加意符。例:“它”是“蛇”的初文,“蛇”为了明确“它”的本意,在本字上加注意符而成后起本字。
四、简述《说文解字》。
答:(一)作者许慎简介
许慎(约54年~约149年),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万岁里人(今河南郾城),我国著名的文字学家、训诂学家和词汇学家,同时也是著名的书法家及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
(二)《说文解字》的基本理论——六书
1、“六书”的定义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它是周代晚期到汉代,人们分析周代以前的造字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
(二)结构上六书皆备,而以会意字为主,形声字占总字数的22%左右。转注字已经萌芽,假借现象已经普遍,一片甲骨文卜辞中假借字往往要占半数以上,这是在早期文字符号还不很齐备时的特有现象。
(三)处在不定形文字阶段,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因素,字形多不够固定,异体字繁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不发生混淆的前提下字形书写允许部位移易,即正反无别,正侧无别,正倒无别,上下无别,左右无别,同一字有多种写法。2、在不发生混淆的前提下,同一字允许笔画偏旁损益,即可以增减笔画甚至偏旁。3、在书写上允许义近的偏旁任作,即性质相近的偏旁可以互相代替。4、异字同形现象尚存。
五、简述形声字的形成。(举例说明形声字产生的途径)
答:形声字的形成有以下途径:
(一)表意字上加注音符。例:雞简化字作鸡,鸡的初文是象物字,加注了音符“奚”,象鸡的形符被换成了鸟,成了一般的形声字。
(二)表意字字形上部分改换成音符。例:何是负荷的“荷”的本字,何的表意初文象人肩荷一物,后来人形简化为一般的人旁,象所荷之物的形符改成形近的“可”,成为从人可声的形声字。
《说文解字.序》:“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在构形上,形声字的结构很简单,汉字是由表义(不必准确)的“形符”(或称“意符”、“义符”),加上表音(不必准确)的“声符”,所构成的。汉字是语素文字,语素是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形声的构形因此是根据音节和语义以构造文字。
《说文解字.序》:“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自体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有部分汉字,会同时兼有会意和形声的特点。例如“功”字,既可视为以“力”和“工”会意。这类字称为会意兼形声字。
类别:网教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教育)2017年6月
课程名称【编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文字学【0209】A卷
大作业满分:100 分
以下题目中每小题20分,共100分。答题要求:没有科学性错误,观点明确,答题层次清楚,逻辑严密,字数每小题不少于500字。不抄袭。
一、简述甲骨文的字形特点。(20分)
二、简述西周金文的字形特点。(20分)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字典,它保存了大部分先秦字体以及汉代和以前的不少文字训诂,反映了上古汉语词汇的面貌,比较系统地提出分析文字的理论,是我国语文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解说字义、辩识声读的字典,也是1800年来唯一研究汉字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今天研究古文字和古汉语的必不可少的材料。如果没有这部书的流传,我们将不能认识秦、汉以来的篆书,更不要说到商代甲骨文和商、周的金文与战国时的古文了。因此,它不但过去对汉字研究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对现在和将来的汉字研究仍有巨大的意义。《说文解字》同时也创立了汉民族风格的语言学——文献语言学,《说文》 就是文献语言学的奠基之作。《说文》 对传统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有巨大影响,后世所说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字,大体不出 《说文》所涉及的范围,而《说文》本身则形成一个专门学科。《说文》完整而系统地 保存了小篆和部分籀文,是国人认识更古文字——甲骨文和金文的桥梁;《说文》的训 解更是国人今天注释古书、整理古籍的重要依据。所以《说文》在今天仍有巨大的学术 价值和应用价值。
(二)假借现象相当普遍。例如借“乌”的异体字“於”表介词“于”,这是为本无其字的假借。借“几”为“其”,借“甘丹”为“邯郸”均为本有其字的假借。
(三)省变、讹变变体字繁多。例如“马”字,把像马侧视形的马身躯部分省掉了。
(四)偏旁位置不固定,异体字多。例如“攻”有四种写法。一个字各诸侯国写法不同,同一国内写法也有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